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 展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坐标轴画了一幅大致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权力州 8世纪 17、18世纪的面 A.王权的演变 B.教权的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 D.市民阶层权力的变化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欧洲教权高于王权;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王权不 断加强:17一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王 权力量走向衰落,故选A项。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把贵族们都集中到凡尔赛宫,把他们变成负责国王起居 饮食的侍臣。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奢侈生活的愿望 B.镇压人民起义的需要 C.削弱贵族的政治势力 D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贵族变成负责国王起居饮食的侍臣,实际上是剥夺了贵 族的政治管理权力,这是削弱贵族势力的重要措施,故C项正确。满足奢侈生活 的愿望属于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镇压人民起义的信息,故B项 错误: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解,故D项错误。 3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的一批“新君主 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政教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第 12 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 展 课后·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坐标轴画了一幅大致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的演变 B.教权的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 D.市民阶层权力的变化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欧洲教权高于王权;16 世纪宗教改革以后,王权不 断加强;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王 权力量走向衰落,故选 A 项。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经把贵族们都集中到凡尔赛宫,把他们变成负责国王起居 饮食的侍臣。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奢侈生活的愿望 B.镇压人民起义的需要 C.削弱贵族的政治势力 D.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贵族变成负责国王起居饮食的侍臣,实际上是剥夺了贵 族的政治管理权力,这是削弱贵族势力的重要措施,故 C 项正确。满足奢侈生活 的愿望属于表面现象,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镇压人民起义的信息,故 B 项 错误;提高贵族的政治地位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解,故 D 项错误。 3.从 15 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的一批“新君主 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君主专制下的政教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答案D 解析:从15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王权加强,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新君主国”是指 实行王权专制的统一民族国家,D项正确。 4.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 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确定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 自主权。这些规定()】 A.推动了主权国家的形成 B.表明罗马教会承认新教为合法宗教 C造成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 D.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答案:A 解析: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了新教的合法地位,打破了罗马教会的 神学统治,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推动了主权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承认新 教为合法宗教的不是罗马教会而是欧洲主权国家,排除B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 题意,排除。 5.“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 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之一部分,生 命荣辱与共。”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法国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的颁布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路易十六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位国王,后来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 第一帝国,故A项错误。《法国民法典》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人权宣言》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拿破仑统治 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可知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意识觉醒,民族主义 发展,故D项正确。 6.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 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据 此可知( 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 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答案:D 解析:从 15 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王权加强,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新君主国”是指 实行王权专制的统一民族国家,D 项正确。 4.1648 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 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确定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 自主权。这些规定( ) A.推动了主权国家的形成 B.表明罗马教会承认新教为合法宗教 C.造成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 D.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答案:A 解析: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了新教的合法地位,打破了罗马教会的 神学统治,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推动了主权国家的形成,A 项正确。承认新 教为合法宗教的不是罗马教会而是欧洲主权国家,排除 B 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不符合 题意,排除。 5.“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 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之一部分,生 命荣辱与共。”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法国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的颁布激发了民众的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答案:D 解析:路易十六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位国王,后来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 第一帝国,故 A 项错误。《法国民法典》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 《人权宣言》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拿破仑统治 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可知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意识觉醒,民族主义 发展,故 D 项正确。 6.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 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据 此可知( ) 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 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
D暴力革命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经之路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 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故选C项。启蒙运动 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但不是民族主义形成的根源,A项排 除: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途径不是暴力革命,D项排 除。 7.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初的欧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 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 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意在( A.强调民族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批判极端民族主义 C,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D.强调战后民族自决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族主义使人们对…漠不关心“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并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背景,可知该学者批判极端的民族主义,B项正确。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项错误;该 学者并未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一致,C项错误:该学者并未强调战后民族 自决的重要性,D项错误。 8.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 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国家主导了国际体系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加剧 D.国际规则逐步完善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可知当时国际事 务由西方国家所操控,西方国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故选A项。B、C、D三项与 题千材料不符。 9.2009年7月,某机构作出决定,“延长联合国和非盟驻苏丹达尔富尔混合维和部 队的任期,以保护达尔富尔地区平民并确保人道主义援救人员的安全”。该机构 是() A.联合国安理会 B联合国难民署 C.国际法院 D世界卫生组织 答案:A
D.暴力革命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经之路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 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故选 C 项。启蒙运动 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但不是民族主义形成的根源,A 项排 除;B 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途径不是暴力革命,D 项排 除。 7.有学者指出,在 20 世纪初的欧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 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 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意在( ) A.强调民族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B.批判极端民族主义 C.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D.强调战后民族自决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族主义使人们对……漠不关心”“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并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背景,可知该学者批判极端的民族主义,B 项正确。第一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 项错误;该 学者并未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一致,C 项错误;该学者并未强调战后民族 自决的重要性,D 项错误。 8.19 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 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当时( ) A.西方国家主导了国际体系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加剧 D.国际规则逐步完善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可知当时国际事 务由西方国家所操控,西方国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故选 A 项。B、C、D 三项与 题干材料不符。 9.2009 年 7 月,某机构作出决定,“延长联合国和非盟驻苏丹达尔富尔混合维和部 队的任期,以保护达尔富尔地区平民并确保人道主义援救人员的安全”。该机构 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联合国难民署 C.国际法院 D.世界卫生组织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中该机构采取维和行动,可知其为联合国安理会,A项符合题 意;联合国难民署是联合国难民组织,受联合国委托指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 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B项不符合题意;国际法院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而设立的司法机构,C项不符合题意: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卫生问题的指 导和协调机构,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苛制裁限制了欧洲均势的恢复 与发展。因此,修正《凡尔赛条约》很快成为战后诸大国的共同诉求。1925年, 洛迦诺会议召开。英、美试图通过对德国的援助与扶植将德国纳入新的欧洲体 系,并且通过对法国施压,迫使法国接受英美主导、重塑均势的事实。1926年,德 国加入国联,英、美完成了对凡尔赛体系的初步修正。为了补偿法国的损失与缓 解欧洲矛盾,英、美利用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与仇恨,将欧洲矛盾统一引向 东方。但这一政策却成为德国崛起的保护伞,造成了德国实力的恶性膨胀,以至于 希特勒上台后(1933一1939年),其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德国国民经济, 与英、法、美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严展宇《均势为什么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诸大国修正《凡尔赛条约》 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试图回归欧洲均势的做法所产生的影 响。 参考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国际格局尚未 真正建立,《凡尔赛条约》削弱德国的策略破坏了欧洲传统均势:德国试图恢复大 国地位;苏联的建立。 (2)影响:美国加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矛盾;促进了 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造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抬头,法西斯势力趁机上台,威 胁世界和平。 拓展提高 1.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 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 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C.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D.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 答案:C 解析:《至尊法案》的规定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建立本民族的教会属 于摆脱罗马教皇控制的措施,而非目的,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该机构采取维和行动,可知其为联合国安理会,A 项符合题 意;联合国难民署是联合国难民组织,受联合国委托指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 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B 项不符合题意;国际法院是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而设立的司法机构,C 项不符合题意;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卫生问题的指 导和协调机构,D 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严苛制裁限制了欧洲均势的恢复 与发展。因此,修正《凡尔赛条约》很快成为战后诸大国的共同诉求。1925 年, 洛迦诺会议召开。英、美试图通过对德国的援助与扶植将德国纳入新的欧洲体 系,并且通过对法国施压,迫使法国接受英美主导、重塑均势的事实。1926 年,德 国加入国联,英、美完成了对凡尔赛体系的初步修正。为了补偿法国的损失与缓 解欧洲矛盾,英、美利用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与仇恨,将欧洲矛盾统一引向 东方。但这一政策却成为德国崛起的保护伞,造成了德国实力的恶性膨胀,以至于 希特勒上台后(1933—1939 年),其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德国国民经济, 与英、法、美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严展宇《均势为什么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诸大国修正《凡尔赛条约》 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试图回归欧洲均势的做法所产生的影 响。 参考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国际格局尚未 真正建立;《凡尔赛条约》削弱德国的策略破坏了欧洲传统均势;德国试图恢复大 国地位;苏联的建立。 (2)影响:美国加强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矛盾;促进了 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造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抬头,法西斯势力趁机上台,威 胁世界和平。 拓展提高 1.1534 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 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 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C.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D.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 答案:C 解析:《至尊法案》的规定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建立本民族的教会属 于摆脱罗马教皇控制的措施,而非目的,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王
与罗马教皇之间的教权之争,与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 《至尊法案》的规定强化了英国国王世俗统治的权力,有利于加强国王的专制统 治,故C项正确: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 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 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 立主权国家,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从而规范了国家 之间的行为准则,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 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故A项错误;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和题千材料无关 故B项错误;此时西欧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未建立,故C项错误。 3.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四级外交 代表制度。下列三个衔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大使、常驻公使、代办 B.大使、代办、特使 C.特使、代办、常驻公使 D.大使、常驻公使、特使 答案:A 解析:维也纳会议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 使节或教廷大使,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故A 项正确。 4.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 的政治性国际组织。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实质上是英美维护霸权的工具 B.“大国一致”原则实际上不能发挥制止战争的作用 C.正式成立于1920年,总部设于瑞士 D.战败国和苏联等国家始终被排除在外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故C项正 确:国际联盟实质上是英法维护其霸权的工具,故A项错误;国际联盟实行的是“全 体一致”原则,故B项错误;苏联之后加入了国际联盟,故D项错误
与罗马教皇之间的教权之争,与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 《至尊法案》的规定强化了英国国王世俗统治的权力,有利于加强国王的专制统 治,故 C 项正确;摆脱罗马教皇控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 2.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 年《威斯特 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 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 立主权国家,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从而规范了国家 之间的行为准则,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故 D 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 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故 A 项错误;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和题干材料无关, 故 B 项错误;此时西欧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未建立,故 C 项错误。 3.1815 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四级外交 代表制度。下列三个衔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大使、常驻公使、代办 B.大使、代办、特使 C.特使、代办、常驻公使 D.大使、常驻公使、特使 答案:A 解析:维也纳会议后,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第一等级是大使和教皇 使节或教廷大使,特使、常驻公使和代办分别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等级,故 A 项正确。 4.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 的政治性国际组织。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实质上是英美维护霸权的工具 B.“大国一致”原则实际上不能发挥制止战争的作用 C.正式成立于 1920 年,总部设于瑞士 D.战败国和苏联等国家始终被排除在外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0 年国际联盟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故 C 项正 确;国际联盟实质上是英法维护其霸权的工具,故 A 项错误;国际联盟实行的是“全 体一致”原则,故 B 项错误;苏联之后加入了国际联盟,故 D 项错误
5.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15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 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 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 《非战公约》() 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家的安全 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 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 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非战公约》对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工具的否定, 强调该条约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故B项正确:该条约并未真 正起到维护所有缔约国安全的作用,也未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和繁荣,A、D两 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该条约是英、美等15国签订的,并非体现了世界各国的共 同意愿,故排除C项。 6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者联合国大会决议,由联合国所从 事的、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行动。从 1948年6月到2001年7月,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55次维和行动。联 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A.避免了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 B.防止了西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C.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 D.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区冲突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 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故B项错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 建立,故D项错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区安全,成为联合国 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故C项正确。 挑战创新 1618一1648年在欧洲发生了30年战争,战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 立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 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权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1789年法国大 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 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领土完整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战争中贯彻 人道主义原则等,它们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国 家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法的原 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原则,例如,保护关系、势力范围
5.1928 年,美、法、英、德、日、意等 15 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 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 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 《非战公约》( ) 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家的安全 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 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 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非战公约》对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工具的否定, 强调该条约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故 B 项正确;该条约并未真 正起到维护所有缔约国安全的作用,也未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和繁荣,A、D 两 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该条约是英、美等 15 国签订的,并非体现了世界各国的共 同意愿,故排除 C 项。 6.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者联合国大会决议,由联合国所从 事的、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行动。从 1948 年 6 月到 2001 年 7 月,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 55 次维和行动。联 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 A.避免了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 B.防止了西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C.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 D.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区冲突依然存在,故 A 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 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故 B 项错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 建立,故 D 项错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区安全,成为联合国 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故 C 项正确。 挑战创新 1618—1648 年在欧洲发生了 30 年战争,战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 立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 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权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1789 年法国大 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 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领土完整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战争中贯彻 人道主义原则等,它们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9 世纪,资本主义国 家又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些条约规定了许多国际法的原 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法的领域。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际原则,例如,保护关系、势力范围
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制度、租界、租借地等,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 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国际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背景:宗教改革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民族国家的发展;欧洲国家之 间矛盾激化。 (2)评价:有利于协调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后来国际关系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期具有较强的大国强权色彩和殖民色彩
合法干涉、领事裁判权制度、租界、租借地等,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 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国际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背景:宗教改革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民族国家的发展;欧洲国家之 间矛盾激化。 (2)评价:有利于协调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后来国际关系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期具有较强的大国强权色彩和殖民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