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 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精确农业”是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实施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它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 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质上属于()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近代农业 D.现代农业 答案D 解析精确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其本质上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故选D项。 2.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农业得到巨大发展,其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是() A.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厂 B.高科技运用于农业 C.大型农场、养殖场的建立 D.优质高效化肥广泛使用 答案C 解析A、B、D三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不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故排除: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大型农场、养殖场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故C项正确。 3.1966一1970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实现突破性增长。对此,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其撰 写的年度报告中写道:新作物耕种技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农业领域表现出重大进步,“看上去 就像一场绿色革命”。这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是指() A农业技术的革命 B.粮食品种的改良 C现代农业的诞生 D.食品储备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新作物耕种技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农业领域表现出重大进步,‘看上去 就像一场绿色革命’”,可知“绿色革命”的实质是农业技术领域的革命,故选A项。 4.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 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 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 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未涉及农村的保障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 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可知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故B项正确:题千材料未反映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的现象,故D项错误。 5.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日本农业机械() A.以中型为主 B.以大型为主 C.以小型为主
第 3 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 全 课后·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精确农业”是发达国家面向 21 世纪实施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它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 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质上属于( ) A.原始农业 B.传统农业 C.近代农业 D.现代农业 答案 D 解析“精确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其本质上符合现代农业的特征,故选 D 项。 2.20 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农业得到巨大发展,其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是( ) A.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 B.高科技运用于农业 C.大型农场、养殖场的建立 D.优质高效化肥广泛使用 答案 C 解析 A、B、D 三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不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故排除;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大型农场、养殖场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故 C 项正确。 3.1966—1970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小麦产量实现突破性增长。对此,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其撰 写的年度报告中写道:新作物耕种技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农业领域表现出重大进步,“看上去 就像一场绿色革命”。这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是指( ) A.农业技术的革命 B.粮食品种的改良 C.现代农业的诞生 D.食品储备技术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新作物耕种技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农业领域表现出重大进步,‘看上去 就像一场绿色革命’”,可知“绿色革命”的实质是农业技术领域的革命,故选 A 项。 4.1960 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 世纪 70 年代初,政府向 55 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 ( ) 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 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 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未涉及农村的保障制度,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 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可知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未反映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故 C 项错误;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的现象,故 D 项错误。 5.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日本农业机械( ) A.以中型为主 B.以大型为主 C.以小型为主
D.大、中、小型相结合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C项正确;法国的农业机械以中型为主 排除A项:美国的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排除B项,中国的农业机械是大、中、小型相结合,排 除D项。 6.《礼记·王制》云:“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 曰非其国也。”材料说明周朝的统治者( A.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 B.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D.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周朝的统治者主张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 的是国家储备粮食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百姓生活勤俭节约和鼓励消费的问题,排除A、B两 项:题干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项。 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提高,人们常常网购生鲜产品。要确保产品的新鲜和品质,主要应 该() A.发展冷链物流 B.推动机械化生产 C.实施集约经营 D.推广人工智能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网购生鲜产品”,可知需要采用能够保鲜的物流,即冷链物流,故选A项,其 他各项不符合题意。 8.食品需要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把解决粮食安 全问题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下面是导致食品需要与供给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因素的 是() A.人口激增 B.食品生产的现代化 C,生态环境的改善 D.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1898年,光绪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1902年以后,清政府在直隶、山 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这些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 具,就场试验。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 推广到其他地方。 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 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 私人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举行各种学术会议以便于讨论方法、交流经 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 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 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 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一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 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美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美国农业机械化状 况不同的原因
D.大、中、小型相结合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C 项正确;法国的农业机械以中型为主, 排除 A 项;美国的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排除 B 项;中国的农业机械是大、中、小型相结合,排 除 D 项。 6.《礼记·王制》云:“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 曰非其国也。”材料说明周朝的统治者( ) A.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 B.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D.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周朝的统治者主张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D 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 的是国家储备粮食的重要性,没有涉及百姓生活勤俭节约和鼓励消费的问题,排除 A、B 两 项;题干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 C 项。 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提高,人们常常网购生鲜产品。要确保产品的新鲜和品质,主要应 该( ) A.发展冷链物流 B.推动机械化生产 C.实施集约经营 D.推广人工智能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网购生鲜产品”,可知需要采用能够保鲜的物流,即冷链物流,故选 A 项,其 他各项不符合题意。 8.食品需要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把解决粮食安 全问题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下面是导致食品需要与供给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因素的 是( ) A.人口激增 B.食品生产的现代化 C.生态环境的改善 D.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材料一 1898 年,光绪下诏“兼采中西各法”振兴农学。1902 年以后,清政府在直隶、山 东、山西等地开始建立农事试验场。这些试验场从美国、日本分别购进了几十种新式农机 具,就场试验。但是这些新式农机具使用的还不是机械动力,仍旧是人力和畜力,而且也没有 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自 19 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 19 世纪末 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 私人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举行各种学术会议以便于讨论方法、交流经 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 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 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到 1910 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 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摘编自刘鹏《浅析 19 世纪美 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与美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与美国农业机械化状 况不同的原因
(3)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惨考答案1)状况:中国,新式农机具被引进;局限在试验场;动力仍是人力、畜力。美国,农业 机械的研发加速;新型农具得到广泛应用: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2)原因:中国,小农经济的阻碍;科技水平低,无力自主研发农业机械;社会动荡,缺乏稳定的社 会环境。美国,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地广人稀,需要农业机械化:美国政府和民间农业 团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 (3)方法:重视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倡制度创新;政府与民间推动力量相结合;打造良 好的国内外环境。 10材料一宋朝城市经济相当发达,餐饮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饮食业的繁荣呼唤监管政策同 步发展,为此,宋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 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其次,配合禁榷品专营制度,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 制。再次,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明文规定,对打击假冒 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 一摘编自潘荣华、杨芳《我国 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后,他 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在美国社会上也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有各阶 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 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 《联邦食品与药品法》的出台,开启了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 法律规制研究:以1906年的领布为中心》 材料三19世纪中叶,中国门户洞开之后,一些疾病随海外贸易传入中国。为防止大规模的 传染病流行,20世纪20一30年代,主要商埠开展了一定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例如上海公共 租界的工部局仿照英国,成立公共卫生处,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法规,并建立了公众投 诉制度。但只是在少数城市,如上海、广州等,才进行了专门性的食品卫生管理。 一摘编自陆文雪《上海工部 局食品卫生管理研究(1898一194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美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1)影响: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推动了宋朝专营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城 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宋朝法律的发展;只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卫 生安全问题:等等。 (2)原因:政府导向下的国家干预:独立新闻媒体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的推动:公众参与下的 社会进步运动的推动: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体制:等等。 (3)相同点:都采用了法律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食品安全管理的进步。 拓展提高 1.日本等国研制的摘番茄机器人,能判断番茄是否成熟,只摘取成熟果。法、美等国研制的机 器人,可使饲料分配自动化。这说明了() A.人工智能在农业机器中的运用 B.农业开始大规模机械化 C.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D.在农业生产中机器完全代替人力 答案A 解桐题干材料体现了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所以A项正确;B项表述不 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与题千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2.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 用,后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的储粮技术是()
(3)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参考答案(1)状况:中国,新式农机具被引进;局限在试验场;动力仍是人力、畜力。美国,农业 机械的研发加速;新型农具得到广泛应用;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2)原因:中国,小农经济的阻碍;科技水平低,无力自主研发农业机械;社会动荡,缺乏稳定的社 会环境。美国,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化水平高;地广人稀,需要农业机械化;美国政府和民间农业 团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 (3)方法:重视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倡制度创新;政府与民间推动力量相结合;打造良 好的国内外环境。 10.材料一 宋朝城市经济相当发达,餐饮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饮食业的繁荣呼唤监管政策同 步发展,为此,宋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 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其次,配合禁榷品专营制度,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 制。再次,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明文规定,对打击假冒 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 ——摘编自潘荣华、杨芳《我国 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后,他 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在美国社会上也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有各阶 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 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 《联邦食品与药品法》的出台,开启了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 法律规制研究:以 1906 年的颁布为中心》 材料三 19 世纪中叶,中国门户洞开之后,一些疾病随海外贸易传入中国。为防止大规模的 传染病流行,20 世纪 20—30 年代,主要商埠开展了一定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例如上海公共 租界的工部局仿照英国,成立公共卫生处,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法规,并建立了公众投 诉制度。但只是在少数城市,如上海、广州等,才进行了专门性的食品卫生管理。 ——摘编自陆文雪《上海工部 局食品卫生管理研究(1898—194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初中、美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1)影响: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推动了宋朝专营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城 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宋朝法律的发展;只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卫 生安全问题;等等。 (2)原因:政府导向下的国家干预;独立新闻媒体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的推动;公众参与下的 社会进步运动的推动;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体制;等等。 (3)相同点:都采用了法律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食品安全管理的进步。 拓展提高 1.日本等国研制的摘番茄机器人,能判断番茄是否成熟,只摘取成熟果。法、美等国研制的机 器人,可使饲料分配自动化。这说明了( ) A.人工智能在农业机器中的运用 B.农业开始大规模机械化 C.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D.在农业生产中机器完全代替人力 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所以 A 项正确;B 项表述不 符合史实,故排除;C 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D 项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2.20 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已经使 用,后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的储粮技术是( )
A.陶器 B.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C.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D地窖 答案B 3.1994年的《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对“人的安全”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界定:人的安全可以 说是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能够避免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胁:二 是保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于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灾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的安全” 逐渐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议题。据此分析,下列选项中说法合理的是() A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国家转移到人类自身 B.国际社会已将人的安全上升到首要位置 C.多极化趋势下国际政治研究议题发生根本性改变 D.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能够避免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胁“免于突如其来的 伤害性的灾难”,表明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故选D项;从“人的安全”的定义,可知 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发生转移,排除A项:“首 要位置”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根本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4.下面材料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据此可知 () 第三十四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 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 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年年年年年不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0 A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在包装时产生 B.为保证食品安全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食品经营者、销售者普遍违法经营 D.中国政府采取立法的形式保证食品安全 答案D 解相题干材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部分内容,反映了中国政府采 取立法的形式保证食品安全D项正确。 5.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具有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 牛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牛奶和奶酪 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 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量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 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巴斯德灭菌法大 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 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 类的保存更便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 失调问题;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 出工作也使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营销学和广告宣 传学的出现,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一种“完美食物”。 1906年,美国通过《联邦食品与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 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1954年,时任法国国民议
A.陶器 B.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C.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D.地窖 答案 B 3.1994 年的《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对“人的安全”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界定:人的安全可以 说是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能够避免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胁;二 是保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于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灾难。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人的安全” 逐渐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议题。据此分析,下列选项中说法合理的是( ) A.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国家转移到人类自身 B.国际社会已将人的安全上升到首要位置 C.多极化趋势下国际政治研究议题发生根本性改变 D.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能够避免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胁”“免于突如其来的 伤害性的灾难”,表明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故选 D 项;从“人的安全”的定义,可知 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关注点发生转移,排除 A 项;“首 要位置”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B 项;“根本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 4.下面材料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据此可知 ( )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 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 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九)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 …… A.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在包装时产生 B.为保证食品安全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食品经营者、销售者普遍违法经营 D.中国政府采取立法的形式保证食品安全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部分内容,反映了中国政府采 取立法的形式保证食品安全,D 项正确。 5.19 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具有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 牛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牛奶和奶酪 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 志。……19 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量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 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巴斯德灭菌法大 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 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 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 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 类的保存更便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 失调问题;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 出工作也使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营销学和广告宣 传学的出现,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一种“完美食物”。 1906 年,美国通过《联邦食品与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 标准,1943 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1954 年,时任法国国民议
会主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好让他们 “读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 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 一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 (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程度的主要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惨考答案1)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完美食物”。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 值高;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 倡与重视。 (2)成果:火车、汽车的出现.便利了运输: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冰箱的普及便利了保存。方面: 增强了人们的体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挑战创新 材料一《礼记》中有“禽兽鱼整不中杀,不粥于市”的说法,是指狩猎也应当遵从时节,对于 没有按照时节捕杀的猎物,禁止在市场上交易。唐朝法律中还依据封建社会礼治而对具有特 定身份的人之间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特殊规定,对于将有毒食品给尊长食用意欲谋害尊长的,按 谋杀罪论处:给卑幼食用致其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宋朝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 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两代的行会一直承担着监管食品安全 的重要职责。在食品安全领域,法律的规定寥寥无几,而实践中食品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这 时候主要是民间法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摘编自董妍《中国古代 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材料二19世纪末的美国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化,然而,美国政府却依然以“守夜人”自居,出现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严重脱节的现象。这一时期,美国大部分州都已制定有关规制食品掺 假的法律。但由于各州食品法皆从各自州情出发,许多规定并不一致,且无法应用于跨州性食 品贸易。而同期的大多数国家,中央政府监管食品是普遍做法,这也要求联邦政府有所作为。 伴随铁路的延伸和统一大市场联系的日渐紧密,州际贸易日渐频繁,食品商业秩序越来越难以 维持,这严重威胁到许多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纷纷要 求国家负起相应的责任,制定一部全国性的食品法。在美国社会的转型期,洛厄尔的《论政 府》、威尔逊的《国家论》等著作相继问世,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后,开始践行国家 千预思想。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 法律规制研究:以1906年的领布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特征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国家层面食品立法呼声产生的 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 参考答案1)特征:体现了顺天应时、敬天法地的法律观念,在监管规范中体现了“礼的思想: 成文法与民间法相结合,且民间法起重要作用: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严刑峻 法而疏于预防。影响: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产生:丰富和完善了古代法律: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历史背景:受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在食品立法调节方面处于滞 后状态,以州食品法为核心的法律规制存在巨大差异: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生产分工日益全国 化;其他国家中央政府监管食品的示范: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兴起。 (3)认识:要加强并完善立法规范:应强化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能;必须建立严格的行 业准入制度以及奖惩制度
会主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好让他们 “读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日本政府从 1964 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 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 ——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 (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程度的主要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参考答案(1)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完美食物”。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 值高;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 倡与重视。 (2)成果:火车、汽车的出现,便利了运输;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冰箱的普及,便利了保存。方面: 增强了人们的体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挑战创新 材料一 《礼记》中有“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的说法,是指狩猎也应当遵从时节,对于 没有按照时节捕杀的猎物,禁止在市场上交易。唐朝法律中还依据封建社会礼治而对具有特 定身份的人之间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特殊规定,对于将有毒食品给尊长食用意欲谋害尊长的,按 谋杀罪论处;给卑幼食用致其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宋朝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 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两代的行会一直承担着监管食品安全 的重要职责。在食品安全领域,法律的规定寥寥无几,而实践中食品安全事件却时有发生,这 时候主要是民间法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摘编自董妍《中国古代 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材料二 19 世纪末的美国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化,然而,美国政府却依然以“守夜人”自居,出现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严重脱节的现象。这一时期,美国大部分州都已制定有关规制食品掺 假的法律。但由于各州食品法皆从各自州情出发,许多规定并不一致,且无法应用于跨州性食 品贸易。而同期的大多数国家,中央政府监管食品是普遍做法,这也要求联邦政府有所作为。 伴随铁路的延伸和统一大市场联系的日渐紧密,州际贸易日渐频繁,食品商业秩序越来越难以 维持,这严重威胁到许多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纷纷要 求国家负起相应的责任,制定一部全国性的食品法。在美国社会的转型期,洛厄尔的《论政 府》、威尔逊的《国家论》等著作相继问世,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后,开始践行国家 干预思想。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 法律规制研究:以 1906 年的颁布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特征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国家层面食品立法呼声产生的 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 参考答案(1)特征:体现了顺天应时、敬天法地的法律观念;在监管规范中体现了“礼”的思想; 成文法与民间法相结合,且民间法起重要作用;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严刑峻 法而疏于预防。影响: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产生;丰富和完善了古代法律;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历史背景:受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在食品立法调节方面处于滞 后状态;以州食品法为核心的法律规制存在巨大差异;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生产分工日益全国 化;其他国家中央政府监管食品的示范;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兴起。 (3)认识:要加强并完善立法规范;应强化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能;必须建立严格的行 业准入制度以及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