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过关检测(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其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 “五人盗”,赃“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趾),有黥以为城旦”。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 的是()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 B.秦律具有残酷性 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D秦律具有公正性 答案:A 解析:题千材料中秦律的规定对与盗者“不盈五人”与“五人盗”的惩罚不同,体现出 对“五人盗”这样的“群盗”惩治更加严厉,故A项正确:该规定具有残酷性,但这不 是题千材料强调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秦律这一规定的目的,故 C项错误:根据该规定无法推断秦律的公正性,故D项错误。 2.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 《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 A.汉朝出现了律令儒学化的趋势 B.“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C.汉朝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 D.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以儒家经义作为重要的判案依据,这表明当时法 律与儒学相结合,出现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只反映 将“六经”作为判案的依据,并未体现“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故排除B项。题 干材料没有体现人文色彩,故排除C项。封建社会是人治的时代,律法制定的前 提是适应统治者的需求,“依法治国”的表述显然超出了时代的局限,故排除D项。 3.“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是“亲亲相隐”思想在法律中的直接体现,是法律中关于庇 护亲属不罚、亲属间有权拒绝证明彼此有罪等的规定。这表明( ) A.儒家伦理超越法律规定 B.统治者重视宗法血缘关系 C.古代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D.人伦关系影响法律 答案D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A)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其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 “五人盗”,赃“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趾),有黥以为城旦”。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 的是( )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 B.秦律具有残酷性 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D.秦律具有公正性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秦律的规定对与盗者“不盈五人”与“五人盗”的惩罚不同,体现出 对“五人盗”这样的“群盗”惩治更加严厉,故 A 项正确;该规定具有残酷性,但这不 是题干材料强调的内容,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秦律这一规定的目的,故 C 项错误;根据该规定无法推断秦律的公正性,故 D 项错误。 2.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 《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 ) A.汉朝出现了律令儒学化的趋势 B.“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C.汉朝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 D.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以儒家经义作为重要的判案依据,这表明当时法 律与儒学相结合,出现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故 A 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只反映 将“六经”作为判案的依据,并未体现“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故排除 B 项。题 干材料没有体现人文色彩,故排除 C 项。封建社会是人治的时代,律法制定的前 提是适应统治者的需求,“依法治国”的表述显然超出了时代的局限,故排除 D 项。 3.“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是“亲亲相隐”思想在法律中的直接体现,是法律中关于庇 护亲属不罚、亲属间有权拒绝证明彼此有罪等的规定。这表明( ) A.儒家伦理超越法律规定 B.统治者重视宗法血缘关系 C.古代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D.人伦关系影响法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法律中有许多关于亲属相容隐的规定,这体现 出伦理道德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律建设,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儒家伦理 与法律规定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对血缘关系的重视,故B项错 误:题干材料表明古代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故C项错误。 4.“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等级表明亲属范围和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制 度。它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阶级用以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并用 作刑事法律判罪定刑的一个标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人治为主,法治为辅 B.中国古代统治者主张以法入礼 C.中国古代律令呈现儒家化的特点 D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定法律的唯一标准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等级表明亲属范围和亲属 关系亲疏远近的制度”,可知服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服制是封建法律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说明中国古代律令呈现儒家化的特点,C项正确:题千材料没有体现 中国古代的治国方式,排除A项;中国古代统治者以礼入法排除B项:D项表述绝 对排除。 5.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唐律疏 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 见《唐律疏议》强调() 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 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 也”,可知《唐律疏议》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比作昏晓相须而成一昼夜,春秋 相须而一岁,体现法律与道德教化相互结合,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是指天意和 人事的交感相应,故排除A项;“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佛教三者之间的融 合,故排除C项;天理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故排除D项。 6.《明律大诰》规定:“有等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 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来京。”此规定() A.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完备了中央监察体系 C.改善了地方行政体制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法律中有许多关于亲属相容隐的规定,这体现 出伦理道德影响中国古代的法律建设,故 D 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儒家伦理 与法律规定的关系,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对血缘关系的重视,故 B 项错 误;题干材料表明古代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故 C 项错误。 4.“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等级表明亲属范围和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制 度。它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阶级用以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并用 作刑事法律判罪定刑的一个标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人治为主,法治为辅 B.中国古代统治者主张以法入礼 C.中国古代律令呈现儒家化的特点 D.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定法律的唯一标准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等级表明亲属范围和亲属 关系亲疏远近的制度”,可知服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服制是封建法律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说明中国古代律令呈现儒家化的特点,C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中国古代的治国方式,排除 A 项;中国古代统治者以礼入法,排除 B 项;D 项表述绝 对,排除。 5.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唐律疏 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 见《唐律疏议》强调( ) 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 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 也”,可知《唐律疏议》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比作昏晓相须而成一昼夜,春秋 相须而一岁,体现法律与道德教化相互结合,故 B 项正确;“天人感应”是指天意和 人事的交感相应,故排除 A 项;“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佛教三者之间的融 合,故排除 C 项;天理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故排除 D 项。 6.《明律·大诰》规定:“有等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 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来京。”此规定( ) A.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完备了中央监察体系 C.改善了地方行政体制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民拿官制度”是针对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而实行的 《明律》中的这一规定有利于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项符 合题意;A、C两项与题千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题千材料虽体现了对官员的监察 作用,但“民拿官制度”并不能说明监察体系的完备,排除B项。 7有史学家指出,儒家是出于司徒之官的,司徒是主教之官,所以儒家也最重教化。 儒家之言教化,养必先于教,认为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是无从谈 起的。这主要说明儒家思想( A.产生于古代的某种官职 B.提倡教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C.认为礼义教化最为重要 D.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 答案B 解析:题千材料“儒家也最重教化”说明儒家思想重视教化,题千材料“如果生活问 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是无从谈起的”表明儒家思想提倡教化以现实生活为 基础,故B项正确。 8.中国的本质不在地域而在文化。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 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 心”。上述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典范和教化功能 B.统一信仰和道德规范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德治仁政“天人感应“郡守、 县令,民之师帅“正君心,可知这些主张均体现了发挥统治阶级楷模和教化作用 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题千材料未涉及思想文化专制,故排除B、D两项;“无 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排除C项。 9.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子弟知所遵守,去恶从 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右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 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这则“乡约有利于()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D.强化政府对百姓的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教戒子弟,务令通 晓”,可知朱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遵循规范的生活秩序,该乡约既体现了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民拿官制度”是针对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而实行的, 《明律》中的这一规定有利于遏制官员的腐败行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 项符 合题意;A、C 两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题干材料虽体现了对官员的监察 作用,但“民拿官制度”并不能说明监察体系的完备,排除 B 项。 7.有史学家指出,儒家是出于司徒之官的,司徒是主教之官,所以儒家也最重教化。 儒家之言教化,养必先于教,认为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是无从谈 起的。这主要说明儒家思想( ) A.产生于古代的某种官职 B.提倡教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C.认为礼义教化最为重要 D.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儒家也最重教化”说明儒家思想重视教化,题干材料“如果生活问 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是无从谈起的”表明儒家思想提倡教化以现实生活为 基础,故 B 项正确。 8.中国的本质不在地域而在文化。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 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 心”。上述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发挥典范和教化功能 B.统一信仰和道德规范 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德治”“仁政”“天人感应”“郡守、 县令,民之师帅”“正君心”,可知这些主张均体现了发挥统治阶级楷模和教化作用 的重要性,故 A 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思想文化专制,故排除 B、D 两项;“无 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排除 C 项。 9.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子弟知所遵守,去恶从 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右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 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这则“乡约”有利于( )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D.强化政府对百姓的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教戒子弟,务令通 晓”,可知朱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遵循规范的生活秩序,该乡约既体现了
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又体现了对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儒 家伦理道德,从而推动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故C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 题干材料,排除:B、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 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将法律条文刻写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A.中国比西方国家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C.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D.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子产“铸刑书”和《十二铜表法》都是由不成文的习惯法 发展而来,法律的进步反映了文明发展的诉求,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 干材料故排除。 11.《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法律规定)。”《罗 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这两则规定都() A.反映了重罪轻判的理念 B.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 C.体现了法律的宽松灵活 D.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答案B 解析:《罗马民法大全》的规定没有体现重罪轻判的理念,故排除A项。根据题 干材料,可知两则规定都主张不能滥杀无辜,不能随便怀疑人,要讲究证据,体现了 一定的理性色彩,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不是强调法律的宽松灵活,而是强调法 律要合理,故排除C项。中国古代没有实行法律至上的原则,故排除D项。 12.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 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英国不承认 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由此推断当时英国 () A.“君权神授”观念动摇 B.议会作用有所加强 C.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 D.王权开始走向衰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议会制定的法律规定,除国王外,其他诸如宗教法规都需 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这说明当时英国议会的权力加强,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很高的权 威性,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的观念,A项错误。题干材料强
对伦理道德的重视,又体现了对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儒 家伦理道德,从而推动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故 C 项正确;A 项不能全面反映 题干材料,排除;B、D 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公元前 536 年,郑国子产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共 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将法律条文刻写于 12 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 A.中国比西方国家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C.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D.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子产“铸刑书”和《十二铜表法》都是由不成文的习惯法 发展而来,法律的进步反映了文明发展的诉求,故选 C 项; A、B、D 三项不符合题 干材料,故排除。 11.《尚书》记载:“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法律规定)。”《罗 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这两则规定都( ) A.反映了重罪轻判的理念 B.体现了一定的理性色彩 C.体现了法律的宽松灵活 D.违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答案:B 解析:《罗马民法大全》的规定没有体现重罪轻判的理念,故排除 A 项。根据题 干材料,可知两则规定都主张不能滥杀无辜,不能随便怀疑人,要讲究证据,体现了 一定的理性色彩,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不是强调法律的宽松灵活,而是强调法 律要合理,故排除 C 项。中国古代没有实行法律至上的原则,故排除 D 项。 12.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1534 年,议会制定的法 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英国不承认 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由此推断当时英国 ( ) A.“君权神授”观念动摇 B.议会作用有所加强 C.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 D.王权开始走向衰落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议会制定的法律规定,除国王外,其他诸如宗教法规都需 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这说明当时英国议会的权力加强,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很高的权 威性,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的观念,A 项错误。题干材料强
调议会制定的法律具有权威性,并未说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王 权开始走向衰落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D项错误。 13.1215年,英国贵族们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大宪 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 权的条款。材料反映出() A.英国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B.英国代议制是由传统和习惯形成的 C.欧洲中世纪已经有了宪政 D英国基本人权得到了保护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可知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 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体现了限制王权的传 统,这说明英国代议制是由传统和习惯形成的,故B项正确:英国议会权力高于王 权的原则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的,排除A项:中世纪的欧洲没有 宪政,排除C项;D项从题千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 14.“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个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 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这里“制度上的保 证”指的是(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保证各州的充分自治 C.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D.实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制度上的保证”指的是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上,美国各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故C项正确。 15.751年,法兰克宫相丕平遣使上书教皇:“您认为是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 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好呢?教皇领会了丕平的意思,回答:“在我看来,让真有实 权的人当国王要好些。”这说明当时( A.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 B.统一的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C.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D.王权极度衰弱 答案:A 解析:题千材料反映了王权依靠教会巩固统治,教权依靠王权扩大影响,王权与教 权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A项正确。 1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 “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
调议会制定的法律具有权威性,并未说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故 C 项错误。王 权开始走向衰落是在 1688 年“光荣革命”后,D 项错误。 13.1215 年,英国贵族们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大宪 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 权的条款。材料反映出( ) A.英国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B.英国代议制是由传统和习惯形成的 C.欧洲中世纪已经有了宪政 D.英国基本人权得到了保护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 1215 年英国的《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 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体现了限制王权的传 统,这说明英国代议制是由传统和习惯形成的,故 B 项正确;英国议会权力高于王 权的原则是在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的,排除 A 项;中世纪的欧洲没有 宪政,排除 C 项;D 项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 14.“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个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 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这里“制度上的保 证”指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保证各州的充分自治 C.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 D.实行主权在民的原则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制度上的保证”指的是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上,美国各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故 C 项正确。 15.751 年,法兰克宫相丕平遣使上书教皇:“您认为是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 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好呢?”教皇领会了丕平的意思,回答:“在我看来,让真有实 权的人当国王要好些。”这说明当时( ) A.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 B.统一的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C.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D.王权极度衰弱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王权依靠教会巩固统治,教权依靠王权扩大影响,王权与教 权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A 项正确。 16.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 “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
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对“为、时、应、 得、其、凡”的修改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特点,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故A项正 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宪法的权威性,排除B项。力求表述准确不是宪法草案对 “为、时、应、得、其、凡”等字修改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社会转型,排除D项。 17.某回忆录中写道:“1981年的一个半月里,我曾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10 篇文章,对宪法修改提出建议,大多数都被采纳了。修改”后的宪法()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完整的宪法 B.首次提出人民民主原则 C.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D.表明新时期法治建设走向健全 答案D 18.据统计,从1993年到1998年3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 法律的决定有129件,通过法律85件,通过有关决定33件。国务院和全国各地还 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举措() A.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B.旨在完善立法工作 C.主要是为了开展普法教育 D树立了宪法的权威 答案:A 解析: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题干材料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国务 院和全国各地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都体现出依法治国的 理念,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中这些措施的目的不是完善 立法工作和开展普法教育,B、C两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法律法规并非只有宪 法,D项错误。 19.1979年到1982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 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 协定。这些做法( )
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对“为、时、应、 得、其、凡”的修改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特点,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故 A 项正 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宪法的权威性,排除 B 项。力求表述准确不是宪法草案对 “为、时、应、得、其、凡”等字修改的主要目的,排除 C 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社会转型,排除 D 项。 17.某回忆录中写道:“1981 年的一个半月里,我曾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 10 篇文章,对宪法修改提出建议,大多数都被采纳了。”“修改”后的宪法( ) 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完整的宪法 B.首次提出人民民主原则 C.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D.表明新时期法治建设走向健全 答案:D 18.据统计,从 1993 年到 1998 年 3 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 法律的决定有 129 件,通过法律 85 件,通过有关决定 33 件。国务院和全国各地还 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举措( ) A.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B.旨在完善立法工作 C.主要是为了开展普法教育 D.树立了宪法的权威 答案:A 解析: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题干材料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国务 院和全国各地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都体现出依法治国的 理念,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故 A 项正确;题干材料中这些措施的目的不是完善 立法工作和开展普法教育,B、C 两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法律法规并非只有宪 法,D 项错误。 19.1979 年到 1982 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 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 协定。这些做法( )
A.说明全国人大开始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 D.表明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领布了一系列保护投资的法律 和条例,这说明中国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故C项正确:全国人大 在1954年后成为最高权力机关,排除A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在 2010年,排除B项: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后,排除D 项。 20.下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成就。这说明() 时间 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世纪90年代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初期 20世纪9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初期至中共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大召开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 1997年至今 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反分裂国家法》 A.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B.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C.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全面展开,取得了重大成就,这说 明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故选B项:题千材料体现的是法治建设成就,并非体 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排除A项:法治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排除C项:题千材料对于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未提及,无法反映公民的法 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制定《吕刑》。秦 朝制定《秦律》,这是一部十分严苛的法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 繁多,死刑多达十几种。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领行天下。它继承了古代立法传 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法律都围绕“罪”和“刑”分别 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
A.说明全国人大开始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 D.表明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投资的法律 和条例,这说明中国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故 C 项正确;全国人大 在 1954 年后成为最高权力机关,排除 A 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在 2010 年,排除 B 项;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在中共十八大之后,排除 D 项。 20.下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成就。这说明( ) 时间 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 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20 世纪 90 年代 初期至中共十五 大召开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1997 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反分裂国家法》 A.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B.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C.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全面展开,取得了重大成就,这说 明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故选 B 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法治建设成就,并非体 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排除 A 项;法治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排除 C 项;题干材料对于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未提及,无法反映公民的法 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制定《吕刑》。秦 朝制定《秦律》,这是一部十分严苛的法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 繁多,死刑多达十几种。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它继承了古代立法传 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法律都围绕“罪”和“刑”分别 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
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 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 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一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公法是以保护调整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强调保护私 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与古代中国侧重公法不同,罗马帝国时期立法以私法为主 要侧重点。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人法规,着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适应了帝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3世纪以后形成了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内 容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领布的救令,人与人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规定, 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 阶段,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先声。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 法律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古罗马在公法与私法方面侧重点不 同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特点:以刑事立法为主要形式,强调刑罚: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 融入法典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以维护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为主要目的:注重公 法与国家利益,忽视个人权利。 (2)原因: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 策,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受儒家的伦理道德的影响,个人权利观念不强。罗马 帝国疆域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商业贸易发达,商业纠纷不断增多;人文主 义影响深远,个人权利意识较强:公民法重视私法的传统。 (3)认识:积极借鉴古今中外法治建设的经验;法治建设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与以 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建设要从国情出发。 22.材料一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 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 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 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 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 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 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 恶相告戒,息讼罢争”。在乡约中,王阳明要求父老子弟及新民要做“一念而善”的 “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生活中存在的
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 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 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公法是以保护调整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强调保护私 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与古代中国侧重公法不同,罗马帝国时期立法以私法为主 要侧重点。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人法规,着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适应了帝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3 世纪以后形成了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内 容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人与人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规定, 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 阶段,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先声。19 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 法律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制度。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古罗马在公法与私法方面侧重点不 同的原因。(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4 分) 参考答案:(1)特点:以刑事立法为主要形式,强调刑罚;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 融入法典,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以维护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为主要目的;注重公 法与国家利益,忽视个人权利。 (2)原因: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 策,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受儒家的伦理道德的影响,个人权利观念不强。罗马 帝国疆域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商业贸易发达,商业纠纷不断增多;人文主 义影响深远,个人权利意识较强;公民法重视私法的传统。 (3)认识:积极借鉴古今中外法治建设的经验;法治建设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与以 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建设要从国情出发。 22.材料一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 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 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 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 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 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 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 恶相告戒,息讼罢争”。在乡约中,王阳明要求父老子弟及新民要做“一念而善”的 “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生活中存在的
种种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 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不变,赣人多为良善”。 一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同地方有着 不同习俗,民风民情也千差万别,若只是以法律的方式做出统一规定,难免引起“不 适”,乡规民约源于世代民众生活沿袭下来的习俗和传统,更适应本地方的现实需 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一摘编自刘宇《论“吕氏乡约”的社会治理作用》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吕氏乡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乡约出 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订立和推行《南赣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古代乡约的现实价值。(4分) 参考答案:(1)特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道德教化),强调 互助互勉:强调自治。原因理学的形成: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 系,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 (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诚,稳定秩序。思想 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 (3)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利 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23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家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接受西方法律 制度便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近百年的“法律西化”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 化无疑存在过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然而对本民族文化的抛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 相应的辉煌,相反却是法律与文化的脱节,给国人带来巨大精神苦闷和导致信仰的 虚无。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的法律建设也将走向现代化,在这巨大的社会变 革时期,如何看待儒家法律文化,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在中国多元法律文化 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法律的现代化,不能无视本土的儒家法律文化,无视它在民众 心理间强大的存在,否则就可能会产生“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的文化阻碍。 —摘编自张天舒《儒家法律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 兼论儒家法律文化对中国传统法和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中国近现代法治建设”的历史 演变进行解读。(12分) 参考答案:示例 中国步入近代以后,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己经不能适应时代的 需要,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法制传入中国,要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学习借鉴 西方法律制度便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法律的移植,一定要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结
种种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 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三 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同地方有着 不同习俗,民风民情也千差万别,若只是以法律的方式做出统一规定,难免引起“不 适”,乡规民约源于世代民众生活沿袭下来的习俗和传统,更适应本地方的现实需 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摘编自刘宇《论“吕氏乡约”的社会治理作用》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吕氏乡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乡约出 现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订立和推行《南赣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古代乡约的现实价值。(4 分) 参考答案:(1)特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道德教化),强调 互助互勉;强调自治。原因:理学的形成;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 系;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 (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思想 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 (3)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有利 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23.随着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儒家法律文化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接受西方法律 制度便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近百年的“法律西化”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儒家文 化无疑存在过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然而对本民族文化的抛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 相应的辉煌,相反却是法律与文化的脱节,给国人带来巨大精神苦闷和导致信仰的 虚无。随着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的法律建设也将走向现代化,在这巨大的社会变 革时期,如何看待儒家法律文化,则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在中国多元法律文化 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法律的现代化,不能无视本土的儒家法律文化,无视它在民众 心理间强大的存在,否则就可能会产生“国家法”和“民间法”之间的文化阻碍。 ——摘编自张天舒《儒家法律价值观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 兼论儒家法律文化对中国传统法和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中国近现代法治建设”的历史 演变进行解读。(12 分) 参考答案:示例 中国步入近代以后,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中国古代法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 需要;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法制传入中国,要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学习借鉴 西方法律制度便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法律的移植,一定要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结
合,这才是法律移植的正确途径:同时要对儒家法律文化重新整合、改造,将传统 法律文化现代化,使之符合中国现代法治建设
合,这才是法律移植的正确途径;同时要对儒家法律文化重新整合、改造,将传统 法律文化现代化,使之符合中国现代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