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集团)龙园学校陈倩敏 一、教学流程图 预测蚕的变化 模拟蚕的运动 模拟蚕吃食物 拼图游戏:蚕的身体结构 分享养蚕趣事 二、教材分析 《蚕长大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的第3课。在本课前 学生启动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宝宝的照顾以及观察记录活动,学生对自己饲 养的蚕有了一定的感情,对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本课主要目的是观 察研究蚕的幼虫的身体特征及其行为习惯,继续学习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对于蚕一生的观察研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许多观察记录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因 此,实施本课教学前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蚕在这段时间内身体、饮 食、运动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一级饲养蚕的经验和教训。另外,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变化, 进入5龄期的蚕将要吐丝结茧,教师要指导学生改造蚕宝宝的“家”,为其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蚕的饲养活动中对于蚕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蚕的幼虫的身体逐渐 由黑变白,变长变粗等),但没有系统地观察过蚕的身体结构,对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功 能还不熟悉,对观察到的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长期的饲养观察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深入 细致的观察,坚持记录。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集团)龙园学校 陈倩敏 一、教学流程图 预测蚕的变化 模拟蚕的运动 模拟蚕吃食物 拼图游戏:蚕的身体结构 分享养蚕趣事 二、教材分析 《蚕长大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的第 3 课。在本课前 学生启动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宝宝的照顾以及观察记录活动,学生对自己饲 养的蚕有了一定的感情,对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本课主要目的是观 察研究蚕的幼虫的身体特征及其行为习惯,继续学习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对于蚕一生的观察研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活动,许多观察记录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因 此,实施本课教学前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蚕在这段时间内身体、饮 食、运动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一级饲养蚕的经验和教训。另外,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变化, 进入 5 龄期的蚕将要吐丝结茧,教师要指导学生改造蚕宝宝的“家”,为其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蚕的饲养活动中对于蚕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蚕的幼虫的身体逐渐 由黑变白,变长变粗等),但没有系统地观察过蚕的身体结构,对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功 能还不熟悉,对观察到的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长期的饲养观察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深入 细致的观察,坚持记录。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描述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孔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 吸等功能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 1.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能用文字和画图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2.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 3.能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养蚕活动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能够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能够感悟到在一段时间里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体会到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 2.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交流养蚕过程中的新发现,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 构及对应的功能。 教学难点:区别即将吐丝的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 六、教学流程 (一)、分享“蚕趣”,聚焦问题 1、我们已经以家长的身份领养照顾蚕宝宝一段时间了,你有什么发现?请跟大家分享一 下你的“养蚕趣事”。 2、分享养蚕趣事 分享养蚕发现 分享养蚕发现 蚕宝宝长大了 时度 体长 其挂发视 3月g2c命 6un里色有包 3月日3 3、从蚕卵中孵化出来的是蚕的幼虫,幼蚕从一龄到五龄每变大一龄就要蜕皮一次
3.描述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孔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 吸等功能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 1. 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能用文字和画图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2. 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 3. 能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养蚕活动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能够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能够感悟到在一段时间里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体会到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 2.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交流养蚕过程中的新发现,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 构及对应的功能。 教学难点:区别即将吐丝的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 六 、教学流程 (一)、分享“蚕趣”,聚焦问题 1、我们已经以家长的身份领养照顾蚕宝宝一段时间了,你有什么发现?请跟大家分享一 下你的“养蚕趣事”。 2、分享养蚕趣事 3、从蚕卵中孵化出来的是蚕的幼虫,幼蚕从一龄到五龄每变大一龄就要蜕皮一次
4、幼蚕身上还有哪些秘密?我们一起去探究。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图游戏:蚕的身体结构 1、经过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对蚕的身体结构熟悉吗?我们来给蚕拼张肖像图吧。 2、展示几位同学的拼图,发现有的5对足,有的6对足,有的有黑点,有的没黑点… 差异很大,那蚕的身体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你觉得可以怎样观察? 3、观察方法: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把蚕轻轻的放在玻璃片上,从下往上观察;可以数 一数蚕的身体有多少节,足有多少对… 4、视频《蚕的身体结构》 5、总结蚕的身体结构 头部胸部 腹部 身体圆筒形 (13个体节) 尾足 1对 胸足 3对 腹足 4对 活动二:观察和模拟蚕吃食物 1、请用放大镜观察蚕吃桑叶,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模拟一下蚕吃桑叶的样子? 1、 观察蚕吃桑叶,有什么特点? 2、 你能模拟蚕吃食物的样子吗? 2、模拟蚕吃桑叶 3、蚕吃东西的时候,用咀嚼式的口器像啃西瓜那样吃食物。这说明了动物的身体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 活动三:观察和模拟蚕的运动 1、请用放大镜观察蚕的运动,有什么特点?你能用手势模拟一下蚕的运动吗? 2、实验《用手势模拟蚕的运动》 3、蚕宝宝主要用腹足爬行,爬行时中间身体拱起来,借助体节的伸缩向前进。这说明了 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研讨交流、总结提升 出示孩子的记录单、照片、图画等记录,引导思考:蚕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 些变化?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环境?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4、幼蚕身上还有哪些秘密?我们一起去探究。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图游戏:蚕的身体结构 1、经过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对蚕的身体结构熟悉吗?我们来给蚕拼张肖像图吧。 2、展示几位同学的拼图,发现有的 5 对足,有的 6 对足,有的有黑点,有的没黑点…… 差异很大,那蚕的身体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你觉得可以怎样观察? 3、观察方法: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把蚕轻轻的放在玻璃片上,从下往上观察;可以数 一数蚕的身体有多少节,足有多少对…… 4、视频《蚕的身体结构》 5、总结蚕的身体结构 活动二:观察和模拟蚕吃食物 1、请用放大镜观察蚕吃桑叶,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模拟一下蚕吃桑叶的样子? 2、模拟蚕吃桑叶 3、蚕吃东西的时候,用咀嚼式的口器像啃西瓜那样吃食物。这说明了动物的身体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 活动三:观察和模拟蚕的运动 1、请用放大镜观察蚕的运动,有什么特点?你能用手势模拟一下蚕的运动吗? 2、实验《用手势模拟蚕的运动》 3、蚕宝宝主要用腹足爬行,爬行时中间身体拱起来,借助体节的伸缩向前进。这说明了 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 、研讨交流、总结提升 出示孩子的记录单、照片、图画等记录,引导思考:蚕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 些变化?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环境?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体色:由黑变白 温度: 20-30℃ 幼蚕的 由短变长 幼蚕的 体型: 食物:桑叶、莴笋叶(干净无水】 身体变化 由细变粗 生长需要 有空气、无异味、 表面: 有细毛变光滑 其他: 及时清理蚕沙 整体: 圆筒形、13个体节、8对足 幼蚕的 头部(有咀嚼式口器) 身体结构 局部 胸部(有3对足】 腹部(有4对腹足,还有气门、尾角等 (四)、预测变化,拓展延伸 1、猜一猜:下一阶段蚕会怎样?为了迎接蚕的这个变化,你觉得要怎样做? 拍照 录像 画图 观察 记录方式 日记 1、用硬纸做好小格子, 2、及时观察,用多种方 方便蚕吐丝结茧。 式记录蚕的吐丝情况。 2、课后实践:我们还可以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会动的蚕
(四)、预测变化,拓展延伸 1、猜一猜:下一阶段蚕会怎样? 为了迎接蚕的这个变化,你觉得要怎样做? 2、课后实践:我们还可以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会动的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