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学习、借 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通过学生合 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 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 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 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掌握“观”、 ‘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教学难点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读,知人论世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 山记》,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 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 是全文的中心。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后被封为“荆国 公”,人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 的改革家”。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学习、借 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通过学生合 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 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 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 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掌握“观”、 “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读,知人论世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 山记》,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 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 是全文的中心。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后被封为“荆国 公”,人称 “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 的改革家”。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4、.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 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 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5、.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 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O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 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关于文体 是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有奏记、游记、杂记等。从内容看,分为四 类:记游(《游褒禅山记》)、记事(《五人墓碑记》)、记亭台楼阁(《岳阳楼记》)、 记物(《核舟记》)。 “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 论又常常涉及哲理问题。 二、听读,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诵视频。 正音(具体内容见课件)。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随之 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 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 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 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 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 括 3、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4、.本文是王安石 34 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 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 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 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 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5、.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 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 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6、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有奏记、游记、杂记等。从内容看,分为四 类:记游(《游褒禅山记》)、记事(《五人墓碑记》) 、记亭台楼阁(《岳阳楼记》)、 记物(《核舟记》)。 “记”: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 论又常常涉及哲理问题 。 二、听读,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诵视频。 正音(具体内容见课件)。 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 “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 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 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 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 括。 3、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前一点是由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生发出来的,后一点是由“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生发出来的,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4、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1、2):记叙—游山经过 第二部分(3、4):议论——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5、为什么要补叙同游者? 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比如柳宗元《小石潭记》 结尾:“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①集中笔墨,使主体突出。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 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得不涉及同游 者,也只用泛称,如第2段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②节省笔墨,使行文简练 三、朗读,品味鉴赏 1.品读鉴赏第一段。 (1)指名朗读本段。 (2)掌握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 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 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 原因的作用
“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前一点是由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生发出来的,后一点是由“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生发出来的,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4、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1、2):记叙——游山经过。 第二部分(3、4):议论——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5、为什么要补叙同游者? 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比如柳宗元《小石潭记》 结尾:“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①集中笔墨,使主体突出。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 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得不涉及同游 者,也只用泛称,如第 2 段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②节省笔墨,使行文简练。 三、朗读,品味鉴赏 1.品读鉴赏第一段。 ⑴指名朗读本段。 ⑵掌握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 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 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 原因的作用
(3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介绍褒禅山概况 (4)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本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_、山之_、山之 提示点拨:名、寺、洞、碑 ②画出空间方位图。见课件。 ③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 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提示点拨: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 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岀“深 思而慎取”的依据。 ④为什么说“华(hua)山”是“音谬”? 提示点拨: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 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a”。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 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a”,而不应该读成“hud” 2、品读鉴赏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本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更。 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责怪,埋怨 (3)归纳概括:本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4)问题讨论:
⑶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介绍褒禅山概况。 ⑷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本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 、山之 、山之 、山之 。 提示点拨:名、寺、洞、碑。 ②画出空间方位图。见课件。 ③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 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提示点拨: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 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 思而慎取”的依据。 ④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提示点拨: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 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 “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2、品读鉴赏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本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更。 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责怪,埋怨。 (3)归纳概括:本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4)问题讨论:
①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 遗憾心情。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 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 “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 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 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②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 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 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5)小结: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 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 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3.品读鉴赏第三段。 (1)齐读本段。 (2)掌握重点词句 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为/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不平常/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帮助
①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 遗憾心情。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 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 “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 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 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②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 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 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 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5)小结: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 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 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3.品读鉴赏第三段。 (1)齐读本段。 (2)掌握重点词句: 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因为/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不平常/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3)研习本段 ①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②“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语句? “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③“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④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 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 求思之深”。 ⑤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 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 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⑥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 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⑦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 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 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 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 物质条件)。 ⑧三者关系: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
于人为可讥:对于/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3)研习本段: ①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②“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语句? ——“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③“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④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 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 “求思之深”。 ⑤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 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 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⑥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 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⑦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 “人之所罕 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 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 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 物质条件)。 ⑧三者关系: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 于他的意志不坚定。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 有“力”,再次要有“物”。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 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 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⑨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 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4.品读鉴赏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 (2)掌握重点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没有人/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尽,完/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3)概括本段要点: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4)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又 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 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 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一深刻的思考,谨 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 于他的意志不坚定。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 有“力”,再次要有“物”。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 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 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⑨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 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 4.品读鉴赏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 (2)掌握重点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没有人/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尽,完/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3)概括本段要点: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4)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又 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 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 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 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 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 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 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5)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 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 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 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四、品读,自主探究 1、这是一篇让作者不能尽兴的游记,从二段中的“悔”字可以看出,那么为什么 还要记它? 回顾作者的“悔”和“得”。作者是围绕着“有所得”来展开全文。 首先,作者从这次游玩中“得”到了什么?其次,是从哪里“得”到的? 作者从这次游玩中“得”到了什么? 心得一:要有志、力、物,尽吾志,可以无悔矣。第3段:于是余有叹焉:夫夷 以近则记游者众,险以远则来至者少。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 至也。有志与力,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 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 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从五方面阐述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一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 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 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 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 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5)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 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 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 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四、品读,自主探究 1、这是一篇让作者不能尽兴的游记,从二段中的“悔”字可以看出,那么为什么 还要记它? 回顾作者的“悔”和“得”。作者是围绕着“有所得”来展开全文。 首先,作者从这次游玩中“得”到了什么?其次,是从哪里“得”到的? 作者从这次游玩中“得”到了什么? 心得一:要有志、力、物,尽吾志,可以无悔矣。第 3 段:于是余有叹焉:夫夷 以近则记游者众,险以远则来至者少。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 至也。有志与力,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 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 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从五方面阐述: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 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 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在这三个条件中,物质条件是客观存在我之外的,有不确定性的,外物的相助 有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人的能力是有大有小的,不能强求的。只有志是自己可 以做到的,懈怠是可以克服的。由此推出了“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 观点。成功的条件即使都具备了,可是如果盲目地随大流,人云亦云,只会走向错 误方向,给自己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而要做到“尽吾志”,还要“深思慎取” 探本索源,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庸俗做法。 是从哪里“得”到的? 第2段:(前洞)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入之甚寒,盖其又深,则其至又 加少矣。(游洞)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作者从这次游玩中还“得”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得”到的?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 “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 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 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 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 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 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 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 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 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在这三个条件中,物质条件是客观存在我之外的,有不确定性的,外物的相助 有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人的能力是有大有小的,不能强求的。只有志是自己可 以做到的,懈怠是可以克服的。由此推出了“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 观点。成功的条件即使都具备了,可是如果盲目地随大流,人云亦云,只会走向错 误方向,给自己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而要做到“尽吾志”,还要“深思慎取”, 探本索源,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庸俗做法。 是从哪里“得”到的? 第 2 段:(前洞)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后洞)入之甚寒,盖其又深,则其至又 加少矣。(游洞)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作者从这次游玩中还“得”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得”到的?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 “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 “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 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 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 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 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 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 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 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 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 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4.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 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 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 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 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 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 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 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 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 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 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 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拓读,提升拓展 1、文言基础知识检测练习(见课件)。 2、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对于成功 的重要性.你认为哪个条件最为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 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 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4.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 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 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 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 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 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 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 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 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 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 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 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拓读,提升拓展 1、文言基础知识检测练习(见课件)。 2、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对于成功 的重要性.你认为哪个条件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