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该训练(二) 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10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 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诚学者不要骄做自负,以为什 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好体会 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4.作者批驳的论点是什么?(2分)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5.请概括第二段的内容。(3分)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 6.应该怎样理解“不求甚解”?(3分) 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7.作者对读书的观点是怎样的?(3分)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下边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其中哪一句同文中画线的句子有相同的表达作用?()②2分) 8.结合你的读书实践,谈谈学了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3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批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 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 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①高尚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高尚,成为“以德 D.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治国”的模范。 2.在给于勒十个铜子小费这件事情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 ②读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读书,是人生的艺术享受,其乐 无穷,美不胜收。要做到自觉地读书,既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又是一种境界。进入新世纪后,新问题 文中 有一处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层出不穷,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 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4分) 变革。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国际科学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要在这种竞争中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就必须读书求知 二)(14分) ③读书求知,对道德大厦的塑造,更是必不可少的“心灵工程”《今世说》上有名言日:“静坐 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 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读书与德,确实不可分开。无德是一种愚昧,“书犹药也, 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医愚”(刘向《说苑》)。不读书的人,只会在黑暗中摸索,不可能脱离愚昧的苦海。无德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 恶的品性,是兽性的一种表现。“学则正,否则邪”(杨雄《法言·学行》):“学则治,不学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宗羲《明儒学案》)。由此可见,读书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成。为“以 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 德治国”的模范 认真读 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④当然,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仅要读书,而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法轮功”痴迷者的一个沉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教训,一是不读书,心灵愚昧:二是虽读书,但读的是李洪志《转法轮》一类鼓吹邪说的坏书。陈 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果、刘思影就是受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毒害而走上绝路的。到目前为止,已有239名“法轮功”练习者 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为上“天国”而自杀身亡。这种悲剧的产生,便是愚昧的产物。事实证明,读好书,能使人走向光明 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 进入德的境界:读坏书、邪书,会使人走向绝路:不读书则会导致人进入黑暗的深渊。只有多读好书
1 语文阅读训练(二) ( 一 )(10 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 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下边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其中哪一句同文中画线的句子有相同的表达作用?( )(2 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C.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 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D.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2.在给于勒十个铜子小费这件事情上,“我”和“母亲”有不同的表现,试作简要评论。(4 分) 3.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 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4 分) (二)(14 分)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 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 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 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 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 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 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 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 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 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 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 好体会。 4.作者批驳的论点是什么?(2 分) 5.请概括第二段的内容。(3 分) 6.应该怎样理解“不求甚解”?(3 分) 7.作者对读书的观点是怎样的?(3 分) 8.结合你的读书实践,谈谈学了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3 分) (三)(13 分) 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 ①高尚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高尚,成为“以德 治国”的模范。 ②读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读书,是人生的艺术享受,其乐 无穷,美不胜收。要做到自觉地读书,既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又是一种境界。进入新世纪后,新问题 层出不穷,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 变革。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国际科学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要在这种竞争中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就必须读书求知。 ③读书求知,对道德大厦的塑造,更是必不可少的“心灵工程”。《今世说》上有名言日:“静坐 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读书与德,确实不可分开。无德是一种愚昧,“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 医愚”(刘向《说苑》)。不读书的人,只会在黑暗中摸索,不可能脱离愚昧的苦海。无德,是一种邪 恶的品性,是兽性的一种表现。“学则正,否则邪”(杨雄《法言·学行》);“学则治,不学则。乱”(黄 宗羲《明儒学案》)。由此可见,读书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成。为“以 德治国”的模范,必须认真读书。 ④当然,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仅要读书,而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法轮功”痴迷者的一个沉 痛教训,一是不读书,心灵愚昧;二是虽读书,但读的是李洪志《转法轮》一类鼓吹邪说的坏书。陈 果、刘思影就是受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毒害而走上绝路的。到目前为止,已有 239 名“法轮功”练习者 为上“天国”而自杀身亡。这种悲剧的产生,便是愚昧的产物。事实证明,读好书,能使人走向光明, 进入德的境界;读坏书、邪书,会使人走向绝路;不读书则会导致人进入黑暗的深渊。只有多读好书
才能治邪、治恶,促使美善之树长出文明的花朵:无德,是灵魂的卑鄙,是干坏事、办错事的一种动 5.“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3分) 因。“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语),“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 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语)。“腹有书气自华”,多读好书,可以使自己的人格 6.赏析“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妙处。(3分) 灵魂伟大,不干坏事,少办错事。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和鲁迅、茅盾、邓拓等有作为 的作家,都是一生手不释卷、博览名著的知识渊博者:反之,历史上那些昏君奸臣、邪恶歹徒、民族 1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意?(3分) 败类一类人物,很少有喜欢读书的,更谈不上读好书。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 如果这些人能够读点好书,他们会成为历史罪人吗?“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 I8.你同意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不成其德”,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应当从读书开始。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只能是一个愚昧的国家,而 愚昧的国家是不能进行“以德治国”的 五)(12分) ⑤要落实“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须营造好“以德治国”的社会环境。而倡导读书求知,使读 书成为国人的“国风”,便是营造好这种环境的根本途径。让我们人人都拿起书来,汲取人类宝贵的 我打江南走过 概括出全文的中心论点。(2分)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自然段主要采用 论证方法,阐明 关系。(3分)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1l.第④自然段主要采用 论证方法,阐明_ 的道理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12.请你为第③自然段另外选择一条有关读书的名言作为论据。(2分)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13.请你从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选取两个典型事例填在下面空白处,与上下文意思相联接,构成一个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排比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9.诗中用了一个小倒装句,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诗意盎然。这一句是 (四)(14分) 20.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莲花、柳絮 东风”等意象,其中“东风”这一意象 引无数美雄竞折腰 取自李商隐《无题》中的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21.“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运用的手法是 表现了 唐宗宋祖, 2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结构上看,本诗的开头与结尾内容为首尾倒置,这样处理,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 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出光彩 只识弯弓射大雕 B.“美丽的错误”是一个病句,既然是错误,就不可能美丽,同样,美丽也不可能是错误的,因 俱往矣 此诗人这一句值得商權 数风流人物 C.本诗中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东风”等,从而一再表现了郑 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 14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下列读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D.这首诗语言清新,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3这首诗被广为传诵,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50字以内)(3分)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 才能治邪、治恶,促使美善之树长出文明的花朵;无德,是灵魂的卑鄙,是干坏事、办错事的一种动 因。“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语),“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 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语)。“腹有书气自华”,多读好书,可以使自己的人格高尚, 灵魂伟大,不干坏事,少办错事。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和鲁迅、茅盾、邓拓等有作为 的作家,都是一生手不释卷、博览名著的知识渊博者;反之,历史上那些昏君奸臣、邪恶歹徒、民族 败类一类人物,很少有喜欢读书的,更谈不上读好书。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_________, __________,如果这些人能够读点好书,他们会成为历史罪人吗?“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 不成其德”,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应当从读书开始。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只能是一个愚昧的国家,而 愚昧的国家是不能进行“以德治国”的。 ⑤要落实“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须营造好“以德治国”的社会环境。而倡导读书求知,使读 书成为国人的“国风”,便是营造好这种环境的根本途径。让我们人人都拿起书来,汲取人类宝贵的 精神营养吧! 9.读完全文,概括出全文的中心论点。(2 分) 10.第③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阐明了______________关系。(3 分) 11.第④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阐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 分) 12.请你为第③自然段另外选择一条有关读书的名言作为论据。(2 分) 13.请你从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选取两个典型事例填在下面空白处,与上下文意思相联接,构成一个 排比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 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四)(14 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4.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下列读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5.“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3 分) 16.赏析“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妙处。(3 分) 1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意?(3 分) 18.你同意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请说明理由。(3 分) (五)(12 分)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9.诗中用了一个小倒装句,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诗意盎然。这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0.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莲花、柳絮______、_______、东风”等意象,其中“东风”这一意象 取 自 李 商 隐 《 无 题 》 中 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1.“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运用的手法是 _______ ,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从结构上看,本诗的开头与结尾内容为首尾倒置,这样处理,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 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出光彩。 B.“美丽的错误”是一个病句,既然是错误,就不可能美丽,同样,美丽也不可能是错误的,因 此诗人这一句值得商榷。 C.本诗中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东风”等,从而一再表现了郑 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 D.这首诗语言清新,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 23.这首诗被广为传诵,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50 字以内)(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