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免疫(Immunity)的概念 1、古典免疫的概念:免除疫病,免除感染 局限在抵抗微生物,随着免疫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许多现象与微生物无关。 2、免疫的概念:是指动物(人)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挂除非自身的 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二、免疫的基本特性 l、识别自身与非自身(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 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基础 免疫应答: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该抗原 的过程。 (1)识别的基础:免疫细胞,膜表面抗原受体。 (2)识别功能非常精细: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组织和细胞。 识别功能降低:对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的防御能力降低: 识别功能过强、紊乱或功能失调:则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2、特异性(Specificity) 是建立诊断方法的基础,能对抗原极微细的差别加以区别。 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由此产生的免疫力具有高度特异性(针对性)。不同疫苗引起 的免疫保护不同,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多血清型的病原体 3、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 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一样,具有记忆功能, (1)免疫记忆的基础:免疫记忆细胞: (2)免疫记忆可以使机体迅速建立起相应的免疫力(再次接触抗原)。 三、免疫的基本功能
l、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 又称抵抗感染(Defence)或防御传染 (1)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御、消灭、清除各种病原微生物或非己物质, 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侵袭的能力。 (2)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亢进):可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造成机体组织器官 损伤: (3)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或缺失:引起机体反复感染(免疫缺陷病)。 2、自身稳定(Homeostasis)又称免疫稳定 (1)自身稳定:是指机体具有清除衰老和破坏的组织细胞及代谢和损伤所产生 的废物,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保证机体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 功能。 动物生命活动一新陈代谢一细胞衰老死亡一代谢产物积累一影响正常细胞功能 (2)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或异常(过强或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把自身的组 织或细胞当作“敌人”进行消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 (1)免疫监视:指机体具有发现和清除肿瘤细胞的功能。 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生物及病毒感染等因素的作用而突变为肿瘤细 胞。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失调或被抑制: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四、免疫学(Immunology) 1、免疫学的概念:是研究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体外入 侵,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它是和医学微生物学及兽医微生物学同时诞生的, 2、兔疫学的发展 (1)经验免疫学时期:11世纪到18世纪末,免疫学的诞生,奠基人为琴纳。 (2)实验免疫学时期:18世纪未至20世纪初。 病原体:炭疽杆菌,霍乱弧菌,结核分支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狂犬病病毒 抗体(1890)补体(1888-1889)的发现: 吞噬细胞学说(俄国生物学家)和体液抗体学说(德国化学家)的提出:1908 2
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 超敏反应:临床上有血清病,超敏的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对机体有害的一而。 兔疫耐受:机体对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如异卵双生的小牛,体内有两种血型的 红细胞,互不排斥。动物在胚胎发育期或新生期接触抗原,可对之发生免疫耐受, 使其到成年期,对该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临床上用疫苗免疫。 克隆选择学说:1957年,Burnet认为免疫细胞是随机形成的多样性的细胞克隆, 每一克隆细胞表达同一特异性的抗体分子。 (3)现代免疫学时期:近30年来,分子水平。 兔疫成分间的调节,神经、内分泌有免疫系统间的调节网络。 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及系统(整体)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五、动物免疫学 1、是用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来诊断、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一门学科。 布病、结核的诊断,疫苗预防传染病,抗血清、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治疗。 2、讲授内容:50学时,理论38学时,实验12学时。抗原,抗体,免疫系 统,免疫应答,补体系统,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免疫防治,免疫技术: 3、课程性质和重要性:专业基础课,可为兽医微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家畜传 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生物制品学、禽病学、家畜内、外、 产科学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章免疫系统(4学时)》 I、在解剖学上,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由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组成。 2、在功能上,是由各种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完成的 淋巴组织及免疫细胞分布于全身各处,以完成适宜的兔疫防御功能。 3、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免疫系统主宰机体的免疫功能,它们的存在和功能的正常,是维持机体免疫力 相对稳定的保证,任何部分的缺陷或过度增生,都可引起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抗传 染能力的丧失,或引起各种类型的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免疫器官(immune organ) 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 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执行生成免疫细胞的功能。 一、中枢免疫器官 特点: 1、形成于胚胎早期: 2、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3、切除,影响免疫功能: 4、逐渐萎缩。 (一)、骨髓(bone marrow) 1、是哺乳动物的造血和免疫器官: 骨髓是骨腔中绵软、鲜红的组织,是成人各种血液细胞再生的场所。成人 骨髓总量约为2-3升,占体重的2-5%。 2、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是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群的起始 细胞: 3、骨髓也是人类和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 骨髓功能缺损,将严重损害机体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二)、胸腺(thymus) 1、哺乳动物位于胸腔前部纵隔内,鸟类在颈静脉一侧呈多叶排列。 位于颈部气管的两侧或胸腔的前下方 2、是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分化 血流 胸腺激素 血流 多能干细胞一一·淋巴干细胞一一一胸腺一 一→T细胞一一一外周 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 T淋巴细胞:胸腺依濑性淋巴细胞一一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简称T 细胞。 3、胸腺的免疫功能 (1)、诱导T淋巴细胞成熟: (2)、产生胸腺激素:
胸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为小分子的肽类,有胸腺血清因子、胸腺素、胸腺生成 素、胸腺体液因子等,对诱导T细胞成熟有重要作用,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三)、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1、又称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宫,位于泄殖腔的背侧: 球形结构,分皮质和髓质,鸡3-4月令最大(3-4克) 2、是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分化 囊激素 血循,淋循 多能干细胞 一·淋巴干细胞 一→腔上囊 →B细胞 一外周免疫器官的囊依赖区(非胸腺依赖区)定居 B淋巴细胞:囊依赖性淋巴细胞一一Bursa dependent ymphocyte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一一Bone marrow dependent ymphocyte 3、某些药物、病毒可造成法氏囊菱缩或损害。 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影响MD、ND等疫苗的免疫效果。 二、外周免疫器官 先天性低免疫球蛋白症遗传病患者,非胸腺依赖区缺陷:先天性胸腺不发育患 者,胸腺依赖区缺陷 大家有体会,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等,下颌淋巴结肿、痛一一淋巴细胞分 化增殖,功能旺盛体积增大,数量增加。 特点: 1、形成于胚胎晚期: 2、是T、B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 3、是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4、切除后,一般不影响免疫功能: 5、存在于整个成年期。 组成: 全身的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 (一)、淋巴结(1 ymph node) 分布于淋巴循环经路的各个部位,有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双重系统
1、结构: 皮质:浅皮质区:有许多淋巴小结,其中央为生发中心: 深皮质区:副皮质区。 髓质:髓索: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 髓实:巨噬细胞 2、T、B细胞的分布 T细胞:主要分布在副皮质区一一胸腺依赖区 B细胞:主要分布于生发中心、皮质浅层和髓索一一非胸腺依赖区 3、免疫功能: 具有过滤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是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内有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双重系统。经淋巴结内的淋巴循环,将体表或 内脏的病原体及异物引流至局部淋巴结,淋巴液在淋巴窦内流动缓慢,使其中的巨 噬细胞有足够时间吞噬清除病原体及异物,再将“清洁”的淋巴液由输出淋巴管输 出,从而在淋巴结内完成过滤作用。 巨噬细胞将病原体处理,将抗原信息传达给T、B细胞,使其分化、增殖;效应 T细胞、抗体可经血液循环到病原微生物所在部位。 淋巴管连接外周免疫器官,形成遍布全身的淋巴管网络,其分布与血管几乎完 全平行。淋巴管网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回收经毛细血管网络渗如组织的体液和营养 物质,并使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循环成为可能。人体每天从淋巴网络回收的淋巴液达 2-3升。淋巴液通过引流淋巴管进入初级和次级淋巴结之后汇入主淋巴管,经胸导管 进入左锁骨下静脉和血液循环。 机体局部感染常会引起引流淋巴结的肿胀,其部分原因是淋巴结中的抗原特异 性T和B细胞的迅速扩增。此外,T细胞被活化后所分泌的各种淋巴因子会造成髓窦 中巨噬细胞的聚集和体液的直溜,导致淋巴结的进一步肿胀。外来抗原被彻底清除 之后,活化T和B细胞因失去了抗原的持续刺激而凋亡,淋巴结方得以恢复。 (二)、脾脏(spleen) 1、结构 白髓:脾小体:由密集的淋巴细胞组成,其中心为生发中心: 中央动脉:贯穿于白髓的小动脉
红髓:脾索: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 脾窦:血细胞。 位于白髓的周围,脾内有血液循环,但无淋巴循环。 2、T、B细胞的分布 T细胞:中央动脉周围 B细胞:生发中心,脾索: 脾中T细胞约占35%,B细胞约占55%,约10%为巨噬细胞。 2、免疫功能 (1)滤过血液作用:净化血液 90%的循环血液经过脾脏,脾索及脾窦中的巨噬细胞能有效直接清除病原体及衰 老的红细胞,而起重要的“过滤作用”。 (2)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当被血流来的抗原刺激后,T、B细胞经克隆扩增,数目明显增加(脾体积相应 地扩大),产生致敏T细胞和浆细胞,建立细胞和体液免疫。 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骨髓也是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 (3)滞留淋巴细胞的作用:当抗原进入时,循环中的淋巴细胞被滞留。 (4)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小分子肽类(4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增强吞噬细 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三)、其它淋巴组织 1、哈德氏腺:位于眼窝中腹部,眼球后部:是贪类特有。 雏鸡滴眼免疫,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2、扁桃体:见于鸡,鹅、鸭有两对淋巴结(颈胸和腰淋巴结) 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层的许多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如肠道 黏膜集合淋巴结,这些淋巴组织均含有丰富的T细胞、B细胞及巨噬细胞(B细胞比 T细胞多),参与局部的黏膜免疫作用。 抗体是由外周淋巴组织产生的,主要有: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弥散淋 巴组织
第二节免疫细胞 l、免疫细胞(immunocyte):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 凡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免疫细胞的种类多,各司其职,巧妙配合,相互制约,为清除机体的异物共同发 挥作用。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 辅佐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2、免疫活性细胞(immunocompetent cell,ICC):受抗原刺激后能分化增殖, 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3、辅佐细胞(accessory,A cells):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的辅佐作用。 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具有捕获和处理抗原以及 能把抗原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 一、淋巴细胞 在体内分布广、数量多,除中枢神经系统外,所有组织均存在。人体内淋巴细 胞的总数与脑细胞或者肝细胞数量相当。以脾脏和淋巴结等外周免疫器官为“驻扎 营地”,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之间不断循环。人占白细胞总数的25-35%,1.45-3.6X 10°/L。 (一)、T细胞 1、T细胞的来源与分化 10-30d 血流 造血干细胞一→淋巴干细胞一→前体(祖)T细胞一→胸腺一一→T细胞一→外 抗原 记忆细胞(长寿》 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T细胞)一→淋巴母细胞一→效应T细胞(致敏淋巴 细胞)一执行细胞免疫 (短寿,4-6天存活)辅助B细胞
在T及B细胞克降扩增后,有一部分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memory cells),它 们不直接执行效应功能,而是在再次遇相同抗原后,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 细胞,执行高效而持久的特异免疫功能。 2、T细胞的分布 (1)、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 (2)、经血液→组织→淋巴→血液过程在体内循环。 大多数T细胞参加再循环 3、T细胞的表面标志 表面标志: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即为 表面受体:是指免疫细胞表面存在的能与相应配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分子结构, 如TCR,红细胞受体等。 表面抗原(分化抗原,CD抗原):是指在淋巴细胞表面上能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 的表面分子。 由于表面抗原是在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生的,故又称为分化抗原。国际免疫学 会议决定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来统一命名淋巴细胞表面抗原。 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是存在于T细胞表面具 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的分子结构。 (1)、TCR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物质基础: (2)不能识别和结合单独存在的抗原片断或决定簇。 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 抗原 抗原片断或决定簇(抗原肽,蛋白质性抗原降解为多肽)一与 APC的MHC结合→与T细胞表面的TCR-CD3结合→T细胞接受抗原信息→活化、 增殖 (3)与CD3形成复合体 CD2:即红细胞(E受体),是存在于一些动物和人的T细胞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分 子,在体外可与异种动物红细胞结合。 据此可建立一个试验一一E花环试验,用于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的比例和数目(B 细胞无),不能反映细胞免疫状态。 凡一个淋巴细胞结合3个或以上红细胞者为一个E-花环,检查200个淋巴细胞
(1)、常用绵羊红细胞或豚鼠红细胞:马淋巴细胞与豚鼠红细胞结合较好,而驴 则是绵羊红细胞。 (2)、鸡的T细胞不用E花环试验检测 CD3: (I)、仅存在于T细胞表面,与TCR结合形成TCR-CD3复合分子(T细胞特有 的标志): (2)、CD3可转导TCR的信号:将抗原信息传递到T细胞内,启动细胞内的活化 过程。 CD4和CD8: (1)、是T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存在于不同T细胞亚群: (2)、CD4可与MHC的Ⅱ类分子结合,CD8与MHC的I类分子结合。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4、T细胞亚群与功能 按CD抗原的不同: 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诱导性T细胞 CD8°T细胞:杀伤性或细胞毒性T细胞: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 按免疫功能的不同: 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诱导性T细胞: 杀伤性或细胞毒性T细胞: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 (1)、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Th): 辅助B细胞分化和分泌抗体: 协助其它T细胞(TS,TC,)的分化成熟: 分泌淋巴因子及白细胞介素(IFN-Y,IL-2,IL-12等,是单核巨噬细 胞及NK细胞的活化因子)。 是免疫应答的“指挥官”,主要通过膜表面分子和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其它 细胞交换信息、发号施令(如辅助B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 (2)、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 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兔疫。 (3)、诱导性T细胞(inducer T cell,T:):诱导Tm和Ts细胞的成熟 (4)、杀伤性或细胞毒性T细胞(killer T cell,Tg:cytotoxic T cell,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