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初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 汾阳中学预初语文备课组刘丽、潘涛 总分:100分;时间:7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阅读(58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词语积累与运用(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美味佳肴(yao)寻觅(mi)进(beng)溅 B.小心翼翼(yi)和煦(xu)心扉(i) C.棱(eing)角分明蹒(man跚堕(zhui)落 D.骇hai)人听闻孕(yun)育凛冽e)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千姿百态花枝招展大庭广众 B通霄达旦息息相通交头结耳 粗制烂造相得益彰追不急待 D.古朴美观焦燥不安不记其数 (二)古诗文默写(8分) 不畏浮云遮望眼 ,我脚高时他更高 5、岁寒, 可以为师矣
1 预初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 汾阳中学预初语文备课组 刘丽、潘涛 总分:100 分;时间:70 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 阅读(58 分)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词语积累与运用(4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美味佳肴(yáo) 寻觅(mì) 迸(bèng)溅 B.小心翼翼(yì) 和煦(xù) 心扉(fēi) C.棱(léng)角分明 蹒(mǎn)跚 堕(zhuì)落 D.骇(hài)人听闻 孕(yùn)育 凛冽(liè)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千姿百态 花枝招展 大庭广众 B.通霄达旦 息息相通 交头结耳 C.粗制烂造 相得益彰 追不急待 D.古朴美观 焦燥不安 不记其数 (二)古诗文默写(8 分)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4、 ,我脚高时他更高。 5、岁寒, 。 6、 ,可以为师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 悖矣 7、上文出自 ,是由 时期 (人 名)组织门客编撰的。(3分)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 (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2)人问其故( (3)其子岂遽善游哉(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10、读完上文,你获得怎样的启发?(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8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 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 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 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注]①藉: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
2 (三)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10 分)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 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 悖矣。 7、上文出自 ,是由 时期 (人 名)组织门客编撰的。(3 分)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 分) (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 (2)人问其故.( ) (3)其子岂遽.善游哉( )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 分)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10、读完上文,你获得怎样的启发?(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2 题。(8 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 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 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 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注]①藉: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
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以天下之所顺 D、吾欲辱之,何以也? 12、解释下列句子。(2分)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13、李惠是怎样的一个人?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2分) 1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2分)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棵核桃树 ①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 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 ②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 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③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 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 就是, ④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 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⑤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3 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以天下之所顺 D、吾欲辱之,何以也? 12、解释下列句子。(2 分)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13、李惠是怎样的一个人?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来?(2 分) 1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2 分) 二、 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棵核桃树 ①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 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 ②孩子两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 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③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 顿时犹豫起来。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 就是, 。 ④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 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⑤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⑥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 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 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 ⑦“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给爷爷纠正, ⑧“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 爷爷给儿子纠正 ⑨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⑩爷爷走后,樱桃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 aD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 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⑩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听说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 位划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 ③3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 我们家的樱桃树 α0“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 颗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 ③5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 它是一棵核桃树。 ⑩6十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这 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 身份。 07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你也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 没谁会真正认识你。 ⑩⑧确实如此啊!自古及今,地球上诞生了那么多的人,被我们认识的都是那 些在自己的生命树上,结出果实的人 15、词语的理解与运用(4分) 纠正 妨碍 诞生 自古及今 寒来暑往 张冠李戴 奉献 感慨 审视 显露 (1)在上列10个词语中,抄写四个已经理解并能运用的词语
4 ⑥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 一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 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 ⑦“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给爷爷纠正。 ⑧“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 爷爷给儿子纠正。 ⑨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 ⑩爷爷走后,樱桃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 ⑾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 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⑿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听说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一 位划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 ⒀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 我们家的樱桃树。” ⒁“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 一颗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 ⒂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 它是一棵核桃树。 ⒃十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这 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 身份。 ⒄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你也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 没谁会真正认识你。 ⒅确实如此啊!自古及今,地球上诞生了那么多的人,被我们认识的都是那 些在自己的生命树上,结出果实的人。 15、词语的理解与运用(4 分) 纠正 妨碍 诞生 自古及今 寒来暑往 张冠李戴 奉献 感慨 审视 显露 (1)在上列 10 个词语中,抄写四个已经理解并能运用的词语
1234■ (2)将抄写的四个词语组合成一段文字,要围绕一个话题(不少于50字)。(8 分) 16、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第三节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17、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述故事情节。(3分 18、农校的一位朋友认为这是一棵 是因 为 ;爷爷认为这是一棵 ,是因 为 其实这是一棵 是因 为 (6分) 19、请以“作为一个人”仿照“作为一个人,你也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 在这个世界上,没谁会真正认识你。”写一句句子。(4分) 作为一个人, 三、写作:(40+2分) 请以“我要赞美他(她)”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写真人真 事,并有适当描写
5 1 2 3 4 (2)将抄写的四个词语组合成一段文字,要围绕一个话题(不少于 50 字)。(8 分) 16、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第三节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 分) 17、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述故事情节。(3 分) 18 、农校的一位朋友认为这是一棵 ,是因 为 ;爷爷认为这是一棵 ,是因 为 ;其实这是一棵 ,是因 为 。(6 分) 19、请以“作为一个人”仿照“作为一个人,你也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 在这个世界上,没谁会真正认识你。”写一句句子。(4 分) 作为一个人, , , 。 三、写作:(40+2 分) 请以“我要赞美他(她)”为题,写一篇 400 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写真人真 事,并有适当描写
(共600格) 6
6 (共 600 格)
参考答案 (一) 1、C A 、默写略 (三)7、《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 8、(1)牵、拉(2)缘故(3)就 、略 10、本领的获得要靠后天学习,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 l1、A 12、派争执的双方看,背柴火的人就服气地认罪了 13、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与思考,能从细节中发现真相。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14、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棵核桃树》(共28分) 15、(1)(每格1分,共4分)(2)、8分,略。 16、问这是棵什么树(3分) 17、我家门前有棵树,曾被误认为是李子树、樱桃树,最后靠它的果实告诉我们 是棵核桃树。(3分) 18、李子树,叶子相似:樱桃树,花相似,核桃树,核桃果实(各 1分,共6分) 19、4分,略。 (三)作文平均分控制在75%,写字分从严
7 参考答案: (一) 1、C 2、A 二、默写 略 (三)7、《吕氏春秋》 战国 吕不韦 8、(1)牵、拉(2)缘故(3)就 9、略 10、本领的获得要靠后天学习,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 11、A 12、派争执的双方看,背柴火的人就服气地认罪了。 13、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与思考,能从细节中发现真相。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14、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棵核桃树》(共 28 分) 15、(1)(每格 1 分,共 4 分) (2)、8 分,略。 16、问这是棵什么树(3 分) 17、我家门前有棵树,曾被误认为是李子树、樱桃树,最后靠它的果实告诉我们 是棵核桃树。(3 分) 18、李子树 , 叶子相似 ; 樱桃树 , 花相似, 核桃树 , 核桃果实(各 1 分,共 6 分) 19、4 分,略。 (三)作文平均分控制在 75%,写字分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