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2s内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m,所用拉力F为150N。不 计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m/s B.动滑轮的总重为100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D.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 2.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可能与悬挂重物位置有关。 猜想B: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此他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 (1)在A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 (2)在A、B两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 (3)在A、B两处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方案能探究猜想A B.(2)方案能探究猜想B C.(3)方案能探究猜想A D.(3)方案能探究猜想B 3.(2022·贵州黔东南州一模)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 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1的大小为300N B.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400N的重物,机械效率为80% C.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甲绕法机械效率大 D.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2做功少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人所做的有用功是 」如果用该 滑轮组提升400N的重物,它的机械效率将
第 2 课时 测量机械效率 素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 2 s 内将重 40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1 m,所用拉力 F 为 150 N。不 计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2 m/s B.动滑轮的总重为 100 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D.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 2.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 A:可能与悬挂重物位置有关。 猜想 B: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此他设计了以下三个方案: (1)在 A 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 (2)在 A、B 两处悬挂质量不同的钩码 (3)在 A、B 两处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方案能探究猜想 A B.(2)方案能探究猜想 B C.(3)方案能探究猜想 A D.(3)方案能探究猜想 B 3.(2022·贵州黔东南州一模)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切 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 900 N 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 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 F1 的大小为 300 N B.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 400 N 的重物,机械效率为 80% C.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甲绕法机械效率大 D.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2 做功少 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 300 N 的重物匀速提升 3 m,人所做的有用功是 J;如果用该 滑轮组提升 400 N 的重物,它的机械效率将
a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m。已知拉力F为250N,则提升重物 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请写出一种提高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 法 ■ 6.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的装置分别如图 甲、乙、丙所示,实验得到的数据见下表。 甲 丙 次数 钩码重 钩码上升高 GNN 度hm 有用功W拉力FN 绳端上升距 总功W机械效率” 离m 0.1 0.2 0.9 0.3 0.27 74.1% 0.1 0.4 1.6 0.3 0.48 3 4 0.1 0.4 1.1 0.5 0.55 72.7% (1)第2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是 (2)比较第1次、第2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 (选填“高”或“低”)。 (3)第3次实验中的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拉力移动相同距离时,对动滑轮 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加”或“减少”),由此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组的自 重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实验小组的同学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请你选用上述 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写出实验步骤。 【创新应用】 7.(2021·四川遂宁中考)涪江六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 的设备。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 40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1 m。已知拉力 F 为 250 N,则提升重物 的过程中,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请写出一种提高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 法: 。 6.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实验的装置分别如图 甲、乙、丙所示,实验得到的数据见下表。 次 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高 度 h/m 有用功 W 有/J拉力 F/N 绳端上升距 离 s/m 总功 W 总/J 机械效率 η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3 4 0.1 0.4 1.1 0.5 0.55 72.7% (1)第 2 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是 。 (2)比较第 1 次、第 2 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 (选填“高”或“低”)。 (3)第 3 次实验中的动滑轮个数比第 2 次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拉力移动相同距离时,对动滑轮 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加”或“减少”),由此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组的自 重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实验小组的同学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请你选用上述 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是否正确,写出实验步骤。 【创新应用】 7.(2021·四川遂宁中考)涪江六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 的设备。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 重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 GN 机械效率” h/m /m 2 0.1 1.2 0.3 55.6% 0.2 1.2 0.6 55.6% b.1 1.9 0.3 70.2% 1 4 0.1 1.3 0.5 61.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 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重物上升高度无关。 (4)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 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⑤)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6)(多选)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建议可采取的措施 有。 A.减轻动滑轮重 B.增加所提物体重 C.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实验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绳端拉力 F/N 绳端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3 0.5 61.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4 次实验是用 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 1、2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重物上升高度无关。 (4)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 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5)通过比较 3、4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小。 (6)(多选)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建议可采取的措施 有 。 A.减轻动滑轮重 B.增加所提物体重 C.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素能演练提升】 1.A2.C3B 4.900变大 5.80%增大物体的重力(答案不唯一) 6.(1)83.3% (2)高 (3)增加有关 (4)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相同钩码,分别把钩码提升到不同的高度,比较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是否变化。 7.(1)匀速(2)丙(4)1、3(6)ABC
【素能·演练提升】 1.A 2.C 3.B 4.900 变大 5.80% 增大物体的重力(答案不唯一) 6.(1)83.3% (2)高 (3)增加 有关 (4)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相同钩码,分别把钩码提升到不同的高度,比较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是否变化。 7.(1)匀速 (2)丙 (4)1、3 (6)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