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号:BI913班级号:℉1203020 姓名:盛恺弘 学号: 5120309551专业,电子信息与电器工程学院 阅读与理解 题目编号 3 得分 序 阅读文章名称 1 A new hominin foot from Ethiopia shows multiple Pliocene bipedal adaptations 2 Additive threats from pathogens,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for global amphibian diversity 3 Causes,consequences and ethics of biodiversity 4 Changing Arctic Ocean freshwater pathways 5 Clonal evolution in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6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7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8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9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 10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a molecular machine 11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model ecosystems 12 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mplex ecosystems 13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14 The diversity-stability debate 15 The Medicago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symbioses 16 Twenty-first-century warming of a large Antarctic ice-shelf cavity by a redirected coastal current 17 Will a Large Complex System be Stable 18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foods derived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GM)crops 19 Application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to Food and Agriculture:Food Systems Perspective 20Biotechnologies:past history,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 21 Biotechnology-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for chemical industry 22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based chemicals-a cradle-to-grave perspective 23 Plant natural products:Back to the future or into extinction? 24 Plant protoplasts:status and bio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s 25 Plants to power:bioenergy to fuel the future 26 Recent bio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of electropulsation.A prospective review 27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Education in China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生物技术与人类 课程号: BI913 班级号: F1203020 姓名: 盛恺弘 学号: 5120309551 专业 电子信息与电器工程学院 阅读与理解 题目编号 3 得分 序 号 阅读文章名称 1 A new hominin foot from Ethiopia shows multiple Pliocene bipedal adaptations 2 Additive threats from pathogens,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for global amphibian diversity 3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ethics of biodiversity 4 Changing Arctic Ocean freshwater pathways 5 Clonal evolution in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6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7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8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9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 10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a molecular machine 11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model ecosystems 12 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mplex ecosystems 13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14 The diversity–stability debate 15 The Medicago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symbioses 16 Twenty-first-century warming of a large Antarctic ice-shelf cavity by a redirected coastal current 17 Will a Large Complex System be Stable 18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foods derived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19 Application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to Food and Agriculture: Food Systems Perspective 20 Biotechnologies: past history, 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s 21 Biotechnology—a sustainable alternative for chemical industry 22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based chemicals – a cradle-to-grave perspective 23 Plant natural products: Back to the future or into extinction? 24 Plant protoplasts: status and bio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s 25 Plants to power: bioenergy to fuel the future 26 Recent bio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of electropulsation. A prospective review 27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Education in China
David Tilman.Causes,consequences and ethics of biodiversity. Nature,2000,405:208-211 中文题目: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结果及其伦理学 姓名:盛恺弘 单位:电子信息与电器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240 背景知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一词是在1986年才被提出,为生物的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的简称,最早是指对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真菌及微生物 物种种类的清查。此后,生物多样性在学术上的定义被扩充及所有生态系中活生 物体的变异性,它涵盖了所有从基因、个体、族群、物种、群集、生态系到地景 等各种层次的生命型式。另外,广泛定义上亦指各式各样的生命相互依赖著复杂、 紧密而脆弱的关系,生活在不同形式的人文及自然系统中,也就是人和万物生生 不息在地球的生物圈共荣共存。而生物多样性本身具有生态与经济、科学与教育、 文化、伦理与美学等价值。 地球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生命的存在,而生命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多样性。这 个生物多样性曾一度是人们对生物科学产生好奇心的原因,现在却是人们担忧的 原因。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控制正在显著降低全世界许多栖息地内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正在加速消失。面对这些威胁,更实际的问题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减 少的原因是什么?是稳定性、生产力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取 决于生物多样性?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原因可以去假设,但生态学已经不再是一门被自然历史 观察和简单的语言逻辑所掌控的学科。随着1993年Schulze and Mooney的书的出 版,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发展过程有何潜在影响”重燃了兴趣。在接 下来的仅仅七年间,这个话题就成了科学调查最重要的关注点,并且还将继续被 讨论。与此同时,各种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工作也迅速地开展,而大部分也都基于 此话题。作者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共存与生态系统功能及社会权衡 与伦理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David Tilman.Causes,consequences and ethics of biodiversity. Nature,2000,405:208-211 中文题目: 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结果及其伦理学 姓名:盛恺弘 单位:电子信息与电器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200240 背景知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一词是在 1986 年才被提出,为生物的多样性 (Biological diversity)的简称,最早是指对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真菌及微生物 物种种类的清查。此后,生物多样性在学术上的定义被扩充及所有生态系中活生 物体的变异性,它涵盖了所有从基因、个体、族群、物种、群集、生态系到地景 等各种层次的生命型式。另外,广泛定义上亦指各式各样的生命相互依赖著复杂、 紧密而脆弱的关系,生活在不同形式的人文及自然系统中,也就是人和万物生生 不息在地球的生物圈共荣共存。而生物多样性本身具有生态与经济、科学与教育、 文化、伦理与美学等价值。 地球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生命的存在,而生命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多样性。这 个生物多样性曾一度是人们对生物科学产生好奇心的原因,现在却是人们担忧的 原因。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控制正在显著降低全世界许多栖息地内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正在加速消失。面对这些威胁,更实际的问题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减 少的原因是什么?是稳定性、生产力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取 决于生物多样性? 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原因可以去假设,但生态学已经不再是一门被自然历史 观察和简单的语言逻辑所掌控的学科。随着 1993 年 Schulze and Mooney 的书的出 版,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发展过程有何潜在影响”重燃了兴趣。在接 下来的仅仅七年间,这个话题就成了科学调查最重要的关注点,并且还将继续被 讨论。与此同时,各种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工作也迅速地开展,而大部分也都基于 此话题。作者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共存与生态系统功能及社会权衡 与伦理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创新点 1)大量举例论证。作者通过举例北美及8个欧洲的牧场田间实验,论证出丰富的 多样性导致植物群落强大的生产力、生态系统强大的营养保持及强大的生态系统 稳定性。 2)用提问引起读者思考。作者在“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一部分的最 后一段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世界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缺失对生态系统功 能产生影响的机制是什么?科学和科学家应该在伦理与政策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 色?这些问题让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并且会让读 者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兴趣,引读者接着往下看。 3)图文合并,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作者在文中直接使用了生物多样性实验的 真实图片,使读者可以直接从图片中直观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建立模型和使用图表。作者在文中使用图表将植物适合的温度及pH在图中表 示出来,即圆圈内为此物种合适的温度及pH,圆圈交叉的部分即为物种间共存的 合适条件,通俗易懂。同时,作者还使用了图表表示出了植物物种丰度和群落生 物量间的关系,使其一目了然。 5)提出了较少讨论的伦理问题。作者不仅阐述了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影响, 还在文中提出了社会伦理和政策方面的讨论,将科学和伦理及政策联系起来,话 题新颖。 读后感 通过阅读了这篇文章,我产生了许多感悟,也查阅了不少资料。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指全部的有机体和物种、他们的无限的基因变异、他们 的栖息地以及生态系统的复杂的组合。这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人类和其它物种 共同经历着基因的变异和各种生态的关联。人类社会并由此发展形成了关于生物 多样性的心理的、伦理的和精神的价值观。生物多样性既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 包括生命形式之间、生命形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还涉及到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生境、生态过程等的复杂性。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根据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大会报告,通常有3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则应是生物多样性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层次,生态系统 多样性则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与生存保证。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 出了把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己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
创新点 1)大量举例论证。作者通过举例北美及 8 个欧洲的牧场田间实验,论证出丰富的 多样性导致植物群落强大的生产力、生态系统强大的营养保持及强大的生态系统 稳定性。 2)用提问引起读者思考。作者在“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一部分的最 后一段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世界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缺失对生态系统功 能产生影响的机制是什么?科学和科学家应该在伦理与政策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 色?这些问题让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并且会让读 者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兴趣,引读者接着往下看。 3)图文合并,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作者在文中直接使用了生物多样性实验的 真实图片,使读者可以直接从图片中直观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建立模型和使用图表。作者在文中使用图表将植物适合的温度及 pH 在图中表 示出来,即圆圈内为此物种合适的温度及 pH,圆圈交叉的部分即为物种间共存的 合适条件,通俗易懂。同时,作者还使用了图表表示出了植物物种丰度和群落生 物量间的关系,使其一目了然。 5)提出了较少讨论的伦理问题。作者不仅阐述了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影响, 还在文中提出了社会伦理和政策方面的讨论,将科学和伦理及政策联系起来,话 题新颖。 读后感 通过阅读了这篇文章,我产生了许多感悟,也查阅了不少资料。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是指全部的有机体和物种、他们的无限的基因变异、他们 的栖息地以及生态系统的复杂的组合。这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人类和其它物种 共同经历着基因的变异和各种生态的关联。人类社会并由此发展形成了关于生物 多样性的心理的、伦理的和精神的价值观。 生物多样性既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 包括生命形式之间、生命形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还涉及到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生境、生态过程等的复杂性。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根据联合国环 境与发展大会报告,通常有 3 个层次: 遗传( 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则应是生物多样性最基础和最关键的层次,生态系统 多样性则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与生存保证。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 出了把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己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
因,归纳起来有两大类,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一是自然的 灾变,二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的活动是最根本的原因。就主观原因来讲,主要 是传统资源价值观的误导和人类对生态规律的无知。传统资源价值观是以人统治 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观点。它的具体观点是:资源无 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无价,可以无偿使用。资源无主,可以谁采谁用。 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点: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或岛屿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 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外来种的侵入。 人类对生态规律的无知,表现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是自觉地遵循生态规律来 发展经济,而常常是违背生态规律盲目地向大自然宣战,任意地、无度地开采和 利用自然资源,其结果是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生物生存的栖息地。生物赖以生存 的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物种也将随之绝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反过来又加剧了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而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以说,人类的活动及其对 生物多样性的错误观念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根源。 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必须严格规范人类的行为,修正错误的观 念,重新树立一种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这种生态伦理观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承认生物多样性有内在价值,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人类应当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遵循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准则,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依据科学技术 为了寻求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的、生态和经济可协调的长期发展模式,世界 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于1987年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 求的发展。这个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 等从各自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与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许多生物工作者赞同将可持续发展看作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角度提出的关 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的观点。 为可持续发展,人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有:树立适度发展的 思想,建立适当妥协的行为模式,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众意识,完善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 的科学、技术研究,确立合理的资源管理计划、防治环境污染 在完成这次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了解到了生物多样性 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这类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如何总结归纳作者观点、找出作者
因,归纳起来有两大类,,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一是自然的 灾变,二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的活动是最根本的原因。就主观原因来讲,主要 是传统资源价值观的误导和人类对生态规律的无知。传统资源价值观是以人统治 自然为指导思想,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观点。它的具体观点是:资源无 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无价,可以无偿使用。资源无主,可以谁采谁用。 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点: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或岛屿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 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外来种的侵入。 人类对生态规律的无知,表现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不是自觉地遵循生态规律来 发展经济,而常常是违背生态规律盲目地向大自然宣战,任意地、无度地开采和 利用自然资源,其结果是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生物生存的栖息地。生物赖以生存 的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物种也将随之绝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反过来又加剧了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进而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以说,人类的活动及其对 生物多样性的错误观念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根源。 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必须严格规范人类的行为,修正错误的观 念,重新树立一种科学的生态伦理观。 这种生态伦理观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承认生物多样性有内在价值,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人类应当履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遵循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准则,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依据科学技术 为了寻求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的、生态和经济可协调的长期发展模式,世界 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于 1987 年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 求的发展。这个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 等从各自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与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许多生物工作者赞同将可持续发展看作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角度提出的关 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的观点。 为可持续发展,人类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有:树立适度发展的 思想,建立适当妥协的行为模式,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众意识,完善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 的科学、技术研究,确立合理的资源管理计划、防治环境污染 在完成这次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了解到了生物多样性 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这类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如何总结归纳作者观点、找出作者
创新点、产生自己思考及如何查阅资料等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经历了阅 读英文文献这一难得的经历。感谢老师及助教在完成这次作业上给与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祝心如,《生物多样性科学国你计划简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6): 88-89 2.黎燕琼,郑绍伟,龚固堂,陈俊华,朱志芳,吴雪仙,慕长龙,《生物多样性 研究进展》,四川林业科技,2011(4):12-19 3.黄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伦理观》,生态经济,2002(11):39-40 4.张鑫,杨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与保护策略》,安徽农学通报,2007(10): 69-70 5.李学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天津成人高等学校 联合学报,2002(4):73-76 6.王国宏,《再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2002,10(1): 126-134
创新点、产生自己思考及如何查阅资料等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经历了阅 读英文文献这一难得的经历。感谢老师及助教在完成这次作业上给与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祝心如,《生物多样性科学国你计划简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6): 88-89 2. 黎燕琼,郑绍伟,龚固堂,陈俊华,朱志芳,吴雪仙,慕长龙,《生物多样性 研究进展》,四川林业科技,2011(4):12-19 3. 黄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伦理观》,生态经济,2002(11):39-40 4. 张鑫,杨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原因与保护策略》,安徽农学通报,2007(10): 69-70 5. 李学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天津成人高等学校 联合学报,2002(4):73-76 6.王国宏,《再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2002,10(1): 12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