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与人类》通识课程教学资源(阅读理解)生物技术与人类 阅读理解-何铮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57.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号:B1913班级号:F1302010 姓名: 何铮 学号:5130209265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阅读与理解 科学咨询编辑部.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科学咨询》2002(17)42-43 谢蜀生.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安全.《环球科学》2010(3):87。 姓名:何铮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邮政编码:200240 一、背景知识: 自1953年沃森与克里克的DNA双螺旋分子模型的研究成果正式在英国《自 然》杂志上公布之后,生命科学就正式踏入了分子生物学的阶段,意味着科学家 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获取生物的基因组信息达到一系列科研上 的目的,比如转基因和克隆等。 克隆是通过非有性的方法复制个体,不通过有性方式繁衍后代。在1996年, 多利羊的诞生使得克隆技术正式进入普通人的眼帘。在科学家的眼中,克隆是一 切疑难杂症解决的希望,是生物优生优育实现的途径,然而在许多普通人眼中却 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而饱受争议。 转基因则是另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式,将外源基因移植到受体基因组, 创造出具有全新特性的生物。转基因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为人类社会所面对的 粮食短缺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市场上也己经有了相当数量品种的转基 因食物,但仍然无法打消一些人心中对于转基因技术的顾虑。 除此以外,在分子生物学中会产生的生化武器、超级病毒等词语也是人们对 于分子生物学相当恐惧的原因。以上两篇文章通过许多例子论述了关于生物技术 与安全方面的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生物技术与人类 课程号: BI 913 班级号: F1302010 姓名: 何铮 学号: 5130209265 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阅读与理解 科学咨询编辑部.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科学咨询》2002(17)42-43. 谢蜀生.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安全.《环球科学》2010(3):87。 姓名:何铮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200240 一、背景知识: 自 1953 年沃森与克里克的 DNA 双螺旋分子模型的研究成果正式在英国《自 然》杂志上公布之后,生命科学就正式踏入了分子生物学的阶段,意味着科学家 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获取生物的基因组信息达到一系列科研上 的目的,比如转基因和克隆等。 克隆是通过非有性的方法复制个体,不通过有性方式繁衍后代。在 1996 年, 多利羊的诞生使得克隆技术正式进入普通人的眼帘。在科学家的眼中,克隆是一 切疑难杂症解决的希望,是生物优生优育实现的途径,然而在许多普通人眼中却 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而饱受争议。 转基因则是另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式,将外源基因移植到受体基因组, 创造出具有全新特性的生物。转基因技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为人类社会所面对的 粮食短缺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市场上也已经有了相当数量品种的转基 因食物,但仍然无法打消一些人心中对于转基因技术的顾虑。 除此以外,在分子生物学中会产生的生化武器、超级病毒等词语也是人们对 于分子生物学相当恐惧的原因。以上两篇文章通过许多例子论述了关于生物技术 与安全方面的信息

二、创新点: 1.用词简单内容丰富。两篇文章在撰写的过程中都以尽量简单的用词来介绍分 子生物学的一些理论与技术运用,即使是完全不懂的人也能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对 分子生物学有个大概的人之轮廓,对于学过生物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知识上的 拓展,对自身生物学知识的补充。 2.大量举例论证。两文都用了许多的例证来论述他们对于克隆转基因等问题对 于安全问题的影响,使其在论述过程中让读者更容易去接受理解一些晦涩的生物 学原理。 3层次清晰。《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是通过对生物学认知的程度由浅入 深逐步介绍。《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安全》则是通过一个时间轴来讲述分子生物 学时代开启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并据此在文末提出观点,条理清晰。 4观点发人深省。生物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众多普通人担忧的一个问题,两 文在文末提出的观点和希冀对于打消人们心中的疑虑是有帮助的,同时也是给生 物学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道路。 三、读后感: 两篇文章我是先读《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文章通过先简述生物与 术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入手,提出了生命科学的三大问题: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 物多样性与生物系统以及遗传与发育。而生物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改变这 三大问题的途径。而后便提及了关于发育、克隆、转基因的问题。 克隆是英语单词“cloe”的音译,本意为无性繁殖,然而却并不准确,自然 界中存在着某些生物是天生具有无性繁殖能力的,而克隆是通过人为手段达到无 性繁殖的目的,是有一些区别的。 从194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初期便有了关于克隆的研究,当时仅仅是对青 蛙早期发育的细胞进行核移植,但却并不能用原肠胚后的细胞生成蝌蚪。随着时 间的发展克隆技术也不断进步,突破了以前的实验禁区,也成功的将无性繁殖从 两栖和水生生物发展到了陆地生物,诞生了多利羊。期间经历了3个阶段,胚胎 细胞克隆,同种体细胞克隆和异种体细胞克隆。 项技术的发明就是为了造福人类,克隆技术无疑拥有非常宽广的发展前景。 首先在医疗领域创造人造器官的能力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因为本身便是同一

二、创新点: 1.用词简单内容丰富。两篇文章在撰写的过程中都以尽量简单的用词来介绍分 子生物学的一些理论与技术运用,即使是完全不懂的人也能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对 分子生物学有个大概的人之轮廓,对于学过生物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知识上的 拓展,对自身生物学知识的补充。 2.大量举例论证。两文都用了许多的例证来论述他们对于克隆转基因等问题对 于安全问题的影响,使其在论述过程中让读者更容易去接受理解一些晦涩的生物 学原理。 3.层次清晰。《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是通过对生物学认知的程度由浅入 深逐步介绍。《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安全》则是通过一个时间轴来讲述分子生物 学时代开启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并据此在文末提出观点,条理清晰。 4.观点发人深省。生物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众多普通人担忧的一个问题,两 文在文末提出的观点和希冀对于打消人们心中的疑虑是有帮助的,同时也是给生 物学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道路。 三、读后感: 两篇文章我是先读《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文章通过先简述生物与 术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入手,提出了生命科学的三大问题: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 物多样性与生物系统以及遗传与发育。而生物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改变这 三大问题的途径。而后便提及了关于发育、克隆、转基因的问题。 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本意为无性繁殖,然而却并不准确,自然 界中存在着某些生物是天生具有无性繁殖能力的,而克隆是通过人为手段达到无 性繁殖的目的,是有一些区别的。 从 1940 年代中期到 1950 年代初期便有了关于克隆的研究,当时仅仅是对青 蛙早期发育的细胞进行核移植,但却并不能用原肠胚后的细胞生成蝌蚪。随着时 间的发展克隆技术也不断进步,突破了以前的实验禁区,也成功的将无性繁殖从 两栖和水生生物发展到了陆地生物,诞生了多利羊。期间经历了 3 个阶段,胚胎 细胞克隆,同种体细胞克隆和异种体细胞克隆。 一项技术的发明就是为了造福人类,克隆技术无疑拥有非常宽广的发展前景。 首先在医疗领域创造人造器官的能力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因为本身便是同一

个生物来源匹配度一定是最好的,排异性的问题基本不需要考虑。而在农业方面, 可以复制优良品种,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另外克隆还可以延缓濒危生物的灭绝乃 至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多利羊的成功公布的那一天起,克隆人的话题便没有停止过。这一 点在于克隆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息息相关,一种是治疗性克隆,另一种是生殖性克 隆,然而两种克隆的区别却并不是非常的明显,而且现实情况是两者的技术路线 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顾虑会不会在未来某一天哪怕是流了一点血或是掉了一根头 发都会导致成千上万的克隆人站在自己的面前。这其中还牵涉到人类社会的伦理 问题,也正因为克隆人的问题对人类社会自身以及社会道德伦理造成的巨大破坏 和冲击,克隆技术的存在也是饱受争议的。 幸好,《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中也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能否 完全克隆一个人?首先,在现下只有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才能克隆,而且效率十 分低下,畸形出现几率很高。而且人的组成不止先天肉体,还有后天的经历教育 等,这部分组成人的才能,性格等是生物手段克隆不出来的。因此至少在未来一 段时间内我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而且克隆人对于生物进化体系是完全没有帮 助的,因此现在能做的就是呼吁各国政府停止克隆人实验,将克隆人问题限制在 一定的法律和伦理范围内。 另一个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就是转基因了,是一门可以根据基因重组将动 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转移,打破物种界限根据需要创造全新生物的技术。 转基因的主要应用于医药和食品方面。在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地 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以此生产出的药物原料和药 品。而在食品领域,转基因食品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自1970年代基因工程开始 以来,许多抗虫抗害的转基因作物被研发出来,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有效缓解粮 食短缺问题。现在已有的转基因食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 并且存在良好的前景。 然而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天生的,是否适合在自然中生存也是存在疑问 的,己知的转基因可能存在问题如下: 1.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 2.可能诱发害虫,野草的抗性 3.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我们最为关注和担忧的一点

个生物来源匹配度一定是最好的,排异性的问题基本不需要考虑。而在农业方面, 可以复制优良品种,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另外克隆还可以延缓濒危生物的灭绝乃 至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在多利羊的成功公布的那一天起,克隆人的话题便没有停止过。这一 点在于克隆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息息相关,一种是治疗性克隆,另一种是生殖性克 隆,然而两种克隆的区别却并不是非常的明显,而且现实情况是两者的技术路线 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顾虑会不会在未来某一天哪怕是流了一点血或是掉了一根头 发都会导致成千上万的克隆人站在自己的面前。这其中还牵涉到人类社会的伦理 问题,也正因为克隆人的问题对人类社会自身以及社会道德伦理造成的巨大破坏 和冲击,克隆技术的存在也是饱受争议的。 幸好,《克隆·转基因·生物安全》中也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能否 完全克隆一个人?首先,在现下只有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才能克隆,而且效率十 分低下,畸形出现几率很高。而且人的组成不止先天肉体,还有后天的经历教育 等,这部分组成人的才能,性格等是生物手段克隆不出来的。因此至少在未来一 段时间内我们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而且克隆人对于生物进化体系是完全没有帮 助的,因此现在能做的就是呼吁各国政府停止克隆人实验,将克隆人问题限制在 一定的法律和伦理范围内。 另一个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就是转基因了,是一门可以根据基因重组将动 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转移,打破物种界限根据需要创造全新生物的技术。 转基因的主要应用于医药和食品方面。在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地 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产生出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以此生产出的药物原料和药 品。而在食品领域,转基因食品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自 1970 年代基因工程开始 以来,许多抗虫抗害的转基因作物被研发出来,提高了作物的产量,有效缓解粮 食短缺问题。现在已有的转基因食品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 并且存在良好的前景。 然而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天生的,是否适合在自然中生存也是存在疑问 的,已知的转基因可能存在问题如下: 1.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 2.可能诱发害虫,野草的抗性 3.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我们最为关注和担忧的一点

那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呢?事实上转基因技术对生物改造从历史宏 观角度看是科学的进步,自然界中本身也在进行着基因变异产生更优品种的情况, 转基因技术则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而且自然界中的基因突变是不可预知的,转基 因技术的改造方向确实人为设定的,是可预知的。不过也正因此,转基因之前充 分评估新品种对自然界中同种及异种生物的影响是必须的。 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993年提出的“实质等同性”是现在评价食品安 全性最有效的途径。所谓实质等同性是指如果一种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已存在的 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就安全性而言,它们可以同等对待。也就是说新食品 或食品成分能够被认为与传统食品或食品成分一样安全。从整体上来看,目前还 没有比实质等同性更好的评估体系。其他的方法(如生物学、毒理学、免疫学实 验等)可作为实质等同性原则的重要补充,以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结论。 最后也是分子生物学最致命的一个问题就是生物武器的问题。2001年美国的 炭疽杆菌邮件事件,澳洲灭鼠行动杀死大量本有免疫能力的野生鼠,2005年魏因 发表了关于如何制造“毒奶”的方法,陶本伯格发表了1918年流感的全基因组序 列,等等无疑都会增加人们对生物武器这样的类似事物的恐惧,然而尽管许多政 府下令禁止此类研究却仍有部分科学家崇尚学术自由,继续进行实验,造成恐慌。 确实,对于那些科学家们所提及的学术自由这样的人权问题需要尊重,但也 需要让这些科学家明白进行此类研究的责任所在。科学的第一目的还是造福人类,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要时刻明白自己肩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 谢蜀生先生提出可以让新晋科学家们按照希波克拉底誓言那样宣誓,虽然可能并 不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政 府的约束和道德理念的灌输。 生物技术确实是21世纪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能够发挥极大 的作用,为人类社会造福,但其中会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一部分还是需要国 家政府的影响,需要科学家们自己意识到社会责任的沉重,才能真正发挥分子生 物学有益的方面

那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呢?事实上转基因技术对生物改造从历史宏 观角度看是科学的进步,自然界中本身也在进行着基因变异产生更优品种的情况, 转基因技术则是加速了这一进程。而且自然界中的基因突变是不可预知的,转基 因技术的改造方向确实人为设定的,是可预知的。不过也正因此,转基因之前充 分评估新品种对自然界中同种及异种生物的影响是必须的。 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993 年提出的“实质等同性”是现在评价食品安 全性最有效的途径。所谓实质等同性是指如果一种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已存在的 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就安全性而言,它们可以同等对待。也就是说新食品 或食品成分能够被认为与传统食品或食品成分一样安全。从整体上来看,目前还 没有比实质等同性更好的评估体系。其他的方法(如生物学、毒理学、免疫学实 验等)可作为实质等同性原则的重要补充,以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结论。 最后也是分子生物学最致命的一个问题就是生物武器的问题。2001 年美国的 炭疽杆菌邮件事件,澳洲灭鼠行动杀死大量本有免疫能力的野生鼠,2005 年魏因 发表了关于如何制造“毒奶”的方法,陶本伯格发表了 1918 年流感的全基因组序 列,等等无疑都会增加人们对生物武器这样的类似事物的恐惧,然而尽管许多政 府下令禁止此类研究却仍有部分科学家崇尚学术自由,继续进行实验,造成恐慌。 确实,对于那些科学家们所提及的学术自由这样的人权问题需要尊重,但也 需要让这些科学家明白进行此类研究的责任所在。科学的第一目的还是造福人类,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要时刻明白自己肩头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 谢蜀生先生提出可以让新晋科学家们按照希波克拉底誓言那样宣誓,虽然可能并 不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政 府的约束和道德理念的灌输。 生物技术确实是 21 世纪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能够发挥极大 的作用,为人类社会造福,但其中会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一部分还是需要国 家政府的影响,需要科学家们自己意识到社会责任的沉重,才能真正发挥分子生 物学有益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大元.《克隆技术及其运用》.中国科学院院刊[J,2002(3):173-176 2.陈甜甜.《浅析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电子世界J,2012(23):71-73 3.蔡贤浩.《克隆技术的伦理学思考》.理论月刊[J,2004(7):60-62 4李志亮,吴忠义,王刚,黄丛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N, 2005(03):1-4 5.王加连.《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生态学杂志J,2006(03):314-317

参考文献: 1.陈大元.《克隆技术及其运用》.中国科学院院刊[J],2002(3):173-176. 2.陈甜甜.《浅析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电子世界[J],2012(23):71-73. 3.蔡贤浩.《克隆技术的伦理学思考》.理论月刊[J],2004(7):60-62. 4.李志亮,吴忠义,王刚,黄丛林《.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N], 2005(03):1-4. 5.王加连.《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生态学杂志[J],2006(03):314-317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