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生物技术与人类课程编号:BI913班级: F1314101 姓名:钱若予学号: 5131419015专业:英语(金融商务) 阅读与理解 题目编号 3 得分 序 阅读文章名称 1 A new hominin foot from Ethiopia shows multiple Pliocene bipedal adaptations 2 Additive threats from pathogens,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for global amphibian diversity 3 Causes,consequences and ethics 4 Changing Arctic Ocean freshwater pathways 5 Clonal evolution in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6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7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8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9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 10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a molecular machine 11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intelligence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12 Getting the measure of biodiversity 13 Global patterns in biodiversity 14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15 Insights into hominid evolution from the gorilla genome sequence 16 Prediction mutation outcome from early stochastic variation in genetic interaction partners 17 Rapid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and ecotypic diversification of germination behavior in weedy rice populations 18 Recent con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ice caps to sea level rise 19 Regeneration of whole fertile plants from 30000-y-old fruit tissue buried in Siberian permafrost 20 Reversal of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resets drug-induced adaptive behaviour 21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model ecosystems 22 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mplex ecosystems 23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24 The diversity-stability debate 25 The Medicago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symbioses 26 Twenty-first-century warming of a large Antarctic ice-shelf cavity by a redirected coastal current 27 Will a Large Complex System be Stable 第1页共5页
第 1 页 共 5 页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立项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生物技术与人类 课程编号: BI 913 班级: F1314101 姓名: 钱若予 学号: 5131419015 专业: 英语(金融商务) 阅读与理解 题目编号 3 得分 序 号 阅读文章名称 1 A new hominin foot from Ethiopia shows multiple Pliocene bipedal adaptations 2 Additive threats from pathogens,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for global amphibian diversity 3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ethics 4 Changing Arctic Ocean freshwater pathways 5 Clonal evolution in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6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7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8 Ecology drives a global network of gene exchange connec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9 Emerging fungal threats to animal,plant and ecosystem health 10 Evolution of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a molecular machine 11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intelligence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12 Getting the measure of biodiversity 13 Global patterns in biodiversity 14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15 Insights into hominid evolution from the gorilla genome sequence 16 Prediction mutation outcome from early stochastic variation in genetic interaction partners 17 Rapid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and ecotypic diversification of germination behavior in weedy rice populations 18 Recent contribution of glaciers and ice caps to sea level rise 19 Regeneration of whole fertile plants from 30000-y-old fruit tissue buried in Siberian permafrost 20 Reversal of cocaine-evok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resets drug-induced adaptive behaviour 21 Stability and complexity in model ecosystems 22 Stability criteria for complex ecosystems 23 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24 The diversity–stability debate 25 The Medicago genome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rhizobial symbioses 26 Twenty-first-century warming of a large Antarctic ice-shelf cavity by a redirected coastal current 27 Will a Large Complex System be Stable
David Tilman. Causes,consequences and ethics of biodiversity. Nature.2000.405:208-211 中文题目:生物多样性中的成因、结果和伦理问题 姓名:钱若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邮政编码:200240 前言 地球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一直以来都充满着神秘色彩,对其的探索和理解, 或将解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然而,大多生态学家在十多年前还 都未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尽管人类社会依靠自然生态系统和管理生态系 统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商品和服务,但事实是,我们对生态系统如何运作所知 甚少。所幸如今,生物多样性已与物种组成、干扰机制、土壤种类、气候类型一 同被列为影响生态系统多方面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两大未解谜团开始受 到科学家的关注: 1. 世界何以如此多样化?换言之,如此多物种的进化和维持背后有着 怎样的推动力和发展过程? 2. 多样性的丢失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的?这些 机制具有怎样的普遍性?相比其他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因素,多样 性有多重要? 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活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产生的伤害也许是无 法逆转的,这也带来了第三个问题一一一个哲学问题一一从生态伦理和生态策略 角度看,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一、背景知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描述地球上生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的 术语。其概念由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Ramond.F.Dasman)1968 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一书中首 先使用的,是Biology和Diversity的组合。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生 第2页共5页
第 2 页 共 5 页 David Tilman.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ethics of biodiversity. Nature.2000.405: 208-211 中文题目: 生物多样性中的成因、结果和伦理问题 姓名:钱若予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邮政编码:200240 前言 地球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一直以来都充满着神秘色彩,对其的探索和理解, 或将解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然而,大多生态学家在十多年前还 都未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尽管人类社会依靠自然生态系统和管理生态系 统为人类ᨀ供赖以生存的商品和服务,但事实是,我们对生态系统如何运作所知 甚少。所幸如今,生物多样性已与物种组成、干扰机制、土壤种类、气候类型一 同被列为影响生态系统多方面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而,两大未解谜团开始受 到科学家的关注: 1. 世界何以如此多样化?换言之,如此多物种的进化和维持背后有着 怎样的推动力和发展过程? 2. 多样性的丢失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的?这些 机制具有怎样的普遍性?相比其他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因素,多样 性有多重要? 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活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产生的伤害也许是无 法逆转的,这也带来了第三个问题——一个哲学问题——从生态伦理和生态策略 角度看,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一、背景知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述地球上生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的 术语。其概念由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Ramond.F.Dasman)1968 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一书中首 先使用的,是 Biology 和 Diversity 的组合。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生
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 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两类。前者指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 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后者主 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它通常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 其价值将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 如今地球上呈现的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成果,且早已不仅 单由自然过程塑造而成,也日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事实上,人类对地球生 态系统的统治地位,正造成世界范围内各栖息地物种多样性的严重锐减,并加快 了物种的灭绝。 人类再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现实利益,而因停下脚步,周密长远地看待生物 多样性这一问题,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当受到空前重视。 二、文章亮点及创新之处 1.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本文作者站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文章一 开始,作者就指出,只有在实地试验、机械理论和定量野外观测三方面都获得验 证的假设,才可能是正确的。随即,他借鉴了五篇论文,揭示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的表现形式。在对前人观点的验证和补充之中,他提出物种共存机理中可能存在 的约束力和权衡作用:(1)竞争能力与迁移能力间的权衡:(2)竞争能力与对疾 病、食草性和食肉性的敏感性间的权衡:(3)在平均生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开 拓新资源能力间的权衡:(4)在多生物共存环境下争夺不同资源能力间的权衡。 同时,他指出这种共存机理对生物多样性有着潜在影响,而人类,和所有生物一 样,也经历着这样的权衡。 作者旁征博引,虽然其许多结论都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但通过对这些研 究的整理、归纳和总结,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2.运用修辞,论证生动 第3页共5页
第 3 页 共 5 页 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 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两类。前者指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 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 它在娱乐和旅游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后者主 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 它通常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 其价值将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 如今地球上呈现的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成果,且早已不仅 单由自然过程塑造而成,也日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事实上,人类对地球生 态系统的统治地位,正造成世界范围内各栖息地物种多样性的严重锐减,并加快 了物种的灭绝。 人类再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现实利益,而因停下脚步,周密长远地看待生物 多样性这一问题,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当受到空前重视。 二、 文章亮点及创新之处 1. 旁征博引,论证充分 本文作者站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ᨀ出自己的观点。在文章一 开始,作者就指出,只有在实地试验、机械理论和定量野外观测三方面都获得验 证的假设,才可能是正确的。随即,他借鉴了五篇论文,揭示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的表现形式。在对前人观点的验证和补充之中,他ᨀ出物种共存机理中可能存在 的约束力和权衡作用:(1)竞争能力与迁移能力间的权衡;(2)竞争能力与对疾 病、食草性和食肉性的敏感性间的权衡;(3)在平均生活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开 拓新资源能力间的权衡;(4)在多生物共存环境下争夺不同资源能力间的权衡。 同时,他指出这种共存机理对生物多样性有着潜在影响,而人类,和所有生物一 样,也经历着这样的权衡。 作者旁征博引,虽然其许多结论都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但通过对这些研 究的整理、归纳和总结,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2. 运用修辞,论证生动
作为一片科学性论文,这篇文章与该领域其他许多文章一个很大区别在于其 生动性。而这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中插入的照片和图表,辅助读者理解,增 强趣味性和可读性,提高读者视觉享受:二是语言文字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 在文中多处将生态系统多样化进程与人类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进行类比,大大增强 了文章的可理解性。 3.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科学论文无法避免的一点是大量术语的使用,这无疑增大了读者的阅读难度, 但是,本文的作者却做到了尽可能地使用常用词。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正 是因为作者做到了语言平实化,用通俗易懂的词句阐述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让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亲切之感。 三、感想与体会 老师一共给了三类阅读材料供我们选择,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对生物知识所 知甚少,但是,我对生态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或许,对待一门科学需要严谨的态 度,并不能和对自然的热爱简单等同或相提并论,但我认为这之间或多或少也有 着一些联系吧。同时,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也想通过阅读Nature上的 英文文献,挑战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也能对该领域有一些较为深入的理解,因 此,我选择了这篇Causes,consequences and ethics。. 文章也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虽不能说完全理解,但让我开始严肃地思 考“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并查阅了其他一些相关文献。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地物质基础。但在过去地几百年中,人类 使物种灭绝速率比地球历史上物种自然灭绝速率增加了1000倍。这样日益严峻 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不得不让人深思,也引人警觉。 长期以来,人类简单地将人与自然的权衡定义为人类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影 响自然,从中获利。但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注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 变化,权衡也会相对改变。如今,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权衡, 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权衡,以及少数人获利和多数人损失之间的权衡。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此前,尽管国 际社会开展了大量工作,《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2010 第4页共5页
第 4 页 共 5 页 作为一片科学性论文,这篇文章与该领域其他许多文章一个很大区别在于其 生动性。而这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中插入的照片和图表,辅助读者理解,增 强趣味性和可读性,ᨀ高读者视觉享受;二是语言文字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 在文中多处将生态系统多样化进程与人类社会中的经济现象进行类比,大大增强 了文章的可理解性。 3. 语言平实,通俗易懂 科学论文无法避免的一点是大量术语的使用,这无疑增大了读者的阅读难度, 但是,本文的作者却做到了尽可能地使用常用词。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正 是因为作者做到了语言平实化,用通俗易懂的词句阐述科学现象和科学道理,让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亲切之感。 三、 感想与体会 老师一共给了三类阅读材料供我们选择,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对生物知识所 知甚少,但是,我对生态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或许,对待一门科学需要严谨的态 度,并不能和对自然的热爱简单等同或相ᨀ并论,但我认为这之间或多或少也有 着一些联系吧。同时,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也想通过阅读 Nature 上的 英文文献,挑战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也能对该领域有一些较为深入的理解,因 此,我选择了这篇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ethics。 文章也的确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虽不能说完全理解,但让我开始严肃地思 考“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并查阅了其他一些相关文献。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地物质基础。但在过去地几百年中,人类 使物种灭绝速率比地球历史上物种自然灭绝速率增加了 1000 倍。这样日益严峻 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不得不让人深思,也引人警觉。 长期以来,人类简单地将人与自然的权衡定义为人类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影 响自然,从中获利。但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注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 变化,权衡也会相对改变。如今,人类对自然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权衡, 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权衡,以及少数人获利和多数人损失之间的权衡。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此前,尽管国 际社会开展了大量工作,《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 2010
年生物多样性目标并未实现。为确定201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 国际上又开展了一系列讨论和磋商,最终于2010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公约》 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一2020年)。该 战略计划确定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确定了路 线图和时间表,为制定国家目标提供了灵活的框架。真心希望,该目标能够得以 实现。 正如作者所说,世界还能存在多少年,100年,还是1000年,取决于人类 自己。只有人类能够做到“先知”,地球才能保有其多样性的特点。也只有当人 类能够了解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利用这种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参考文献 [1]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Biodiversity Synthesis [M].Washington DC: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2005:3. [2]PIMM S L,RUSSELL G J,GITTLEMAN J L,et al.The Future of Biodiversity [J.Science,1995,269(5222):347-350. [3]徐海根,丁晖,吴军,曹铭昌,陈炼,乐志芳,崔鹏.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解 读及其评估指标探讨).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28(1):1-9. [4张金屯.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经济地理,1994,19(2):70-75. [⑤)马克平,钱迎倩.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进展.应用与环境生物学 报,1998.41):95-99. 第5页共5页
第 5 页 共 5 页 年生物多样性目标并未实现。为确定 201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线图, 国际上又开展了一系列讨论和磋商,最终于 2010 年 10 月在日本召开的《公约》 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 2011—2020 年)。该 战略计划确定了 2020 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确定了路 线图和时间表,为制定国家目标ᨀ供了灵活的框架。真心希望,该目标能够得以 实现。 正如作者所说,世界还能存在多少年,100 年,还是 1000 年,取决于人类 自己。只有人类能够做到“先知”,地球才能保有其多样性的特点。也只有当人 类能够了解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利用这种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参考文献 [1]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 Being: Biodiversity Synthesis [M]. 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5: 3. [2] PIMM S L, RUSSELL G J, GITTLEMAN J L, et al. The Future of Biodiversity [J]. Science, 1995, 269(5222): 347 - 350. [3] 徐海根,丁晖,吴军,曹铭昌,陈炼,乐志芳,崔鹏. 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解 读及其评估指标探讨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1) : 1 – 9. [4] 张金屯.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J]. 经济地理,1994,19(2): 70 – 75. [5] 马克平,钱迎倩.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 报,1998,4(1): 95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