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6月第18卷第3期总第101期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 郑林娟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室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摘要〕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状况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大学校园发生 的自杀现象,简要分析原因,并详细论述了生命教育的现状、概念、内容 关键词〕自杀:生命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65(2005)03-0025-02 Discussion on life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Zheng Linjuan ( Department of Medical Ethics, Medical School of Shandong U Center of Human Medical Scienc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Abstract: Undergradua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m society, their psychology is becoming concerned hotspot of society gradually. In allusion to suicidal events happened on campus, it briefly analyzes cause, and describes actuality, oncept, content of life education Key words: suicide, life education, undergraduat 1引言:触目惊心的花季凋零 家庭的大学生,虽然成绩优秀地步入大学殿堂,但是由于大学 N206年的元旦前后,山东某学院上演了两幕悲剧该校大救育氛围和大学之前的教育氛围有很大差异,使他们无法适 女学生跳楼自杀后仅20天,又有一名大三的女学生(化名应新的生活。比如,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 小信)在该校综合楼坠落而亡。据了解,“小信学习成绩优秀,致的,即小学一初中一高中一大学: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是 曾两次获得奖学金,一次获得精神文明奖,她的综合测评名次样的(尽管高中有文理之分):所有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一样的, 排在全年级第8名。花季的凋零不能不让人触目惊心,伤即学习成绩。而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专业不同,学习内容 感不已。2004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徐慧兰等人在对不同,评价体系多样化,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 该校623人的调查中发现(有效问卷为610份):有89人(占总使大学生感到茫然。仅仅学习好,根本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 样本的14.6%)称自己在一年内曾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发展。这种生活环境和社会要求的转变,让习惯了步调一致 的生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在2004年对化的大学生无所适从。在步入大学之后,人生的意义崩溃了 101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模糊了,而重新确定方向是非常艰难的。 7%,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三年级最高(为13%)21。在我国 在这种转变中,很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郁闷”成了他 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曹连元介绍,自杀已们的口头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范肖冬说,抑 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在十五岁到三十郁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抑郁症患者50%有自杀行为,其中 四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有三分之一的人自杀成功。抑郁症对人类的危害在2020年 那么,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如预计将会排到第二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是优秀的人患抑 此践踏生命呢?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这郁症的可能性越大。据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大学生个人的 心理问题不能向外得到宣泄而自身又无法化解时,往往会郁 2心理不健康、应试教育与大学生自杀倾向 郁寡欢,最终出现自杀的倾向 近年来,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些己经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尤其是这么多的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国家教委于1997年对全国大学生选择用这种消极的方式做自我了断?笔者认为,珍爱 12.6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23.23%的人存在生命教育的缺失应是罪魁,长期片面极端的应试教育应是其 心理问题:北京市6所高等院校对本科大学做了10年的统根源。 计,造成大学生退学、修学、中断学习的原因中,心理因素高居 WHO决定将2005年9月10日定为第一个“世界预防自 首位:清华大学辍学的198人中,因精神疾病所致的有84人,杀日”。全世界在这一天一起关注自杀问题。面对那么多亟 占辍学人数43%:杭州市对3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6.7%待帮助和挽救的孩子,我们再也不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了! 的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调3生命教育——挽救花季大学生的有效手段 查表明,3%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 3.1生命教育的现状 伴随应试教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 在我国大陆,尚未推出“生命教育”课程。只是在公共基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 郑林娟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室 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 〔摘 要〕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状况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大学校园发生 的自杀现象,简要分析原因,并详细论述了生命教育的现状、概念、内容。 〔关键词〕自杀;生命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01 2#3’4*5 6."’47,2#3’4*5 84"005 01 8"*$30$% 9$’:#-7’.;;)/*$ 2#3’4*5 84’#$4#,8"*$30$% 9$’:#-7’.;,?’$*$,!"##$!,="’$*) 01#-.,$-:-./01213/4350 67 3. 689:153.5 9315 :; 8:/01. 7:061 97=<>:?:2= 67 @0:579:5 :; 7:3990.0/ :. <38947,65 @160;?= 3.3?=C07 <3470,3./ /07<16@07 3<543?65=, <:.<095,<:.50.5 :; ?6;0 0/4<356:.( 2*3 4&.+#:746<6/0,?6;0 0/4<356:.,4./01213/4350 $ 引言:触目惊心的花季凋零 !##" 年的元旦前后,山东某学院上演了两幕悲剧:该校大 二女学生跳楼自杀后仅 !# 天,又有一名大三的女学生(化名 小信)在该校综合楼坠落而亡。据了解,“小信学习成绩优秀, 曾两次获得奖学金,一次获得精神文明奖,她的综合测评名次 排在全年级第 + 名。”[$]花季的凋零不能不让人触目惊心,伤 感不已。!##D 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徐慧兰等人在对 该校 ,!& 人的调查中发现(有效问卷为 ,$# 份):有 +’ 人(占总 样本的 $D(,E)称自己在一年内曾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 的生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在 !##D 年对 $#$# 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 $#( FE,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三年级最高(为 $&E)[!]。在我国, 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曹连元介绍,自杀已 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在十五岁到三十 四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如 此践踏生命呢?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这 个问题。 ! 心理不健康、应试教育与大学生自杀倾向 近年来,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些已经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国家教委于 $’’F 年对全国 $!(, 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 !&( !&E的人存在 心理问题;北京市 , 所高等院校对本科大学做了 $# 年的统 计,造成大学生退学、修学、中断学习的原因中,心理因素高居 首位;清华大学辍学的 $’+ 人中,因精神疾病所致的有 +D 人, 占辍学人数 D&E;杭州市对 &###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GFE 的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调 查表明,&!E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 伴随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 家庭的大学生,虽然成绩优秀地步入大学殿堂,但是由于大学 教育氛围和大学之前的教育氛围有很大差异,使他们无法适 应新的生活。比如,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一 致的,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一 样的(尽管高中有文理之分);所有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一样的, 即学习成绩。而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专业不同,学习内容 不同,评价体系多样化,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 使大学生感到茫然。仅仅学习好,根本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 发展。这种生活环境和社会要求的转变,让习惯了步调一致 化的大学生无所适从。在步入大学之后,人生的意义崩溃了, 模糊了,而重新确定方向是非常艰难的。 在这种转变中,很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郁闷”成了他 们的口头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范肖冬说,抑 郁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抑郁症患者 "#E有自杀行为,其中 有三分之一的人自杀成功。抑郁症对人类的危害在 !#!# 年 预计将会排到第二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是优秀的人患抑 郁症的可能性越大。[D]据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大学生个人的 心理问题不能向外得到宣泄而自身又无法化解时,往往会郁 郁寡欢,最终出现自杀的倾向。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尤其是这么多的 大学生选择用这种消极的方式做自我了断?笔者认为,珍爱 生命教育的缺失应是罪魁,长期片面极端的应试教育应是其 根源。 HIJ 决定将 !##" 年 ’ 月 $# 日定为第一个“世界预防自 杀日”。全世界在这一天一起关注自杀问题。面对那么多亟 待帮助和挽救的孩子,我们再也不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了! & 生命教育———挽救花季大学生的有效手段 &($ 生命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大陆,尚未推出“生命教育”课程。只是在公共基 中国医学伦理学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总第 $#$ 期 — !" — 万方数据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6月第18卷第3期总第101期 础课马克思主义晢学中涉及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由于只有潜在的价值,只有当个人的某些属性能满足他人需要的 过于抽象化和理想化加上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忽视,所以并时候,外在价值才呈现出来,这时才会有成就感,才会觉得人 未真正地影响大学生。目前极少院校开设的生命伦理学课生有意义。可见生命的外在价值取决于个人的不懈努力,而 程,虽也涉及生死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侧重医学高科技对生死非上帝的恩赐。所以说,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辩证 传统理念的挑战。而对生命观的引导较少。而在一些发达国统一的。 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面对出现大量凶杀、暴力、艾 第三,自我认知。具体说来,“自我”包括“生理自我”和 滋病传播等漠视生命的行为,在很多学者的倡导下就已经成“社会自我”。前者主要从生物生理学上讲,指人们对生命体 立了一些“生命教育”的学会和组织,旨在提醒教育青少年爱本身,包括生理结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情绪的认识:后 惜自己的生命、自我实践和挑战困难 者主要从社会学讲,指人们对作为社会人的自我周围人际关 3.2生命教育的内容 系的认识。只有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医学面临的境遇,并做出理性的选择 伦理学词典》对生命观的解释是:生命观指人们对生命所持的 第四,死亡观。在中国传统中,人们避讳死亡和性等方面 价值观念,它代表着人们对生命看法的历史变迁。从历史上的话题。但是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生命,我们不得不涉及这个 看,人们对生命所持的观点主要有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话题。有资料介绍,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热 生命价值论。这里对生命观内容的理解,主要是从医学的视爱生命。进入小学后,为了让孩子真正明白“死”的状态,老师 角来阐释。南京师大教科院宋晔认为生死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会把学生带到医院的太平间里,让他们亲身感知什么是“死”。 三大核心部分:生命的探索、自我和人际婚姻与家庭。51笔如此这般之后,孩子自然懂得了对宝贵生命的珍惜死亡 者认为,为避免自杀而展开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解决大学生的对于生命的启示,就在于它使生命成为有限的存在,并随时可 思想困惑,因此至少应包括生命神圣论、生命价值论、自我认能降临。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死亡是人的存在的 知和死亡观等方面的内容 最固有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不可取代的:死亡是非关系性的, 第一,生命至上。生命对于人是最首要的,离开生命这个因为它消除了对世界的全部关系,并把此在抛回到它的孤独 载体,人生的各种需求都无法满足。故古今中外都有珍爱生中:死亡是不可超越的,因为它意味着活着的实存的最后可能 命的论述。如《吕氏春秋·贵生》曰:“圣人忧虑天下,莫贵于性:此外,死亡是肯定无疑的,但它事实上的降临又是不确定 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一再说:“生命就是人的最高的宝的。m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轻易拥有的生 物。″人牺牲生命来祭神,只是因为神的眼睛像人的一样,也命不知道珍惜。一旦遇到学业、感情、生活等方面难以化解的 是把生命看作最高的、最有价值的、最神圣的宝物。6在我问题时,就随意终结自己的生命,认为一了百了,殊不知给家 国传统中,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人和朋友带来多大的伤痛。如果在遇到问题时能反向思考 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则另当别论)。对于个人的生命,个即我都能坦然地面对死亡还有什么问题我不能面对呢,也许 人是无权处置的,而是应倍加爱护。在雅典,自杀者必须在自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杀前。说明自杀的理由,请示元老会批准。如果请示正式得 参考文献 到同意自杀才被认为合法:而未经国家批准的自杀则被视为[1,2]孙华专家呼吁高校强化生命教育[N济南时报, 非法,死者不能享受正常的葬礼,尸体的一双手还要被砍下来 2005-01-19(13) 另埋他处口此外,宗教也普遍认为应禁止自杀。总之,生命[3]严真化切不可轻视精神和心理性疾病[门医学与哲 对于人而言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包括自己 学,2005,26(4):1 都没有权利剥夺自己的生命。 [4]南香红,师欣.精英症[N].南方周末,2005-05-05(1) 第二,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论是指以人具有的内在价值[s]赵环、生命教育 生死不再“两茫茫"EBOL 和外在价值的统一来衡量生命意义的一种观点。81生命的神 p:/w. ertong.og/newy媒体报道一专题,2003-12 圣性足以说明生命的内在价值,即生命能满足人最基本的欲 求—求生欲,并为人的更高级的需求奠定基础。现在的大[6]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00.510 学生很少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对于轻易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7,8]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词典M].郑州:郑州大 惜,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我们的天性决定了我们的强烈感受只 学出版社,2003.421,81 能产生于对比,而不能产生于一种事物的状态中。所以当没[9]苏婷.教育时评:对生命保持敬畏[N]中国教育报,2004 有危害生命的因素存在时,大家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因而 -03-03(2) 很多茫然的大学生往往由于外在价值的难以实现也否认了生[10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 命的内在价值。有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这是一种典型 版社,2001.432-433 的不健康心态。那么怎样生活才有意思?换句话说,怎样生 〔作者简介 活才有价值和成就感呢?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价值的含义:价 郑林娟(1975-),女,外国哲学专业硕士,助教,主要研究 值就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 医学伦理学。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价值,必须不断地努力服务于他人,与他 〔收稿日期)2005-04-02 人形成一种关系。单独的某个人是没有外在价值的,或者说 〔责任编辑李恩昌〕 万方数据
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涉及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由于 过于抽象化和理想化加上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忽视,所以并 未真正地影响大学生。目前极少院校开设的生命伦理学课 程,虽也涉及生死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侧重医学高科技对生死 传统理念的挑战。而对生命观的引导较少。而在一些发达国 家早在 !" 世纪 #" 年代中后期,面对出现大量凶杀、暴力、艾 滋病传播等漠视生命的行为,在很多学者的倡导下就已经成 立了一些“生命教育”的学会和组织,旨在提醒教育青少年爱 惜自己的生命、自我实践和挑战困难。 $%! 生命教育的内容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关于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医学 伦理学词典》对生命观的解释是:生命观指人们对生命所持的 价值观念,它代表着人们对生命看法的历史变迁。从历史上 看,人们对生命所持的观点主要有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 生命价值论。这里对生命观内容的理解,主要是从医学的视 角来阐释。南京师大教科院宋晔认为生死教育的内容可分为 三大核心部分:生命的探索、自我和人际、婚姻与家庭。[&]笔 者认为,为避免自杀而展开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解决大学生的 思想困惑,因此至少应包括生命神圣论、生命价值论、自我认 知和死亡观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命至上。生命对于人是最首要的,离开生命这个 载体,人生的各种需求都无法满足。故古今中外都有珍爱生 命的论述。如《吕氏春秋·贵生》曰:“圣人忧虑天下,莫贵于 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一再说:“生命就是人的最高的宝 物。”“人牺牲生命来祭神,只是因为神的眼睛像人的一样,也 是把生命看作最高的、最有价值的、最神圣的宝物。”[’]在我 国传统中,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 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则另当别论)。对于个人的生命,个 人是无权处置的,而是应倍加爱护。在雅典,自杀者必须在自 杀前。说明自杀的理由,请示元老会批准。如果请示正式得 到同意,自杀才被认为合法;而未经国家批准的自杀则被视为 非法,死者不能享受正常的葬礼,尸体的一双手还要被砍下来 另埋他处。[#]此外,宗教也普遍认为应禁止自杀。总之,生命 对于人而言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包括自己 都没有权利剥夺自己的生命。 第二,生命价值。生命价值论是指以人具有的内在价值 和外在价值的统一来衡量生命意义的一种观点。[(]生命的神 圣性足以说明生命的内在价值,即生命能满足人最基本的欲 求———求生欲,并为人的更高级的需求奠定基础。现在的大 学生很少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对于轻易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 惜,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我们的天性决定了我们的强烈感受只 能产生于对比,而不能产生于一种事物的状态中。所以当没 有危害生命的因素存在时,大家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因而 很多茫然的大学生往往由于外在价值的难以实现也否认了生 命的内在价值。有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这是一种典型 的不健康心态。那么怎样生活才有意思?换句话说,怎样生 活才有价值和成就感呢?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价值的含义:价 值就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 也就是说,要想实现价值,必须不断地努力服务于他人,与他 人形成一种关系。单独的某个人是没有外在价值的,或者说 只有潜在的价值,只有当个人的某些属性能满足他人需要的 时候,外在价值才呈现出来,这时才会有成就感,才会觉得人 生有意义。可见生命的外在价值取决于个人的不懈努力,而 非上帝的恩赐。所以说,生命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辩证 统一的。 第三,自我认知。具体说来,“自我”包括“生理自我”和 “社会自我”。前者主要从生物生理学上讲,指人们对生命体 本身,包括生理结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情绪的认识;后 者主要从社会学讲,指人们对作为社会人的自我周围人际关 系的认识。只有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 面临的境遇,并做出理性的选择。 第四,死亡观。在中国传统中,人们避讳死亡和性等方面 的话题。但是为了更充分地理解生命,我们不得不涉及这个 话题。有资料介绍,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热 爱生命。进入小学后,为了让孩子真正明白“死”的状态,老师 会把学生带到医院的太平间里,让他们亲身感知什么是“死”。 如此这般之后,孩子自然懂得了对宝贵生命的珍惜。[)]死亡 对于生命的启示,就在于它使生命成为有限的存在,并随时可 能降临。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死亡是人的存在的 最固有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不可取代的;死亡是非关系性的, 因为它消除了对世界的全部关系,并把此在抛回到它的孤独 中;死亡是不可超越的,因为它意味着活着的实存的最后可能 性;此外,死亡是肯定无疑的,但它事实上的降临又是不确定 的。[*"]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轻易拥有的生 命不知道珍惜。一旦遇到学业、感情、生活等方面难以化解的 问题时,就随意终结自己的生命,认为一了百了,殊不知给家 人和朋友带来多大的伤痛。如果在遇到问题时能反向思考, 即我都能坦然地面对死亡还有什么问题我不能面对呢,也许 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 孙华% 专家呼吁高校强化生命教育[+]% 济南时报, !""& , "* , *() *$)% [$] 严真化% 切不可轻视精神和心理性疾病[-]% 医学与哲 学,!""&,!(’ .):*% [.] 南香红,师欣%精英症[+]%南方周末,!""& , "& , "(& *)% [&] 赵环%生命教育———让生死不再“两茫茫”[/01 23]% 456 57:88999% :;5% 8=:9?8媒体报道—专题,!""$ , *! , "! 1 !""& , ". , "*% [’] 王海明%新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A&*"% [#,(] 杜治政,许志伟% 医学伦理学词典[@]% 郑州:郑州大 学出版社,!""$A.!*,(*% [)] 苏婷%教育时评:对生命保持敬畏[+]%中国教育报,!"". , "$ , "($ !)% [*"] 唐凯麟% 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 南昌:江西人民出 版社,!""*A.$! , .$$% 〔作者简介〕 郑林娟(*)#& , ),女,外国哲学专业硕士,助教,主要研究 医学伦理学。 〔收稿日期〕!""& , ". , "! 〔责任编辑 李恩昌〕 — !’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总第 *"* 期 万方数据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 旧万数据 文献链接 郑林娟, Zheng Lin jua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室,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刊名: 中国医学伦理学sT 英文刊名 CHINESE MEDICAL ETHICS 年,卷(期): 2005,18(3 被引用次数: 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2001 2.苏婷教育时评:对生命保持敬畏 3.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词典200 4.王海明新伦理学2001 5.赵环生命教育一让生死不再"两茫茫”2003 6.南香红;师欣精英症2005 7.严真化切不可轻视精神和心理性疾病[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2005 8.孙华专家呼吁高校强化生命教育2005 本文读者也该过(2条 1.王高洁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一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2.邢利芳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期刊论文]一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 1.王竹青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6 2.陈建华.肖家芳.江晓萍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与思考[期刊论文]一当代青年研究2010(2) 3.王曾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深圳大学为例的实证探究[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 报2009(2) 4.张瑞梅.刘洪亮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浅谈中学生生命教育[期刊论文]-党史博采(理论版) 09(6) 5许海元胡夏娟中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2008(10 6.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7.张志松尹国兴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干预研究[期刊论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8.程虹娟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干预的研究[期刊论文]一时代经贸(学术版)2007(9) 9.李长虹浅议大学生生命教育[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7(9) 10.乔方·方丽英论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1l.杨驶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8 12.张国民.佘双好必须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3.邵长梅石俊莉生命教育—高职院校德育新课题[期刊论文]时代文学(双月版)200(4 14.石俊莉.邵长梅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探析[期刊论文]一中国西部科技2006(3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xllx200503009.as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谈生命教育 作者: 郑林娟, Zheng Linjua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室,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2 刊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英文刊名: CHINESE MEDICAL ETHICS 年,卷(期): 2005,18(3) 被引用次数: 14次 参考文献(8条) 1.唐凯麟 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 2001 2.苏婷 教育时评:对生命保持敬畏 2004 3.杜治政;许志伟 医学伦理学词典 2003 4.王海明 新伦理学 2001 5.赵环 生命教育--让生死不再"两茫茫" 2003 6.南香红;师欣 精英症 2005 7.严真化 切不可轻视精神和心理性疾病[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 2005 8.孙华 专家呼吁高校强化生命教育 2005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 王高洁 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2. 邢利芳 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 引证文献(14条) 1.王竹青 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6) 2.陈建华.肖家芳.江晓萍 大学生生命观的调查与思考[期刊论文]-当代青年研究 2010(2) 3.王曾 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深圳大学为例的实证探究[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 报 2009(2) 4.张瑞梅.刘洪亮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浅谈中学生生命教育[期刊论文]-党史博采(理论版) 2009(6) 5.许海元.胡夏娟 中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 2008(10) 6.张国民.廉利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7.张志松.尹国兴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干预研究[期刊论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8.程虹娟 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干预的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学术版) 2007(9) 9.李长虹 浅议大学生生命教育[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7(9) 10.乔方.方丽英 论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7) 11.杨骏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7(8) 12.张国民.佘双好 必须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13.邵长梅.石俊莉 生命教育——高职院校德育新课题[期刊论文]-时代文学(双月版) 2006(4) 14.石俊莉.邵长梅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探析[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 2006(3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xllx20050300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