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积累百花园(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须臾(yu) 隧道(sui) 瞻 仰(zhan) 缱绻(quan) B.漂泊(b6) 笑靥(yon) 惆怅(chou) 矇昽(men C.模样(m6) 褪尽(tui) 恬静(tian) 磬口(qing) D.憎恶(wu) 浸润(jin) 冗杂(16ng) 闪烁(shuo) 2下列词语(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干燥丰姿五脏六腑活泼敏捷 B包裹凝缩情趣盎然丝丝缕缕 C.张皇挈合白鹤晾翅春心荡漾 D震憾孕育寥寥数语 番滋味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泉州本土电影《憨爸》通过引人入胜的剧情,向观众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一份浓浓的“泉 州风”和“闽南情 B只有把运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地释放出来,才能让每个运动员心情舒畅地 投入到激烈的比赛当中。 C.张继科在比分落后,腰伤不适的双重困境下爆发,把方才还咄咄逼人的对手须臾之间 反打到绝望的地步。 D.《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日前已经呼之欲出,年 内将会选择企业开始试点实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 与健康发展道路。 B里约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中国代表团在当地时间19日和20日上午的比赛中捷报频 传,共获3金1银3铜。 C.自长江7月1日开捕以来,使渔民先后误捕9条野生中华鲟,创历史之最,有力证明 了长江珍稀生物保护良好 D各级农业部门要抓好病虫防控和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坚决遏制病虫不 再暴发和流行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二) 一、积累百花园(26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须臾.(yú) 隧.道(suì) 瞻.仰(zhān) 缱绻.(quǎn) B.漂泊.(bó) 笑靥.(yàn) 惆.怅(chóu) 矇.眬(ménɡ) C.模.样(mó) 褪.尽(tuì) 恬.静(tián) 磬.口(qìnɡ) D.憎恶.(wù) 浸.润(jìn) 冗.杂(lǒnɡ) 闪烁.(shuò) 2.下列词语(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干燥 丰姿 五脏六腑 活沷敏捷 B.包裹 凝缩 情趣盎然 丝丝缕缕 C.张皇 挈合 白鹤晾翅 春心荡漾 D.震憾 孕育 寥寥数语 一番滋味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泉州本土电影《憨爸》通过引人入胜的剧情,向观众淋漓尽致 ....地传达了一份浓浓的“泉 州风”和“闽南情”。 B.只有把运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恰到好处 ....地释放出来,才能让每个运动员心情舒畅地 投入到激烈的比赛当中。 C.张继科在比分落后,腰伤不适的双重困境下爆发,把方才还咄咄逼 ...人的对手须臾之间 反打到绝望的地步。 D.《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日前已经呼之欲出 ....,年 内将会选择企业开始试点实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 与健康发展道路。 B.里约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中国代表团在当地时间 19 日和 20 日上午的比赛中捷报频 传,共获 3 金 1 银 3 铜。 C.自长江 7 月 1 日开捕以来,使渔民先后误捕 9 条野生中华鲟,创历史之最,有力证明 了长江珍稀生物保护良好。 D.各级农业部门要抓好病虫防控和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坚决遏制病虫不 再暴发和流行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只写序 号)(3分) 蜡梅喜爱漫天飞雪的季节,雪的前身是水,梅的前世是仙,我知道,这是一对冰清玉洁 的精灵 ①当雪花散落在它那娇小的花瓣上时,雪与花的交融格外美丽。②它们约定着来年再次 相遇,这是一场永恒的约定。③雪留恋蜡梅的芬芳久久不肯离去,只为了依偎在梅的身边, 哪怕是短暂的停留。④每当初雪到来时,蜡梅伸展着沉睡已久的枝干独自傲放,等待着雪花 对它的眷恋。⑤它们有了属于自己心灵的默契,雪花吻梅的那一瞬间,蜡梅的灵魂感觉到了 雪的深情。 6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4分) 漫步诗海,感受四季之美。走进自然,我会和白居易一起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蹄”的春之活力,和杨万里一起玩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之 绚烂 7.名著阅读—《朝花夕拾》。(5分) (1)下列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 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A.山海经B西游记C.天演论D鉴略 (2)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填空。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 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 握柄左右摇晃就“咕咚咕咚”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支 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 翻过去了 上述语段出自《朝花夕拾》中《 (篇名) ”的故事,作者写这一故事的用意是 (3分) 8雪是大自然的精灵,因其洁白无瑕和飘飞的舞姿,形成了韵味独特的“雪文化”。光 明中学开展以“雪韵之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6分) (1)下列照片是“冬雪一瞥”摄影大赛中的获奖作品,校学生会准备将它们收入《雪 韵之舞》摄影作品集中,请你为它们各起一个恰当的名称,各限4个字。(2分)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只写序 号)(3 分) 蜡梅喜爱漫天飞雪的季节,雪的前身是水,梅的前世是仙,我知道,这是一对冰清玉洁 的精灵。 ①当雪花散落在它那娇小的花瓣上时,雪与花的交融格外美丽。②它们约定着来年再次 相遇,这是一场永恒的约定。③雪留恋蜡梅的芬芳久久不肯离去,只为了依偎在梅的身边, 哪怕是短暂的停留。④每当初雪到来时,蜡梅伸展着沉睡已久的枝干独自傲放,等待着雪花 对它的眷恋。⑤它们有了属于自己心灵的默契,雪花吻梅的那一瞬间,蜡梅的灵魂感觉到了 雪的深情。 6.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4 分) 漫步诗海,感受四季之美。走进自然,我会和白居易一起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才能没马蹄”的春之活力,和杨万里一起玩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之 绚烂, , 。 7.名著阅读──《朝花夕拾》。(5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1)下列填入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 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A.山海经 B.西游记 C.天演论 D.鉴略 (2)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填空。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 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 握柄左右摇晃就“咕咚咕咚”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支 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 翻过去了。 上 述 语 段 出 自 《 朝 花 夕 拾 》 中 《 》( 篇 名 ) “ ”的故事,作者写这一故事的用意是: 。 (3 分) 8.雪是大自然的精灵,因其洁白无瑕和飘飞的舞姿,形成了韵味独特的“雪文化”。光 明中学开展以“雪韵之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6 分) (1)下列照片是“冬雪一瞥”摄影大赛中的获奖作品,校学生会准备将它们收入《雪 韵之舞》摄影作品集中,请你为它们各起一个恰当的名称,各限 4 个字。(2 分)
名称: 名称 (2)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对“六月飞雪有冤情”这一说法的看法。(2分) 材料1:六月飞雪最早出于战国时期,燕昭王姬平请齐国的邹衍等贤人来帮助治理国家, 燕国的部分人对邹衍不满,在燕王面前进谗,让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 风雪。燕王意识到邹衍的冤屈,就释放了他。 材料2:中国有一位叫做关汉卿的杂剧作家,他有一部《窦娥冤》流传至今,大意是窦 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受贿贪官判斩刑。在窦娥被斩之后,“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3)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材料1: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一场大雪,可以保暖土壤,积水利田;雪中含有很多氮 化物,为土壤增添肥料;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 害虫会被冻死。 材料2:2010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地遭受了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不但给南 方过冬的植物带来了灾害,而且也给没有冰冻准备的电力、水利设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还 造成交通阻隔,阻挡了数万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二、阅读芳草地(44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 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公曰:“奚 梦?”“梦见灶者,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乎?” 侏儒曰:“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故将见人主而梦
名称: 名称: [来源:学,科,网 Z,X,X,K] (2)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对“六月飞雪有冤情”这一说法的看法。(2 分) 材料 1:六月飞雪最早出于战国时期,燕昭王姬平请齐国的邹衍等贤人来帮助治理国家, 燕国的部分人对邹衍不满,在燕王面前进谗,让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 风雪。燕王意识到邹衍的冤屈,就释放了他。 材料 2:中国有一位叫做关汉卿的杂剧作家,他有一部《窦娥冤》流传至今,大意是窦 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受贿贪官判斩刑。在窦娥被斩之后,“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3)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 分) 材料 1: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一场大雪,可以保暖土壤,积水利田;雪中含有很多氮 化物,为土壤增添肥料;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 害虫会被冻死。 材料 2:2010 年 1 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大地遭受了 50 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不但给南 方过冬的植物带来了灾害,而且也给没有冰冻准备的电力、水利设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还 造成交通阻隔,阻挡了数万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二、阅读芳草地(44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9~13 题。(14 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 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卫灵公之时,弥子瑕①有宠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②矣。”公曰:“奚 梦?”“梦见灶者,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乎?” 侏儒曰:“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③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故将见人主而梦
日也。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或者一人炀君邪?则臣虽梦灶,不亦可乎!”公 曰:“善。”遂去雍,退弥子瑕,而用司空狗。 (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释】①弥子瑕:人名,卫臣。②践:出现,灵验。③当:通“挡”,遮挡。④炀: 焚烧,烧火。下文“炀”意为用火烤,意思是只有一人面对君主,别人都不能面对。⑤ 卫灵公宦者。⑥司空狗:即史狗,又名文子,卫臣。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悉以咨之( (4)则臣虽梦灶(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梦见灶者,为见公也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乎 C.弥子瑕有宠于卫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 12简答下列各题。(4分) (1)【乙】文侏儒用梦境的方式表现君主处事的情况,有什么好处?(2分) (2)【乙】文卫灵公“去雍,退弥子瑕,而用司空狗”印证了【甲】文诸葛亮提出的 建议。(2分) (二)阅读《雪》选段,完成13~15题。(7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 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 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
日也。夫灶,一人炀④焉,则后人无从见矣。或者一人炀君邪?则臣虽梦灶,不亦可乎!”公 曰:“善。”遂去雍 ⑤,退弥子瑕,而用司空狗⑥。 (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释】①弥子瑕:人名,卫臣。②践:出现,灵验。③当:通“挡”,遮挡。④炀: 焚烧,烧火。下文“炀”意为用火烤,意思是只有一人面对君主,别人都不能面对。⑤ 雍 :卫灵公宦者。⑥司空狗:即史狗,又名文子,卫臣。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来源:学科网 ZXX K] (3)悉以咨.之( ) (4)则臣虽.梦灶(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梦见灶者,为.见公也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乎 C.弥子瑕有宠于.卫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 12.简答下列各题。(4 分) (1)【乙】文侏儒用梦境的方式表现君主处事的情况,有什么好处?(2 分) (2)【乙】文卫灵公“去雍,退弥子瑕,而用司空 狗”印证了【甲】文诸葛亮提出的 建议。(2 分) (二)阅读《雪》选段,完成 13~15 题。(7 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 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 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
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 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 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 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 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 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13第一段中写“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有什么作用?(3 分) 1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2)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 15文中画线句①、②是两个比喻句,请选择其中一句简析其表达效果。(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2分) 烹雪 包利民 身处雪国,一年常有半年雪,而饮用雪水的经历,很多人都曾有过。其实,在遥远的年 代,当我们全村人还共饮一井水的时候,每到大雪飞扬,雪花纷纷扑落井中,与那一眼清凌 相融。而那些有意地喝雪水,更是充满了情趣。 少年时就曾用铁碗盛雪,置于炉上,看一捧洁白渐渐化于清澈,就像一抹飞云消散于天 地间,然后那雪水就沸腾成一朵灵动的花。后来看古诗词,陆龟蒙在《煮茶》中言道:“闲 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便明白,雪水也是各不相同,看其依附而各具妙境。白居易也曾 有诗说“融雪煎香茗”,而辛弃疾更有“细写茶经煮香雪”之句,看来古人烹雪煮茶,竟是 高士雅行,让人神飞无限 比如松上之雪,我就体验过一次。那是在小兴安岭深处,一位长者居于深山密林中,四 时佳兴,朝飞暮卷,直如隐士般的闲逸。我们也是兴来而踏雪,误入其室,遂有了浸润一生 的回味 长者采雪煮茶相待。他告诉我们,雪开始下的时候,他就时时拂去松上的雪,因为那
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 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 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 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 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 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13.第一段中写“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有什么作用?(3 分) 1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2 分)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2)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 15.文中画线句①、②是两个比喻句,请选择其中一句简析其表达效果。(2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12 分) 烹 雪 包利民 身处雪国,一年常有半年雪,而饮用雪水的经历,很多人都曾有过。其实,在遥远的年 代,当我们全村人还共饮一井水的时候,每到大雪飞扬,雪花纷纷扑落井中,与那一眼清凌 相融。而那些有意地喝雪水,更是充满了情趣。 少年时就曾用铁碗盛雪,置于炉上,看一捧洁白渐渐化于清澈,就像一抹飞云消散于天 地间,然后那雪水就沸腾成一朵灵动的花。后来看古诗词,陆龟蒙在《煮茶》中言道:“闲 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便明白,雪水也是各不相同,看其依附而各具妙境。白居易也曾 有诗说“融雪煎香茗”,而辛弃疾更有“细写茶经煮香雪”之句,看来古人烹雪煮茶,竟是 高士雅行,让人神飞无限。 比如松上之雪,我就体验过一次。那是在小兴安岭深处,一位长者居于深山密林中,四 时佳兴,朝飞暮卷,直如隐士般的闲逸。我们也是兴来而踏雪,误入其室,遂有了浸润一生 的回味。 长者采雪煮茶相待。 他告诉我们,雪开始下的时候,他就时时拂去松上的雪,因为那
些雪最先飘落,附着了空气中的尘埃。待过得久了,雪便纯净了许多,任其落于松云之上 自制的铁皮小火炉,木头在其中欢快地燃烧,那一盆雪也被感染,慢慢地散了寒冷,开始 拥有火热的情怀 那一碗荼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草木之气中,蕴着松香幽淡,更有雪的气息随茶香润腑, 仿佛天地间至灵至美皆融于一碗氤氲中,饮之忘俗,就像身与自然同在,心与天地冥合 迷上《红楼梦》的时候,在“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回,妙玉竟是用五年前收的梅花上 的雪来煮茶,虽不知具体是否可以操作,但只那一份情怀情致,便飘然出尘。其实花上之雪, 也是我们这里常见之物。在春天时,丁香等花绽放,然后一场雪落下,那花上便堆了雪,透 着一缕浅红,掬一捧在手上,雪中也透着花香,那是真正的香雪 现在想来,烹雪是一个很特别的过程,而煮茶却是延伸的美好。看白雪在炉上一点点地 消融,看极冷与极热的交融,看雾气如心绪升腾,心中就有了一份期待,一份感动。凝望炉 上雪,心底的寒冷也随之消散,心上的尘埃也飞去无痕,灵魂也变得澄澈通透,仿佛暂时抵 达了人生至高之境。在这样的境界中,再去试接下来的茶,才是由虚入实,心意回归,从而 身心皆处于大欢喜之中。 读诗渐多,发现古人烹雪煮茶的诗极多,最入心的,就是元人谢宗可的《雪煎茶》前四 句:“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淸新。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那种情境 很是传神,仿佛闻到了雪茶之香气。 所以,很庆幸生长在雪乡,就算世事风尘漫漶,一回想起曾经的小小火炉,回想起那 份白白的雪,回想起茶香如雾,心便会暖暖如初,充满着一种感动的力量 16.文章围绕“烹雪”主要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3分) 17阅读文中画线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3分) 18从文中找出和下面句子照应的语句,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3分) 我们也是兴来而踏雪,误入其室,遂有了浸润一生的回味 19.文中引用陆龟蒙《煮茶》中的诗句和谢宗可《雪煎茶》中的诗句各有什么作用?(3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1分) 明月照雪 佚名 ①记忆中有一年的中秋节极冷,傍晚时分便下了场雪,地上积了薄薄的一层,夜里一时
些雪最先飘落,附着了空气中的尘埃。待过得久了,雪便纯净了许多,任其落于松云之上。 自制的铁皮小火炉,木头在其中欢快地燃烧,那一盆雪也被感染,慢慢地散了寒冷,开始 拥有火热的情怀。 那一碗茶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草木之气中,蕴着松香幽淡,更有雪的气息随茶香润腑, 仿佛天地间至灵至美皆融于一碗氤氲中,饮之忘俗,就像身与自然同在,心与天地冥合。 迷上《红楼梦》的时候,在“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回,妙玉竟是用五年前收的梅花上 的雪来煮茶,虽不知具体是否可以操作,但只那一份情怀情致,便飘然出尘。其实花上之雪, 也是我们这里常见之物。在春天时,丁香等花绽放,然后一场雪落下,那花上便堆了雪,透 着一缕浅红,掬一捧在手上,雪中也透着花香,那是真正的香雪。 现在想来,烹雪是一个很特别的过程,而煮茶却是延伸的美好。看白雪在炉上一点点地 消融,看极冷与极热的交融,看雾气如心绪升腾,心中就有了一份期待,一份感动。凝望炉 上雪,心底的寒冷也随之消散,心上的尘埃也飞去无痕,灵魂也变得澄澈通透,仿佛暂时抵 达了人生至高之境。在这样的境界中,再去试接下来的茶,才是由虚入实,心意回归,从而 身心皆处于大欢喜之中。 读诗渐多,发现古人烹雪煮茶的诗极多,最入心的,就是元人谢宗可的《雪煎茶》前四 句:“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那种情境, 很是传神,仿佛闻到了雪茶之香气。 所以,很庆幸生长在雪乡,就算世事风尘漫漶,一回想起曾经的小小火炉,回想起那一 份白白的雪,回想起茶香如雾,心便会暖暖如初,充满着一种感动的力量。 16.文章围绕“烹雪”主要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3 分) [来源:学,科,网] 17.阅读文中画线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3 分) 18.从文中找出和下面句子照应的语句,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3 分) 我们也是兴来而踏雪,误入其室,遂有了浸润一生的回味。 19.文中引用陆龟蒙《煮茶》中的诗句和谢宗可《雪煎茶》中的诗句各有什么作用?(3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20~23 题。(11 分) 明月照雪 佚 名 ①记忆中有一年的中秋节极冷,傍晚时分便下了场雪,地上积了薄薄的一层,夜里一时
未融,天便晴开,圆月升空。月光照在那层雪上,银辉流泻,氤氲着一种淸冷迷蒙的氛围 雪极浅,月光淡淡,两相辉映,一时分不清是雪还是月色满庭 ②早晨阳光照耀,那层雪已逝去无痕,回思昨夜情景,恍惚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 像梦里的种种。月光照着最初的雪,极难相遇,最早的几场雪都是早早地融化掉,若是夜里 则天阴无月。所以,那一场雪,那一轮月,一直记得。而到了深冬时候,朗月涂抹雪原的情 景却是常见。 ③一个很冷的夜里,我们的车快接近城市的时候出了故障,于是相互鼓劲儿步行回去 穿得极厚,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依然是难挨,只好脚步加快,以此来驱散如影随形的 冷。是夜月圆如镜,照着周围无尽的雪野。由于是抄近路,所以地上的雪都盈尺,每一步下 去,都是柔软的羁绊。厚厚的雪原,在月光下闪着淡远朦胧的光,北风猛烈,吹起细雪如雾 飘飞,细细密密的光亮飘忽消散 ④起初的时候还满怀欣赏的意趣,可是当寒冷浸透了身心,当落脚越来越沉重,便只剩 下归心似箭。到得家中,温暖扑面,缓解了身上的冷,向窗外望,一轮冷月依然照彻。回想 刚才路上的一切,便又觉美好临近。原来,那许多的艰难,也造就了平时难得看到的美,当 切都走过之后,回望,那份美更是直入心灵。 ⑤寒冷凝结的情致,寒冷绽放的美丽,有着特别的感染力。或许人生的际遇也是如此 在最艰难的时候,总会有让我们铭记的感动,虽然有苍凉浸怀,可是那种美丽却是入心。去 年的元宵佳节,正逢天气晴好,夜空幽蓝,明月高悬。出门去看月,门前的水上公园里却是 各种灯光闪烁,抬头见月,低头却难觅月色,月光已被灯光排挤得无迹可寻。于是便信步向 远处走,出了城,一片广阔的雪原,直连向更远处朦胧的山影。仿佛远离了尘世,月亮也 下子清晰亲近起来。月色将雪原轻拥,一片幽幽的明亮,是夜有轻轻的风,细密的月光同 着细密的雪一同流淌。此刻浑然忘了寒冷,眼中心里,只有那月,只有那雪 ⑥忽然想到,这轻风,这雪花,这月色,如此的风花雪月,尽集于此,却有着全新的意 味。回头看身后城市的万家灯火,竟有着不真实的感觉,处于天地间的两方虚幻,就似立于 人生的极致,流连且眷恋 ⑦真的,人的一生中不会经历太多明月照雪的情境,非是难遇,而是我们习惯了不去寻 找。一如在长长的一生中,我们已经走得麻木,习惯了随波逐流,却不会于艰难坎坷中去寻 那一份映亮生命的美 ⑧所以,不管怎样的际遇之中,我都希望我们的心里有着明月,还有月亮下洁白的雪原 如此,我们的生命,定会皎皎如月纯纯如雪,无论何时回首,都是永远的圣洁美好 20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写的三幅明月照雪图。(3分) 21.第②段作者说“那一场雪,那一轮月,一直记得”的原因是什么?(2分
未融,天便晴开,圆月升空。月光照在那层雪上,银辉流泻,氤氲着一种清冷迷蒙的氛围。 雪极浅,月光淡淡,两相辉映,一时分不清是雪还是月色满庭。 ②早晨阳光照耀,那层雪已逝去无痕,回思昨夜情景,恍惚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 像梦里的种种。月光照着最初的雪,极难相遇,最早的几场雪都是早早地融化掉,若是夜里, 则天阴无月。所以,那一场雪,那一轮月,一直记得。而到了深冬时候,朗月涂抹雪原的情 景却是常见。 ③一个很冷的夜里,我们的车快接近城市的时候出了故障,于是相互鼓劲儿步行回去。 穿得极厚,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依然是难挨,只好脚步加快,以此来驱散如影随形的 冷。是夜月圆如镜,照着周围无尽的雪野。由于是抄近路,所以地上的雪都盈尺,每一步下 去,都是柔软的羁绊。厚厚的雪原,在月光下闪着淡远朦胧的光,北风猛烈,吹起细雪如雾 飘飞,细细密密的光亮飘忽消散。 ④起初的时候还满怀欣赏的意趣,可是当寒冷浸透了身心,当落脚越来越沉重,便只剩 下归心似箭。到得家中,温暖扑面,缓解了身上的冷,向窗外望,一轮冷月依然照彻。回想 刚才路上的一切,便又觉美好临近。原来,那许多的艰难,也造就了平时难得看到的美,当 一切都走过之后,回望,那份美更是直入心灵。 ⑤寒冷凝结的情致,寒冷绽放的美丽,有着特别的感染力。或许人生的际遇也是如此, 在最艰难的时候,总会有让我们铭记的感动,虽然有苍凉浸怀,可是那种美丽却是入心。去 年的元宵佳节,正逢天气晴好,夜空幽蓝,明月高悬。出门去看月,门前的水上公园里却是 各种灯光闪烁,抬头见月,低头却难觅月色,月光已被灯光排挤得无迹可寻。于是便信步向 远处走,出了城,一片广阔的雪原,直连向更远处朦胧的山影。仿佛远离了尘世,月亮也一 下子清晰亲近 起来。月色将雪原轻拥,一片幽幽的明亮,是夜有轻轻的风,细密的月光同 着细密的雪一同流淌。此刻浑然忘了寒冷,眼中心里,只有那月,只有那雪。 ⑥忽然想到,这轻风,这雪花,这月色,如此的风花雪月,尽集于此,却有着全新的意 味。回头看身后城市的万家灯火,竟有着不真实的感觉,处于天地间的两方虚幻,就似立于 人生的极致,流连且眷恋。 ⑦真的,人的一生中不会经历太多明月照雪的情境,非是难遇,而是我们习惯了不去寻 找。一如在长长的一生中,我们已经走得麻木,习惯了随波逐流,却不会于艰难坎坷中去寻 那一份映亮生命的美。 ⑧所以,不管怎样的际遇之中,我都希望我们的心里有着明月,还有月亮下洁白的雪原。 如此,我们的生命,定会皎皎如月纯纯如雪,无论何时回首,都是永远的圣洁美好。 20.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写的三幅明月照雪图。(3 分) 21.第②段作者说“那一场雪,那一轮月,一直记得”的原因是什么?(2 分)
22体会第⑤段中加点词“排挤”的表达效果。(3分) 2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⑧段的作用。(3分) 三、写作绿树轩(50分) 24听雪,听它的孤寂与自赏:听雨,听它的曼妙与空灵:听风,听它的一意孤行 有孤独的寡情,有冷艳的明丽。带着些许的诱惑一一你若一个人听,可听出天地大喜悦,也 可听出独自苍茫来 请以“听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作文,横线上可填“雨、雪、风、花、树”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九(下)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1.A(B.靥一ye;C.模一m:D.冗-ro6ng) 2.B(A.泼一泼;C.挈一契;D.憾一撼) 3.D(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 的描写十分生动。不能用来陈述“《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 4.B(A.“人民健康”后加上“水平”;C.删去“自……以来”或“使”;D.删去“不 5.④①③⑤② 6.示例:和刘禹锡一起品味“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之昂扬和岑参 起饱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之壮美 7.(1)D(选段出自《五猖会》)(2)二十四孝图老莱娱亲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 和残酷 8.(1)示例:静谧乡村红梅傲雪(2)示例:“六月飞雪”是自然界中一种罕见的自然 现象,产生这种现象多半是夏季高空有较强的冷空气,“六月飞雪有冤情”的说法其实是一 种封建迷信,我们人类应当科学地去面对它,而不应当以封建迷信的思想去传播它。(3) 示例:大雪对人类有益,但下雪过多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人类要注意保护大自然,预 防灾害天气的发生。(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要注意趋利避害) 9.(1)判定(2)给予(3)询问,征求意见(4)即使 10.B(A.动词,做:动词,是。B.连词,表转折,却。C.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D.连词,来:介词,因为。) 11.(1)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 (2)太阳的光芒普照天下,任何东西也不能遮挡。 12.(1)梦可真可假,君主听进去就是真的,听不进去就是假的,可以保全劝谏人的性命
22.体会第⑤段中加点词“排挤”的表达效果。(3 分) 23.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⑧段的作用。(3 分) 三、写作绿树轩(50 分) 24.听雪,听它的孤寂与自赏;听雨,听它的曼妙与空灵;听风,听它的一意孤行…… 有孤独的寡情,有冷艳的明丽。带着些许的诱惑——你若一个人听,可听出天地大喜悦,也 可听出独自苍茫来。 请以“听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作文,横线上可填“雨、雪、风、花、树”;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 600 字。 九(下)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1.A(B.靥—yè;C.模—mú;D.冗—rǒnɡ) 2.B(A.沷—泼;C.挈—契;D.憾—撼) 3.D(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 的描写十分生动。不能用来陈述“《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 4.B(A.“人民健康”后加上“水平”;C.删去“自……以来”或“使”;D.删去“不 再”) 5.④①③⑤② 6.示例:和刘禹锡一起品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之昂扬 和岑参一 起饱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之壮美 7.(1)D(选段出自《五猖会》) (2)二十四孝图 老莱娱亲 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 和残酷 8.(1)示例:静谧乡村 红梅傲雪 (2)示例:“六月飞雪”是自然界中一种罕见的自然 现象,产生这种现象多半是夏季高空有较强的冷空气,“六月飞雪有冤情”的说法其实是一 种封建迷信,我们人类应当科学地去面对它,而不应当以封建迷信的思想去传播它。 (3) 示例:大雪对人类有益,但下雪过多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人类要注意保护大自然,预 防灾害天气的发生。(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要注意趋利避害)[来源: Z _ xx _k. Com ] 9.(1)判定 (2)给予 (3)询问,征求意见 (4)即使 10.B(A.动词,做;动词,是。B.连词,表转折,却。C.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D.连词,来;介词,因为。) 11.(1)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 (2)太阳的光芒普照天下,任何东西也不能遮挡。 12.(1)梦可真可假,君主听进去就是真的,听不进去就是假的,可以保全劝谏人的性命;
以梦的形式说出来,君主可以自己理解醒悟,比直接说,更有深意。(2)亲贤远佞 【参考译文】 卫灵公时期,大臣弥子瑕受到宠幸。有位侏儒拜见卫灵公说:“我的梦已经应验了。”灵 公问:“梦见什么了?”“梦见我拜见炉灶,原来是要来拜见您呀!”灵公生气地说:“我听说 拜见人君的人梦见太阳,为什么拜见我,你却梦到拜见炉灶?”侏儒说:“太阳的光芒普照 天下,任何东西也不能遮挡。君主普照全国,任何人不能堵塞蒙蔽,所以将拜见君主时要梦 见太阳。炉灶,是一个人在灶前烧火时,后面的人没法见到。是否有一个人像烧火的人一样 挡在您的面前呢?那么,我即使梦见炉灶不也可以吗?”灵公说:“说得对。”于是辞去雍鉏, 又辞去弥子瑕,而任用司空狗 13.以虚写实,衬托出江南雪的美艳,充满温情:让人感觉到江南雪景的生机盎然:寓含着 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4.(1)暖国的雨(2)雪罗汉 15.示例:第①句运用比喻,把“江南的雪”比作“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突出江南雪洋 溢着青春的美丽,旺盛的生命力。第②句运用比喻,把“孩子们的小手”比作“紫芽姜”, 突出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执着,充满热情 16.古人烹雪煮茶:长者采松上雪煮茶待“我”:《红楼梦》中妙玉收梅花上的雪煮茶ε 17.示例:画线句运用比喻修辞,将“一捧洁白的雪”比作“一抹飞云”,将“沸腾的雪水” 比作“灵动的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在铁碗中融化和沸腾的情形,富有诗意和情趣。 18.照应句:那一碗茶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作用:前后照应,使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并在设 疑和解疑的过程中,增强了作品的曲折性和吸引力。 19.引用陆龟蒙《煮茶》中的诗句是为了说明雪水也是各不相同,看其依附而各具妙境,引 出下文写长者采松上雪煮茶待“我”及感受。引用谢宗可《雪煎茶》中的诗句进一步营造烹 雪煮茶的意境,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的理趣,是作者情感和人生感悟的升华 20.示例:中秋时节的夜晚,雪和月光两相辉映,“我”分不清是雪还是月色:寒冷的夜里 月圆如镜,照着无尽雪野,“我”步行回家;元宵佳节的城外,月色轻拥雪原,“我”忘却寒 冷 21.月光照着最初的雪,极难相遇,最早的几场雪都是早早地融化掉,若是夜里,则天阴无 月 22.示例:“排挤”本是“拥挤、推挤”的意思,句中运用拟人修辞,赋予灯光以人的性格 特征,生动形象第描绘出各种灯光闪烁,遮住月光的情形。 23.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使全文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主题,深化中心,表达 了作者对圣洁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佳作示范】 寒冬到了,冬天的宠儿雪花,也随着冰冷的寒风如期而至
以梦的形式说出来,君主可以自己理解醒悟,比直接说,更有深意。 (2)亲贤远佞 【参考译文】 卫灵公时期,大臣弥子瑕受到宠幸。有位侏儒拜见卫灵公说:“我的梦已经应验了。”灵 公问:“梦见什么了?”“梦见我拜见炉灶,原来是要来拜见您呀!”灵公生气地说:“我听说 拜见人君的人梦见太阳,为什么拜见我,你却梦到拜见炉灶?”侏儒说:“太阳的光芒普照 天下,任何东西也不能遮挡。君主普照全国,任何人不能堵塞蒙蔽,所以将拜见君主时要梦 见太阳。炉灶,是一个人在灶前烧火时,后面的人没法见到。是否有一个人像烧火的人一样 挡在您的面前呢?那么,我即使梦见炉灶不也可以吗?”灵公说:“说得对。”于是辞去雍鉏, 又辞去弥子瑕,而任用司空狗。 13.以虚写实,衬托出江南雪的美艳,充满温情;让人感觉到江南雪景的生机盎然;寓含着 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4.(1)暖国的雨 (2)雪罗汉 15.示例:第①句运用比喻,把“江南的雪”比作“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突出江南雪洋 溢着青春的美丽,旺盛的生命力。第②句运用比喻,把“孩子们的小手”比作“紫芽姜”, 突出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执着,充满热情。 16.古人烹雪煮茶; 长者采松上雪煮茶待“我”;《红楼梦》 中妙玉收梅花上的雪煮茶。 17.示例:画线句运用比喻修辞,将“一捧洁白的雪”比作“一抹飞云”,将“沸腾的雪水” 比作“灵动的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在铁碗中融化和沸腾的情形,富有诗意和情趣。 18.照应句:那一碗茶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作用:前后照应,使内容形成有机整体,并在设 疑和解疑的过程中,增强了作品的曲折性和吸引力。 19.引用陆龟蒙《煮茶》中的诗句是为了说明雪水也是各不相同,看其依附而各具妙境,引 出下文写长者采松上雪煮茶待“我”及感受。引用谢宗可《雪煎茶》中的诗句进一步营造烹 雪煮茶的意境,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的理趣,是作者情感和人生感悟的升华。 20.示例:中秋时节的夜晚,雪和月光两相辉映,“我”分不清是雪还是月色;寒冷的夜里, 月圆如镜,照着无尽雪野,“我”步行回家;元宵佳节的城外,月色轻拥雪原,“我”忘却寒 冷。 21.月光照着最初的雪,极难相遇,最早的几场雪都是早早地融化掉,若是夜里,则天阴无 月。 22.示例:“排挤”本是“拥挤、推挤”的意思,句中运用拟人修辞,赋予灯光以人的性格 特征,生动形象第描绘出各种灯光闪烁,遮住月光的情形。 23.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标题,使全文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主题,深化中心,表达 了作者对圣洁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24. 【佳作示范】 听雪 寒冬到了,冬天的宠儿雪花,也随着冰冷的寒风如期而至
这两天,天空一直阴沉沉的,到了下午,终于按耐不住下起了雪。刹那间,雪花密密麻 麻地从空中飘落下来。直到天黑,雪仍没有变小。放眼望去,大地已经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 雪 入夜,躺在床上,隔窗仿佛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那声音随着思绪缓缓流入心底最幽 远的角落。窗外,自空中飘落的雪花撞上枯枝,碰到地面,犹如灵动的音乐,恬静而美妙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在清清冷冷中,自高空悠然而至。翩翩飞舞的身影,正深情地释 放着生命的光彩。在这幽静的雪夜里,就连我烦乱的心,也都静得快要睡去了。听雪,萌动 我无尽的遐想。 飘落吧,你这报春的使者。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你率先吹响了春 天的号角。你虽是四季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你以短暂的生命,成就了自己悲壮而美丽的一 飘落吧,你这盛开在冬天里洁白的花朵。那被严寒冻裂的土地,那被冷风吹枯的枝杈, 那在泥土中等待着萌生的种子,是你那充满了温情的抚育,才给大地带来了欢欣的收获 夜深了,周围的灯,次第熄灭。风停了,雪住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升起来了。近处的屋 檐,远方的高树,尽是雪花留下的足迹。雪月相映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 睡意蒙昽中,我仿佛看到,雪后,广袤大地,满树琼花,遍野银白,映衬着柔和的太阳 红光,恍若换了一个世界。在这美妙的雪夜中,我怀着这份暖心的感动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这两天,天空一直阴沉沉的,到了下午,终于按耐不住下起了雪。刹那间,雪花密密麻 麻地从空中飘落下来。直到天黑,雪仍没有变小。放眼望去,大地已经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 雪。 入夜,躺在床上,隔窗仿佛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那声音随着思绪缓缓流入心底最幽 远的角落。窗外,自空中飘落的雪花撞上枯枝,碰到地面,犹如灵动的音乐,恬静而美妙。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在清清冷冷中,自高空悠然而至。翩翩飞舞的身影,正深情地释 放着生命的光彩。在这幽静的雪夜里,就连我烦乱的心,也都静得快要睡去了。听雪,萌动 我无尽的遐想。 飘落吧,你这报春的使者。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你率先吹响了春 天的号角。你虽是四季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你以短暂的生命,成就了自己悲壮而美丽的一 生。 飘落吧,你这盛开在冬天里洁白的花朵。那被严寒冻裂的土地,那被冷风吹枯的枝杈, 那在泥土中等待着萌生的种子,是你那充满了温情的抚育,才给大地带来了欢欣的收获。 夜深了,周围的灯,次第熄灭。风停了,雪住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升起来了。近处的屋 檐,远方的高树,尽是雪花留下的足迹。雪月相映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 睡意蒙眬中,我仿佛看到,雪后,广袤大地,满树琼花,遍野银白,映衬着柔和的太阳 红光,恍若换了一个世界。在这美妙的雪夜中,我怀着这份暖心的感动甜甜地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