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家眷juar 豁达huo 自诩x 瘦骨嶙峋 B.呜咽ye 归省xin 锃亮zeng 熙来攘往 C.跻身j 镌刻juan 瑕疵ci 咬文嚼字 D.诠释quan 进溅bi 撺掇du6 矛塞顿开 2、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 B.不亦惑乎:迷惑,糊涂 C.盖一癩蛤蟆也:大概 D.项为之强:同“僵”,僵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 素质。 C.“如烟”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能防止对身边的人不会造成“二手烟”的危害。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李明同学站起来说:“王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C.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D.兴国公园游人如织,池塘里游鱼往来嬉戏,栩栩如生。 5、下列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是英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讽刺和批判了英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刻板陈腐的学校 教育。 B.主人公汤姆·索亚虽然调皮、爱玩恶作剧,却又善良、乐于助人。 C.汤姆·索亚决定当“海盗”的主要原因是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想出人头地,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D.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在他们被困山洞,寻找出路时,遇见了酒鬼波特,汤姆·索亚表现得 非常沉着勇敢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 ②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③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④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 A.④③①② B.①②④③ C 1(43 D.①④③② 阅读与赏析(共32分)(一)菊花(3分)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2分) 8、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1分) (二)曾子杀彘(9分)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回头)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到,去)市反,曾子 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只不过)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9、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妻适市反( (2)曾子欲捕彘杀之(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4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家眷 juàn 豁达 huò 自诩 xǔ 瘦骨嶙峋 B.呜咽 yè 归省 xǐng 锃亮 zèng 熙来攘往 C.跻身 jī 镌刻 juān 瑕疵 cī 咬文嚼字 D.诠释 quán 迸溅 bìng 撺掇 duō 矛塞顿开 2、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 B.不亦惑.乎:迷惑,糊涂 C.盖.一癞蛤蟆也:大概 D.项为之强.:同“僵”,僵硬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 素质。 C.“如烟”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能防止对身边的人不会造成“二手烟”的危害。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B.李明同学站起来说:“王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C.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 D.兴国公园游人如织,池塘里游鱼往来嬉戏,栩栩如生 ....。 5、下列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篇小说是英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讽刺和批判了英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刻板陈腐的学 校 教育。 B.主人公汤姆·索亚虽然调皮、爱玩恶作剧,却又善良、乐于助人。 C.汤姆·索亚决定当“海盗”的主要原因是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想出人头地,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D.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在他们被困山洞,寻找出路时,遇见了酒鬼波特,汤姆·索亚表现得 非常沉着勇敢。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①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 ②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③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④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 A.④③①②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二、阅读与赏析(共 32 分) (一)菊花(3 分)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2 分) 8、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1 分) (二)曾子杀彘(9 分)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回头)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到,去)市反,曾子 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只不过)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9、解释加点的词 (4 分) (1)妻适市反. ( ) (2)曾子欲.捕彘杀之( )
(3)顾反,为女杀彘( )(4)是教子欺也( 10、与“曾子妻之市”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而忘操之B、至之市C、是吾剑之所从坠D、何不试之以足 11、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 (三)茼蒿(9分) 徐晓杭 (1)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 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2)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3)问谁,问上帝吗? (4)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曰晒,撒在哪里都发ξ (5)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 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亳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6)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臧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⑦)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 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⑧)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 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9)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 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0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他们好像生来就是 为了奉献。 αD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 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①D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 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③3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2、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写出三点。(3分) 13、赏析(1)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爆满 恣意: 14、0段划线处“小小的”本该用在“花”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2分) (四)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11分)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 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昋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 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 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 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 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3)顾反,为女.杀彘 ( ) (4)是.教子欺也( ) 10、与“曾子妻之.市”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 A、而忘操之 B、至之市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何不试之以足 11、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茼蒿(9 分) 徐晓杭 ⑴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 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⑵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⑶问谁,问上帝吗? ⑷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曰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⑸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 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⑹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⑺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 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⑻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 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⑼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 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⑽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他们好像生来就是 为了奉献。 ⑾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 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⑿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 命的全部要求, 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⒀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2、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写出三点。(3 分) 13、赏析⑴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 分) 爆满: 恣意: 14、⑿段划线处“小小的”本该用在“花”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2 分) (四)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11 分) 尤今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 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 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 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 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 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 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 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 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 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 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 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 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 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 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 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 造出一个个奇迹。 D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 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 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汘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 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①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本文原题为《书》) 15、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16、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7、一句话概括第⑧段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8、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 (4分) (五)(1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潮平两岸阔, 有容乃大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④门前流水尚能西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 ⑥但愿人长久 ⑦青山有幸埋忠骨 ⑧ 万家忧乐到心头。 ,归雁洛阳边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表达与交流(44分) (一)(4分) 20、综合实践(4分) 敲开文学的大门,走进文学的殿堂,请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要求:(1) 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如“火花”“文学少年”等)(2分)(2)请你再设计两个与文学有关 的栏目,写出栏目名称。(2分) 报名: 栏目: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 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 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 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⑧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零用钱有限,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 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 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 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忙着温习功课,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储够了,便风风火火 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 魂。 ⑨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 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 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 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⑩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 造出一个个奇迹。 ⑾阅读带来的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 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 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 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⑿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本文原题为《书》) 15、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说说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 分) 16、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 17、一句话概括第⑧段内容,并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18、为什么“我” 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永不枯萎的树? (4 分) (五)(10 分) 19.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①潮平两岸阔 , 。 ② ,有容乃大。 ③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④门前流水尚能西, 。 ⑤今夜月明人尽望, 。 ⑥但愿人长久, 。 ⑦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⑧ ,万家忧乐到心头。 ⑨ ,归雁洛阳边。 ⑩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表达与交流(44 分) (一)(4 分) 20、综合实践(4 分) 敲开文学的大门,走进文学的殿堂,请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要求:(1) 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如“火花”“文学少年”等)(2 分)(2)请你再设计两个与文学有关 的栏目,写出栏目名称。(2 分) 报名: 栏目:
(二)(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有人认为“万能”的金钱就是财富;有人认为美丽的精神家园是财富:也有人认为某种痛苦的经历是财富 其实亲情、友情、挫折、青春……也是一种财富。请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4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 分) 有人认为“万能”的金钱就是财富;有人认为美丽的精神家园是财富;也有人认为某种痛苦的经历是财富。 其实亲情、友情、挫折、青春……也是一种财富。请以“我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4、A 6、D 7、①满院盛开。入迷、留连忘返(各1分) 8、菊花历尽风箱而后凋的品格。(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得1分) 9、(1)同“返”,返回(2)想要(3)同“汝”,你(4)这 11、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 12、①坚韧顽强;②敦厚坦诚:③默默奉献;④团结互助;⑤执着追求;⑥乐观豁达(或笑 对生活的磨难)(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给满分,摘抄文中相关语句并能加以整合且意思正确者也给 满分) 3、爆满:富于动态美,生动写出菊花的蕾多而密的特点。 恣意:随意。生动写出桂花香气浓郁,四处都能闻到。 14、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花小的特点,表明茼蒿奉献的多而对生命的要 求少;(1分)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1分) 15、“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运用比喻手法,把“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刻画得 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16、神态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灯火下读书美丽的样子(1分),体现出母亲的 入迷(痴迷,快乐,对我的巨大影响)(1分)。 17、我因为没有买到朝思暮想的《大地》而感到失落。(1分)表达了“我”对书的钟爱之情(1 分) 18、“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1分),在阅读中受到浸润(或 形成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1分),开发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分),获得快 乐并受用终生(1分)。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 19、略 20、(2分)①萌芽文学之星新视窗等(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2分)②“我与名著”“名著简介”“文学新星”等 (与文学有关,可从文学作品介绍、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家简评、文学描写精华等方面拟写, 名称用语要精练。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21、作文:建议切入分32分
答案 1、D 2、C 3、D 4、A 5、B 6、D 7、①满院盛开。 入迷、留连忘返(各 1 分) 8、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2 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得 1 分) 9、(1)同“返”,返回 (2)想要 (3) 同“汝”,你 (4)这 10、B 11、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 12、①坚韧顽强;②敦厚坦诚;③默默奉献;④团结互助;⑤执着追求;⑥乐观豁达(或笑 对生活的磨难)(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给满分,摘抄文中相关语句并能加以整合且意思正确者也给 满分) 13、爆满:富于动态美,生动写出菊花的蕾多而密的特点。 恣意:随意。生动写出桂花香气浓郁,四处都能闻到。 14、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花小的特点,表明茼蒿奉献的多而对生命的要 求少;(1 分) 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1 分) 15、“如蚁附膻”“蚕吞桑叶”“蜂儿采蜜”运用比喻手法,把“我”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情态刻画得 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16、神态描写(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灯火下读书美丽的样子(1 分),体现出母亲的 入迷(痴迷,快乐,对我的巨大影响)(1 分)。 17、我因为没有买到朝思暮想的《大地》而感到失落。(1 分)表达了“我”对书的钟爱之情(1 分)。 18、“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1 分),在阅读中受到浸润(或 “形成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1 分),开发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分),获得快 乐并受用终生(1 分)。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 19、略 20、(2 分)①萌芽 文学之星 新视窗等(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2 分)② “我与名著”“名著简介”“文学新星”等 (与文学有关,可从文学作品介绍 、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家简评、文学描写精华等方面拟写, 名称用语要精练。鼓励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21、作文:建议切入分 3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