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中学初中部2009级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月考 语文试 题(范围14课,21-22课,25课)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B卷 三四五总分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题号1 2 3 4 5 6 7 答案 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田圃(p) 喑哑(an)喧嚷(rang) 留滞(zhi) B、竞折腰(zhe)稍逊(xn)单于(don) 凝望(ning) C、颤动(chan 萤火虫(ying)朦胧(meng) 覆盖(fu) D、荡漾(yng)浸入(jin)夜莺(yin) 喧响(xuan) 2、下面“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做一个幸福的人, 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③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职守 A、完美只有恪尽B、完整只要恪尽C、完美只要克尽D、完整只有克尽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汪牛充栋的程度。 C、我们老师的口才好极了,讲起课来天花乱坠 D、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 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 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 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 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 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 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陈胜、吴广乃谋曰 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1 寿安中学初中部 2009 级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月考 语文试题(范围 1-4 课,21-22 课,25 课)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A 卷 B 卷 A、B 一、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A 卷 ( 共 100 分 )第 I 卷 ( 选择题共 16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一、基础知识 ( 共 10 分 , 每小题 2 分 )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田圃(pǔ) 喑哑(àn) 喧嚷(rǎng) 留滞(zhì) B、竞折腰(zhé) 稍逊(xùn) 单于(dān) 凝望(níng) C、颤动(chàn) 萤火虫(yíng) 朦胧(méng) 覆盖(fù) D、荡漾(yàng) 浸入(jìn) 夜莺(yīn) 喧响(xuān) 2、下面“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做一个幸福的人, 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③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职守。 A、完美 只有 恪尽 B、完整 只要 恪尽 C、完美 只要 克尽 D、完整 只有 克尽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C、我们老师的口才好极了,讲起课来天花乱坠 D、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5、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笼 / 寒水/ 月 / 笼沙 , 夜泊 / 秦淮 /近 / 酒家。 B、人有 / 悲欢 / 离合 , 月有 / 阴晴 / 圆缺。 C、此夜 / 曲中 / 闻折 / 柳 , 何人 / 不起 / 故园 / 情。 D、千嶂里,长烟 / 落日 / 孤城 / 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6~8 题。 ( 共 6 分 , 每小题 2 分 )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 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 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 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 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 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 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陈胜、吴广乃谋曰 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 7.解释划线词语不对的一项()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有的人 B.夜篝火,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一样 C.等死,死国可乎? 等死:一齐死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将兵:带领军队 8、下面叙述不符合原文的是() A.“大泽乡”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B.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C.陈胜、吴广将复国希望寄托在九百个戍卒身上。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是陈胜提出来的起义策略。 第Ⅱ卷(共24分) 三、(共12分)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2分) 译文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分) 译文 10.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句填写)(4分) (1)《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 (②)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思,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却化虚为实,写出 了语意新奇、愁思感人的绝妙佳句。句子是 (3)《月夜》中洋溢着诗人对春天生命赞颂的句子是: (4)《沁园春·雪》中展现诗人的自信和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北伐金人,收复失地大业的远大理想 的诗句是 (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征人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发挥神奇的想像,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诗中将 北风比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的诗句是: (2)、在《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陶渊明向往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3)、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句。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文中,选 出一句(如是诗歌要求写出上下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2分) 城市视觉污染程鑫 ①污染是城市公害之一,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等。过去,人们 只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音污染进行了预防、治理和评介工作,对视觉污染并未予以重视。 ②所谓城市视觉污染,是指城市建筑不美观、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和谐、园林雕塑无 美感、人的精神面貌不佳等现象通过视觉给人造成的不快,从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和 危害。 ③城市不仅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进行创造活动的物质环境,而且也是人们为满足心理需要并
2 D.卜者知其指意 皆指目陈胜 7.解释划线词语不对的一项(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有的人 B.夜篝火,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一样 C.等死,死国可乎? 等死:一齐死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将兵:带领军队 8、下面叙述不符合原文的是( ) A.“大泽乡”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B.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C.陈胜、吴广将复国希望寄托在九百个戍卒身上。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是陈胜提出来的起义策略。 第Ⅱ卷(共 24 分) 三、(共 12 分 ) 9.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2 分 ) 译文 : (2)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 分 ) 译文 : 10. 用课文原句填空。 ( 任选四句填写 )(4 分) (1)《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 , 。 (2)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思,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却化虚为实,写出 了语意新奇、愁思感人的绝妙佳句。句子是 , 。 (3)《月夜》中洋溢着诗人对春天生命赞颂的句子是: , 。 (4)《沁园春·雪》中展现诗人的自信和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 。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北伐金人,收复失地大业的远大理想 的诗句是: , 。 (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征人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 ( 任选做其中两小题 )(4 分 )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发挥神奇的想像,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诗中将 北风比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的诗句是: , 。 (2)、在《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陶渊明向往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 。 (3)、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句。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文中,选 出一句(如是诗歌要求写出上下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四、阅读下面文章 , 完成 12~15 题。 (12 分 ) 城市视觉污染 程鑫 ①污染是城市公害之一,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等。过去,人们 只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音污染进行了预防、治理和评介工作,对视觉污染并未予以重视。 ②所谓城市视觉污染,是指城市建筑不美观、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和谐、园林雕塑无 美感、人的精神面貌不佳等现象通过视觉给人造成的不快,从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和 危害。 ③城市不仅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进行创造活动的物质环境,而且也是人们为满足心理需要并
具有审美要求的创造物。美观的城市建筑、合理的规划布局、和谐的色彩、典雅的园林雕塑艺术, 都会令人赏心悦目,并使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有所提高。反之,就会给人们的视觉造成污染。例 ,有的城市住宅楼的门窗像调色盘一样颜色杂乱,涂有广告的公共汽车不但过于刺眼,而且给本 来生活在大城市已感到烦躁的居民更增加了一重烦躁。心理学家认为,色彩对人的思维、行为、举 止、情绪、感觉和生理变化都有强烈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要是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不和谐的环境中, 心情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从而导致健康水平下降。这就是视 觉污染给人带来的损失 ④黑格尔曾说过:“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事实上,城市建筑 的美感,确实能像音乐一般陶冶人的身心。从美学意义上讲,城市园林雕塑是静的舞蹈、史的碑碣 生活的浓缩、理想的延伸。如果园林雕塑讲究艺术,会促使人去思考、奋进,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 效益都是很大的。反之,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觉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总之,如果城市建筑杂 乱,不美观,必将使人产生不愉快,长期这样,必将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这就是视觉污染带 来的危害。 ⑤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所形成的形象面貌,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连续展现,这个展 现是否和谐,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就十分和谐、 合理,它有着瑰丽多姿的建筑和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是一座设计新颖、布局井然、设备完善和具 有现代化交通设施的新型城市,给人愉悦之惑。如果一座城市的规划布局不合理,没有一个总体和 谐的设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和谐,那么,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不和谐的环境中,人们的身心 健康将会受到直接影响,这也是视觉污染带来的危害。 ⑥在一个城市中,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对人们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像行为、仪表等,都 属这一范畴。如果人们的精神面貌不佳,也将通过视觉给人带来不快,从而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 害。因此,我们要髙度重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城市中营造一种清洁、安全、和睦的社会环境 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⑦综上所述,对于城市视觉污染给人带来的影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注意预防和治理,按 美的规律”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力求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本文有删改) 12、本文扣住城市视觉污染,着重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3分) 13、作者认为,应预防和治理城市视觉污染,并按“美的规律”来建设城市。从文章看,应从哪些 方面预防和治理视觉污染?请概括说明。(3分) 答 14、“这个展现是否和谐,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影响。”“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对人们的视觉也 有一定的影响。”这两个句子都用了“一定”这个词,在句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15.“视觉污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请从你的生活中,举一个视觉污染的例子, 并作简要说明。(3分) 五、作文(60分)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 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成功的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 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2)、企盼机遇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的共同心理,但是,并非人人都有把握机遇的能力。也
3 具有审美要求的创造物。美观的城市建筑、合理的规划布局、和谐的色彩、典雅的园林雕塑艺术, 都会令人赏心悦目,并使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有所提高。反之,就会给人们的视觉造成污染。例 如,有的城市住宅楼的门窗像调色盘一样颜色杂乱,涂有广告的公共汽车不但过于刺眼,而且给本 来生活在大城市已感到烦躁的居民更增加了一重烦躁。心理学家认为,色彩对人的思维、行为、举 止、情绪、感觉和生理变化都有强烈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要是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不和谐的环境中, 心情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从而导致健康水平下降。这就是视 觉污染给人带来的损失。 ④黑格尔曾说过:“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事实上,城市建筑 的美感,确实能像音乐一般陶冶人的身心。从美学意义上讲,城市园林雕塑是静的舞蹈、史的碑碣、 生活的浓缩、理想的延伸。如果园林雕塑讲究艺术,会促使人去思考、奋进,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 效益都是很大的。反之,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觉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总之,如果城市建筑杂 乱,不美观,必将使人产生不愉快,长期这样,必将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这就是视觉污染带 来的危害。 ⑤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所形成的形象面貌,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连续展现,这个展 现是否和谐,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就十分和谐、 合理,它有着瑰丽多姿的建筑和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是一座设计新颖、布局井然、设备完善和具 有现代化交通设施的新型城市,给人愉悦之惑。如果一座城市的规划布局不合理,没有一个总体和 谐的设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和谐,那么,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不和谐的环境中,人们的身心 健康将会受到直接影响,这也是视觉污染带来的危害。 ⑥在一个城市中,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对人们的视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像行为、仪表等,都 属这一范畴。如果人们的精神面貌不佳,也将通过视觉给人带来不快,从而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 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城市中营造一种清洁、安全、和睦的社会环境 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⑦综上所述,对于城市视觉污染给人带来的影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注意预防和治理,按 “美的规律”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力求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本文有删改) 12、本文扣住城市视觉污染,着重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3 分) 答 : 13、作者认为,应预防和治理城市视觉污染,并按“美的规律”来建设城市。从文章看,应从哪些 方面预防和治理视觉污染?请概括说明。(3 分) 答 : 14、“这个展现是否和谐,对人的视觉也有一定影响。” “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坏,对人们的视觉也 有一定的影响。”这两个句子都用了“一定”这个词,在句中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答 : 15. “视觉污染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请从你的生活中 , 举一个视觉污染的例子 , 并作简要说明。 (3 分 ) 答 : 五、作文(60 分)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 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成功的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 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2)、企盼机遇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的共同心理,但是,并非人人都有把握机遇的能力。也
许你的一生机遇只会降临一次,也许它会无数次光顾你。机遇是属于每个人的,但是,你若不能及 时地抓住它,它会瞬间即逝。 请以“机遇”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议论,展开 想像,抒发情感……2.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 卷面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3.字数不少于600字
4 许你的一生机遇只会降临一次,也许它会无数次光顾你。机遇是属于每个人的,但是,你若不能及 时地抓住它,它会瞬间即逝。 请以“机遇”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议论,展开 想像,抒发情感……2.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 卷面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3.字数不少于 600 字。 400 600
B卷(共50分) 诗歌鉴赏。(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狼。 词中借用的两个典故是 和 2、上片写狩猎盛况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甲)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 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 为贵臣②,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5 400 600 B 卷 ( 共 50 分 ) 一、诗歌鉴赏。(共 4 分)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 狼。 1、词中借用的两个典故是 和 。 2、上片写狩猎盛况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6 题。 (甲)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 仆:“彼马何以不见?”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 为贵臣②,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
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乙)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③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④归乡里。式谓元 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 zhuan)以候 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 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⑤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义是官名。②贵臣:朝延中的重臣。③汝南:古地名。④告:指 告假。⑤升堂:登上大厅。 3、根据上下文语境,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而偿其直A.不弯B.故意C.通“值”D.竟然() (2)将过尊亲A.经过B.交往C.过于 D.拜访() 4、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贾人矣 译文 (2)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 5、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侧重表现了 乙文侧重表现了 (2分) 6、甲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共4分) 7、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惰,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阅读名著,加强思考,便是 种提高自己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名著,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爱的教育》《家》《水 浒》《草房子》《尘埃落定》 所选的名著 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如: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 (1)人物姓名及故事 。(2分) 2)对人物的点评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8~12题。(18分) 父亲张枫霞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 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 叫“爱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 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 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 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
6 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乙)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③张劭为友。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④归乡里。式谓元 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zhuàn)以候 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 , 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⑤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义是官名。②贵臣:朝延中的重臣。③汝南:古地名。④告:指 告假。⑤升堂:登上大厅。 3、 根据上下文语境, 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2 分 ) (l) 而偿其直. A. 不弯 B. 故意 C. 通“ 值 ” D. 竟然 ( ) (2) 将过尊亲 A. 经过 B. 交往 C. 过于 D. 拜访 ( ) 4、 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彼马何以不见 ?” 仆言为陈尧咨售贾人矣。 译文 : (2) 后期方至 , 元伯具以白母 , 请设馔以候之。 译文 : 5、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侧重表现了 ; 乙文侧重表现了 。 (2 分 ) 6、甲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4 分 ) 答: 三、阅读 (22 分) (一) 名著阅读 ( 共 4 分 ) 7、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读书足以怡惰 , 足以傅彩 , 足以长才。” 阅读名著, 加强思考 , 便是 一种提高自己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名著 , 交流体会 , 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 , 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爱的教育》 《家》 《水 浒》 《草房子》 《尘埃落定》 所选的名著 : 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 , 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 , 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 ( 如 : 孙悟空 , 三打白骨精 ), 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 (1) 人物姓名及故事 : 。(2 分 ) (2) 对人物的点评: 。(2 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 然后完成 8~12 题。 (18 分 ) 父亲 张枫霞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 , 看 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 叫“爱” 。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 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 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别让妮子上了?” 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 哪 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
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 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 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 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 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 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 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 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 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 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 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 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 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 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 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 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晩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 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 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 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 您爱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 睡一张床。” ⑩0“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①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8、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不懂得什么叫爱”,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 用?(2分 答 9、“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 容。(4分) 答:第一次感动是 第二次感动是 10、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 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两处,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6分)
7 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 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找到一块小树阴劝父亲休息一会 儿。A. 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 说:“这是卖的 , 有你吃的。” 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 这不一样吃吗 ?” 停了停又说:“ 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 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B. 接着他自个笑了:“ 没想到俺妮子 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 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 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⑤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 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 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 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 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 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 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 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 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 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 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C.“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 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⑨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 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突 然,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 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 为了我,爸爸,请 您爱惜自己。” 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 睡一张床。” ⑩“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⑾是啊 ! 他是父亲 , 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 8、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 “ 父亲不是特别地喜欢我”“ 不懂得什么叫爱”, 这在全文有怎样的作 用 ?(2 分 ) 答: 9、“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 我 ”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意概括出让“ 我”感动的具体内 容。 (4 分 ) 答: 第一次感动是: 第二次感动是: 10、文中对父亲的语言行动进行了多次细腻而生动地描写 , 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请从文中画 线的 A、B、C 三处中任选两处 , 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6 分 )
答:( )处 )处 l1、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语境,在第⑩0 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2分) 答 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了更多的感悟。请你将本文推荐给你的 朋友,将推荐语写在下面。要求切合文意,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 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 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 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 。(2分)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2分 14、成都是文化之都,历史悠久。所辖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请从下面所列的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选择一个向国内外游客推荐,并为此写一条宣传语。要求:扣住所选 景观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4分) 杜甫草堂金沙遗址都江堰青城山 答:景观 宣传语 15、下面两则材料,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并针对这一问题提 出一条相应的建议。(4分 ①据某报调查,15-45岁这个年龄阶段,有近60%的人不知道2006年5月14日是什么 节日。当知道这天是“母亲节”时,在访问中,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也不是特 别在乎,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还有部分人认为,这天是外国节日, 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査统计,约有57%的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 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在 母亲生日到来之际,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答: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建议
8 答 :( ) 处: 。 ( ) 处 : 。 11、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感动了我 , 也感动了我同寝室的姐妹。请你结合上下语境 , 在第⑩ 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 使之充分表现姐妹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2 分 ) 答: 12、有人说,母爱如水 , 父爱如山。 读完本文你对父爱有了更多的感悟。请你将本文推荐给你的 朋友 , 将推荐语写在下面。要求切合文意 , 情感真挚 , 不少于 50 字。 (4 分 ) 四、语言运用 (12 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 , 按要求答题。 (4 分 )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 当记者采访她 时 ,她居然说 :“ 来拍嘛 , 拍近点 ,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 , 一学生在做值日时 , 积极劳动 , 不料招来 “ 假积极” 的讥讽 , 让其觉得 “ 很受伤 ” 。 到底什么是荣 , 什么是耻? 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由此看来 , 在全社会开展荣 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 , 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呢 ?( 注意说话对象 , 语言要得体 , 易于对方接受。 ) ⑴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 , 你会对她说: 。(2 分 ) ⑵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 , 你会对他说: 。(2 分 ) 14、成都是文化之都 , 历史悠久。所辖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 请从下面所列的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 , 选择一个向国内外游客推荐 , 并为此写一条宣传语。 要求: 扣住所选 景观的特点 , 语言生动形象 , 有感染力。 (4 分 ) 杜甫草堂 金沙遗址 都江堰 青城山 答: 景观: 宣传语: 15、下面两则材料 , 反映出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 ? 请将这一问题写在下面 , 并针对这一问题提 出一条相应的建议。 (4 分 ) ①据某报调查 ,15-45 岁这个年龄阶段 , 有近 60% 的人不知道 2006 年 5 月 14 日是什么 节日 。当知道这天是 “ 母亲节 ” 时 , 在访问中 , 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与往日相比 , 也不是特 别在乎 , 也没有打算以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问候和祝福。还有部分人认为 , 这天是外国节日 , 我们没有必要去记住它 , 过好自己的这一天就可以了。 ②据调查统计 , 约有 57% 的中小学生 , 对自己的生日记得很清楚 , 并且在这一天往往要 邀请同学或朋友来祝福一下。但是对自己母亲的生日却不知道。主动关注母亲生日的也不多 , 在 母亲生日到来之际 , 往往需要他人的提醒。 答: 两则调查材料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建议:
期中综合练习参考答案A卷(100分 、(共10分,每小题2分) 1、C2、A3、A4、D5.C(应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分,每小题2分)6、A7、C8、C 三、(共12分)9略10.略(说明:填对一处计1分。一处中凡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 处不计分)11.(4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写出的是完整的,与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有关的诗句即可 参考: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说明:填对一题计2分。所选填的诗句,凡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之一者,该处不计分 四、(共12分)12.(3分)着重说明了城市视觉污染的危害。或:建设美观的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性。 (基本意思相近且表达清楚计3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13.(3分)应从城市色彩、城市建筑(含园林雕塑)、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或“形象面貌”)、居民精 神面貌等几个方面加以预防和治理。(答对四个计3分,答错一个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 14.(3分)不能删。(1分)因为句中加了“一定”二字,让读者对“视觉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更 明确,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分)如果去掉,前面所谈的效果就会减弱。(1分)(说明:所答理由只 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15.(3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答要点符合题干要求即可。举例恰当且符合“视觉污染”的特点计1分 简要说明计2分) B卷(50分)一、(4分)略 二、(12分)3.(2分)(1)C(②)D4.(4分)(1)(2分)“那马为什么不见了呢?”仆人告诉他说(那 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言”、“售”各计0.5分)(2)(2分)后来约定的时 间将到,元伯把(约定的事)全部告诉母亲,请求(母亲)安排酒食等候他。(译出大意计1分,落 实“方”“期”各计0.5分) 5.(2分)做人要诚实做人要守信。(每空1分,甲文扣住“诚实”,乙文扣住“守信”回答,语 言通顺即可计分) 6.(4分)开放性试题,学生能明确看法且扣住选文内容结合实际去谈,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计分。不 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22分)()(4分) 7.(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计4分。(第(1)题2分,“人物姓名”和 故事”概述各计1分:第(2)题2分,点评言之有理且结合了人物性格计2分,不够恰当酌情扣 分)(二)(18分)8.(2分)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回答扣 住“欲扬先抑”,语意表达相近即可计分)9.(4分)第一次感动是:父亲不偏心,在家境窘迫的情况下 坚持让“我”读书;第二次感动是:在烈日下,看见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语意相近,扣住重点 即可计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10.(6分)示例:A这几句话从父亲“劈手夺桃子”“瞪我一眼”“掏 桃子”“蹭了蹭”这些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或:这几句话从 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B.这几句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 我”能考上县中而由衷高兴的心理及对女儿殷殷的希望。C.这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表现出父亲为 “我”的成长而感到的一份独有的自豪和快乐,也显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任选两处分析,每 处分析能准确指出描写手法计1分,能围绕此方法结合文意分析且言之有理,可计2分,否则酌情扣分。) 11.(2分)“那又怕什么,他是父亲。”(回答语意相近,符合语境即可计分) 12.(4分)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表达语言通畅即可计分。 四、(共12分)13.(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答符合语境且与题干要求相吻合,即可分别计 分,不够合理酌情扣分。14.(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写符合题干要求,即可计4分。内容符合景 观特点计2分,语言表达符合题干要求计2分。不够准确或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15.(4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反映的共同问题只要能从两则材料中得出即可计2分,所提的建议是针 对探究出的结论而提且恰当即可计2分。不完全符合要求酌情扣分。“共同问题”参考示例:不少人忽略对 母亲的关心,而关注自己的更多。(或:不少人对自己考虑更多,对母亲关心不够。)建议略
9 期中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A 卷 (100 分 ) 一、 ( 共 10 分 , 每小题 2 分 ) 1、C 2、A 3、A 4、D 5.C( 应为 “ 此夜 / 曲 中 / 闻 / 折柳 , 何人 / 不起 / 故园 / 情 ”) 二、 (6 分 , 每小题 2 分 ) 6、A 7、C 8、C 三、 ( 共 12 分 ) 9 略 10. 略( 说明 : 填对一处计 1 分。一处中凡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之一者 , 该 处不计分 ) 11.(4 分 )(1)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3) 开放性题目 , 学生只要写出的是完整的 , 与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有关的诗句即可。 参考 : ①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②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说明 : 填对一题计 2 分。所选填的诗句 , 凡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之一者 , 该处不计分 ) 四、 ( 共 12 分 ) 12.(3 分 ) 着重说明了城市视觉污染的危害。或 : 建设美观的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性 。 ( 基本意思相近且表达清楚计 3 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13.(3 分 ) 应从城市色彩、城市建筑 ( 含园林雕塑 ) 、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 或 “ 形象面貌 ”) 、居民精 神面貌等几个方面加以预防和治理。 ( 答对四个计 3 分 , 答错一个扣 1 分 , 直到扣完为止 ) 14.(3 分 ) 不能删。 (1 分 ) 因为句中加了 “ 一定 ” 二字 , 让读者对 “ 视觉污染 ” 的范围和程度更 明确 ,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 分 ) 如果去掉 , 前面所谈的效果就会减弱。 (1 分 )( 说明 : 所答理由只 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 15.(3 分 )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 所答要点符合题干要求即可。举例恰当且符合“ 视觉污染”的特点计 1 分 , 简要说明计 2 分 ) B 卷 (50 分 )一、 (4 分 ) 略 二、(12 分 ) 3.(2 分 ) (1)C (2)D 4.(4 分 ) (1)(2 分 ) “那马为什么不见了呢 ?”仆人告诉他说 ( 那 马) 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译出大意计 1 分 , 落实 “言”、“售”各计 0.5 分) (2)(2 分) 后来约定的时 间将到 , 元伯把 ( 约定的事 ) 全部告诉母亲 , 请求 ( 母亲 ) 安排酒食等候他。 ( 译出大意计 1 分 , 落 实 “ 方”“ 期 ” 各计 0.5 分 ) 5.(2 分 ) 做人要诚实 做人要守信。 ( 每空 1 分 , 甲文扣住 “ 诚实 ”, 乙文扣住 “ 守信 ” 回答 , 语 言通顺即可计分) 6.(4 分 ) 开放性试题 , 学生能明确看法且扣住选文内容结合实际去谈 , 言之成理 , 语言通顺即可计分。不 完全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三、 (22 分 )( 一 )(4 分 ) 7.(4 分 )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 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计 4 分。 ( 第 (l) 题 2 分 , “人物姓名 ” 和 “ 故事 ” 概述各计 1 分 ; 第 (2) 题 2 分 , 点评言之有理且结合了人物性格计 2 分 , 不够恰当酌情扣 分 ) ( 二 )(18 分 )8.(2 分 ) 作者这样写有欲扬先抑的作用 , 为下文写父亲深深的爱作了铺垫。 ( 回答扣 住 “ 欲扬先抑”, 语意表达相近即可计分 ) 9.(4 分 ) 第一次感动是 : 父亲不偏心 , 在家境窘迫的情况下 坚持让“我”读书 ; 第二次感动是: 在烈日下,看见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 语意相近 , 扣住重点 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 10.(6 分 ) 示例:A 这几句话从父亲 “ 劈手夺桃子 ”“ 瞪我一眼 ”“ 掏 桃子 ”“ 蹭了蹭 ” 这些细节描写 ( 动作描写 ) 中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 或 : 这几句话从 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 , 形象地表现出父亲节约克己的性格。 )B. 这几句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对 “ 我 ” 能考上县中而由衷高兴的心理及对女儿殷殷的希望。 C. 这句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 表现出父亲为 “ 我 ” 的成长而感到的一份独有的自豪和快乐 , 也显出父亲对 “ 我 ” 深深的爱。 ( 任选两处分析 , 每 处分析能准确指出描写手法计 1 分 , 能围绕此方法结合文意分析且言之有理 , 可计 2 分 , 否则酌情扣分。) 11.(2 分 ) “那又怕什么 , 他是父亲。” ( 回答语意相近 , 符合语境即可计分 ) 12.(4 分 ) 此题是开放性题目 , 学生回答能扣住题干要求 , 表达语言通畅即可计分。 四、 ( 共 12 分 ) 13.(4 分 )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 所答符合语境且与题干要求相吻合 , 即可分别计 2 分 , 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14.(4 分 )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 所写符合题干要求 , 即可计 4 分。内容符合景 观特点计 2 分 , 语言表达符合题干要求计 2 分。不够准确或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15.(4 分 )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 反映的共同问题只要能从两则材料中得出即可计 2 分 , 所提的建议是针 对探究出的结论而提且恰当即可计 2 分。不完全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共同问题” 参考示例 : 不少人忽略对 母亲的关心 , 而关注自己的更多。 ( 或 : 不少人对自己考虑更多 , 对母亲关心不够。 ) 建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