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单元过关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1-6题3分,7题8分共26分)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分) A犀兕(si)鼋鼍( yuantuo)诎(q)B畎亩(quan)胶鬲(ge)拂土(bi) C一箪食(dan)蹴尔(ji)不屑(xie)D濠梁(hao)醴泉(11)吓(he) 2、选出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A胡不见我于王:xian引见 B曾益其所不能:ceng曾经 C故患有所不辟也:bi通“避”,躲避D惠子相梁: xIang做宰相 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释义相同的 组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也 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鵷鹕过之 D.已持臣守圉之器 是亦不可以已乎 5对“吾义固不杀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 B我坚持人道,自然不肯杀人 C我坚持道义,从来不杀人 D我讲义理,固然不肯杀人 6、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一一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孟子》—一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一—《鱼我所欲也》——《论语》一—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一—《庄子》一一道家 7、默写句子(8分) 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8分) ①公输盘诎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②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国恒亡 阅读欣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16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C虽杀臣,不能绝也(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9、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3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B、公输盘诎。( C、子墨子九距之 10、选出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3分)
1 五、六单元过关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6 题 3 分,7 题 8 分共 26 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3 分) A 犀兕.(sì) 鼋鼍..(yuántuó) 诎.(qū) B 畎.亩(quǎn) 胶鬲.(gé) 拂.土(bì) C 一箪.食(dān) 蹴.尔(jiù) 不屑.(xiè) D 濠.梁(háo) 醴.泉(lǐ) 吓.(hè) 2、选出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3 分) A 胡不见我于王:xiàn 引见 B 曾益其所不能:céng 曾经 C 故患有所不辟也:bì 通“避”,躲避 D 惠子相梁:xiàng 做宰相 3、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释义相同的一 组 (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也 人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鵷鶵过之 D.已持臣守圉之器 是亦不可以已乎 5 对“吾义固不杀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讲人道,一定不肯杀人。 B 我坚持人道,自然不肯杀人。 C 我坚持道义, 从来不杀人。 D 我讲义理,固然不肯杀人。 6、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 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7、默写句子(8 分) 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8 分) ①公输盘诎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②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国恒亡, 。 二、阅读欣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16 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A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B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 C 虽.杀臣,不能绝也( ) D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9、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3 分) A、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B、公输盘诎。( ) C、子墨子九距之。 10、选出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 )(3 分)
A、胡不见我于王。于是见公输盘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子墨子解带为城。 C、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A、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 12、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13分) 见课文内容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A、池非不深也( )B、委而去之( )C、以天下之所顺( 14、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道: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B、去:委而去之。去国怀乡。 C、至:比至陈。寡助之至 D、之: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 1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B译6答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6、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20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是亦不可以已乎 (3)然则何时而乐耶 4)微斯人,吾谁与归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2 A、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子墨子解带为.城。 C、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A、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译: B、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 12、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3 分) 答: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13 分) 见课文内容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 A、池.非不深也( ) B、委.而去之( ) C、以天下之所顺.( ) 14、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道: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 B、去:委而去之。去国怀乡。 C、至:比至陈。寡助之至。 D、之: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 1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 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16、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 分) 答: 。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20 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 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是亦不可以已.乎 (3)然则..何时而乐耶 (4)微.斯人,吾谁与归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20、【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 歌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形貌昳丽()期年() 荷担者 )无穷匮 )窈窕淑女()寤寐 2、你能说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吗?(4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2分)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甚矣,汝之不惠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4、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2分)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文学常识填空。(4分)
3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20、【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 歌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 分)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形貌昳.丽( ) 期.年( ) 荷.担者( ) 无穷匮.( ) 窈窕..淑女( ) 寤寐..( ) 2、你能说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吗?(4 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2 分)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甚矣,汝之不惠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4、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2 分)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文学常识填空。(4 分)
A.《曹刿论战》选自 旧传为 时期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邹忌是_时期 C.《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D.《关雎》选自《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的诗歌305篇,这些 诗歌分为 三个部分。 7、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共6分) 未能远谋。B、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受上赏。 D、令初下,群臣进谏 E、蒹葭苍苍, F、蒹葭萋萋, G、蒹葭采采, 8.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这时, 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 临别赠言:第(1)句 (离情别意) 第(2)句 (思想抱负 二、阅读欣赏(36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1题。(18分) 6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小信未孚() (2)小大之狱() (3)公将鼓之() (4)望其旗靡( 7用原文语句填空。(5分) (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8.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 气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 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 轻率寡谋的特点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3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5题。(14分)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形貌昳丽()暮寝而思之( )王之蔽甚矣() 时时而间进()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分)
4 A.《曹刿论战》选自《 》旧传为 时期 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邹忌是 时期 国人。 C.《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 D.《关雎》选自《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的诗歌 305 篇,这些 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 7、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共 6 分) A、 ,未能远谋。B、衣食所安 ,必以分人。 C、 ,受上赏。 D、令初下,群臣进谏, 。 E、蒹葭苍苍, 。F、蒹葭萋萋, 。G、蒹葭采采, 。 8.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这时, 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 临别赠言:第(1)句 (离情别意) 第(2)句 (思想抱负) 二、阅读欣赏(36 分) (一)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6~11 题。(18 分) 6.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小信未孚.( ) (2)小大之狱.( ) (3)公将鼓.之( ) (4)望其旗靡.( ) 7.用原文语句填空。(5 分) (1)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 。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 , 。 8.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 分) 9.翻译下列语句。(2 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劲, 一气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 反攻的有利时机。 C.选文第一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八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 轻率寡谋的特点。 11.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3 分)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 1~5 题。(14 分) 1. 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形貌昳.丽( )暮寝.而思之 ( ) 王之蔽.甚矣( ) 时时而间.进 ( )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 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我的评价: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2 我的理解: 5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最后“战胜于朝廷”。而在社会生活中,某些部门的“意见箱”形同虚设,往往 是“一把手”说了算。假如你是纪检书记,你打算怎样整治这种不良的工作作风?(3分) 我的做法 参考答案 1、C2、B3、D4、A5、C6、C7、略 8、A、用B、多次C、即使D、入侵 9、A、“圉″通“御”,抵挡B、“诎”通“屈”,理屈C、“距”通“拒”,抵御 11、A、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B、我知道你用来对付我的办法,可是我不说。12、公输子 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二)13、A、护城河B、放弃C、归顺、服从 15、A、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B、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 人 16、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 (三) 17.(1)益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3)(既然)这样,那么(4)非,(如果)没有 18.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19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 比 20.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等。 (四)21.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替儿子打囻场④陪儿子面试⑥替儿子回答问 题(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22.(1)“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2 分,意思符合即可(2)“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 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 23.选择A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着手也可以从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的写法着手。选择B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3分,选择A项得1分,理由2分;选择 B项得1分,理由1分;选择C项,能自圆其说得1分) 24.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 育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3分,观点1分,理由阐述2分, 意思符合即可 25、(1)两小儿辩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论语》中的成语精选
5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我的评价: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2 分) 我的理解: 5.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最后“战胜于朝廷”。而在社会生活中,某些部门的“意见箱”形同虚设,往往 是“一把手”说了算。假如你是纪检书记,你打算怎样整治这种不良的工作作风?(3 分) 我的做法: 参考答案 一、 1、C 2、B 3、D 4、A 5、C 6、C 7、略 二、 (一)8、A、用 B、多次 C、即使 D、入侵 9、A、“圉”通“御”,抵挡 B、“诎”通“屈”,理屈 C、“距”通“拒”,抵御 10、C 11、A、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B、我知道你用来对付我的办法,可是我不说。12、公输子 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二)13、A、护城河 B、放弃 C、归顺、服从 14、B 15、A、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B、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 人。 16、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 (三) 17.(1)益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3)(既然)这样,那么(4)非,(如果)没有 18.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19.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 比 20.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等。 (四)21.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⑥替儿子回答问 题(3 分,每点 1 分,答出三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22.⑴“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 (2 分,意思符合即可) ⑵ “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 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2 分,意思符合即可) 23.选择 A 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着手,也可以从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的写法着手。选择 B 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3 分, 选择 A 项得 1 分,理由 2 分;选择 B 项得 1 分,理由 1 分;选择 C 项,能自圆其说得 1 分) 24. 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 育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3 分,观点 1 分,理由阐述 2 分, 意思符合即可) 三、 25、(1)两小儿辩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论语》中的成语精选:
欲速不达温故知新尽善尽美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废寝忘食任重道远杀身成仁察言观色 各得其所分崩离析道听途说巧言令色见贤思齐文质彬彬怨天尤人 《孟子》中的成语精选 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出类拔萃为富不仁一傅众咻自暴自弃好为人师左右逢源 夜以继日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一曝十寒专心致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近指远同流合污 出尔反尔绰绰有余自怨自艾不言而喻 (3)略 26、(1)格列佛,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 (2)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6.(1)使人信服 (2)案件 (3)击鼓 (4)倒下 7.(1)请见请从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0C 1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1.①光艳美丽;②睡觉;③因受蒙蔽而不明;④间或,偶然。2.王后、王妃和左 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 王的(恩遇)的。3.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正确对待别人的 批评与表扬等,合理即可。)4.“令初下”“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 之后,时时而渐进”说明齐王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不断改进了方法;“期年之后”“无 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思,国家大治。5.如:加强行政监督,接受 群众监督和举报等,合理即可
6 欲速不达 温故知新 尽善尽美 不耻下问 举一反三 废寝忘食 任重道远杀身成仁 察言观色 各得其所 分崩离析 道听途说 巧言令色 见贤思齐 文质彬彬怨天尤人 《孟子》中的成语精选: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揠苗助长 出类拔萃 为富不仁 一傅众咻 自暴自弃 好为人师 左右逢源 夜以继日 集大成者 金声玉振 一曝十寒 专心致志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言近指远 同流合污 出尔反尔 绰绰有余 自怨自艾 不言而喻 (3)略 26、(1)格列佛,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 (2)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 一)6.(1)使人信服 (2)案件 (3)击鼓 (4)倒下 7.(1)请见请从 (2)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0.C 11.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一)、1.①光艳美丽;②睡觉;③因受蒙蔽而不明;④间或,偶然。2.王后、王妃和左 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 王的(恩遇)的。3. 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正确对待别人的 批评与表扬等,合理即可。)4. “令初下” “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数月 之后,时时而渐进”说明齐王逐渐采纳了很多意见,不断改进了方法;“期年之后” “无 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思,国家大治。5. 如:加强行政监督,接受 群众监督和举报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