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重要的病原菌 第一节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cobacterium)的细菌是一类平直或微弯曲的细长杆菌,有时 呈分枝生长趋势,故名。为需氧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脂类含量较高, 革兰氏染色阳性。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又名抗酸菌。本属菌广泛分布于 水和动物。多为致病菌,是人和动物结核病、麻风病和慢性坏死性肉芽肿 的病原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因 三种分枝杆菌之间具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特性,故一并加以介绍。 、形态与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细长,稍弯曲,平均长为1.5~4.0um,宽0.2~0.6μm,两 端钝圆,菌体内有2一3个或更多的浓染的小圆颗粒。牛分枝杆菌比结核分枝杆 菌短粗,弯曲度也不明显(图91):禽分枝杆菌具多形性,有时呈杯状、球状或 链珠状等。细菌常单在,少数成对或成丛,在陈旧培养基中或干酪变性的病变组 织内可见分枝现象。均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亦无运动性。革兰氏染色阳性。 染料较难着色,但经加温或用媒染剂使之染色后,则具有抵抗酸或酒精的脱色作 用。用齐一尼(Ziehl-一Neelsen)氏抗酸染色法着 染时,本菌被染成红色,其它细菌和组织被染成蓝 二、培养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均为 严格需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培养的最适温度 为37~37.5℃,最适pH为6.5~6.8。在培养基中 生长缓慢,尤其是初代分离培养更慢。繁殖一代约 需18h左右, 船经3 4周或更长时间始见菌落 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干燥、粗糙、不透 明的粒状菌落。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干燥、粗糙,形似菜花:牛分枝杆菌的菌落 瘠薄、干燥:禽分枝杆菌的菌落平滑、湿润、呈灰白色。 四、抗原构造 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是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机体抗结核 病的免疫基础主要是细胞免疫,抗体和体液抗菌免疫只是次要的因素。细胞免护 反应主要依靠致敏的淋巴细胞和激活的单核细胞互相协作来完成的,抗结核病的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存在有分离现象。抗结核免疫的另一特点是传染性免疫和传 染性变态反应同时存在。传染性免疫,即只有当结核菌的抗原在体内存在时,抗 百不断机木大能带得结核特显性色力。这种鱼做带色。尝红 菌和其抗原消 失。传染性变 即是当机 被 核分枝杆菌感染后,被该菌的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触(感染)时,机体的反应性 大大提高,炎症反应也较强烈,这种变态反应是在结核传染过程中出现的,故称 为传染性变态反应。由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一般都是同
1 第九章 重要的病原菌 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的细菌是一类平直或微弯曲的细长杆菌,有时 呈分枝生长趋势,故名。为需氧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脂类含量较高, 革兰氏染色阳性。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又名抗酸菌。本属菌广泛分布于 土壤、水和动物。多为致病菌,是人和动物结核病、麻风病和慢性坏死性肉芽肿 的病原。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因 三种分枝杆菌之间具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特性,故一并加以介绍。 一、形态与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细长,稍弯曲,平均长为 1.5~4.0μm,宽 0.2~0.6μm,两 端钝圆,菌体内有 2~3 个或更多的浓染的小圆颗粒。牛分枝杆菌比结核分枝杆 菌短粗,弯曲度也不明显(图 9-1);禽分枝杆菌具多形性,有时呈杯状、球状或 链珠状等。细菌常单在,少数成对或成丛,在陈旧培养基中或干酪变性的病变组 织内可见分枝现象。均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亦无运动性。革兰氏染色阳性。一般 染料较难着色,但经加温或用媒染剂使之染色后,则具有抵抗酸或酒精的脱色作 用。用齐一尼(Ziehl—Neelsen)氏抗酸染色法着 染时,本菌被染成红色,其它细菌和组织被染成蓝 色。 二、培养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均为 严格需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培养的最适温度 为 37~37.5℃,最适 pH 为 6.5~6.8。在培养基中 生长缓慢,尤其是初代分离培养更慢。繁殖一代约 需 18h 左右,一般经 3~4 周或更长时间始见菌落 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干燥、粗糙、不透 明的粒状菌落。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干燥、粗糙,形似菜花;牛分枝杆菌的菌落 瘠薄、干燥;禽分枝杆菌的菌落平滑、湿润、呈灰白色。 四、抗原构造 对结核分枝杆菌免疫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是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机体抗结核 病的免疫基础主要是细胞免疫,抗体和体液抗菌免疫只是次要的因素。细胞免疫 反应主要依靠致敏的淋巴细胞和激活的单核细胞互相协作来完成的。抗结核病的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存在有分离现象。抗结核免疫的另一特点是传染性免疫和传 染性变态反应同时存在。传染性免疫,即只有当结核菌的抗原在体内存在时,抗 原不断刺激机体才能获得抗结核特异性免疫力,这种免疫也叫做带菌免疫,若细 菌和其抗原消失后,免疫力也随之消失。传染性变态反应,即是当机体初次被结 核分枝杆菌感染后,被该菌的抗原致敏,当再次接触(感染)时,机体的反应性 大大提高,炎症反应也较强烈,这种变态反应是在结核传染过程中出现的,故称 为传染性变态反应。由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一般都是同 图9-1 乳汁中的牛分枝杆菌
时产生,伴随存在,故应用结核菌素试验来检查机体对结核蛋白质有无变态反应, 从而了解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或有无感染与带菌。 五、抵抗力 分枝杆菌对外界环境条件,尤其是对干燥的抵抗力比较强大,在干燥的痰 病变组织和尘埃中可存活6~8个月。 六、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害人,对动物毒力较弱,猿、猴、猪、 犬偶尔被传染,牛对其较有抵抗力:牛分枝杆菌在动物中较为重要,主要使牛致 病,也能使猪、绵羊、已 犬致病,对人类的毒力较强,尤其是儿童,常 因喝牛奶被传染, 患肠结核:贪分枝杆菌使禽类患结核病,其中鸡、鸽最易感 鹅、鸭次之,偶尔感染马、猪和牛,人很少被感染。 七、徽生物学诊断 (一)显微镜检查:剪开患病器官的结核结节,直接作徐片染色镜检:为 提高检出率,其他病料须经集菌法处理后再行涂片染色检查。抗酸性染色后,于 蓝色视野内发现有红色的杆菌时,可做出初步诊断 变态反应诊断法:对牛做结核检疫时,主要用结核菌素或其纯蛋白衍 化物(PPD)进行诊断。方法有皮内法、点眼法和皮下法,我国目前用皮内法 和点眼法。此法可检出95%~98%的结核病牛。 结核病畜或人的血清学诊断可采用多种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体是目前较好的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用于结核分枝杆菌 的检 八、免疫与治疗 结核病的免疫是带菌免疫,人类广泛采用卡介苗(BCG)免疫接种。卡介苗 是1925年卡、介(Calmette&Guerin)二氏将牛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 铃薯培养基上,经13年230次传代,使有毒菌株变为现在广泛应用的毒力减弱」 对人和牛无致病性的卡介苗 菌株。人接种卡介苗后 免疫期达4~5年。犊牛在 1月龄时也可皮下接种卡介苗100mg,20d产生免疫,可维持12~18个月。接科 卡介苗的牛一年后仍维持变态反应阳性,在用结核菌素检疫时无法与自然感染牛 区别,因而不宜推广应用。鉴于抗体产生与结核病的正相关性,在检疫时如能将 变态反应与ELISA结合讲行,可提高检出率。对检出的患结核病动物要无害化 外理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凡对人结核病有效的药物,对动物也有效。但除珍稀或 观赏动物外,不提倡用药物治疗。 第二节炭疽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俗称炭疽杆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的成员,DNA的(G+C)%含量为33.2%~33.9%。是引起多种动物及人炭疽 (Anthrax)的病原,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给人畜带来极大的危害,因而在兽 医学和医学上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形态与地色 本菌是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长4~8 m, 1.5μm 无鞭毛,不运动 可形成荚膜。芽孢椭圆形,折光性强,位于菌体中央,不大于菌体宽度。 在动物组织和血液中,此菌呈单个或2一5个菌体相连的竹节状短链,不形 成芽孢。菌体两端平截周围形成粘液样肥厚的荚膜。荚膜比菌体对腐败作用的抵 2
2 时产生,伴随存在,故应用结核菌素试验来检查机体对结核蛋白质有无变态反应, 从而了解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或有无感染与带菌。 五、抵抗力 分枝杆菌对外界环境条件,尤其是对干燥的抵抗力比较强大,在干燥的痰、 病变组织和尘埃中可存活 6~8 个月。 六、致病性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害人,对动物毒力较弱,猿、猴、猪、 犬偶尔被传染,牛对其较有抵抗力;牛分枝杆菌在动物中较为重要,主要使牛致 病,也能使猪、绵羊、山羊、马、犬致病,对人类的毒力较强,尤其是儿童,常 因喝牛奶被传染,患肠结核;禽分枝杆菌使禽类患结核病,其中鸡、鸽最易感, 鹅、鸭次之,偶尔感染马、猪和牛,人很少被感染。 七、微生物学诊断 (一) 显微镜检查:剪开患病器官的结核结节,直接作涂片染色镜检;为 提高检出率,其他病料须经集菌法处理后再行涂片染色检查。抗酸性染色后,于 蓝色视野内发现有红色的杆菌时,可做出初步诊断。 (二) 变态反应诊断法:对牛做结核检疫时,主要用结核菌素或其纯蛋白衍 化物(PPD) 进行诊断。方法有皮内法、点眼法和皮下法,我国目前用皮内法 和点眼法。此法可检出 95%~98%的结核病牛。 结核病畜或人的血清学诊断可采用多种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抗体是目前较好的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用于结核分枝杆菌 的检测。 八、免疫与治疗 结核病的免疫是带菌免疫,人类广泛采用卡介苗(BCG)免疫接种。卡介苗 是 1925 年卡、介(Calmette & Guerin)二氏将牛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 铃薯培养基上,经 13 年 230 次传代,使有毒菌株变为现在广泛应用的毒力减弱、 对人和牛无致病性的卡介苗菌株。人接种卡介苗后,免疫期达 4~5 年。犊牛在 1 月龄时也可皮下接种卡介苗 100mg,20d 产生免疫,可维持 12~18 个月。接种 卡介苗的牛一年后仍维持变态反应阳性,在用结核菌素检疫时无法与自然感染牛 区别,因而不宜推广应用。鉴于抗体产生与结核病的正相关性,在检疫时如能将 变态反应与 ELISA 结合进行,可提高检出率。对检出的患结核病动物要无害化 处理。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凡对人结核病有效的药物,对动物也有效。但除珍稀或 观赏动物外,不提倡用药物治疗。 第二节 炭疽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俗称炭疽杆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的成员,DNA 的(G+C)%含量为 33.2%~33.9% 。是引起多种动物及人炭疽 (Anthrax)的病原,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给人畜带来极大的危害,因而在兽 医学和医学上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形态与染色 本菌是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长 4~8μm,宽 1~1.5μm。无鞭毛,不运动。 可形成荚膜。芽孢椭圆形,折光性强,位于菌体中央,不大于菌体宽度。 在动物组织和血液中,此菌呈单个或 2~5 个菌体相连的竹节状短链,不形 成芽孢。菌体两端平截周围形成粘液样肥厚的荚膜。荚膜比菌体对腐败作用的抵
抗力大,腐败材料制成的涂片中,往往可以看到无菌体的菌影(即荚膜),见图 9 人工培养基内或自然界中的炭疽杆菌,菌体粗而长,菌端平截状如刀切,几 十个或几百个菌体连接成长链条状,能形成芽孢(图94)。一般认为炭疽杆菌必 须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芽孢,所以在未解剖的 尸体和活的机体内不形成芽孢。一般在普通培养基上不产生荚膜,而在含血清或 碳酸钠等的培养基及一定C02条件下可形成荚膜。 轻 】 淋巴细胞 红细胞 游离芽孢 殖丝 炭疽英服 孢型 一曙中性白细跑 图9-3炭疽杆菌组织涂片 图9-4培养物中炭疽杆菌芽孢 二、培养特性 本南是需氧菌, 氧气不足时生长较差。强毒菌株形成大而扁平、表面干燥粗 糙、灰白色不透明、边缘不整齐、呈火焰状的粗糙(R)型菌落,用低倍镜观察 菌落边缘呈卷发状(图9-5):无毒或弱毒菌株形成稍小而隆起、表面有光滑湿 润倾向、边缘较整齐的光滑(S)型菌落。在普通肉 汤中 无菌膜利 菌环,肉汤澄清,管底有白色絮状沉 淀,轻摇试管,则沉淀物徐徐升起,卷绕成团而不散 在血平板上通常不溶血或轻度溶血。在明胶穿刺 培养中呈倒立松树状生长,2~3后,明胶上部逐渐 液化呈漏斗状。接种在血液、血清或碳酸氢钠的琼脂 平板上 置100% 20%C02条件下培养,容易形成英 强毒菌株可形成圆形突起 滑湿润 有光泽的 黏液(M)型菌落,无毒菌株或类炭疽菌仍保持原有 的特性。在含青霉素0.5U/ml培养基中,因幼龄菌 细胞壁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的原生质体相互连 图9-5炭疽杆菌菌落 接成串, 称为“串珠反应”:若含量加至10U/ml 则完全不能生长或轻微生长。以上培养特性均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 三、抗原构造 目前己知的有四种抗原成份,即保护性抗原、荚膜抗原、菌体抗原、芽孢抗 南 五、抵抗力 炭疽杆菌繁殖体与一般非芽孢菌大致相同,经60℃30一60mim,75℃5 10min即可杀死, 一般常用的消毒药也容易杀死菌繁殖 炭疽芽孢则具有强大抵抗力,土壤中的芽孢,其传染性可保持20~30年。 皮毛上附着芽孢,若处于干燥环境中可存活10年以上。实验室干燥保存40年以 上的芽孢,仍有活力。160℃千热1h,121℃高压蒸气灭菌5~10min,流通蒸气 3
3 抗力大,腐败材料制成的涂片中,往往可以看到无菌体的菌影(即荚膜),见图 9-3。 人工培养基内或自然界中的炭疽杆菌,菌体粗而长,菌端平截状如刀切,几 十个或几百个菌体连接成长链条状,能形成芽孢(图 9-4)。一般认为炭疽杆菌必 须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芽孢,所以在未解剖的 尸体和活的机体内不形成芽孢。一般在普通培养基上不产生荚膜,而在含血清或 碳酸钠等的培养基及一定 CO2 条件下可形成荚膜。 二、培养特性 本菌是需氧菌,氧气不足时生长较差。强毒菌株形成大而扁平、表面干燥粗 糙、灰白色不透明、边缘不整齐、呈火焰状的粗糙(R)型菌落,用低倍镜观察 菌落边缘呈卷发状(图 9-5);无毒或弱毒菌株形成稍小而隆起、表面有光滑湿 润倾向、边缘较整齐的光滑(S)型菌落。在普通肉 汤中,无菌膜和菌环,肉汤澄清,管底有白色絮状沉 淀,轻摇试管,则沉淀物徐徐升起,卷绕成团而不散。 在血平板上通常不溶血或轻度溶血。在明胶穿刺 培养中呈倒立松树状生长,2~3d 后,明胶上部逐渐 液化呈漏斗状。接种在血液、血清或碳酸氢钠的琼脂 平板上,置 10%~20%CO2 条件下培养,容易形成荚 膜,强毒菌株可形成圆形突起、光滑湿润、有光泽的 黏液(M)型菌落,无毒菌株或类炭疽菌仍保持原有 的特性。在含青霉素 0.5IU/ml 培养基中,因幼龄菌 细胞壁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的原生质体相互连 接成串,称为“串珠反应”;若含量加至 10IU/ml, 则完全不能生长或轻微生长。以上培养特性均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 三、抗原构造 目前已知的有四种抗原成份,即保护性抗原、荚膜抗原、菌体抗原、芽孢抗 原。 五、抵抗力 炭疽杆菌繁殖体与一般非芽孢菌大致相同,经 60℃ 30~60min,75℃ 5~ 10min 即可杀死,一般常用的消毒药也容易杀死菌繁殖。 炭疽芽孢则具有强大抵抗力,土壤中的芽孢,其传染性可保持 20~30 年。 皮毛上附着芽孢,若处于干燥环境中可存活 10 年以上。实验室干燥保存 40 年以 上的芽孢,仍有活力。160℃干热 1h,121℃高压蒸气灭菌 5~10min,流通蒸气 图9-3 炭疽杆菌组织涂片 图9-4培养物中炭疽杆菌芽孢 图9-5 炭疽杆菌菌落
30~60min均可杀死芽孢。常用芽孢消毒药有0.1%升汞液、20%石灰水、3%过 氧化气、4%高锰静钾,芽孢对融广其敏成 本菌繁殖体对青霉素、先锋霉素、庆大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及磺胺类药 物高度敏感,可用于临床治疗 六、致病性 本菌可引致多种动物和人类的炭疽,牛、绵羊、鹿等易感性最强,马、骆驼、 猪、山羊等次之,犬、猫、食肉兽等则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感染。此 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但也可经呼吸道及皮肤创伤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食草 动物炭疽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 箱体通常要在死前数小时才出现于血流。猪炭疽 多表现为慢性的咽部局限感染,犬、猫和食肉兽则多表现为肠炭疽。 人类对炭疽杆菌的易感性介于食草动物与猪之间, 一般通过接触病畜尸体材 料或污染的畜产品,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创伤感染而发生肠炭疽、肺炭疽或 皮肤炭疽。还可引发人类脑膜炎、咽喉炭疽和毒血症等。 实验动物中小鼠、豚鼠、 家色和合构极易成 大鼠则有抵抗力 炭疽杆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荚膜及毒素两个部分,它们分别由pXO!利 pXO2质粒所调控。荚膜物质能抑制抗体作用,对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使细菌易 于扩散繁殖。炭疽毒素是外毒素蛋白复合物,由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 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以及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三种 成分构成。每种成分单独对动物均无毒性表现,至少有两种相关成分协同,才能 引起动物发病,尤 其在 中成份混合注射可出现炭疽的典型症状。其毒性作用是 增强微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损坏肾脏功能,干扰糖代谢,最 后导致动物死亡。 七、微生物学诊断 )细菌学检杳查 显微镜 将疑为炭疽被检动物病料(血液 水肿液或脏器)制片 用美蓝、瑞特氏或姬姆萨染色法染色镜检,如见有短链呈竹节状或散在呈砖头状 外有荚膜: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如见到带芽孢长链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则可 初步判定为炭疽杆菌。 2,分离培养:将被检病料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24h,如见 到小米到豌豆大、低平、毛玻璃样、粗糙 边缘不整齐的卷发状菌落时,可初步 判定为炭疽杆菌。为抑制杂菌生长,可选用戊烷脒琼脂等炭疽杆菌选择性培养基 分离出的细菌,须与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马铃薯杆菌等非致病性需氧 性芽孢杆菌相鉴别。为进一步对分离的细菌作鉴定,还可做串珠试验、噬菌体裂 解试验,青霉素抑销试验等 3动物试验取被检材赵用牛理盐水作成1·5的明剂给小鼠皮下注射01m 豚鼠或家兔皮下注射0.2 0.3ml:小鼠于注射后24~39h,豚鼠2 3d,家兔2 4d死于败血症。别检时弹班肿大,丙脏和血液中有大量带荚膜的杆菌可证实为 炭疽杆菌。 (二)血清学试验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是AS℃oⅱ氏沉淀试验,即将炭疽沉淀 素血清与被检材料浸出液加在沉淀反应管内,使两液面接触,如有白色环出现, 是阳性反应。此外,还可应用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串珠荧光抗体试验和琼脂扩散 试验等检查炭疽杆菌 八、免疫与治疗 我国预防炭疽主要使用两种菌苗进行免疫,抗炭疽血清也用于治疗或紧急预
4 30~60min 均可杀死芽孢。常用芽孢消毒药有 0.1%升汞液、20%石灰水、3%过 氧化氢、4%高锰酸钾,芽孢对碘尤其敏感。 本菌繁殖体对青霉素、先锋霉素、庆大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及磺胺类药 物高度敏感,可用于临床治疗。 六、致病性 本菌可引致多种动物和人类的炭疽,牛、绵羊、鹿等易感性最强,马、骆驼、 猪、山羊等次之,犬、猫、食肉兽等则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感染。此 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但也可经呼吸道及皮肤创伤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食草 动物炭疽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菌体通常要在死前数小时才出现于血流。猪炭疽 多表现为慢性的咽部局限感染,犬、猫和食 肉兽则多表现为肠炭疽。 人类对炭疽杆菌的易感性介于食草动物与猪之间,一般通过接触病畜尸体材 料或污染的畜产品,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创伤感染而发生肠炭疽、肺炭疽或 皮肤炭疽。还可引发人类脑膜炎、咽喉炭疽和毒血症等。 实验动物中小鼠、豚鼠、家兔和仓鼠均极易感,大鼠则有抵抗力。 炭疽杆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荚膜及毒素两个部分,它们分别由 pXO1 和 pXO2 质粒所调控。荚膜物质能抑制抗体作用,对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使细菌易 于扩散繁殖。炭疽毒素是外毒素蛋白复合物,由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 致死因子(1ethal factor,LF)以及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三种 成分构成。每种成分单独对动物均无毒性表现,至少有两种相关成分协同,才能 引起动物发病,尤其在三种成份混合注射可出现炭疽的典型症状。其毒性作用是: 增强微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损坏肾脏功能,干扰糖代谢,最 后导致动物死亡。 七、微生物学诊断 (一)细菌学检查 1.显微镜检查:将疑为炭疽被检动物病料(血液、水肿液或脏器)制片, 用美蓝、瑞特氏或姬姆萨染色法染色镜检,如见有短链呈竹节状或散在呈砖头状, 外有荚膜;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如见到带芽孢长链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则可 初步判定为炭疽杆菌。 2.分离培养:将被检病料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 24h,如见 到小米到豌豆大、低平、毛玻璃样、粗糙、边缘不整齐的卷发状菌落时,可初步 判定为炭疽杆菌。为抑制杂菌生长,可选用戊烷脒琼脂等炭疽杆菌选择性培养基。 分离出的细菌,须与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马铃薯杆菌等非致病性需氧 性芽孢杆菌相鉴别。为进一步对分离的细菌作鉴定,还可做串珠试验、噬菌体裂 解试验,青霉素抑菌试验等。 3.动物试验:取被检材料用生理盐水作成 1:5 的乳剂给小鼠皮下注射 0.1ml, 豚鼠或家兔皮下注射 0.2~0.3ml;小鼠于注射后 24~39h,豚鼠 2~3d,家兔 2~ 4d 死于败血症。剖检时脾脏肿大,内脏和血液中有大量带荚膜的杆菌可证实为 炭疽杆菌。 (二)血清学试验 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是 Ascoli 氏沉淀试验,即将炭疽沉淀 素血清与被检材料浸出液加在沉淀反应管内,使两液面接触,如有白色环出现, 是阳性反应。此外,还可应用反向间接凝集试验、串珠荧光抗体试验和琼脂扩散 试验等检查炭疽杆菌。 八、免疫与治疗 我国预防炭疽主要使用两种菌苗进行免疫,抗炭疽血清也用于治疗或紧急预
防。 (一)无毒炭疽芽孢苗是用强毒炭疽芽孢杆菌经培育形成没有荚膜的无毒 炭疽杆菌的芽孢 定量的 甘油蒸馏水制成 该种苗对山羊有较重反应,其 他家畜可用。 般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二)Ⅱ号炭疽芽孢苗是用炭疽第二号弱毒菌种的芽孢加入甘油蒸馏水制 成。各种家畜均可应用。注射后的家畜1~2有体温反应。14d产生坚强的免疫 力,免疫期1年。 三)炭疽血清发生炭疽的疫区,可用抗炭疽血清治疗或紧急预防注射 病初应 可获得良好效果。一般大家畜每次100~300ml,中家畜30~60ml。 链球菌 链球菌(Sep1 ococcus)是一类呈链条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化脓球菌 中又一大类常见菌,其中有的是高度致病菌。 链球菌性食物中毒,经常由乳、肉类食品所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通常 5~12h,临床症状较轻,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一般12d便可很快 复。 形态与染色 本菌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0.5~2μm,链状排列或成双,链的长短不一,短 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20-30个。链的长短常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 致病性的链长,非致病性的链短(图9-8)。 裤球菌用业通苯胺边料易干若色。白病牡都分离 的 的链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 ,但培养时间较长的老龄 细菌,革兰氏染色常可呈阴性。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多数菌株生长繁殖 温度为20-42℃,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 7476。多数致病性链球菌的营养要求较高 在 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加有血液、血清的培养基中 生长较好。链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特征不同: 三、生化特性 图9一8脓汁中的链球房 对常用的糖类,发酵后产酸不产气,分解葡萄糖 后产生乳酸和其它有机酸。 四、抗原构造 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属特异、群特异及型特异3种抗原。 (一)核蛋白抗原属特异性抗原,又称P抗原,并与葡萄球菌属有交叉。 (二)群特异性抗原又称“C”物质,是存在于链球菌细胞壁中的多糖 成分,有群特异性,根据群特异性抗原不同,可将链球菌分20个血清群(A~V, 缺1和) (三)型特异性抗原又称表面抗原,是位于多糖抗原之外的蛋白质抗原。 其中又分M、T、R、S等四种不同性质的抗原成分,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 M抗原主要见于A群。根据M抗原不同,可将本菌在各自群内分型,如A群分
5 防。 (一)无毒炭疽芽孢苗 是用强毒炭疽芽孢杆菌经培育形成没有荚膜的无毒 炭疽杆菌的芽孢,加入一定量的甘油蒸馏水制成。该种苗对山羊有较重反应,其 他家畜可用。一般注射后 14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 1 年。 (二)Ⅱ号炭疽芽孢苗 是用炭疽第二号弱毒菌种的芽孢加入甘油蒸馏水制 成。各种家畜均可应用。注射后的家畜 1~2d 有体温反应。14d 产生坚强的免疫 力,免疫期 1 年。 (三)炭疽血清 发生炭疽的疫区,可用抗炭疽血清治疗或紧急预防注射, 病初应用 可获得良好效果。一般大家畜每次 100~300ml,中家畜 30~60ml。 链球菌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一类呈链条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化脓球菌 中又一大类常见菌,其中有的是高度致病菌。 链球菌性食物中毒,经常由乳、肉类食品所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通常 5~12h,临床症状较轻,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一般 1~2d 便可很快恢 复。 一、 形态与染色 本菌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 0.5~2m,链状排列或成双,链的长短不一,短 者 4~8 个细菌组成,长者 20~30 个。链的长短常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 致病性的链长,非致病性的链短 (图 9-8)。 链球菌用普通苯胺染料易于着色,自病灶部分离 的链球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但培养时间较长的老龄 细菌,革兰氏染色常可呈阴性。 二、 培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多数菌株生长繁殖 温度为 20~42℃,最适温度为 37℃,最适 pH 为 7.4~7.6。多数致病性链球菌的营养要求较高,在普 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加有血液、血清的培养基中 生长较好。链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特征不同: 三、 生化特性 对常用的糖类,发酵后产酸不产气,分解葡萄糖 后产生乳酸和其它有机酸。 四、 抗原构造 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属特异、群特异及型特异 3 种抗原。 (一) 核蛋白抗原 属特异性抗原,又称 P 抗原,并与葡萄球菌属有交叉。 (二) 群特异性抗原 又称“C”物质,是存在于链球菌细胞壁中的多糖 成分,有群特异性,根据群特异性抗原不同,可将链球菌分 20 个血清群(A~V, 缺 I 和 J)。 (三) 型特异性抗原 又称表面抗原,是位于多糖抗原之外的蛋白质抗原。 其中又分 M、T、R、S 等四种不同性质的抗原成分,与致病性有关的是 M 抗原, M 抗原主要见于 A 群。根据 M 抗原不同,可将本菌在各自群内分型,如 A 群分 图 9-8 脓汁中的链球菌
为60多个血清型、B群分为个4型、C群分为20多个型、D群分为10个型、E 群有6个型、L群为11个型粹 五、抵抗力 链球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加热60℃30min死亡,煮沸可立即致死。对 般消毒药均敏感 六、致病性 裤球菌的致病力与荚膜、毒素和酶有关。该菊可立生多种毒素和酶,有溶血 素、杀白细胞素、透明质酸酶、蛋白酶、链激酶、DNA酶等。 较重要的血清群的致病情况如下 A群:主要对人类致病,如猩红热、扁桃腺炎、丹毒及各种炎症及败血症等。 对动物的致病性不强,但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 B群:致牛乳房炎,如无乳链球菌等,对人无致病性。 C群:主要对各种动物致病,能引起猪、牛、羊、马等各种动物的急性或亚 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 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及其他化脓性炎症。其 中一部分对人有致病性,但比A群较轻。 D群:寄生于人、畜、禽肠道中,属肠链球菌的一部分,一般不致病,但进 入组织、血流后可引起小猪的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和羔羊心内膜炎 和肺炎等。并与食物中毒有关。 E群:主要使牛、猪致病,引起猪颈部淋巴结脓肿、化脓性支气管炎、脑膜 炎、关节炎及部分牛乳房炎 根据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溶血情况不同,其致病性也不同: 甲型(α-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条件性致病菌。 乙型(B-型)溶血性链球菌:其血清型90%属A群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 起人和动物各种疾病。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及呼吸道感染,还可 通过食物引起猩红热 流行性咽炎的暴发性流行 丙型(Y一型)溶血性链球菌: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无致病性,偶可引起 人发 七、徽生物学诊断 一般采取病料(脓汁、血液、关节液、乳汁、动物的脏器等)或被污染的食物 进行细菌学检验 1涂片镜检病料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2.分离培养将病料或被污染的食品接种于血平板上,经37℃24h培养,观 察菌落形态及染色镜检菌体形态。如菌落呈B一型溶血,则进一步作生化反应鉴 定等,有条件时可作血清学及分型鉴定 3动物试验将病料或细菌培养物等接种家兔、小白鼠及鸽子,观察分离物 的致病性, 并可从死亡动物中回收、鉴定细菌 若要作病原的定群或定型,则要用群、型特异性血清作血清学试验。近年来 己将分子生物学手段用于致病性链球菌的检测。 八、兔疫与治疗 目前国内已有猪、羊链球菌弱毒苗和灭活苗,也有用当地分离菌蛛制备店苗 对猪、羊链球菌病进行预防 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对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 四环素及磺胺类药物均敏感。 6
6 为 60 多个血清型、B 群分为个 4 型、C 群分为 20 多个型、D 群分为 10 个型、E 群有 6 个型、L 群为 11 个型等。 五、 抵抗力 链球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加热 60℃30min 死亡,煮沸可立即致死。对一 般消毒药均敏感。 六、致病性 链球菌的致病力与荚膜、毒素和酶有关。该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有溶血 素、杀白细胞素、透明质酸酶、蛋白酶、链激酶、DNA 酶等。 较重要的血清群的致病情况如下: A 群:主要对人类致病,如猩红热、扁桃腺炎、丹毒及各种炎症及败血症等。 对动物的致病性不强,但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 B 群:致牛乳房炎,如无乳链球菌等,对人无致病性。 C 群:主要对各种动物致病,能引起猪、牛、羊、马等各种动物的急性或亚 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及其他化脓性炎症。其 中一部分对人有致病性,但比 A 群较轻。 D 群:寄生于人、畜、禽肠道中,属肠链球菌的一部分,一般不致病,但进 入组织、血流后可引起小猪的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和羔羊心内膜炎 和肺炎等。并与食物中毒有关。 E 群:主要使牛、猪致病,引起猪颈部淋巴结脓肿、化脓性支气管炎、脑膜 炎、关节炎及部分牛乳房炎。 根据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溶血情况不同,其致病性也不同: 甲型(α–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条件性致病菌。 乙型(β–型)溶血性链球菌:其血清型 90%属 A 群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 起人和动物各种疾病。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及呼吸道感染,还可 通过食物引起猩红热、流行性咽炎的暴发性流行。 丙型(γ–型)溶血性链球菌: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无致病性,偶可引起 人发病。 七、微生物学诊断 一般采取病料(脓汁、血液、关节液、乳汁、动物的脏器等)或被污染的食物 进行细菌学检验。 1.涂片镜检 病料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2.分离培养 将病料或被污染的食品接种于血平板上,经 37℃24h 培养,观 察菌落形态及染色镜检菌体形态。如菌落呈β–型溶血,则进一步作生化反应鉴 定等,有条件时可作血清学及分型鉴定。 3.动物试验 将病料或细菌培养物等接种家兔、小白鼠及鸽子,观察分离物 的致病性,并可从死亡动物中回收、鉴定细菌。 若要作病原的定群或定型,则要用群、型特异性血清作血清学试验。近年来 已将分子生物学手段用于致病性链球菌的检测。 八、免疫与治疗 目前国内已有猪、羊链球菌弱毒苗和灭活苗,也有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疫苗, 对猪、羊链球菌病进行预防,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对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 四环素及磺胺类药物均敏感
第六节厌氧芽胞杆菌属 厌氧芽胞杆菌属也称为梭状芽胞杆菌属(Cloitridium),这属细菌包括90多 个种,大多数为非致病茵,仅10种左右对人畜有致病性,其中肉毒梭菌和魏氏 梭菌的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食品卫生对这2个菌也比较重视。该属细菌分布极 广,主要存在于土壤、污水和人畜肠道中。 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属于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Botulinum),它是一种腐 物寄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土壤、霉干草和畜离粪便中均有存在。肉毒梭 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引起人和动物死亡的毒素,这种毒素叫做肉毒毒素。 这种毒素与神经亲和力强,主要引起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它是一种无色、无臭 无味的毒素 :毒性非常强,往往被作为生物战剂之一 一、形态与染色 肉毒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较粗大杆菌,其大小为4~6×0.9~12“m。两端钝 圆,多数单在偶尔有成对或短链状排列。本菌有周鞭毛,运动活泼,无荚膜,有 芽胞,芽胞呈椭圆形,其大小与菌型有关,A、B型菌株的芽胞直径大于菌体横 径,并位于菌体近端,故使菌形呈匙形或网球拍状,其余菌 的芽 胞一般不超过 菌体的横径。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严格,一般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普通琼脂 培养基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的呈绒毛网状并向外扩散的菌落,其 直径为3 血清琼脂 培养48~2小时,形成中央隆起,边缘不整齐,灰白色,表面 较粗糙的绒球状菌落,其直径为5~10mm。 三、生化特性 根据肉毒梭菌对蛋白质分解和糖发酵情况不同,可将其分为4群。 四、抗原构造 根据毒素抗原性差异 可将肉毒梭菌分为七个菌型,即A、B、C、D、E F、G菌型。其中C型又有Ca及CB两个亚型毒素,由Ca类毒素制备的相应 抗类毒素能中和Ca和CB型毒素,而由CB型类毒素制备的抗类毒素只能中和 CB型莓素 五、抵抗力 肉毒梭菌的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但其芽胞抵抗力强,煮沸1~6小时不死亡, 180℃干热5~15分钟,120℃高压蒸气灭菌10~20分钟才能死亡。 六、致病性 本菌的致病作用主要由于人和畜离食人含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据报 导引起人类致病的为A、B、E型,引起畜离致病的为C、D型,F型也使人致 病。以前主要在个别地区致病,如丹麦1961年在肝浆中发现,而后在欧洲、美 洲和亚洲均有发现,G型于 1980年任荷 士发现。 肉毒毒素主要在肉毒梭菌的细胞浆中产生,释放在培养基中,经滤过就可得 到该毒素液。该毒素是目前所知最强烈的细菌外毒素。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1 微克。1毫克能使24万个小白鼠的半数致死,其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使运动
7 第六节 厌氧芽胞杆菌属 厌氧芽胞杆菌属也称为梭状芽胞杆菌属(Cloitridium),这属细菌包括 90 多 个种,大多数为非致病菌,仅 10 种左右对人畜有致病性,其中肉毒梭菌和魏氏 梭菌的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食品卫生对这 2 个菌也比较重视。该属细菌分布极 广,主要存在于土壤、污水和人畜肠道中。 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属于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Botulinum),它是一种腐 物寄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土壤、霉干草和畜离粪便中均有存在。肉毒梭 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引起人和动物死亡的毒素,这种毒素叫做肉毒毒素。 这种毒素与神经亲和力强,主要引起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它是一种无色、无臭、 无味的毒素,其毒性非常强,往往被作为生物战剂之一。 一、形态与染色 肉毒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较粗大杆菌,其大小为 4~6×0.9~1.2μm。两端钝 圆,多数单在偶尔有成对或短链状排列。本菌有周鞭毛,运动活泼,无荚膜,有 芽胞,芽胞呈椭圆形,其大小与菌型有关,A、B 型菌株的芽胞直径大于菌体横 径,并位于菌体近端,故使菌形呈匙形或网球拍状,其余菌形的芽胞一般不超过 菌体的横径。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严格,一般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普通琼脂 培养基 形成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的呈绒毛网状并向外扩散的菌落,其 直径为 3~5mm。 血清琼脂 培养 48~72 小时,形成中央隆起,边缘不整齐,灰白色,表面 较粗糙的绒球状菌落,其直径为 5~10mm。 三、生化特性 根据肉毒梭菌对蛋白质分解和糖发酵情况不同,可将其分为 4 群。 四、抗原构造 根据毒素抗原性差异,可将肉毒梭菌分为七个菌型,即 A、B、C、D、E、 F、G 菌型。其中 C 型又有 Cα及 Cβ两个亚型毒素,由 Cα类毒素制备的相应 抗类毒素能中和 Cα和 Cβ型毒素,而由 Cβ型类毒素制备的抗类毒素只能中和 Cβ型毒素。 五、抵抗力 肉毒梭菌的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但其芽胞抵抗力强,煮沸 1~6 小时不死亡, 180℃干热 5~15 分钟,120℃高压蒸气灭菌 10~20 分钟才能死亡。 六、致病性 本菌的致病作用主要由于人和畜离食人含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据报 导引起人类致病的为 A、B、E 型,引起畜离致病的为 C、D 型,F 型也使人致 病。以前主要在个别地区致病,如丹麦 1961 年在肝浆中发现,而后在欧洲、美 洲和亚洲均有发现,G 型于 1980 年在瑞士发现。 肉毒毒素主要在肉毒梭菌的细胞浆中产生,释放在培养基中,经滤过就可得 到该毒素液。该毒素是目前所知最强烈的细菌外毒素。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 0.1 微克。1 毫克能使 24 万个小白鼠的半数致死,其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使运动
神经麻痹而死亡,如禽的软颈病、马饲料中毒、鸡的中毒性麻痹等。 七、微生物学诊断 肉毒梭菌本身无病原意义,因此检出细菌只是肉毒中毒的辅助诊断手段,其 目的还是通过培养检出毒素。 分离培养 (二)毒素的检验如采取的标本为食物。按1:10一20倍的明胶磷酸盐缓冲 液,研碎,浸泡数小时,然后离心沉淀,取上清液供检测用。 1.毒素检出试验取上述供检测用的上清液0.5ml腹腔射2只小白鼠,观察 4天 注射液中如 毒素 多石 小时内发病, 然后死寸 主要症状为 毛、四肢瘫痪、呼吸困难,两侧腹肌凹陷如“蜂腰”状。若毒素量大,呈急性死 亡。小白鼠表现呼吸困难,挣扎跳动死去,死后眼球突出,角膜白浊。 2.毒素确证试验将上述检样的上清液,分成3份,做以下试验。 第一份加等量的多价(A、B、E型混合)肉毒素诊断血清,混匀,36℃作 用30分钟 第二份加等量的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匀,煮沸10分钟 第三份加等量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匀,然后每份分别注射2只小白鼠,每 只0.5ml,观察4天。 结果,第一份,第二份均经加抗毒素血清与加热处理的两组小白鼠均保护存 活。第三份未经处理的2只小白鼠以特有症状死亡,则可判定检样中有肉毒毒素 目前,国内还采用眼脸接种法及反向间接血凝反应检测肉毒毒素,方法简便, 敏感而且特异。 八、免疫与治疗 在牛、羊等肉毒症常发地区,可用明矾沉淀类毒素作预防注射,有效免疫可 持续半年或一年。 人畜一旦出现肉毒症状,可立即有多价抗毒素血清治疗。若毒素型己定,则 用同型抗毒素血清。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Cloi tridum tetani)广泛存在士壤、健康动物和人的粪便中。 当该菌通过创伤的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时,可致人畜发生破伤风。本病以骨骼肌 发生强直性痉挛为特征,故又称强直症,此菌又称强直梭菌。 ·、形态与染色 破伤风梭菌是较长的杆菌,多单在,偶有短链,在体内外都形成芽胞,芽胞 在蘭休一,圆形 形成鼓槌状特殊形态(图9-11)。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 幼龄为革兰氏阳性 老龄呈革兰氏阴性 1、 二、培养特性 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培养温度36~38℃, PH7.2~7.4,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菌落扁平,呈交 织的丝状,分叶状或小蜘蛛网状。血平板上有轻度溶血环, 庖肉培养基中轻度混浊,肉渣微变黑,产生咸臭气体 三、生化特性 破伤风梭菌能水解明胶,不能发酵葡萄糖、乳糖,与 其他梭状芽胞杆菌的鉴别见表94。 图9-10破伤风梭菌
8 神经麻痹而死亡,如禽的软颈病、马饲料中毒、鸡的中毒性麻痹等。 七、 微生物学诊断 肉毒梭菌本身无病原意义,因此检出细菌只是肉毒中毒的辅助诊断手段,其 目的还是通过培养检出毒素。 (一) 分离培养 (二) 毒素的检验 如采取的标本为食物。按 1:10~20 倍的明胶磷酸盐缓冲 液,研碎,浸泡数小时,然后离心沉淀,取上清液供检测用。 1. 毒素检出试验 取上述供检测用的上清液 0.5ml 腹腔射 2 只小白鼠,观察 4 天,注射液中如有毒素,一般多在 24 小时内发病,然后死亡。主要症状为竖 毛、四肢瘫痪、呼吸困难,两侧腹肌凹陷如“蜂腰”状。若毒素量大,呈急性死 亡。小白鼠表现呼吸困难,挣扎跳动死去,死后眼球突出,角膜白浊。 2. 毒素确证试验将上述检样的上清液,分成 3 份,做以下试验。 第一份加等量的多价(A、B、E 型混合)肉毒素诊断血清,混匀,36℃作 用 30 分钟。 第二份加等量的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匀,煮沸 10 分钟。 第三份加等量明胶磷酸盐缓冲液,混匀,然后每份分别注射 2 只小白鼠,每 只 0.5ml,观察 4 天。 结果,第一份,第二份均经加抗毒素血清与加热处理的两组小白鼠均保护存 活。第三份未经处理的 2 只小白鼠以特有症状死亡,则可判定检样中有肉毒毒素。 目前,国内还采用眼睑接种法及反向间接血凝反应检测肉毒毒素,方法简便, 敏感而且特异。 八、免疫与治疗 在牛、羊等肉毒症常发地区,可用明矾沉淀类毒素作预防注射,有效免疫可 持续半年或一年。 人畜一旦出现肉毒症状,可立即有多价抗毒素血清治疗。若毒素型已定,则 用同型抗毒素血清。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Cloi tridium tetani)广泛存在土壤、健康动物和人的粪便中。 当该菌通过创伤的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时,可致人畜发生破伤风。本病以骨骼肌 发生强直性痉挛为特征,故又称强直症,此菌又称强直梭菌。 一、形态与染色 破伤风梭菌是较长的杆菌,多单在,偶有短链,在体内外都形成芽胞,芽胞 在菌体一端,圆形、形成鼓槌状特殊形态(图 9-11)。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 幼龄为革兰氏阳性,老龄呈革兰氏阴性。 二、培养特性 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培养温度 36~38℃, PH7.2~7.4,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菌落扁平,呈交 织的丝状,分叶状或小蜘蛛网状。血平板上有轻度溶血环, 庖肉培养基中轻度混浊,肉渣微变黑,产生咸臭气体。 三、生化特性 破伤风梭菌能水解明胶,不能发酵葡萄糖、乳糖,与 其他梭状芽胞杆菌的鉴别见表 9-4。 图 9-10 破伤风梭菌
四、抗原构造 本菌具有不耐热的鞭毛抗原,用凝集试验可分为10个血清型,其中第Ⅵ型 为无鞭毛不远 动的菌株,我国最常见的是第V型。 各型细菌都具有 一人址同的品 热性菌体抗原,而Ⅱ、Ⅳ、V和Ⅸ型还有共同的第二菌体抗原。各型细菌均能 生抗原性相同的外毒素,能被任何一个型的抗毒素所中和。 五、抵抗力 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近,但其芽胞抵抗力 强,日光下存活 一年之久,有人报道芽胞可存活34年 5%石炭酸10~12小时 才能破坏芽胞,80℃的干热可抵抗1小时。青霉素对该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六、致病性 本菌在机体和培养基内均产生很强的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主要作用于 神经系统,可使动物发生强直症状:不耐热,具有蛋白质特性,经0.3~0.4%甲 醛处理后可变成具有很好抗原性的类毒素,可免疫动物预防破伤风。溶血毒素! 对马、兔红细胞有溶 血作用, 溶血作用可被抗血清中和 破伤风梭菌可引起各种动物患破伤风,但禽类抵抗力强,人也是较敏感的。 七、微生物学诊断 破伤风因其具有特征性的定状,一股不需做微生物学检查。 八、免疫与治疗 自动免疫预防,可注射明矾沉淀破伤风类毒素,被动预防和治疗,可注射破 伤风抗毒素。 明矾沉淀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外毒素加甲醛脱毒,再加入明矾和防腐 剂制成的:破伤风抗毒素则是用破伤风类毒素高度免疫马匹,然后采其血清制成。 第九节多杀性巴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引起多种动物巴氏杆菌病(又称出 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其疾病名 称也不一样,如在家禽称禽霍乱:在猪则称为猪肺疫:牛称为牛出败,也有称船 运热或运输热等。现在认为,按不同动物名称统称为巴氏杆菌病较合适,如鸡巴 氏杆菌病 猪巴氏杆菌病· 、形态及朵色 本菌为细小的球杆状或短杆状菌,两端钝圆,近似椭圆形,大小为0.5~2.5m ×0.2~0.4μm在培养物中呈圆形、卵圆形或杆状,单在,有时成双排列,病料涂片 用瑞氏染色或美兰染色时,可见明显的两极着色(图912)。新分离的强毒菌株 具有粘液性荚膜,但经培养后迅速消失。本菌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 普通培养基上虽然能生长,但发育不良;在麦康凯培养 基上不生长:在加有血液、血清或微量血红蛋白的培养 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最适宜的pH 为7.2-7.4 血清琼脂培养24h,可生长成淡灰白色,边缘整 齐,表面光滑,闪光的露珠样小菌落。 血液琼脂呈湿润的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无溶 图9-12巴氏杆菌
9 四、抗原构造 本菌具有不耐热的鞭毛抗原,用凝集试验可分为 10 个血清型,其中第Ⅵ型 为无鞭毛不运动的菌株,我国最常见的是第Ⅴ型。各型细菌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耐 热性菌体抗原,而Ⅱ、Ⅳ、Ⅴ和Ⅸ型还有共同的第二菌体抗原。各型细菌均能产 生抗原性相同的外毒素,能被任何一个型的抗毒素所中和。 五、抵抗力 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近,但其芽胞抵抗力 强,日光下存活一年之久,有人报道芽胞可存活 34 年。5%石炭酸 10~12 小时 才能破坏芽胞,80℃的干热可抵抗 1 小时。青霉素对该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六、致病性 本菌在机体和培养基内均产生很强的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主要作用于 神经系统,可使动物发生强直症状;不耐热,具有蛋白质特性,经 0.3~0.4%甲 醛处理后可变成具有很好抗原性的类毒素,可免疫动物预防破伤风。溶血毒素; 对马、兔红细胞有溶血作用,溶血作用可被抗血清中和。 破伤风梭菌可引起各种动物患破伤风,但禽类抵抗力强,人也是较敏感的。 七、微生物学诊断 破伤风因其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一般不需做微生物学检查。 八、免疫与治疗 自动免疫预防,可注射明矾沉淀破伤风类毒素,被动预防和治疗,可注射破 伤风抗毒素。 明矾沉淀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外毒素加甲醛脱毒,再加入明矾和防腐 剂制成的;破伤风抗毒素则是用破伤风类毒素高度免疫马匹,然后采其血清制成。 第九节 多杀性巴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引起多种动物巴氏杆菌病(又称出 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其疾病名 称也不一样,如在家禽称禽霍乱;在猪则称为猪肺疫;牛称为牛出败,也有称船 运热或运输热等。现在认为,按不同动物名称统称为巴氏杆菌病较合适,如鸡巴 氏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 一、形态及染色 本菌为细小的球杆状或短杆状菌,两端钝圆,近似椭圆形,大小为 0.5~2.5m ×0.2~0.4m,在培养物中呈圆形、卵圆形或杆状,单在,有时成双排列,病料涂片 用瑞氏染色或美兰染色时,可见明显的两极着色 (图 9-12)。新分离的强毒菌株 具有粘液性荚膜,但经培养后迅速消失。本菌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 普通培养基上虽然能生长,但发育不良;在麦康凯培养 基上不生长;在加有血液、血清或微量血红蛋白的培养 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37℃,最适宜的 pH 为 7.2~7.4。 血清琼脂 培养 24h,可生长成淡灰白色,边缘整 齐,表面光滑,闪光的露珠样小菌落。 血液琼脂 呈湿润的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无溶 图9-12 巴氏杆菌
血现象。 血清肉汤轻度混浊,于管底生长粘稠状沉淀物,表面形成菌环, 生化特性 四、抗原构造 本菌主要以其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区分血清型,前者有6个型,后者分为 16个型。1984年Carter提出本菌血清型的标准定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菌体抗 原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荚膜抗原型。我国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5:A为 多其次为8:A:猪的以5:A和6:B为主,8:A与2:D其次 羊的以6:B 为多 家兔的以7 A为士 其次为5 菌为猫 狗的正常栖 E 不常见,F型主要发现于火鸡,致病作用均不清楚。其中A、B两型毒力最强, 常造成流行性疾病,D型的毒力较弱,常为散发性。 五、抵抗力 本菌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强,容易死亡。 大、致病性 在自然条件下,禽类中以鸭对本菌最易感,其次是鸡、鹅。畜类中则以猪最 常见,其次是牦牛、黄牛、水牛,而绵羊、马、驴的易感性较小。 实验动物中,以小鼠和家兔最易感,鸽子对禽巴氏杆菌易感性强,豚鼠有较 大的抵抗力。 七、徽生物学诊断 采取可疑动物的心血、脾、肝、肺、肾、淋巴结等作为检样 (一)显微镜检查取检样涂片,经甲醇固定后,用碱性美兰染色或用瑞氏 染色后,再进行镜检,可见到有明显的两极着色。 二)分离培养用病料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在37℃培养,观察其菌落形态 特征 (仁)动物试验 用检样制成混悬液或肉汤培养物,注射到免 小白鼠 鸽 子皮下,动物多于24~48h死亡,死后取其肺进行涂片,用美兰染色或瑞氏染色 后,镜检:或接种血琼脂平板后再证实。 若要鉴定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型,则要用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进行血清学试 验。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可用试管凝集、间接凝集、琼脂扩散试验或ELISA。 通过检验证实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肉品、内脏,分别作工业用、烧毁、高 温处 八、免疫与治疗 带菌健康动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动物患病痊愈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 力。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灭活、弱毒菌苗以及荚膜亚单位疫苗。该菌的高免多价 血清具有良好的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本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 磺胺类及许多新的抗菌药物敏感 第十节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第属(Salmonella是肠首杆菌料的一个大属,句括2500种以上血清型 它们主要在人及动物的肠道内寄生 色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 能 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氏菌病,并为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 之一,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上十分重要
10 血现象。 血清肉汤 轻度混浊,于管底生长粘稠状沉淀物,表面形成菌环。 三、生化特性 四、抗原构造 本菌主要以其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区分血清型,前者有 6 个型,后者分为 16 个型。1984 年 Carter 提出本菌血清型的标准定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菌体抗 原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荚膜抗原型。我国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 5︰A 为 多,其次为 8︰A;猪的以 5︰A 和 6︰B 为主,8︰A 与 2︰D 其次;羊的以 6︰B 为多;家兔的以 7︰A 为主,其次为 5︰A。C 型菌为猫、狗的正常栖居菌,E 型 不常见,F 型主要发现于火鸡,致病作用均不清楚。其中 A、B 两型毒力最强, 常造成流行性疾病,D 型的毒力较弱,常为散发性。 五、抵抗力 本菌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强,容易死亡。 六、致病性 在自然条件下,禽类中以鸭对本菌最易感,其次是鸡、鹅。畜类中则以猪最 常见,其次是牦牛、黄牛、水牛,而绵羊、马、驴的易感性较小。 实验动物中,以小鼠和家兔最易感,鸽子对禽巴氏杆菌易感性强,豚鼠有较 大的抵抗力。 七、微生物学诊断 采取可疑动物的心血、脾、肝、肺、肾、淋巴结等作为检样。 (一) 显微镜检查 取检样涂片,经甲醇固定后,用碱性美兰染色或用瑞氏 染色后,再进行镜检,可见到有明显的两极着色。 (二) 分离培养 用病料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在 37℃培养,观察其菌落形态 特征。 (三) 动物试验 用检样制成混悬液或肉汤培养物,注射到兔、小白鼠、鸽 子皮下,动物多于 24~48h 死亡,死后取其肺进行涂片,用美兰染色或瑞氏染色 后,镜检;或接种血琼脂平板后再证实。 若要鉴定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型,则要用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进行血清学试 验。检测动物血清中的抗体,可用试管凝集、间接凝集、琼脂扩散试验或 ELISA。 通过检验证实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肉品、内脏,分别作工业用、烧毁、高 温处理。 八、免疫与治疗 带菌健康动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动物患病痊愈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 力。国内外已研制出多种灭活、弱毒菌苗以及荚膜亚单位疫苗。该菌的高免多价 血清具有良好的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本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 磺胺类及许多新的抗菌药物敏感。 第十节 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道杆菌科的一个大属,包括 2500 种以上血清型, 它们主要在人及动物的肠道内寄生,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 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氏菌病,并为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 之一,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上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