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5091209245姓名:田维韦 自卑情结 一读《寂寞的17岁》的感想 如果要我们给自己的17岁找一个广告词,我相信大多人想到的都应该是精 彩、梦想、追求等一系列有活力的词,但我们的白先勇老先生却给自己的小说加 了一个修饰语一一寂寞。为什么美妙的17岁,在白先勇先生眼里却是充满悲哀 的孤独与寂寞。我一看到这本小说的书名时,我不断的猜测着白先勇老先生17 岁时究竞经历了什么,才让他有如此凄凉的感触,又或者两者根本没有什么联系, 只是作者随笔一挥而已。 但是当我看完全文、了解了白先勇先生年少的经历后,我确信了书中的主人 公“杨云峰”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缩影,是他当时心灵深处活动的在现。 在《寂寞的17岁》这篇短片小说里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主人公杨云峰那畸 形的自卑心理,他逃避现实、厌恶现实,却又拼命地想抓住现实。在书中杨云峰 是一个自卑而有孤独的大学生,老师的讽刺,父母亲的责备与抱怨,同学的嘲笑 与恶作剧让他一步步迷失了自己,造成了他自卑的心理。他不再相信自己、相信 任何人,不敢和别人有太多的接触与交谈,认为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傻子,不会有 任何的成就。他把自己禁锢在自己那片小小的密室中,不敢走出去接受阳光的熏 陶。他会打几个小时没人接听的电话,还会给自己写一封封信,偷爸爸的相机卖 了钱去挥霍。甚至他还想到了出家当和尚,这正是主人公杨云峰憎恶现实、逃避 现实的体现。但在书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主人公那种拼命地想抓住幸福,但幸福 却总离他而去的悲凉情绪。他珍惜自己唯一的好朋友魏伯飏,时时刻刻和他黏在 一起,想让这份友谊长存。但是魏伯飏却因不能承受舆论的压力而离开了作者。 正是这些外部原因让作者的心倍受打击,最终导致了自卑情结的产生。 现实中的白先勇其实就是另外一个杨云峰,同样有着严重的自卑情结,这与 作者所处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时代变迁有着莫大的关系。 原因一:病魔 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大多数时间 都是在和病魔作斗争。并且家人为了防止传染,他独自被隔离在自家宅院后的一 个山坡小屋中生活长达四年之久。从那时起,他开始习惯孤独的生活,习惯从窗 帘一角窥探这个世界。这对一个正需要在亲情呵护下成长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残 忍。真是因为这场病,他觉得自己被深爱的家人摒弃了,性格也变得自卑起来。 日后,这种孤独和阴柔的潮气逐渐渗透到了《寂寞的17岁》,塑造了杨云峰这样 一个满是自卑情结的形象。 原因二:逃亡 白先勇出生贵族,其父白崇禧是国名党时期鼎鼎有名的高级将领,因时局的 变化,白家一直处在逃亡中,后来远离大陆逃到了台湾。但是随着蒋氏政权到达 台湾后父亲却受到了冷落。当日的光辉荡然无存,今昔的强烈反差让他不能相信 现实,产生了强烈的悲哀及自卑的情绪。 原因三:留美 20世纪60年代台湾掀起了留美热潮,白先勇也随着这股热潮踏上了美国的 国土。但是来到美国后,白先勇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的天堂。中西方文化的巨大 差异,让他无法马上适应这里的生活,并且当时中国人在美国完全没有地位可言, 所以在这些条件下,白先勇产生了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无法磨灭的自卑感。 正是这种早期的自卑感,所以作者才能在《寂寞的17岁》中塑造一个有着相 同情结的杨云峰,让作者内心的情感得以抒发,让那份孤独完全渗透到作品中
学号:5091209245 姓名:田维韦 自卑情结 ——读《寂寞的 17 岁》的感想 如果要我们给自己的 17 岁找一个广告词,我相信大多人想到的都应该是精 彩、梦想、追求等一系列有活力的词,但我们的白先勇老先生却给自己的小说加 了一个修饰语——寂寞。为什么美妙的 17 岁,在白先勇先生眼里却是充满悲哀 的孤独与寂寞。我一看到这本小说的书名时,我不断的猜测着白先勇老先生 17 岁时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让他有如此凄凉的感触,又或者两者根本没有什么联系, 只是作者随笔一挥而已。 但是当我看完全文、了解了白先勇先生年少的经历后,我确信了书中的主人 公“杨云峰”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缩影,是他当时心灵深处活动的在现。 在《寂寞的 17 岁》这篇短片小说里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主人公杨云峰那畸 形的自卑心理,他逃避现实、厌恶现实,却又拼命地想抓住现实。在书中杨云峰 是一个自卑而有孤独的大学生,老师的讽刺,父母亲的责备与抱怨,同学的嘲笑 与恶作剧让他一步步迷失了自己,造成了他自卑的心理。他不再相信自己、相信 任何人,不敢和别人有太多的接触与交谈,认为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傻子,不会有 任何的成就。他把自己禁锢在自己那片小小的密室中,不敢走出去接受阳光的熏 陶。他会打几个小时没人接听的电话,还会给自己写一封封信,偷爸爸的相机卖 了钱去挥霍。甚至他还想到了出家当和尚,这正是主人公杨云峰憎恶现实、逃避 现实的体现。但在书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主人公那种拼命地想抓住幸福,但幸福 却总离他而去的悲凉情绪。他珍惜自己唯一的好朋友魏伯飏,时时刻刻和他黏在 一起,想让这份友谊长存。但是魏伯飏却因不能承受舆论的压力而离开了作者。 正是这些外部原因让作者的心倍受打击,最终导致了自卑情结的产生。 现实中的白先勇其实就是另外一个杨云峰,同样有着严重的自卑情结,这与 作者所处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时代变迁有着莫大的关系。 原因一:病魔 白先勇 7 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因此他的童年大多数时间 都是在和病魔作斗争。并且家人为了防止传染,他独自被隔离在自家宅院后的一 个山坡小屋中生活长达四年之久。从那时起,他开始习惯孤独的生活,习惯从窗 帘一角窥探这个世界。这对一个正需要在亲情呵护下成长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残 忍。真是因为这场病,他觉得自己被深爱的家人摒弃了,性格也变得自卑起来。 日后,这种孤独和阴柔的潮气逐渐渗透到了《寂寞的 17 岁》,塑造了杨云峰这样 一个满是自卑情结的形象。 原因二:逃亡 白先勇出生贵族,其父白崇禧是国名党时期鼎鼎有名的高级将领,因时局的 变化,白家一直处在逃亡中,后来远离大陆逃到了台湾。但是随着蒋氏政权到达 台湾后父亲却受到了冷落。当日的光辉荡然无存,今昔的强烈反差让他不能相信 现实,产生了强烈的悲哀及自卑的情绪。 原因三:留美 20 世纪 60 年代台湾掀起了留美热潮,白先勇也随着这股热潮踏上了美国的 国土。但是来到美国后,白先勇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的天堂。中西方文化的巨大 差异,让他无法马上适应这里的生活,并且当时中国人在美国完全没有地位可言, 所以在这些条件下,白先勇产生了强烈的身份认同危机,无法磨灭的自卑感。 正是这种早期的自卑感,所以作者才能在《寂寞的 17 岁》中塑造一个有着相 同情结的杨云峰,让作者内心的情感得以抒发,让那份孤独完全渗透到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