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难字:猴附掉 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观察: 教师从讲台桌上拿一支笔,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拿) 教师从地面上捡起一张纸,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捡) 教师板书:“捞”,让学生说说什么意思 2、揭示学习内容:在捞后面加上两个字:“月亮”,全班齐读。月亮怎么能捞呢?现在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 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跳读) 捞猴井掉附咱倒另伸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1)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猴子咱们附近倒挂井里捞月亮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另:上面是“口”,下面是“力 捞: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劳”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侯”字。注意与“候”字区分。 掉: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不是“桌”字而是“卓”。第五笔是横 附:左中右结构。中间是单人旁,右边是“寸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猴附掉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观察: 教师从讲台桌上拿一支笔,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拿) 教师从地面上捡起一张纸,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捡) 教师板书:“捞”,让学生说说什么意思? 2、揭示学习内容:在捞后面加上两个字:“月亮”,全班齐读。月亮怎么能捞呢?现在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 准字音。 2)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跳读)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1)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猴子咱们附近倒挂井里捞月亮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另:上面是“口”,下面是“力”。 捞: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劳”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侯”字。注意与“候”字区分。 掉: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不是“桌”字而是“卓”。第五笔是横。 附:左中右结构。中间是单人旁,右边是“寸”。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3)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 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猴子看到井里有月亮以为月亮掉到了井里,于是猴子们倒挂起来,捞月亮。小猴子伸手一 摸月亮不见了,老猴子抬头一看,发现月亮就在天上呢!) 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10捞月亮 捞猴井掉附咱倒另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理解句子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 怎么说。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大胆的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硏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附咱倒另伸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教师出示卡片)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 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来,别的猴子也不动脑筋,跟着叫了起来,他们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月亮 好好的挂在天上。) 、学习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猴子看到井里有月亮以为月亮掉到了井里,于是猴子们倒挂起来,捞月亮。小猴子伸手一 摸月亮不见了,老猴子抬头一看,发现月亮就在天上呢!)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劳——()——()力——()——() 到——()——()自——()——()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10 捞月亮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理解句子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 怎么说。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大胆的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附咱倒另伸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教师出示卡片)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 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来,别的猴子也不动脑筋,跟着叫了起来,他们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月亮 好好的挂在天上。) 二、学习: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问题:猴子为什么要到井里捞月亮? 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他们捞到月亮了吗 3、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教师参与以下几个地方的交流 1)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了”体会小猴子为什么这样叫? 2)谁跟着叫起来了?后来呢? 3)进行比较:猴子叫起来的这四节中,哪些话是相同的?哪些词语不同?进一步加深体会 板书 10捞月亮 小猴子 大猴子 跟着叫 糟啦,糟啦! 老猴子 也跟着叫 群猴子 都跟着叫 4)指导学生朗读 a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师生间分角色读书,大家进行评议 4、五至七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手制作教具,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猴子的图片,标上:小猴 子、大猴子、老猴子及一群猴子,然后边读书边粘贴,知道哪个猴子在上哪个猴子在下。) 三、开展交流活动 1、通过读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启发想像: 1)老猴子抬头一看,喘着气说了什么? 2)小猴子、大猴子及一群猴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问题:猴子为什么要到井里捞月亮? 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他们捞到月亮了吗? …… 3、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教师参与以下几个地方的交流: 1)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了”体会小猴子为什么这样叫? 2)谁跟着叫起来了?后来呢? 3)进行比较:猴子叫起来的这四节中,哪些话是相同的?哪些词语不同?进一步加深体会。 板书: 4)指导学生朗读: a 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 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 师生间分角色读书,大家进行评议。 4、五至七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 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 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 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手制作教具,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猴子的图片,标上:小猴 子、大猴子、老猴子及一群猴子,然后边读书边粘贴,知道哪个猴子在上哪个猴子在下。) 三、开展交流活动: 1、通过读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启发想像: 1)老猴子抬头一看,喘着气说了什么? 2)小猴子、大猴子及一群猴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总结: 井里有月亮的影子,猴子们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他们就想办法,依次倒挂起来,想把 月亮捞上来,因为井里是月亮的影子,所以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月亮仍然在天上。从这个故事 中我们要知道遇到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五、布置作业 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给这篇课文续加结尾(选做)。 板书设计 10捞月亮 小猴子 大猴子 跟着叫 糟啦,糟啦! 老猴子 也跟着叫 一群猴子 都跟着叫
四、总结: 井里有月亮的影子,猴子们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他们就想办法,依次倒挂起来,想把 月亮捞上来,因为井里是月亮的影子,所以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月亮仍然在天上。从这个故事 中我们要知道遇到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五、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给这篇课文续加结尾(选做)。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