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优化全析 结构网络 IIAO CAL YOU HUA QUAN X 写送别,「痛苦 写离情怨恨 、内容详解 赴长亭路上(莺莺愁苦情) 《长亭送别》一折戏因系老夫人以“相国门第不招白衣女婿” 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才能与莺莺完婚之故,恩 爱情人的分手才显得特别缠绵感人 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 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 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 教的主题。全折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 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由(景:空间广阔,色彩斑斓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景」(蓝天白云、黄花、西风 生|北雁 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 情(情:痛苦压抑 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 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 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 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 融人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 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 悲凉意境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 别的怨恨。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由(情:离别的怨恨 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情 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是比较多地采用了由及景:柳丝系马、疏林斜 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景(晖等 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 发出来的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 这一段话要认真描摩,我们 有这样的分析: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如何能品味出情景交融的味道 不得多做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和写出情景交融味的文章。 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 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 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 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 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马儿慢慢 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 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 那样的景。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
教材优化全析 JIAO CAI YOU HUA QUAN XI 一、内容详解 《长亭送别》一折戏因系老夫人以“相国门第不招白衣女婿” 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才能与莺莺完婚之故,恩 爱情人的分手才显得特别缠绵感人。 这一折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 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 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 教的主题。全折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 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 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 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 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 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 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 融人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 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 悲凉意境。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 别的怨恨。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 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 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则是比较多地采用了由 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 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 发出来的。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 有这样的分析: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 不得多做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 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 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 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 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 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马儿慢慢 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 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 那样的景。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 这一段话要认真揣摩,我们 如何能品味出情景交融的味道 和写出情景交融味的文章。 结构网络 写送别, 痛苦 写离情 怨恨 赴长亭路上(莺莺愁苦情) 由 景:空间广阔,色彩斑斓 景 (蓝天白云、黄花、西风、 生 北雁) 情 情:痛苦压抑 由 情:离别的怨恨 情 及 景:柳丝系马、疏林斜 景 晖等
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情态描写—对丈夫 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 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大胆、直露、直抒胸 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 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常用名词叠音词排比句 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加“儿”字形容 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 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 气口吻,宛然在侧。 声情并茂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 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 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视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长亭饯别:莺莺、张生二人的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 情态、心理 利’,拆鸳鸯在两下里”,我们在理解时不要忘记这些话是当着老 夫人的面说的,它显示了莺莺倔强的反抗性格。《长亭送别》历来 ①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 为人们所赞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思想上有新意,它不仅 ②莺莺珍视爱情而轻视功 表现了爱情和封建家长的矛盾,而且对读书追求功名利禄那一套 名利禄的情感 世俗观念做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第三部分(【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临行嘱托 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既希望他“得官不得官, 莺嘗对终生的关张和担心 疾便回来”,又担心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这种心态不仅表现 了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而且表明了她对二人前途的深深的忧 温柔 且莫停妻 贤慧 再娶妻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在老夫人和长老相继 离去后,莺莺面对即将赴考的张生,百感交集,肝肠痛断。她首 复杂、细腻 先叮嘱张生的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又一次表现 了她在功名利禄问题上与老夫人截然不同的态度。面对即将远去 的爱人,莺莺千叮咛,万嘱咐,“顺时自保揣身体”,“鞍马秋风里, 最难调护,最要扶持”。这些体贴入微的话,写出莺莺对张生的缠 绵深情,表现了她温柔贤慧的性格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长 莺莺的担心反映了那个时 亭送别》的末尾,莺莺终于把藏在心底的话说出。这话来得如此代妇女的命运,丈夫休妻情况相 突兀,分量惊人的重。“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当普遍,妻子根本没有说话的权 再娶妻’。”莺莺明白,她和张生的爱情正达到一个危险地带,张利。如果惹恼了长辈也一般逃脱 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的爱情的巨大考验。张生得中的话,他将不了被休的命运。《孔雀东南飞》 成为高门大族的择婿对象;如果落第,老夫人又不承认这个白衣中刘兰芝不就是这样的命运吗? 女婿。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莺莺。在这里,我们窥见了封建时代妇所以说莺莺的担心是必然的。 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的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 惨屈辱的地位。如果剧中的张生不是一位忠厚志诚的君子的话, 莺莺的弃妇的命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部分(【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 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
情态描写 对丈夫 大胆、直露、直抒胸臆 常用名词 叠音词 排比句 加“儿”字 形容 一唱三叹 声情并茂 长亭饯别:莺莺、张生二人的 情态、心理 ①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 ②莺莺珍视爱情而轻视功 名利禄的情感 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 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 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 “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 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 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 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 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 气口吻,宛然在侧。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 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 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视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 利’,拆鸳鸯在两下里”,我们在理解时不要忘记这些话是当着老 夫人的面说的,它显示了莺莺倔强的反抗性格。《长亭送别》历来 为人们所赞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思想上有新意,它不仅 表现了爱情和封建家长的矛盾,而且对读书追求功名利禄那一套 世俗观念做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第三部分(【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 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既希望他“得官不得官, 疾便回来”,又担心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这种心态不仅表现 了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而且表明了她对二人前途的深深的忧 虑。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在老夫人和长老相继 离去后,莺莺面对即将赴考的张生,百感交集,肝肠痛断。她首 先叮嘱张生的是:“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又一次表现 了她在功名利禄问题上与老夫人截然不同的态度。面对即将远去 的爱人,莺莺千叮咛,万嘱咐,“顺时自保揣身体”,“鞍马秋风里, 最难调护,最要扶持”。这些体贴入微的话,写出莺莺对张生的缠 绵深情,表现了她温柔贤慧的性格。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长 亭送别》的末尾,莺莺终于把藏在心底的话说出。这话来得如此 突兀,分量惊人的重。“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 再娶妻’。”莺莺明白,她和张生的爱情正达到一个危险地带,张 生得中与否都是对他们的爱情的巨大考验。张生得中的话,他将 成为高门大族的择婿对象;如果落第,老夫人又不承认这个白衣 女婿。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莺莺。在这里,我们窥见了封建时代妇 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的压力,以及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里妇女悲 惨屈辱的地位。如果剧中的张生不是一位忠厚志诚的君子的话, 莺莺的弃妇的命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部分(【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 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 莺莺的担心反映了那个时 代妇女的命运,丈夫休妻情况相 当普遍,妻子根本没有说话的权 利。如果惹恼了长辈也一般逃脱 不了被休的命运。《孔雀东南飞》 中刘兰芝不就是这样的命运吗? 所以说莺莺的担心是必然的。 临行嘱托: 莺莺对终生的关张和担心 温柔 且莫停妻 贤慧 再娶妻 复杂、细腻
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分手场面: 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 不舍而又不得不舍 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 和不忍离去的眷恋。“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深秋郊外黄昏图莺莺 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 (萧瑟凄冷)(听觉、视觉) 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明月松间照, 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清泉石上流 以静衬动 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 鸟鸣山更幽” 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 环境的凄 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 凉莺莺的 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当 痛不欲生 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 人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技巧拾零 二、技巧鉴赏 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 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也指社会环境。在《牡丹亭》“惊 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梦”中,美好的自然景色,使杜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丽娘惊喜万分,由此春情萌发, 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但这是封建礼教所制约的现实 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环境所不能允许的,因此情与环 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境的不协调,构成了戏剧冲突 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茶馆》则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 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 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通过常 折中尤为突出 四爷被逮捕和康顺子被出卖,表 ①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现市民、农民与清末统治阶级的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 冲突。 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 理解剧中的潜台词 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 潜台词指台词中包含或未 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 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之意。分析剧本要注意舞台提示 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 和人物台词中的言外之意。例 恨压三峰华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如:当周朴园说“窗户谁叫打开 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的”时,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 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 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门,舞台提示中“很自然”四 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个字就暗示了鲁侍萍的特殊身 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份,“慢慢地”三个字则揭示了 【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花、靥,被、枕,衫、袖, 鲁侍萍痛苦,矛盾的心理。又如: 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周朴固说“梅家的一个年轻小 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姐,很贤慧,也很规矩”,鲁侍 间以反复的咏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萍却说:“可是她不是小姐,她 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
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 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 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 和不忍离去的眷恋。“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 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 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 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 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 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 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 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当 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 人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二、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 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 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 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 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 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 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这在《长亭送别》一 折中尤为突出。 ①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 全折运用了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 叠音、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 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 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地表现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 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泪添九曲黄河溢, 恨压三峰华岳低”都是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 无以复加的地步;“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用了“红 泪”和“青衫泪”两个典故,是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暖 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是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 苦至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寄附于客观事物, 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花、靥,被、枕,衫、袖, 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 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 间以反复的咏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 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 分手场面: 分手场面: 依依不舍而又不得不舍 深秋郊外黄昏图 莺莺 (萧瑟凄冷) (听觉、视觉)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以静衬动 “鸟鸣山更幽” 环境的凄 凉莺莺的 痛不欲生 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 也指社会环境。在《牡丹亭》“惊 梦”中,美好的自然景色,使杜 丽娘惊喜万分,由此春情萌发, 但这是封建礼教所制约的现实 环境所不能允许的,因此情与环 境的不协调,构成了戏剧冲突。 《茶馆》则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 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 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 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通过常 四爷被逮捕和康顺子被出卖,表 现市民、农民与清末统治阶级的 冲突。 理解剧中的潜台词 潜台词指台词中包含或未 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 之意。分析剧本要注意舞台提示 和人物台词中的言外之意。例 如:当周朴园说“窗户谁叫打开 的”时,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 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 门”,舞台提示中“很自然”四 个字就暗示了鲁侍萍的特殊身 份,“慢慢地”三个字则揭示了 鲁侍萍痛苦,矛盾的心理。又如: 周朴固说“梅家的一个年轻小 姐,很贤慧,也很规矩”,鲁侍 萍却说:“可是她不是小姐,她 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 技巧拾零
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的。”鲁侍萍的反驳,是对周朴 ②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园伪饰的揭露,同时也是对自己 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以前的不规矩行为的悔恨。再 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 如:当周朴园明知进来的人就是 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例如,【端 周大海时,他还是问了一句:“你 叫什么名字?”周朴圆的明知故 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 问,就不单是资本家的傲慢,同 冷氛围:【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时还别有用心,他是告诉站在 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旁的鲁侍萍:“我是不会认这个 儿子的!” 感情:【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 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 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作品不仅大量运用民间口语,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和俗语、 成语,而且善于将民间口语加工为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 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 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 三、体裁知识 美文赏析 我国古代戏剧发展历程(二) 元末、明清时期:元末出现了南戏,它是当时流行在浙东沿 《西厢记》曲子 海一带的杂剧,它吸收了各种民间词调演唱故事及北方杂剧的长 王实甫 处发展而来。一般先由副末开场,报告演唱宗旨和全剧大意。从 【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 第二出起,生旦等重要角色相继出场,逐步展开情节,并经过种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 种悲欢离合,以生旦团圆终场。南戏称一场为一出,每出例有下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 场诗,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以一段自我介绍的长白,叫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 做定场白。曲词的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和尾声。这是人的不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 断努力,京剧更加发展,并逐渐流行到全国各地,从元末明初到东洋海般深思渴。毒害的恁 清中叶戏曲创作的主张形式,也就是后人用以区别于杂剧的传奇 戏 近代:地方戏曲日趋繁盛,有的唱腔更加丰富,有的剧目更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 加丰富,并且有一批大型地方戏曲趋于定型和成熟。乾隆末年,香馥酸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 四大徽班把二簧戏带到北京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 的优点,形成了京剧。到了近代,再经过无数艺成为在全国影响成担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 最大的一个剧种 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 名儿误赚了我
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②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作者善于把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与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融为 一体,从而形成清丽华美、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作品融入了不少古代诗词的语句,其特有的语义、情味和表 达效果与剧中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例如,【端 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碧 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 冷氛围;【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 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 感情;【耍孩儿】中“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近》词中 “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 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作品不仅大量运用民间口语,吸收了不少的方言词和俗语、 成语,而且善于将民间口语加工为富于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滚 绣球】一曲的语汇、语句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可以说是口语 的韵律化,通俗自然、生动活泼而又富于文采。 三、体裁知识 我国古代戏剧发展历程(二) 元末、明清时期:元末出现了南戏,它是当时流行在浙东沿 海一带的杂剧,它吸收了各种民间词调演唱故事及北方杂剧的长 处发展而来。一般先由副末开场,报告演唱宗旨和全剧大意。从 第二出起,生旦等重要角色相继出场,逐步展开情节,并经过种 种悲欢离合,以生旦团圆终场。南戏称一场为一出,每出例有下 场诗,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以一段自我介绍的长白,叫 做定场白。曲词的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和尾声。这是人的不 断努力,京剧更加发展,并逐渐流行到全国各地,从元末明初到 清中叶戏曲创作的主张形式,也就是后人用以区别于杂剧的传奇 戏。 近代:地方戏曲日趋繁盛,有的唱腔更加丰富,有的剧目更 加丰富,并且有一批大型地方戏曲趋于定型和成熟。乾隆末年, 四大徽班把二簧戏带到北京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 的优点,形成了京剧。到了近代,再经过无数艺成为在全国影响 最大的一个剧种。 美文赏析 《西厢记》曲子 王实甫 【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 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 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 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 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 东洋海般深思渴。毒害的恁么。 的。”鲁侍萍的反驳,是对周朴 园伪饰的揭露,同时也是对自己 以前的不规矩行为的悔恨。再 如:当周朴园明知进来的人就是 周大海时,他还是问了一句:“你 叫什么名字?”周朴圆的明知故 问,就不单是资本家的傲慢,同 时还别有用心,他是告诉站在一 旁的鲁侍萍:“我是不会认这个 儿子的!” 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 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 琼枝挫。白头娘不负荷,青春女 成担阁,将俺那锦片也似前程蹬 脱。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 名儿误赚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