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指导书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2,文件大小:237.7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定 目的 会撒开机械的实际构造而仅仅从运动的观察来绘制其机构的运动简图 2.验证和巩固自由度的计算。 3.分析一些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和验证其曲柄存在条件。 二、设备和工具 (一)设备 1.插齿机 2.小型冲床 3.油泵模型4摆杆导杆机构模型5.其它机械模型 6.缝纫机 7.内燃机8.抛光机9.颚式破啐机 10. 制动机构 11.步进输 送机12.假肢关节机构13.装订机构14.机车驱动机构等模型。 (一)T只 三角尺、纸等(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 1.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数目、运动剧的类型和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 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撒开机构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构件 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的运动刷代表符号见教科书。须注意有三种运动副构件的表示方法。 2.测绘方法 ā.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器或模型缓慢地运动,从原动构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 分成几个运动单位,从而确定组成的构件数目。 b.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刷的类型和数目。 c.在草稿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联接次序,在确定原动件的合适位置后,从原构件 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稿 数字 分别表示各 构件,用A、B、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在原动件上画箭头表示原动件及原动件的转向或移动方向。 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既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位置尺寸或角度 等,在所确定的原动件的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将草稿画成正式的运动简图,注意这里的比例 与机械先制图中中的不同。 实际长度(L)四 比例尺= 图上长度(Ls)m 四、实验步骤 1.阅读教科书有关章节,从所举实例中,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在草稿上绘制指定的几个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如下: 3.冲床模型须要求按比例绘出冲压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指出它属于哪一种四杆机构 并指出各个运动副,计算自由度。 4.油泵模型须测量各构件的实际尺寸,按比例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指出它们是哪一种 四杆机构,如何演化而成?并计算其自由度。其各构件的长度是否符合四杆曲柄存在条件? 5.绘出插齿机插刀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其自由度。为节省时间可不进行 测量。但应目测使实物大致一样。 6.绘出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其自由度,也不进行测量,凭目测使图与实物 大致相等。 7.绘出转动杆机构或其它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自由度。实验完成后将草稿交给教师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定 一、目的      1.学会撇开机械的实际构造而仅仅从运动的观察来绘制其机构的运动简图。      2.验证和巩固自由度的计算。 3.分析一些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和验证其曲柄存在条件。 二、设备和工具 (一)设备 1.插齿机 2.小型冲床 3.油泵模型 4.摆杆导杆机构模型 5.其它机械模型 6.缝纫机 7.内燃机 8.抛光机 9.颚式破啐机 10. 制动机构 11.步进输 送机 12.假肢关节机构 13.装订机构 14.机车驱动机构等模型。 (二)工具 三角尺、纸等(自备) 三、原理和方法 1.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的构件数目、运动副的类型和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 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撇开机构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构件 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征, 常用的运动副代表符号见教科书。须注意有三种运动副构件的表示方法。 2.测绘方法: a.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器或模型缓慢地运动,从原动构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 分成几个运动单位,从而确定组成的构件数目。 b.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c.在草稿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联接次序,在确定原动件的合适位置后,从原构件 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稿,用数字 1、2、3……分别表示各构件,用 A、B、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在原动件上画箭头表示原动件及原动件的转向或移动方向。 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既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位置尺寸或角度 等,在所确定的原动件的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将草稿画成正式的运动简图,注意这里的比例 与机械制图中中的不同。 实际长度(LAB)m 比例尺= —————————— 图上长度(LAB)mm 四、实验步骤 1.阅读教科书有关章节,从所举实例中,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在草稿上绘制指定的几个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如下: 3.冲床模型须要求按比例绘出冲压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指出它属于哪一种四杆机构, 并指出各个运动副,计算自由度。 4.油泵模型须测量各构件的实际尺寸,按比例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指出它们是哪一种 四杆机构,如何演化而成?并计算其自由度。其各构件的长度是否符合四杆曲柄存在条件? 5.绘出插齿机插刀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其自由度。为节省时间可不进行 测量。但应目测使实物大致一样。 6.绘出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其自由度,也不进行测量,凭目测使图与实物 大致相等。 7.绘出转动杆机构或其它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自由度。实验完成后将草稿交给教师

审阅。 8绘出缝纫机的脚踏板部分和机针部分的机构示意图。 五、思考题 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那些内容?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构件的位置为什么可以任意选定?会不会影响简图的正确 性?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六、实验报告要求 在实验报告中,要写上所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名称,并计算其自由度

审阅。 8.绘出缝纫机的脚踏板部分和机针部分的机构示意图。 五、 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那些内容?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构件的位置为什么可以任意选定?会不会影响简图的正确 性?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六、 实验报告要求 在实验报告中,要写上所测绘机构运动简图的名称,并计算其自由度

实验二齿轮范成原理 在工程中,齿轮齿廓的制造方法很多。其中以用范成法制造最为普遍,因此,有必要对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形成过程加以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和工具 齿轮范成仪、圆规、三角尺、剪刀、绘图纸、圆珠笔。 三、原理和方法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共轭齿席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加工时, 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齿坯,它们仍保持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 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所制作的齿轮的齿廊就是刀具 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齿序。则其包络线亦为渐开线。由于在实际 加工时看不到各个位置形成的包络线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于刀具之间的传 动过程,并用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记录在绘图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 成的过程。范成仪所用的模型为齿条插刀,仪器构造如图3一1所示:圆盘1绕其固定的轴 心0转动,衡拖板5上装有刀具6,衡拖板5与圆盘1同步模拟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运动。刀 具6在衡拖板5上的垂直方向位置可以调节,以实现刀具中线至轮坯中心的距离可调。 在切制标准齿轮时,将刀具中线调节至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的位置(或者使刀具 的齿顶与齿轮的齿根相切):当切制变位齿轮时,应重新调整刀具中线的位置,其变位值xm 6 5 1一半圆盘2一钢丝一纵拖板4一机架5一衡拖板6一齿条刀具一压环8一纵杆

实验二 齿轮范成原理 在工程中,齿轮齿廓的制造方法很多。其中以用范成法制造最为普遍,因此,有必要对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形成过程加以研究。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2. 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3. 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 设备和工具 齿轮范成仪、圆规、三角尺、剪刀、绘图纸、圆珠笔。 三、 原理和方法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互相啮合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加工时, 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齿坯,它们仍保持固定的角速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 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所制作的齿轮的齿廓就是刀具 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齿廓。则其包络线亦为渐开线。由于在实际 加工时看不到各个位置形成的包络线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于刀具之间的传 动过程,并用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记录在绘图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 成的过程。范成仪所用的模型为齿条插刀,仪器构造如图 3-1 所示:圆盘 1 绕其固定的轴 心 0 转动,衡拖板 5 上装有刀具 6,衡拖板 5 与圆盘 1 同步模拟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运动。刀 具 6 在衡拖板 5 上的垂直方向位置可以调节,以实现刀具中线至轮坯中心的距离可调。 在切制标准齿轮时,将刀具中线调节至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的位置(或者使刀具 的齿顶与齿轮的齿根相切);当切制变位齿轮时,应重新调整刀具中线的位置,其变位值 xm。 图 3—1 1—半圆盘 2—钢丝 3—纵拖板 4—机架 5—衡拖板 6—齿条刀具 7—压环 8—纵杆

下面是实验时所用的公式: 基圆直径: d=d'cosa 齿轮分度圆直径:dz 齿轮齿顶圆直径:d。=d+2(h。+x)m 齿轮齿根圆直径:d/=d-2(。+e'-x)m 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后:s=+2 xntan@ 2 式中x为变位系数,其值应满足关系:X≥h。一三 当h。=1a=20°时,:mm=17 x≥17 17 则齿条的径向移动距离为xm 四、实验步骤 1.绘制标准齿轮 (1)在图纸上作中心线。按基本参数m=25m、2=8、a=20°、h。=1、c'=0.25(或 m=20mm、z=8、Q=20°、h。=1、c=0.25)分别绘制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及基圆(一 般只画半个圆即可)。 (2)将超出齿顶圆图纸留下1皿的余量后剪去,然后通过圆环(及螺钉)把图纸加紧 在圆盘上,并注意使图纸中心与圆环中心重合。 (3)调整刀具使其中心线与分度圆相切(或调节刀具的齿顶线使其与齿轮的齿根圆相 切)即此时刀具处在切制标准齿轮的位置上。 (4)切制时,首先将齿条推至左边(或右边)极端位置用于推动齿条使其移动。每移 动一格则用笔沿齿条轮廓在图纸上画下该齿廓在齿坯上的投影线,直到形成2一3个完整 的齿轮图形为止。此过程中要注意轮坯上齿廓的形成过程。 (5)观察所得的齿廓是否有根切现象,找出原因,以便进行变位。 2.绘制变位齿轮 按上述位置把齿条刀退后(远离齿轮中心)距离m(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17-三.17-8).然后按标准齿轮相同方法绘出2~3个齿即可· (xm1717

下面是实验时所用的公式: 基圆直径: d =d`cos b α 齿轮分度圆直径: d=mz 齿轮齿顶圆直径: d =d+2(h * a + a x )m 齿轮齿根圆直径: d =d-2((h * +c * - f a x )m 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后:s= 2 πm +2 x m tan α 式中 x 为变位系数,其值应满足关系: x≥h * a min min z − zz 当 h * a =1 α =20°时, z =17 min ∵ x ≥ 17 17-z 则齿条的径向移动距离为 x m 四、 实验步骤 1.绘制标准齿轮 (1)在图纸上作中心线。按基本参数 m=25mm、z=8、α =20°、h * =1、c * =0.25(或 m=20mm、z=8、 a α =20°、h * a =1、c * =0.25)分别绘制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及基圆〔一 般只画半个圆即可〕。 (2)将超出齿顶圆图纸留下 1mm 的余量后剪去,然后通过圆环(及螺钉)把图纸加紧 在圆盘上,并注意使图纸中心与圆环中心重合。 (3)调整刀具使其中心线与分度圆相切(或调节刀具的齿顶线使其与齿轮的齿根圆相 切)即此时刀具处在切制标准齿轮的位置上。 (4)切制时,首先将齿条推至左边(或右边)极端位置用于推动齿条使其移动。每移 动一格则用笔沿齿条轮廓在图纸上画下该齿廓在齿坯上的投影线,直到形成 2 一 3 个完整 的齿轮图形为止。此过程中要注意轮坯上齿廓的形成过程。 (5)观察所得的齿廓是否有根切现象,找出原因,以便进行变位。 2.绘制变位齿轮 按上述位置把齿条刀退后(远离齿轮中心)距离 xm(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 ( x max = 17 17 − z = 17 − 817 ).然后按标准齿轮相同方法绘出 2~3 个齿即可

五、思考题 1.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根切现象是怎样的,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如何避免根切? 2,比较用同一齿条刀具加工的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几何参数与几何形状哪些相同哪 些不相同?何故 3.进一步理解分度圆和基圆的关系,在一对标准齿轮或一对变位齿轮啮合传动中有何相 同,有何不同? 4.观察齿轮的齿廓曲线是否全是渐开线,根切现象发生在基圆之内,还是基圆之外,用 齿厚公式计算任意齿厚的尺寸。 5.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山。+c')m, 6.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和齿坯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有何要求,为什么?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把刀具和被加工齿轮的原始数据填入范成出的齿轮的齿根圆内。 2.按照下表要求计算被加工的齿轮的参数,并标注到最终模拟加工好的齿轮上。 计算结果(m) 名称 符合 计算公式 m=25,z=8 m=20,z=8 标淮 变位 标准变位 齿轮 齿轮 齿轮齿轮 最小变位 系数 基圆直径 db 齿项圆直径 da 齿根圆直径 d 分度圆齿厚 基圆齿厚 齿顶圆齿厚 齿距

五、 思考题 1.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根切现象是怎样的,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如何避免根切? 2.比较用同一齿条刀具加工的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几何参数与几何形状哪些相同哪 些不相同?何故? 3.进一步理解分度圆和基圆的关系,在一对标准齿轮或一对变位齿轮啮合传动中有何相 同,有何不同? 4.观察齿轮的齿廓曲线是否全是渐开线,根切现象发生在基圆之内,还是基圆之外,用 齿厚公式计算任意齿厚的尺寸。 5.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h * a +c * ) m. 6.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和齿坯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有何要求,为什么?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把刀具和被加工齿轮的原始数据填入范成出的齿轮的齿根圆内。 2.按照下表要求计算被加工的齿轮的参数,并标注到最终模拟加工好的齿轮上。 名称 符合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mm) m=25,z=8 m=20,z=8 标准 齿轮 变位 齿轮 标准 齿轮 变位 齿轮 最小变位 系数 x min 基圆直径 d b 齿顶圆直径 d a 齿根圆直径 d f 分度圆齿厚 S 基圆齿厚 b s 齿顶圆齿厚 a s 齿距 p

实验三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带传动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2.测定带传动滑动功率 3.测定带传动效率 4.测定张紧力工作中的弹性打滑现象 二、思考题 1.为什么从动轮的实测转速会比计算转速略小? 2,打滑与弹性滑动有何区别?它们发生于哪个轮子,发生在什么时候?能否避免? 3.影响效率和滑动率e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它们在设计皮带中有何用处?设计皮带 中一般取n=?=?为什么? 三、带传动实验台使用说明书 带传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传动,其性能试验为(机械设计)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作实验 之一,也是产品开发中的一项重要鉴别手段。本实验台的完善设计保证操作者用最简便的操 作,同时又概今形象地获得滑动曲线及传动的效率曲线。由干采用了自流申机为原动机及负 载,具有无级调速功能,使得本实验台可在操作者希望的任意转速条件下进行实验。本实验 台设计了专门的带传动预张力形成机构,预张力可预先准确设计,在实验过程中,预张力稳 定不变。在实验台的控制箱中配置了单片机,设计了专用的软件,使本实验台具有数据采集、 显示、保持、记忆等多种人工智能。本实验台与其它仪器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可与杭州星辰 仪器设备公司已开发的机械动态EC-B参数测试仪组合使用,也可与386、486等微机对接 (本实验台已备有接口),这时可自动显示并打印实验数据及实验曲线。 (一)主要技术参数 1.直流电机功率:2台×50W 2.主动电机调速范用:500~2000r/min 3.额定转矩:T=0.24N.m=2450g.cm 4.实哈台尺十:长×宽×高=600×280×300 5.电源:220v交流 计算公式 滑动率 6=-上-mD-mD-4-4 mm,D 效率 贵 式中:V、V2一主、从动轮的圆周速度 n1、n2一主、从动带轮的转速r/min T、T2一主、从带轮上转矩,Nm

实验三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带传动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2.测定带传动滑动功率 3.测定带传动效率 4.测定张紧力工作中的弹性打滑现象 二、思考题 1.为什么从动轮的实测转速会比计算转速略小? 2.打滑与弹性滑动有何区别?它们发生于哪个轮子,发生在什么时候?能否避免? 3.影响效率η和滑动率ε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它们在设计皮带中有何用处?设计皮带 中一般取η=?ε =? 为什么? 三、带传动实验台使用说明书 带传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传动,其性能试验为(机械设计)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作实验 之一,也是产品开发中的一项重要鉴别手段。本实验台的完善设计保证操作者用最简便的操 作,同时又概念形象地获得滑动曲线及传动的效率曲线。由于采用了直流电机为原动机及负 载,具有无级调速功能,使得本实验台可在操作者希望的任意转速条件下进行实验。本实验 台设计了专门的带传动预张力形成机构,预张力可预先准确设计,在实验过程中,预张力稳 定不变。在实验台的控制箱中配置了单片机,设计了专用的软件,使本实验台具有数据采集、 显示、保持、记忆等多种人工智能。本实验台与其它仪器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可与杭州星辰 仪器设备公司已开发的机械动态 MEC-B 参数测试仪组合使用,也可与 386、486 等微机对接 (本实验台已备有接口),这时可自动显示并打印实验数据及实验曲线。 (一)主要技术参数 1.直流电机功率:2 台×50W 2.主动电机调速范围:500~2000r/min 3.额定转矩:T=0.24N. m=2450g.cm 4.实验台尺寸:长×宽×高=600×280×300 5.电源:220V 交流 计算公式 滑动率 1 21 11 2211 1 21 n nn Dn DnDn V VV − = − = − = π π π ε 效率 11 22 nT nT η == 式中: 、 —主、从动轮的圆周速度; V1 V2 1 n 、 —主、从动带轮的转速 r/min 2 n T1 、 —主、从带轮上转矩,N.m T2

(二)结构特点 1.机械结构 本实验的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 一台作为负我的发动机 对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5 21 图2一1实验台机械结构 1一从动直流电机2一从动带轮3一传动带4一主动带轮5一主动直流电机6一牵引 7一滑轮8一砝码9一拉簧 10一浮动支座11一周定支座12-底座13 拉力传感器 对发电机、每按一下“加载”按键,就相当于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 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线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主动电机力矩)、 T(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序号13),传感器输出的电讯号正比于、 了2,因而可以作为测定T,、T2的原始讯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 传动预紧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预定带传动的预紧力F。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轮背后的环形槽(本图未表 示)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讯号。 2、电子系统 电子系的结框图加图2一2所示 实验台内附设单片机 ,承担检测 数据处理、信息记忆、自动显示等功能。如外接本公 司定型产品MC-B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或386、486微型计算机,这时测试仪或计算机就可 自动显示并能打印输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ε一T:及效率曲线η一T:关数据

(二)结构特点 1.机械结构 本实验的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 1 所示。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 一台则作为负载的发动机。 对原动机,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图 2—1 实验台机械结构 1—从动直流电机 2—从动带轮 3—传动带 4—主动带轮 5—主动直流电机 6—牵引 7—滑轮 8—砝码 9—拉簧 10—浮动支座 11—固定支座 12—底座 13—拉力传感器 对发电机、每按一下“加载”按键,就相当于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 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 (主动电机力矩)、 2 (从动电机力矩)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序号 13),传感器输出的电讯号正比于T 、 ,因而可以作为测定T 、T 的原始讯号。 1 T T2 1 1 2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滚动滑槽),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 传动预紧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预定带传动的预紧力 。 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轮背后的环形槽(本图未表 示)中,由此可获得必需的转速讯号。 2、电子系统 电子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 2—2 所示。 实验台内附设单片机,承担检测、数据处理、信息记忆、自动显示等功能。如外接本公 司定型产品 MEC-B 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或 386、486 微型计算机,这时测试仪或计算机就可 自动显示并能打印输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ε-T2及效率曲线η-T2关数据

主、被动轮矩传惑器 单片徽计 厂主、被动轮转矩显示 主、动轮转速传 主、装动转速显示轮 测试仪接口 黄机接口 机械动嘉版仪 计算 CRT示 CT圣示打 图2一2实验台电子系统框图 3.操作部分 操作部分主要集中在机台正面的面板上,面板的布置如图2一3所示。 拔有指示 图用里恩 从动晚情陆(⊙☐ 转速粉地工转金品转五 从动伦粉范是费 图2一3实验台面板布置图 PPP令月 23456 图2一4实验台背面布置图 1一主动力矩放大倍数调节2一接地端子3一被动力矩调零4一主动力矩调零5一 S232接口6一电源插座 在机台背面有微机S232接口、主动轮转矩I及被动轮转矩Ⅱ调零旋钮等,其布置情 况如图4所示。 (三)实验操作 (1)人工记录操作方法 1.不同型号传动带需在不同预紧力F。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也可对同一型号传动带,采

图 2—2 实验台电子系统框图 3.操作部分 操作部分主要集中在机台正面的面板上,面板的布置如图 2—3 所示。 图 2—3 实验台面板布置图 图 2—4 实验台背面布置图 1—主动力矩放大倍数调节 2—接地端子 3—被动力矩调零 4—主动力矩调零 5— RS232 接口 6—电源插座 在机台背面有微机 RS232 接口、主动轮转矩 I 及被动轮转矩 II 调零旋钮等,其布置情 况如图 4 所示。 (三)实验操作 (1)人工记录操作方法 1.不同型号传动带需在不同预紧力 F0 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也可对同一型号传动带,采

用不同预拉力,试验不同预拉力对传动性能的影响。为了改变预紧力F。,如图16一1所示, 只需改变砝码8的大小。 接通电源 在接通电源前首先将电机调速旋纽逆时针转至“最低速”(0速)位置,撒电源开关接 通电源,按一下“清零”键,然后将调速旋钮时针相向“高速”方向旋转,电机由起动,逐 渐增速,同时观察实验台面板上主动论转速显示屏上的转速数,其上的数字即为当时的电机 转速。当主电机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本实验建议预定转速为1000~1050r血i左右)时,停 止转速调节。此时从动电机转速也将稳定的显示在显示屏上 3.转矩岁点及放大倍数调整 在空载状态下调整机台背面(参见图2一4)调零电位器,使被动转矩显示(参图2一3) 上的转矩数0一~0.030Nm,主动轮在0.050一0.090.m。待调零稳定后(一般在转动调零电位 器后,显示器跳动23次即可达到稳定值)按加载裤一次,最左边1个加载指示灯亮,待 主、被动轮转速及转矩显示稳定后, 调节主动轮放大倍数电位器,使主动轮转矩增量略大于 被动轮转矩增量(一般出厂时已调好)。显示稳定后按清零健,在进行调零。如此反复几 次,即可完成转矩零点数放大倍数调整。 4.加载 在空载时,记录主、被动轮转矩与转速。按“加拔”锥一次,第一加载指示打亮,待 显示基本稳定后记下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值。再按“加载”键一次,第二个加载指示灯 待显示稳 被 轮的转矩及转速。第三次按“加载”健,三个加载指示 灯亮,记录下主、被动轮的转钜、转速。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7个加载指示灯亮,记录下八组数据。根据这八组数据便可作出带 传动滑动曲线8一T,及效率曲线1一T,。 在记录下各组数据后应及时按“清零”键。显示灯泡全部熄灭,机构处于空载状态,关电 源前,应将电机调速至零,然后再关闭电源 为便于记录数据,在试验台的面板上还设置了“保持”健,每次加载数据基本稳定后,按 “保持”键即可使转矩,转速稳定在当时的显示值不变。按加载键,可脱离“保持状态。 (2)与MEC一B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连接 如前所述,DSC一II型智能带传动试验台,可与EC一-B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连接,组成试 验系统 其操作步骤如下: 1.联接试验台与MEC一B测试仪 使用所配的4根连接线,通过试验台面板上的信号输出接口,将试验台转矩I、I及转 速I、II输出信号接入测试仪第1、2、5、6通道(参见MEC一B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说明书)。 使用导线连接试验台后板的接地端子与测试仪后板接地端子(消除干扰)。 2. 测试仪参数预置 打开测试仪电源,通过键盘置入: 4015.00 EXEC MON 4025.00 EXEC MON 其中×××在此表示对试验台的转矩输出电压信号5V时所对应的力矩值(参见测试仪 使用说明书)。一般可先置入×××=5.00。为使测试仪显示的力矩尽量和试验台显示值接

用不同预拉力,试验不同预拉力对传动性能的影响。为了改变预紧力 ,如图 16—1 所示, 只需改变砝码 8 的大小。 F0 2.接通电源 在接通电源前首先将电机调速旋钮逆时针转至“最低速”(0 速)位置,揿电源开关接 通电源,按一下“清零”键,然后将调速旋钮时针相向“高速”方向旋转,电机由起动,逐 渐增速,同时观察实验台面板上主动论转速显示屏上的转速数,其上的数字即为当时的电机 转速。当主电机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本实验建议预定转速为 1000~1050r⁄min 左右)时,停 止转速调节。此时从动电机转速也将稳定的显示在显示屏上。 3.转矩零点及放大倍数调整 在空载状态下调整机台背面(参见图 2—4)调零电位器,使被动转矩显示(参图 2—3) 上的转矩数 0~0.030N.m,主动轮在 0.050~0.090N.m。待调零稳定后(一般在转动调零电位 器后,显示器跳动 2~3 次即可达到稳定值)按加载键一次,最左边 1 个加载指示灯亮,待 主、被动轮转速及转矩显示稳定后,调节主动轮放大倍数电位器,使主动轮转矩增量略大于 被动轮转矩增量(一般出厂时已调好)。显示稳定 后按清零键,在进行调零。如此反复几 次,即可完成转矩零点数放大 倍数调整。 4.加载 在空载时,记录主、被动轮转矩与转速。按“加载”键一次,第一加载指示灯亮,待 显示基本稳定后记下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值。再按“加载”键一次,第二个加载指示灯 亮,待显示稳定后再次记下主、被动轮的转矩及转速。第三次按“加载”键,三个加载指示 灯亮,记录下主、被动轮的转距、转速。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 7 个加载指示灯亮,记录下八组数据。根据这八组数据便可作出带 传动滑动曲线ε- 及效率曲线η- 。 T2 T2 在记录下各组数据后应及时按“清零”键。显示灯泡全部熄灭,机构处于空载状态,关电 源前,应将电机调速至零,然后再关闭电源。 为便于记录数据,在试验台的面板上还设置了“保持”键,每次加载数据基本稳定后,按 “保持”键即可使转矩,转速稳定在当时的显示值不变。按加载键,可脱离“保持”状态。 (2)与 MEC-B 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连接 如前所述,DSC-II 型智能带传动试验台,可与 MEC-B 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连接,组成试 验系统,其操作步骤如下: 1.联接试验台与 MEC-B 测试仪 使用所配的 4 根连接线,通过试验台面板上的信号输出接口,将试验台转矩 I、II 及转 速 I、II 输出信号接入测试仪第 1、2、5、6 通道(参见 MEC-B 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说明书)。 使用导线连接试验台后板的接地端子与测试仪后板接地端子(消除干扰)。 2.测试仪参数预置 打开测试仪电源,通过键盘置入: 4 0 1 5. 0 0 EXEC MON 4 0 2 5. 0 0 EXEC MON 其中×××在此表示对试验台的转矩输出电压信号 5V 时所对应的力矩值(参见测试仪 使用说明书)。一般可先置入×××=5.00。为使测试仪显示的力矩尽量和试验台显示值接

近,可在试验过程中,作进一步调整。 再键入: 34 ExE可 MON 33 EXE网 MON 测试仪处于带传动试验待命状态。测试仪CT显示曲线ε一T、η一T,坐标图。 3.设定试验台预紧力F。及接通电源启动电机(同前一节)。 4。试验台转矩零点及放大倍数调整(同前一节) 5.加载 当测试仪处于带传动试验待命状态,试验台处于空载状态时,按一下测试仪EXEC键,测 试仪1、2通道采样指示灯亮,测试仪对试验台主、被动带轮转矩及转速采样,结束后在CRT 显示屏上显示当时的转矩及转速值,LD数码显示33。 按一下试验台“加载”键,载荷指示灯亮,待试验台转矩、转速显示稳定后,再按测试 仪EXEC健。结束 ,CT显示试验台加载一点后的转矩、转速值,LED数码管显示33。 再按“加载”键一次,加载二点,显示稳定后再按测试仪EXC键,显示第二次加载的转矩 转速值。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试验台“加载”7次,7个载荷指示灯亮,再按一下EXEC键,结束 后,测试仪CT屏显示如图2-5所示带传动试验E一T2、一T2曲线,LD显示33表示试 验结束。若要输出试验结果,则按一下测试仪PRT健,即可将CRT显示屏通过P一40打 印机拷贝,并同时输出各试验点参数。如图2一5所示。 n(rpm) n.(rpm) T(Nm) T(Nm) n % NO 1936.00 1932.50 0000.08 0000.01 0017.35 0000.20 1 1699.50 1682.50 0000.38 0000.30 0078.99 0000.99 2 1616.50 1548.50 0000.67 0000.52 0074.19 0004.20 3 152800 134650 000085 000064 006646 001190 4 1562.50 1189.50 0000.87 0000.68 0059.46 0023.87 5 155850 107750 000086 000069 005542 003087 6 1546.50 0987.50 0000.88 0000.71 0051.41 0036.15 1546.00 0938.50 0000.84 0000.70 0050.83 0039.32 8 图2-5

近,可在试验过程中,作进一步调整。 再键入: 3 4 EXEC MON 3 3 EXEC MON 测试仪处于带传动试验待命状态。测试仪 CRT 显示曲线ε- 、η- 坐标图。 T2 T2 3.设定试验台预 紧力 及接通电源启动电机(同前一节)。 F0 4.试验台转矩零点及放大倍数调整(同前一节)。 5.加载 当测试仪处于带传动试验待命状态,试验台处于空载状态时,按一下测试仪 EXEC 键,测 试仪 1、2 通道采样指示灯亮,测试仪对试验台主、被动带轮转矩及转速采样,结束后在 CRT 显示屏上显示当时的转矩及转速值,LED 数码显示 33。 按一下试验台“加载”键,载荷指示灯亮,待试验台转矩、转速显示稳定后,再按测试 仪 EXEC 键。结束后,CRT 显示试验台加载一点后的转矩、转速值,LED 数码管显示 33。 再按“加载”键一次,加载二点,显示稳定后再按测试仪 EXEC 键,显示第二次加载的转矩 转速值。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试验台“加载”7 次,7 个载荷指示灯亮,再按一下 EXEC 键,结束 后,测试仪 CRT 屏显示如图 2—5 所示带传动试验ε- 、η- 曲线,LED 显示 33 表示试 验结束。若要输出试验结果,则按一下测试仪 PRINT 键,即可将 CRT 显示屏通过 PP-40 打 印机拷贝,并同时输出各试验点参数。如图 2—5 所示。 T2 T2 00.1546 50.1546 50.1558 50.1562 00.1528 50.1616 50.1699 00.1936 )(1 rpmn 50.0938 50.0987 50.1077 50.1189 50.1346 50.1548 50.1682 50.1932 )( 2 rpmn 84.0000 88.0000 86.0000 87.0000 85.0000 67.0000 38.0000 08.0000 )(1 NmT 70.0000 71.0000 69.0000 68.0000 64.0000 52.0000 30.0000 01.0000 )(2 NmT 83.0050 41.0051 42.0055 46.0059 46.0066 19.0074 99.0078 35.0017 η% 32.0039 15.0036 87.0030 87.0023 90.0011 20.0004 99.0000 20.0000 ε% 8 7 6 5 4 3 2 1 NO 图 2—5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