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第1页至第4页 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1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墨水的笔(签字笔) 填在“答题卡”上;用28铅笔将考试科目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速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1~3题每小题2分,4-11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 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j0) 发窘(jng) 根深蒂固(日) B.模式(m6) 汲取(J) 吹毛求疵(c) C.栈桥(zhan) 饰(zhao) 路然贯适(huo) D.妖(yao) 落(yan) 强不含(gu6)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 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 美丽的液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因为你享受了 的过程 A.索然无味起精B.如释重负扬精妙 C.如释重负激扬精美D.索然无味激起精彩 律南区九年级语文试第1页(共8页)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大多蕴含着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B.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衣物、文只、图书等学习用品 C.近日,学校开展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和谐校园”的主愿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思想感情细腻,叙述自由活泼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机的本色:没有曲折,该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看人生的选择 D.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5.下面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小欧到敬老院看型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B.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踪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若点把我踩伤了1 C.小红到问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D.张老师找小雄到办公室谈话,小雄说:“有什么话赶紧说,我还得回去写作业呢!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做·秋思》) 这两句描写及其寒冷的边塞秋天,秋雁毫无逗留之意,如此景物与词人家乡大不相间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迹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前赋社词以寄之》) 这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正在经历的军旅生活的情景,也足作者所热爱和留恋的生活。 C,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于 (郑愁《雨说》 诗句写雨发出的亲切的反问,告诉孩子们,它是来亲近他们的,请随它同行 D.山舞低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洋东《沁园春·雪》) 诗句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使眼前景物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和奋发竞争的活力 律南区九年级语文试第2页(共8页)
阅读《故乡》的节选文字,回答7~8题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 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问;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奚 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看,听船底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党与闲土隔绝到这地步了 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 来…一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①平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知 土的②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①辛苦恣唯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 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于制的偶像么?只是 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胱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 我想:考望是木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人多工,也使成了路 7.下面对选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到少年闰土的形象,内心感到悲哀 B,“我”希望后辈有美好的生活 C.“我”想到“希望”,感觉很渺茫 D.“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并不消沉,而是寄希望于未来与下一代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句中“高墙”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B.文中三个“辛苦”的含义相同,都指的是奔波劳碌的生活 C.选文最后一段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图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撞佩。 D.选文画线句子是富有哲理的议论,只要人们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律南区九年级语文试第3页(共塞页)
阅读《陈涉世家》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您志尉,今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答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今母析,而戍死者园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1”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执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里,都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译乡,收而玻, 下,乃今符离人葛婴将兵构蕲以东,攻侄,,苦、布。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 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 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悦, 伐无道,谏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 郡县苦秦史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9.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A.尉果答广 用鞭、杖等抽打 B.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比较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难道 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技” 10.下面句子中加点“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忿志尉,令辱之 B.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C.复立楚国之社程 D.杀之以应陈涉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交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吴广杀死两尉是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 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可以看出起义军迅壮大,起义发展势如碳竹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心声,也表现了陈胜豪迈的英雄气概 D.作者用语言、动作描写等技巧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这场农民起义的图景 律南区九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的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 (1)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二,(毛泽东《沁回春·雪》)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做·秋思》) (3)风住尘香花已尽, 物是人非事事体 (李清照《武陵春》) (4)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猫》) (5)《破阵子》中“ 两句充分表现了作者收复 失地完成统一大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释盗遗布 陈定,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见,呼其子训之曰:“不喜之人,来 本,星以性成,果上君于是矣,”俄闻自授地,伏罪,嘉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 贫国。”乃遗布二端,今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注释】陈庭(h1):东汉人,做过太丘县令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呼其子调之日 (2)乃遗布二端 遗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夫不喜之人,来必本恩,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15.陈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陈庭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6~19题 故乡红叶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贯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 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选 但我只感到亲切,开没有难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 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豆,红到枫遥远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四为香山高市区 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律南区九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护满坡,柘丛盈岗,树峰耸,植木沟伏一一夏时 山色蔚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班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 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杆被村人侧碎了,厚厚地偏到猪屁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 返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家要事,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 力,要在地的边上,砍一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 蔓菁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米想到, 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 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 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工,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遇的路径,到查山查程 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 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种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使让人极 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一一沉默的父亲,正在地理的边上理头打柴草,他要多 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雪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 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使发。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录就赏录,我高兴做活 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1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这是情理中 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条的清客,便同他一起 千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录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上空由的身型 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工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二什何,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老;父亲已经负了 红叶,儿女还要负父亲么?1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总呀。知道你要回来,特意给你留着 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寓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爱不迟疑地回故步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袋草,却都把红叶拥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未,山上的红 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畔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原文有改动》 律南区九年级语文试卷第6贞(其8页)
【注释】①沤(bu):长时间地没泡,使起变化,②踅(xue):中途折回,③雄 自酸:一种自家酸造的酒 16.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4分) 17.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恻怅”的具体原因。(4分)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 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堆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 种惆怅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故乡红叶”为线索,作者由赏香山红叶引出对故乡红叶的感叹,转面再写 父亲的辛勤劳作和默默坚守 B.文中“故乡红叶”象征那些离开故乡在外飘零的人们,他们希望早日回到家乡,落 C作者译写了第一次、第二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这两次回故乡赏红叶的经历,让 他内心受到震部 D.文中划线句子“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作者“毫不迟疑”回故乡的原因,是被 故乡的红叶美景所吸引,怕错过了赏红叶的季节。 E.文中作者表达了对父亲的辛劳、衰老而忧伤以及因父亲对自己的理解和关爱面感激 的情感 19.请结合原文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3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4分) 纪录片《五大道》在央视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天津五大道的关注。纪录片中许 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吸引同学们再次走进五大道。同学们以“五大道的今与昔”为主题搜 集了许多材料,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0~21题 【材料一】五大道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历史风貌建筑230多幢 名人名宅50余座,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形式多样,有文艺复兴式,希醋式,哥特式,浪漫 主又,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壁式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材料二】历史上五大道成为“国中之国”是因为社会与朝政更选变幻,租界成了政 治的进风港,而且天津得地理、交通与海关之利,充满了商机。 【材料三】天津文脉有两条根儿,一是以五大道为代表的九国租界开放的西洋文化 二是由老城厢区城浴革下未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是穿西装,说洋文,喝咖的天津, 个是穿大料儿、说天津土话。吃大菲的天津,西洋文化与中国传统杂交,但又很难真正融合, 律南区九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材料四】五大道上的和平区大理道87号是爱国教育家。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的创始 人张伯芩先生的故居,是砖木结构的三层英式别墅,机砖墙身,多坡式瓦顶,属于折衷主 义建筑风格 【材料五】70多年前,建筑大师沈理源在设计民国西里联棒别墅时,肯定不会想到 这里将会变成五大道上年轻人扎堆儿的创意产业幅地,原本已经略显破旧的老房子,进行 了精心的复原,原本安静的街卷变成了艺术与潮流的聚落 20.以上材料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则材料是(2分) 2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加活动时,作为五大道的旅游形象大使的一段解说词。请你仿照 加点部分的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2分) 时光荏蒋,在这里,历史总是会留下深深的痕迹 在这里,我们看到百年来多少中西合壁的建筑依旧屹立 在这里,我们 天津一一我们的家乡,在过去得风气之先,如今也一定会焕发出新的异彩 (二)名著阅读(6分) 请根据《朝花夕拾》阅读积累,回答22-23题 22.圆读下面语段,填写出所描写的相关人物。(3分)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破布独,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 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追害,几乎无地可 ②原来我的语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的地方,连 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③地穿着新的蓝布杉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 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1 ① 2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3分) 作文 有一种情感,让我们刻骨铭心,那是友情,亲情,爱国情;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最慕 不已,那是执著,勇敢和奉献 那一个远去的身彩,那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一种坚定的信念……这些珍贵的东西,都 值得我们去遠寻,使之成为我们的珍宝,润泽我们的人生 请以“追寻那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双 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津南区九年级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津南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未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3题每小题2分,4~11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I B 2.D 3.A 4C 5A 6B 7D 8B.B 10. C 11.A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①略输文采稍逊风 ②酒一杯家万里 ③日晚倦植头欲语泪先流④何日遗冯唐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每空1分,有错、漏字不给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3.(2分)(1)教诲,教训(2)赠送(每空1分) 14.(2分)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 人。(意思对即可 15.(3分)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盐困,(1分,或答“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已性成 陈高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面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陈对梁上君子偷蓝行 为并不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可见他教育有方,以锩化人,)(2分) 四,本大共4小题,共15分 16,(4分)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 气;为下文写故 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每点2分) 17.(4分)①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为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人漠视和忘。2分 ②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和无赏景,而且一天天衰老。口2分) 18.(4分)BD(每空2分) 19.(3分)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 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雄自酸,表 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海点1分 五、本大题共4小,共10分 20.(2分)材料三 21.(2分)示例:我们感受到多种艺术在此融合交汇 22.(3分)①范爱农②野先生③阿长(每空1分) 23.(3分)鲁迅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数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醋 六,作文(50分) 24.请参照下面标准评分
A.内容B.语言C.篇章 评分细则 ①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评一类下 切合题意 (4345分)②立意深,构思巧 思想健 一类卷 语言顺畅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形象的,满分:具条其中 43509分)中心完 出 内容充实没有语病条理楚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4849 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中 感情真切 647) 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 切合题意 B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三 二类卷思想康 语言通题结构完整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 中心明确 3542分 内容具体偶有语条理较清楚ABC三项条件的,情加分:③具备 B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 感情真实 准的,情减分。 基本合题意 以3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本 类卷中心尚明确语言尚通顺条理尚清楚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 27-34分)内容尚具体语病不多能分段②其中B项较好的,情加分:③另 受尚真实 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以2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 偏离题意 82/中心大明/言不通赛 ABC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 四类卷 条理不清楚基准分;②另两项较好的,图情加分; 语病较多 内容不具体 ③散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情减 分 以1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 五类卷文不对题语病严重结构混乱 ABC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 017分)不知所云文理不通不能完毒基液分;②其他两项尚好,酚情加分 ③鼓有ABC两项以上情况的,图情减 說明:1.漏写题目扣1分。2.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3.字草, 卷以认的图情扣1-3分,4.字数不足55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5,凡 人为内容有严重错误的答卷,应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律曲区九年级语立试荐萌2(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