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动态发育规律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375.32KB,团购合买
为控制地表沉陷量,实现农田保护和建筑物下采煤,兖州矿区多次进行了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注浆减沉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离层动态发育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其结论适合于在类似条件下的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的应用场合.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D0I:10.13374/i.issn1001053x.2001.06.002 第23卷第6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23 No.6 2001年12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Dec.2001 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动态发育规律 张建全”廖国华)黄在文)冯恩杰”刘青洲 I)北京科技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山东充州矿业集团公司,充州272001 摘要为控制地表沉陷量,实现农田保护和建筑物下采煤,兖州矿区多次进行了综采放顶煤 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注浆诚沉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离层动态发育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其结 论适合于在类似条件下的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的应用场合, 关熊词覆岩离层:动态规律;开采 分类号1D325 覆岩离层注浆控制地表沉陷技术在我国获 高+44.0+45.5m,煤层开采厚度5.6m,平均开采 突破性进展,先后在抚顺老虎台矿、大屯徐庄 深度562m,煤层倾角1°-5°,平均3°,工作面走 矿、新议华丰矿和充州东滩矿等地进行了工业 向长度914m,倾斜长度188m.煤层赋存稳定, 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该技术具有操作简 地质构造简单.采用走向长壁综采放顶煤开采 便、技术装备简单、不干扰井下正常生产、减沉 方法,割煤厚度2.8m,其余为放煤,采放比为1: 效果明显等优点. 1,回采率为82%,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 所谓离层注浆充填,就是利用覆岩破坏过 推进速度每月为152m. 程中形成的离层空间,通过地面打钻至可利用 的离层空间,由钻孔向离层注人浆液,抑制离层 2注浆孔位置及注浆层位 空间上方岩体的移动、变形和破坏,从而达到减 小地表沉陷的目的. 14308(东)工作面共布设了2个注浆钻孔, 即N,N,两钻孔均设在工作面的走向主断面 离层注浆减沉效果是由离层空间中注人的 浆体数量决定的,而注浆量又是由注浆时间决 上,钻孔间距为120m,N,孔距开切眼的距离为 150m(具体位置见图1). 定的,注浆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离层持续的时间. 注浆孔终孔的深度应达到可充填离层带范 采动覆岩离层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经历 围内,且孔底距导水裂隙带的安全防水岩层厚 发生、发展、稳定和闭合4个阶段.研究离层动 态发育规律,确定离层形成和闭合的时间,是最 地质岩 大限度地用充填材料充填离层空间,提高注浆 年代性 n+45.5m 减沉效果的关键. 13131 砂 等mm. 1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日 269400 东滩煤矿14308(东)工作面位于矿井北翼的 岩 m 14采区,北临14309(东)工作面(未回采),南临 二囊砂岩 90 490 150m 14307(东)综放工作面的采空区,东起风井保安 子组 m m 270m 煤柱,西止采区轨道巷以东135m.该区域地层 西P 泥岩 562 切 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第4系冲积层,厚度为 煤岩 m 112~131m:侏罗系地层,主要由红色砂岩、粉砂 91.4m 岩组成,平均厚度为269m;二迭系含煤地层,主 图1东滩煤矿覆岩离层注浆钻孔布置削面图 要由泥岩、粉砂岩组成,平均厚度126m.地面标 Fig.1 Cross-section of the boreholes of strata(bed)separation 收稿日期2001-0604张建全男,36岁.副散授 grouting

第 2 3 卷 第 6 期 2 0 1 年 1 2 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o u rn a l fo U o i v e ” iyt o f s e扭 . e e a n d l权巨. o l o gy B e jl i n g V bL 23 N o . 6 De C . 2 0 1 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 动态发育规律 张 建全 ” 廖 国华 ” 黄在 文 ” 冯 恩 杰 ” 刘 青洲 ” l目匕京科技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北京 10 0 0 83 2) 山 东充州矿业集团公司 , 充州 2 7 2 0 01 摘 要 为控制地 表沉陷量 , 实现农 田保护 和建筑 物下采煤 , 充州 矿区多 次进行 了综采放 顶煤 开采条件下极 岩离层注 浆减沉试 验 . 在试验过 程中对离层动态发育规律进行 了重点研究 , 其结 论 适合 于在类似 条件下 的离层 注浆减沉 技术 的应用场 合 . 关抽词 彼岩离 层 ; 动 态规律 ; 开采 分类号 1 , D 3 2 5 覆岩离 层注 浆控 制地表沉陷技术在 我 国获 突 破性进 展 , 先后 在抚顺 老 虎 台矿 、 大屯 徐庄 矿 、 新坟华丰矿 和充州 东滩矿等地进行 了工业 试验 ,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 1 .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 便 、 技术装备简单 、 不 干扰井下正 常生 产 、 减沉 效果明显等优点 . 所谓 离层注 浆充填 , 就是利用覆岩破坏过 程 中形 成的 离 层空 间 , 通过 地面 打钻 至可 利用 的离层空 间 , 由钻孔 向离层注人浆液 , 抑制离层 空 间上方 岩体的移动 、 变形和 破坏 , 从而 达到减 小地表沉 陷的 目的 . 离层注 浆减沉效果是 由离层空 间 中注人的 浆体数量决定 的 , 而注 浆量 又是 由注浆 时间决 定的 , 注浆 时间的长短 取决于离层持续 的时间 . 采动覆岩离层 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 , 它经历 发生 、 发展 、 稳定 和闭合 4 个 阶段 . 研究 离层动 态发育规律 , 确定离层形成和闭合的时间 , 是最 大 限 度地用 充填材料 充填 离层空 间 , 提高注 浆 减沉效果的关 键 . 高+ 4 . 0~ 十 4 5 . 5 m , 煤层开 采厚度 5 . 6 m , 平均开采 深度 5 62 m , 煤层 倾角 1 “ 一 5 “ , 平 均 3 “ , 工 作面走 向长度 gl 4 m , 倾斜长度 18 m . 煤层 赋存稳定 , 地质构造 简单 . 采用走向长壁综 采放顶 煤开采 方法 , 割煤厚度 .2 8 m , 其余为放煤 , 采放 比为 :1 1 , 回采率 为 82 % , 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 工作面 推进速度 每月为 1 52 .m 2 注浆孔位 t 及注浆层位 l4 30 8( 东 ) 工作 面共 布设 了 2 个注 浆钻孔 , 即N . , N Z , 两钻孔均设在工作 面 的 走 向主 断面 上 , 钻孔 间距 为 12 0 m , N : 孔距开 切眼 的距离 为 15 0 m (具体位 置见 图 .l) 注 浆孔终孔 的深度应达到可 充填离层带范 围 内 , 且孔底距导 水 裂 隙带 的安 全防 水岩层厚 1 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东滩煤矿 14 3 08 (东)工作面位于矿井北 翼的 14 采 区 , 北临 14 3 0 9 (东) 工作面 (未 回采) , 南临 l4 3 0 7( 东 )综放 工作面 的采空 区 , 东起风井保安 煤柱 , 西止采区 轨道 巷以 东 13 5 m . 该 区域地层 结构 由上 至下 依次为 : 第 4 系冲积层 , 厚度为 1 12一 13l m ; 侏罗 系地 层 , 主要 由红色砂岩 、 粉砂 岩组成 , 平均厚度为 2 69 m ; 二迭系含煤地层 , 主 要 由泥 岩 、 粉砂岩组成 , 平均厚度 12 6 m . 地面 标 收稿 日期 2 0 01 刁6刁4 张 建全 男 , 36 岁 , 副教授 地质 岩 层 埋 柱 年代 性 厚 深 状 茜 Q 粘 上 13 1 坦1 · : ’.i, ’ · 开 系 砂砾 m 互 n 切 石等 眼 上 粗 2 6 9 4o : 日 日 日 葵 , 粉 m m } 馨 统 O 留 砂 落 甘、 岩 匕. 弗隆省凶 4 90 } 上 下子右 jLI 组盖 泥 层 石 岩 m 5少 m 梁 鲜 l 煤岩 】n 组 面 . . . 口 卜= 目 圈 1 东滩煤 矿 , 岩 离层注 桨钻 孔布 t 剖面 圈 Fl g · 1 C or . 一 ce ot n o f t h e b o er h o le , o f s t ar at ( b de ) s e P a r a d o 。 g门 . 柱. 9 DOI: 10. 13374 /j . issn1001 -053x. 2001. 06. 002

VoL23 张建全等: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离层动态发育规律 ·493· 度应不小于50m.据14308(东)工作面区域地层 形成时的起动角为82°12' 结构、岩性及煤层采出厚度,确定出导水裂隙带 图3为N孔的压力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 高度为67m,所以,终孔位置应在煤层顶板上方 看出,N,孔的注水压力开始一直处于5MPa左 117m以上.又根据离层形成的条件一软硬相 右,后逐渐上升.当工作面推进到离注浆钻孔的 交岩层的弱面,最后将注浆层位选在侏罗系地 水平距离为15m时,注水压力达到最大值为9.6 层与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交界处,界面上部为 MPa以上.之后,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注水 砾岩,下部为泥岩.N,孔深440m,N2孔深425m. 压力不断下降,当工作面推过注浆钻孔40m时, 注水压力降为0MPa,表明覆岩离层已正式形 3离层形成的时间研究 成.由图1的钻孔剖面图可计算出,N,注浆钻孔 31试验方法 离层形成时的起动角为8154'.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随着工作面向孔 在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剧试离层形成的 时间,是采用高压注浆泵定时向地层压人清水, 底方向的不断推进,注水压力也在不断变化:当 通过注水压力的变化来掌握离层产生的时间. 工作面接近孔底正下方时压力增加为最大值: 按水力压裂理论,岩体在某一深度H处的临界 当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压力不断下降;当工作 面推过孔底大约300m时,注水压力降为零. 破裂压力值p为: po=(3A:-Ai)yH+R-po 式中,,2一水平方向的2个侧压力系数,一般 为0.2~1.2;H一岩层深度;y一覆岩平均相对密 度;P一岩体的孔隙压力;R,一压裂处岩石的抗 拉强度 从上式可知,在深度H不变的情况下,临界 破裂压力p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各矿 区的煤层覆岩结构、性质不同,具体岩体临界破 0 101520253035 d/m 裂压力也不同,但多数是在6-8MPa之间 图2N,孔压力一距离曲线图 32试验过程 Fig.2 Pressure and distance curve of borehole N. 14308(东)工作面注N孔的注水测压试验, 10 是在采煤工作面将推进到注浆孔的正下方时进 行的,此时测试的注水压力在I4MPa以上.这 表明,此时注浆层位的离层还没有发展到注浆 6 孔终孔处.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注水测试的 次数也不断增多,改为每班注水3次,每次测试 10-20min.当工作面推过注浆孔2m时,此时测 0 得的注水压力还是14MPa(见图2,N孔的压力 -140-100-60.-202060 曲线).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每次测得的注 d/m 水压力都在不断减小.日当工作面推过钻孔23 图3N,孔压力一距离曲线图 m时,测得的注水压力已降至正常的注浆压力 Fig.3 Pressure and distance curve of borehole N, 3.5MPa,表明此时的离层已经形成.但试验证 33不同条件下覆岩离层起动距对比 明,由于这时的离层空间太小且不规则,如果此 14307(西)工作面离层注浆减沉试验是东滩 时注浆容易造成堵孔事故.随后当工作面推过 矿进行的首例试验,在注N,孔同样进行了注水 钻孔35m时,注水压力降至0MPa,此时离层 测压试验.当工作面推过钻孔30m时,测得的 已完全形成,可正式注浆 注水压力在I4MPa以上.直到工作面推过钻孔 如果将测试压力为OMPa时工作面推过注 76m时测得的注水压力才降为0Pa.按照上 浆钻孔的水平距离作为覆岩离层形成时的起动 述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此时的离层起动角为 距离,那么,由图1的钻孔剖面图可计算出离层 60°41

、勺 L2 3 张建全等 : 综放开 采条件 「覆 岩 离层 动态发 育规 律 度应不小 于 50 m . 据 14 3 08 ( 东)工作面 区 域地层 结构 、 岩性及煤层采出厚度 , 确定 出导水裂隙带 高度 为 67 m , 所 以 , 终孔位置应在煤层顶板上 方 川 m 以 上 . 又根据离层形 成的条件— 软硬相 交岩层的 弱 面 , 最后将注 浆层位选在侏 罗 系地 层 与二叠 系 石 盒子 组地层 交界处 , 界 面 上 部为 砾岩 , 下 部为泥 岩 . N .孔深 科o m , N Z孔深 4 25 .m 3 离层 形成的时间研究 .3 1 试脸方法 在采煤 工作面 推进过程 中测 试离层形 成的 时间 , 是采用高压注 浆泵定时 向地层压人清水 , 通 过注水压力 的变 化来掌握离层 产生 的时间 . 按水力压 裂理论 2t] , 岩体在某一深度 H处的临界 破裂压力值尸 b 为: P 、 = ( 3又 2一义 , )州 干尺。一 P 。 式 中 , 又 , , 儿一水 平方 向的 2 个侧 压 力 系数 , 一 般 为 .0 2 一 1 . 2 ; H 一岩层深度 ; )一覆岩平均相对密 度 ; p -o 岩体的 孔隙压 力 ; R 。 一压 裂处 岩石 的 抗 拉强 度 . 从上 式可 知 , 在深度 H 不变 的情况 下 , 临界 破裂压力p 、 随着又 : , 又 2 的变化而 变 化 . 由于 各矿 区的煤层覆岩结构 、 性质不 同 , 具体岩体临界破 裂压力也不 同 , 但多数是在 6一 S M aP 之 间 . 1 2 试脸过程 143 08 (东) 工 作面 注N :孔 的注 水测压试验 , 是在 采煤工 作面将推进到注浆孔的 正下 方时进 行的 , 此 时测试 的注 水压 力在 14 M p a 以 七 . 这 表明 , 此时 注 浆层 位 的离层还 没 有 发 展 到注 浆 孔终孔处 . 随着工 作面 的不 断推进 , 注水测 试的 次数也不 断增 多 , 改 为每班注 水 3 次 , 每次测 试 10 一20 m in . 当工作面 推过 注浆孔 Z m 时 , 此时测 得 的注 水压力还 是 l4 M P a( 见 图 2 , N ,孔的 压力 曲线 ) . 随着工 作面 的不 断推进 , 每次 测 得 的注 水压 力都在不 断减小 . 日 当工作 面推过钻孔 23 m 时 , 测 得 的注 水压力 已降 至正 常 的注浆压力 3 . 5 M Pa , 表明此 时的 离层 已 经形 成 . 但试验证 明 , 由于 这时的离层空间太 小且 不规则 , 如果 此 时注 浆容易造成堵孔事故 . 随后 当工 作面 推过 钻孔 3 5 m 时 , 注 水压力降至 0 M Pa , 此时离层 已完全形成 , 可 正 式注浆 、 如果将测试 压力为 O M aP 时工 作面推过注 浆钻孔 的水平距 离作为覆岩离层形成时的起动 距离 , 那么 , 由图 l 的钻孔剖 面图 可计算 出离层 形 成时的起 动角为 8 20 12 ’ . 图 3 为N Z孔 的压力变化 曲线 . 从 图中可 以 看 出 , N Z孔的注水压 力开始一直处于 S M Pa 左 右 , 后 逐渐上升 . 当工 作面推进到离注 浆钻孔的 水平距离为 巧 m 时 , 注水压 力 达到最大值 为 .9 6 M p a 以 上 . 之后 , 随着 工作面 的继续推 进注 水 压 力不 断下降 , 当工 作面 推过注 浆钻孔 40 m 时 , 注 水压 力 降 为 O M aP , 表 明彼岩离层 已 正 式形 成 . 由 图 l 的钻孔 剖面 图可 计算出 , N Z注浆钻孔 离层形 成时的起 动角 为 8 1 “ 54 , . 从图 2 和 图 3 可 以看出 : 随着 工作面 向孔 底方 向的不 断推进 , 注水压 力也在不 断变化 ;当 工 作 面接 近孔底正 下方时压力增加 为最大值 ; 当工 作面继续向前推进 , 压 力不 断下降 ; 当工作 面 推过孔 底 大 约 3 0 m 时 , 注水压力降为零 . 14 卜 . ~ ~ ~ ~ ~ 芝、叭d月 一 Z L ` . _ 一 l 0 5 10 1 5 2 0 25 30 3 5 d / m 圈 2 N .孔压 力一距离 曲线圈 F ig · 2 P r e , . u r e a o d d is 妞 n e e e u 四 e o f ob er h o l e N . l 0 8 6 4 2 0 _ . 一一 一六、 \ ó芝、气 一 14 0 一 10 0 一 6 0 一 2 0 2 0 6 0 d / m 圈 3 N : 孔压 力一距 离 曲线 圈 F i g . 3 P er s s u er a . d d 肠妞 n e e e u vr e o f b o er 卜o l e N z 1 3 不 同条件下 , 岩离层起动距对比 143 07 (西 )工作面 离层注 浆减沉试验是东滩 矿进行 的 首例试验 , 在注 N ,孔 同样进行 了注 水 测 压试验 . 当工 作面 推过 钻孔 30 m 时 , 测 得的 注水压 力 在 14 M P a 以 上 . 直到工 作面 推过钻孔 7 6 m 时测 得 的注水压力 才降为 0 M P a . 按照 上 述 同样的方法可 以计算 出此时的离层起动角 为 6 0 0 4 1 ’

·49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 14307(西)工作面与14308(东)工作面的区域 续的时间长,注浆时间相对长,注浆量大,地表 地层结构、煤层开采厚度、煤层倾角、煤层开采 减沉效果好.所以,在14308(东)工作面进行注 深度、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式及工作面推进速 浆试验时两注浆孔的终孔位置都选在第2层位. 度基本相同,离层起动角则差别较大,其主要原 因是工作面的采动程度不同.14308(东)工作面 4结论 开采之前,其南侧紧靠的14307(东)和14306(东) (1)工作面的采动程度不同,离层发生的时 两工作面均已回采完毕,该工作面回采时3个 间也不同,即离层的起动角不同.当工作面为充 工作面的采宽之和与煤层采深之比接近1,属于 分采动时,离层的起动角为82°;当工作面为非 充分采动程度;而14307(西)工作面开采之前仅 充分采动时,离层的起动角为61° 有南临的14306(西),此时一分层回采完毕(一分 (2)当工作面上方的岩层受到重复采动的影 层采厚2.8m),所以14307(西)工作面开采时属 响时,由于在上覆岩层时中存在着初次采动产 于非充分采动 生的残余离层,这时上覆岩层中离层产生的时 3.4离层持续的时间 间会有所提前,即离层起动角增大 为了研究不同层位离层的持续时间,东滩 (3)处于不同层位的离层,其持续的时间也 矿在14307(西)工作面进行首次离层注浆试验时 不相同.一般来说,离层距开采煤层的距离越 就选择了2处不同的层位进行研究.第1层位 近,离层持续的时间就越短:离层距开采煤层的 选在二叠系山西组与石盒子组的交界处,离层 距离越远,离层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 界面在地表以下438.0~4563m,界面上部为粗、 (4)离层产生的时间也与煤层的开采厚度有 中砂岩,下部为泥岩、粘土岩.第2层位选在侏 关.煤层开采厚度越大,处于同一层位的离层发 罗系地层与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的交界处,离 生的时间也就越早 层界面在地表以下306.0425.0m,界面上部为 (5)离层产生的时间与离层界面处上下岩层 砾岩,下部为泥岩 的岩性及厚度等因素有关 试验表明,处于第1层位的离层,从离层开 始形成到基本闭合,其持续的时间为4~4.5月: 参考文献 而处于第2层位的离层,从离层开始形成到基 」张玉卓,徐乃忠,地表沉陷控制新技术徐州:中国矿 本闭合,其持续的时间在6个月左右.可以认为 业大学出版社,1998.4 将注浆层位选在侏罗系地层下界面处,离层持 2徐积善.强度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170 Dynamic Principles of Development of Strata(bed)Separation by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ZHANG Jianguan LIAO Guohua HUANG Zaiwen,FENG Enjie",LIU Qingzhou 1)Civil and Engineering SchooL,UST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Yanzhou Mining Corporation,Yanzhou27200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ground subsidence,protect the agricultural fields and safely caving under the building,in-situ test of the strata(bed)separation grouting by 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have been improved several times in the Yanzhou Coal Area.During the test,the dynamic principles of development of strata(bed)separation have been studied.Its conclusion is suited to apply the technology of the strata(bed)sep- aration grouting under the similar condition. KEY WORDS strata(bed)separation;dynamic principle;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1 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年 第 期 6 00 3 3 5 4 7 4 1 1 西 工作面(与 ) 0 0 东 工作面(的区域 ) 地层结构 、 煤层 开采厚度 、 煤层倾 角 、 煤层开采 深度 、 采煤方法 、 顶 板管理方式及工作 面推进速 度基 本相 同 , 离层起动角则差别较大 , 其 主要原 因是工作 面的采动程度不 同 . l4 3 0 8( 东 )工作面 开采 之前 , 其南侧 紧靠的 一 14 3 07 (东 )和 14 3 06 (东 ) 两工 作面 均已 回采完毕 , 该工作面 回采时 3 个 工作 面的采宽之和 与煤层采深之比接近 1 , 属 于 充分采动程度 ; 而 14 3 07 (西)工作面开 采之前仅 有南 临的 14 3 06 (西 ) , 此时一分层 回采完毕 (一分 层采厚 .2 8 m ) , 所以 l 43 O7( 西 )工作 面 开采时属 于非 充分采 动 . 1 4 离层持续的时 间 为 了研究 不 同层位离层 的持续时 间 , 东滩 矿在 14 3 07 (西 )工作面进行首次离层注浆试验时 就选择 了 2 处不 同的层 位进行研究 . 第 1 层位 选在二叠 系山西 组与石 盒子 组的交界处 , 离层 界面 在地表 以下 4 38 . 0 一4 56 . 3 m , 界面 上部为粗 、 中砂岩 , 下 部 为泥 岩 、 粘土 岩 . 第 2 层位 选在侏 罗 系地层与二 叠系石盒子组 地层 的交界处 , 离 层界 面 在地表 以下 3 06 . 0 一4 25 . 0 m , 界 面 上部 为 砾岩 , 下 部为泥 岩 . 试验表明 , 处 于 第 1 层位的离层 , 从 离层开 始形 成到基本 闭合 , 其 持续 的时间为 4 一.4 5 月 ; 而处 于 第 2 层位 的离层 , 从离层开 始形成到基 本闭合 , 其持续 的时间在 6 个月 左右 . 可 以认 为 将注 浆层 位选在侏 罗 系地 层 下 界面 处 , 离层持 续的时间长 , 注浆时间相对长 , 注浆量 大 , 地表 减沉效果好 . 所 以 , 在 14 3 08 (东 ) 工作面进行注 浆试验时两注浆孔 的终孔位置都选在第 2 层位 . 4 结论 ( l) 工 作面 的采动程度不同 , 离层发生的时 间也不 同 , 即离层的起动角不 同 . 当工作面为充 分采动时 , 离层 的起动角 为 8 20 ; 当工作面为非 充分采动时 , 离层的起动角为 6 1 “ . (2 ) 当工作面 上 方的岩层受到重复采动 的影 响时 , 由于 在上 覆岩层时中存 在着初次采动产 生 的残余离层 , 这时 L 覆岩层 中离层产生 的 时 间会有所提前 , 即 离层起动角增大 . (3 ) 处于 不 同层位的离层 , 其持续的时间也 不相 同 . 一 般来说 , 离层距 开采煤层 的距 离越 近 , 离层持续的时间就越短 ; 离层距开 采煤层的 距离越远 , 离层持续 的时间相 对较 长 . (4 )离层产生 的时间也与煤层 的开采厚度有 关 . 煤层 开采厚度越大 , 处于 同一层位 的离层发 生 的时间也就越早 . (5) 离 层产 生 的 时 间与 离层 界 面处 上 下 岩层 的岩性及厚度 等因 素 有 关 . 参 考 文 献 1 张 玉卓 , 徐乃忠 . 地 表沉陷控 制新技 术 . 徐州 : 中国矿 业 大学 出版社 , 19 98 . 4 2 徐积善 . 强度 理论 及其应用 . 北京 : 水 利电力 出版社 , 19 84 . 17 0 D y n am i e P r i n c iP l e s o f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S t r a t a ( b e d ) S e P ar at i o n b y F u lly M e e h a n i z e d oT P C o a l C va i n g Z 月月刀G iJ a n q ua n ’气 L IA O G u o h u a , , H UA N G aZ i w e n ,气 尸E N G E nj 记 , , LI U Q加岁h o 矿, l ) C i v i l an d E lg in e吧 r i n g S e h o l , U S T B e ij i n g . B e ij in g 10 0 0 8 3 , C h 讯a Z )丫劝山。 u M in 吨 C o r OP 以i o n , Y面hz o u 2 72 0 0 1 , C h ha A 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ot e o ntr o l ht e gr o un d s u b s id e n e e, Por et e t ht e a hg c u l trU a l if e ld s a n d s a fe ly e a v ign un d e r ht e b u i ldi n g , i n 一 s iut t e st o f ht e s tr a at (be d ) s eP ar at ion g r o u t in g by fu lly m e e h an i z e d t o P e o a l e a v i n g h a v e b e e n im Pr o v e d s e v e ar l t而e s i n ht e y 缸现h o u C o a l rA e a . D州n g ht e t e s t , ht e d y n am i e Pr icn iPl e s o f de v e l o Pm e in o f s tr at a (be d ) s e P ar a t i o n h a v e b e e n s ot d i e d . It s e o n e l u s i o n 1 5 s u it e d t o a PPl y het et e hn o l o gy o f ht e s tr at a (b e d ) s eP - 肚a t i o n gr o ut i n g un de r th e s而 ilar e o n d it i o n . K E Y W O R D S s lt 习t a (be d ) s e P ar t i o n ; dy n 田爪 i e Pir cn iPl e : m e e h咖ez d t oP e o a l e a v in g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