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 甘肃省科技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将面对一个崭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改革开放 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开展,对科技发展提出了 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科技的支撑,甘肃将在新一轮的竞争 和发展中进一步落伍。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省份,拥有一定的资源条件和基础,但区 域创新的综合科技能力十分薄弱,原有创新领域在新的区际竞争、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地区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我国本世纪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 好机遇,加快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增强甘肃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竞争力、缩小地区差距,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制定并组织实施甘肃省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和纲要,对进一步落实 科教兴省战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 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 们正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利用它在科技、经济上的优势, 占据了竞争的有利地位,使传统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受资 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当前,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激烈竞争中,科技竞争力 将是决定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甘肃是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紧紧抓住本世纪前20年发展 机遇期,加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提高科技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科教兴 省”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全省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一)现状 l、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多种经济成分的科技研发机构呈现出一定特色与比较优势。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至2002年,甘肃省已有科技活动单位数1588个,其中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38 个(中央所属21个),高等院校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108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6 个,民营科研机构1000多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53万人。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共14名 国家在兰建立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冻土工程”、“羟基合成与择氧化”和“应用有机化学” 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实验硏究站”、“天 山冰川观测实验室”、“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等5 个部门开放实验室,以及“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共12个国家和部属的重 点实验室站和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 验室从质量、数量上得到较快发展,省上相继建立了“电器传动”、“聚氨脂”、“电子燃烧”“电 子束辐射”、“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西部草业”“奶产业”、“工业过程与自动化”、“有色矿产 资源综合利用”、“传热与流体”、“畜产品加工与储藏”、“牛羊胚胎”和“中药新药”“天然药物” “有色金属材料”、“高原交通及控制”等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目前部分
1 甘 肃 省 区 域 创 新 体 系 建 设 纲 要 甘肃省科技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加入 WTO 和经济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将面对一个崭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改革开放 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开展,对科技发展提出了 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科技的支撑,甘肃将在新一轮的竞争 和发展中进一步落伍。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省份,拥有一定的资源条件和基础,但区 域创新的综合科技能力十分薄弱,原有创新领域在新的区际竞争、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地区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我国本世纪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 好机遇,加快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增强甘肃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竞争力、缩小地区差距,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制定并组织实施甘肃省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和纲要,对进一步落实 科教兴省战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 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 们正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利用它在科技、经济上的优势, 占据了竞争的有利地位,使传统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同时经济发展由过去主要受资 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当前,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激烈竞争中,科技竞争力、 将是决定 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甘肃是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紧紧抓住本世纪前 20 年发展 机遇期,加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提高科技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科教兴 省”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全省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一) 现状 1、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多种经济成分的科技研发机构呈现出一定特色与比较优势。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至 2002 年,甘肃省已有科技活动单位数 1588 个,其中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 138 个(中央所属 21 个),高等院校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 108 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 76 个,民营科研机构 1000 多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43.53 万人。中科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共 14 名。 国家在兰建立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冻土工程”、“羟基合成与择氧化”和“应用有机化学” 等 4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天 山冰川观测实验室”、“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和“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等 5 个部门开放实验室,以及“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共 12 个国家和部属的重 点实验室站和工程研究中心。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 验室从质量、数量上得到较快发展,省上相继建立了“电器传动”、“聚氨脂”、“电子燃烧”、“电 子束辐射”、“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西部草业”“奶产业”、“工业过程与自动化”、“有色矿产 资源综合利用”、“传热与流体”、“畜产品加工与储藏”、“牛羊胚胎”和“中药新药”、“天然药物”、 “有色金属材料”、“高原交通及控制”等 16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目前部分
科技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一定研究特色与比较优势。基础研究方面:重离子物理、 辐射技术、选择氧化催化、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高原气象、草业科学及藏语信息系统等处于 国内领先地位:工业科技方面:石油、化工、石油机械、超高压容器制造,核技术应用、有色金 属、生物医药等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农业科技方面:畜牧兽医、节水农业、旱地农业、日光温室 等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生物制品、中药(藏药)新药等在国内业占一席之地。 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初见端倪。2002年,甘肃大中型工业企业 94个,有R&D活动的单位数131个,拥有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76个,占企业总数的39% 科技活动人员29875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36%,其中科学家工程师有18300人,占企业科技 活动人员的61.3%:全年全省筹措科技活动经费250781万元,其中企业筹集科技经费达109720 万元,政府拨款仅10623万元:R&D总支出113123万元,其中大中型企业R&D支出45675万 元:民营科技企业已有471家,职工总人数达1.5万多人。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 例为43.75%,企业基本成为投资的主体。企业R&D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51, 居全国第22位。酒钢、金川公司等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也先后成立,围绕企业的技术进步做了大 量的研究工作。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如雨后春笋、得到社会各方面极大关 注。这说明甘肃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潜力,而且正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3、中介机构以服务为本、得到较快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不断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组建各类科技中 介机构1000家,其中以政府为主创办的503家,民间为主创办49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 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约占1.6%:情报信息中 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科技咨询等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 构约占42%;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等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约占 0.7%。这些机构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为主、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以服务求生 存,以服务求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政府较为宽松的政策初步营造了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 府根据甘肃实际,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营造科技大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把科技兴省作为一项重要发 展战略。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营造投资、干事、建设三个环境的大讨论,相继制定颁布了《甘肃省 科技市场管理条例》、《甘肃省科技进步条例》、《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科学技术协 会条例》,《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甘肃省名牌产品保护条例》等。 省科技厅、省经贸委联合制定下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试行办法》等等,较快地改变了我 省科技事业发展的大环境。 5、创新、产业化,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与转化,成效显著。认真贯彻科技部“创新、 产业化”的科技方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动了科技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全省科技工 作突出科技产业化的主题,从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产业化培育和软科学研究方面都 作了较为系统的安排,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高新技术开发区 技工贸总收入达859亿元,区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8家,职工总数达34634人;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为1.36%: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日益崛起的一支生力 军,从业人员达15151人,总产值达32.7亿元:国内外发表的科技论文数稳步增长,2002年发 2
2 科技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一定研究特色与比较优势。基础研究方面:重离子物理、 辐射技术、选择氧化催化、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高原气象、草业科学及藏语信息系统等处于 国内领先地位;工业科技方面:石油、化工、石油机械、超高压容器制造,核技术应用、有色金 属、生物医药等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农业科技方面:畜牧兽医、节水农业、旱地农业、日光温室 等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生物制品、中药(藏药)新药等在国内业占一席之地。 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初见端倪。2002 年,甘肃大中型工业企业 194 个,有 R&D 活动的单位数 131 个,拥有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 76 个,占企业总数的 39%; 科技活动人员 29875 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 6.36%,其中科学家工程师有 18300 人,占企业科技 活动人员的 61.3%;全年全省筹措科技活动经费 250781 万元,其中企业筹集科技经费达 109720 万元,政府拨款仅 10623 万元;R&D 总支出 113123 万元,其中大中型企业 R&D 支出 45675 万 元;民营科技企业已有 471 家,职工总人数达 1.5 万多人。企业科技投入占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 例为 43.75%,企业基本成为投资的主体。企业 R&D 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为 0.51, 居全国第 22 位。酒钢、金川公司等一批企业技术中心也先后成立,围绕企业的技术进步做了大 量的研究工作。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如雨后春笋、得到社会各方面极大关 注。这说明甘肃企业具有一定的创新潜力,而且正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3、中介机构以服务为本、得到较快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不断发展。截至 2002 年底,全省已组建各类科技中 介机构 1000 家,其中以政府为主创办的 503 家,民间为主创办 497 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 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约占 1.6%;情报信息中 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科技咨询等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 构约占 4.2%;技术市场、技术交易等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约占 0.7%。这些机构以诚信为本、以服务为主、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以服务求生 存,以服务求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政府较为宽松的政策初步营造了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 府根据甘肃实际,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营造科技大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把科技兴省作为一项重要发 展战略。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营造投资、干事、建设三个环境的大讨论,相继制定颁布了《甘肃省 科技市场管理条例》、《甘肃省科技进步条例》、《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科学技术协 会条例》,《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甘肃省名牌产品保护条例》等。 省科技厅、省经贸委联合制定下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试行办法》等等,较快地改变了我 省科技事业发展的大环境。 5、创新、产业化,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与转化,成效显著。认真贯彻科技部“创新、 产业化”的科技方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动了科技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全省科技工 作突出科技产业化的主题,从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产业化培育和软科学研究方面都 作了较为系统的安排,使科技成果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2 年,高新技术开发区 技工贸总收入达 85.9 亿元,区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498 家,职工总数达 34634 人;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为 1.36%;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日益崛起的一支生力 军,从业人员达 15151 人,总产值达 32.7 亿元;国内外发表的科技论文数稳步增长,2002 年发
表科技论文12010篇,出版科技著作606种;技术合同成交项目993项、成交金额546亿元。 从199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专门用于重点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工作,累计 组织实施成果转化项目65项,科技三项费总投入达5840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 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创新投资能力弱,市场有效需求受制约。甘肃是一个经济后进的省份,在西部12省区 中,2000年GDP为983.36亿元,人均3838元,居倒数第二位,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1.28亿元, 仅高于宁夏、青海、西臧3省区,居倒数第四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16元,居倒 数第三位。R&D投入仅占GDP的0.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对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的 资金支持能力有限,社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也尚未形成,同时,由于甘肃的重化工业、旱地农业 和二元经济的特点突出,企业资本积累和注入能力很低,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集聚程度不高,市 场对创新活动的有效需求严重受资金的制约 2、产业竞争力较差,工业技术创新任务艰巨。甘肃是一个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有色金属、 黑色冶金、化学医药、国防军工、能源等重化学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由于甘肃工 业企业的更新改造速度慢,装备水平较低,品牌产品少,多数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为主, 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就装备水平来看,达到或接近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左右 般水平的约占80%以上。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9%,国内一般水平的占649 属国内落后水平的约占10%。以原材料为主的初级产品和加工的一般产品难以应对市场经济的 激烈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仅居全国第29位。同时,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2002年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仅为1.36%,位居25位。新产品销售收入约占全部产 品销售收入比重为387%,排全国第27位。企业专利申请数仅94件,全省百万人专利申请量仅 29项,居全国第29位,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少,增长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 3、区域创新环境支撑条件不足,创新体系缺乏活力。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国科技 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分析,甘肃的技术创新环境是比较差的,排全国第27位。其中表现 最好的指标是创业水平,居全国第19位。最差的指标是市场需求,居全国第28位,其他如创新 服务、创新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创新基金及金融环境等,均居全国第22-27位。2002年全 国科技进步统计评价结果,我省专业技术人员指数为0.35%,居全国26位,万人科学家、工程 师数为261人,居全国23位。这表明甘肃的技术创新的软硬环境落后是多方面的,基础设施条 件差,科技人才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科技复合型人才和工 程化研发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与全省支拄产业的发展不配套。科技活动机制陈旧、观念落后,现 有创新主体严重缺乏生气和活力。 4、创新资源多呈单体独立运行,集成度低、效率不高。全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中介机 构和大中型企业等科技活动单位约有1588个,但大多数均属于单位独立的研究行为,受“肥水 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约束,各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近几年,科技行政管理 部门加强了专项课题的多个研究单位的分工合作,但是就一项技术一个新产品的科技研发、成果 转化、工程化应用、市场化运作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分工合作网络。在整个科技活动中, 企业的主体和核心作用、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协调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门分
3 表科技论文 12010 篇,出版科技著作 606 种;技术合同成交项目 993 项、成交金额 5.46 亿元。 从 1997 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 1000 万元专项,专门用于重点科技成果的项目转化工作,累计 组织实施成果转化项目 65 项,科技三项费总投入达 5840 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 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创新投资能力弱,市场有效需求受制约。甘肃是一个经济后进的省份,在西部 12 省区 中,2000 年 GDP 为 983.36 亿元,人均 3838 元,居倒数第二位,地方财政预算收入 61.28 亿元, 仅高于宁夏、青海、西藏 3 省区,居倒数第四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4916 元,居倒 数第三位。R&D 投入仅占 GDP 的 0.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对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的 资金支持能力有限,社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也尚未形成,同时,由于甘肃的重化工业、旱地农业 和二元经济的特点突出,企业资本积累和注入能力很低,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集聚程度不高,市 场对创新活动的有效需求严重受资金的制约。 2、产业竞争力较差,工业技术创新任务艰巨。甘肃是一个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有色金属、 黑色冶金、化学医药、国防军工、能源等重化学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由于甘肃工 业企业的更新改造速度慢,装备水平较低,品牌产品少,多数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为主, 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就装备水平来看,达到或接近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 15%左右,一 般水平的约占 80%以上。产品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 9%,国内一般水平的占 64%, 属国内落后水平的约占 10%。以原材料为主的初级产品和加工的一般产品难以应对市场经济的 激烈竞争,产业国际竞争力仅居全国第 29 位。同时,企业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2002 年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仅为 1.36%,位居 25 位。新产品销售收入约占全部产 品销售收入比重为 3.87%,排全国第 27 位。企业专利申请数仅 94 件,全省百万人专利申请量仅 29 项,居全国第 29 位,获得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少,增长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 3、区域创新环境支撑条件不足,创新体系缺乏活力。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国科技 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分析,甘肃的技术创新环境是比较差的,排全国第 27 位。其中表现 最好的指标是创业水平,居全国第 19 位。最差的指标是市场需求,居全国第 28 位,其他如创新 服务、创新基础设施、劳动者素质、创新基金及金融环境等,均居全国第 22—27 位。2002 年全 国科技进步统计评价结果,我省专业技术人员指数为 0.35%,居全国 26 位,万人科学家、工程 师数为 261 人,居全国 23 位。这表明甘肃的技术创新的软硬环境落后是多方面的,基础设施条 件差,科技人才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科技复合型人才和工 程化研发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与全省支拄产业的发展不配套。科技活动机制陈旧、观念落后,现 有创新主体严重缺乏生气和活力。 4、创新资源多呈单体独立运行,集成度低、效率不高。全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中介机 构和大中型企业等科技活动单位约有 1588 个,但大多数均属于单位独立的研究行为,受“肥水 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约束,各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近几年,科技行政管理 部门加强了专项课题的多个研究单位的分工合作,但是就一项技术一个新产品的科技研发、成果 转化、工程化应用、市场化运作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的分工合作网络。在整个科技活动中, 企业的主体和核心作用、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协调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门分
割、地区封闭、体制改革滞后和科技活动中的“布朗运动”现象依然存在。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树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观念,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全局,落实“科教兴国”和“西部大 开发战略”,把构建甘肃创新体系作为提高全省科技整体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紧緊围 绕国家和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 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解决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科技问题为出发 点,以产业化为依托,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 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加 快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产品、产业的科技含量,持续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形 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使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 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几个原则: 一统筹整合。要以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出发点,统筹全社会创新力量,整合各种创新资 源,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坚持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引导和助 推作用,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设施环境。引导企业、科硏院所、高 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体系的活力,密切管产学研的 联系和合作,增强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整体。 区域协调。创新体系必须在服从国家总体部署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 体系,以适应甘肃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 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 调功能,使全省各级创新中心能够有机联系,区域分工协作更趋合理。諴少资源浪费、重复建设 和地区间无效竞争,提高科技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效益。要积极开展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及黄河上 游相关省区的创新合作,建设有助于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北区发展的创新体系。 系统开放。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形成,淡化狭义的部门观和地域 观。尽快转变科技、教育、经济系统以及不同隶属关系之间的割裂状态,使省内及周边省区各类 创新资源能够联动整合,整体推进。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省内创新体系于全国 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 球知识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全省的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在开放 中营造多边合作喘息发展的新格局 运作高效。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努力杜绝对有限资源的虚耗,建立区域创 新体系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协调创新体系中不同要素、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基 本杠杆,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逐步推进。在推进大公司、大集团创新的同时, 也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注重科技创新的重点与区域经 济规划、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企业产品发展方向的结合。突出市场主导和市场创新,使区
4 割、地区封闭、体制改革滞后和科技活动中的“布朗运动”现象依然存在。 二、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树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观念,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全局,落实“科教兴国”和“西部大 开发战略”,把构建甘肃创新体系作为提高全省科技整体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紧紧围 绕国家和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 主体,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解决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科技问题为出发 点,以产业化为依托,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 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加 快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产品、产业的科技含量,持续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形 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使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 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几个原则: ――统筹整合。要以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出发点,统筹全社会创新力量,整合各种创新资 源,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坚持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引导和助 推作用,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设施环境。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 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体系的活力,密切管产学研的 联系和合作,增强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整体。 ――区域协调。创新体系必须在服从国家总体部署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 体系,以适应甘肃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 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 调功能,使全省各级创新中心能够有机联系,区域分工协作更趋合理。减少资源浪费、重复建设 和地区间无效竞争,提高科技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效益。要积极开展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及黄河上 游相关省区的创新合作,建设有助于包括甘肃在内的西北区发展的创新体系。 ——系统开放 。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形成,淡化狭义的部门观和地域 观。尽快转变科技、教育、经济系统以及不同隶属关系之间的割裂状态,使省内及周边省区各类 创新资源能够联动整合,整体推进。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省内创新体系于全国 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 球知识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全省的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在开放 中营造多边合作喘息发展的新格局。 ――运作高效。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努力杜绝对有限资源的虚耗,建立区域创 新体系建设的部门协调机制,协调创新体系中不同要素、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利益为基 本杠杆,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逐步推进。在推进大公司、大集团创新的同时, 也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注重科技创新的重点与区域经 济规划、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企业产品发展方向的结合。突出市场主导和市场创新,使区
域创新始终与国内外市场走向协调。 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快发展低物耗、低污染 髙技术含量、髙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性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赖智力资源,应坚持科 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 础上,应十分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 基础。 (二)发展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跟进全国先进 水平的区域创新体系。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与发 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形成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体系、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和服务于创新的 公共支撑体系;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局面。区 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在科技与产业、金融、教育、文化等各系统之间建起互 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网络体系和与时俱进的运行机制。基本实现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 到2020年,建立起与甘肃小康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居 全国中上水平:部分优势领域的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中等水平 科技竞争力居西部地区前列 具体目标: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实施“11438创新工程”,即创新一个机制,建立 一个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充实完善四个保障系统,建设三个(两带、一平台)产业化示范基 地和实现8个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 (1)创新、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作与分工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打破部门分割和封闭体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支撑甘肃国民经济可持续 发展能力和髙效运行的科技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建设,激活省属科研院所 内部竞争机制,增强活力,提髙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院所的科硏水平。实现高校、科硏院所 企业、科技中介服务和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化管理、市场化运行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技工贸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效 益为动力的新产品、新产业开发链,以技术进步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效率, 力争使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高 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2005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增 加值比重达到10%左右(2001年全国为139%甘肃仅为6.75%),2010年达到16%左右:培育 20个左右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经济规模的新兴产业: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逐年增加 (3)建立功能齐全的创新保障支撑体系 建立多元化金融投融资保障系统。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科技投入,确保科技经费投入的 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全省R&D占GDP的比重达到1.5%(2002年为078%)以上 2010年达到25%;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省R&D的比重达到50%以上:大中型企业R&D 经费投入率占年销售收入的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着 力培育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农业产 业化开发基金,为创新提供金融保障
5 域创新始终与国内外市场走向协调。 ――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加快发展低物耗、低污染、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性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赖智力资源,应坚持科 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 础上,应十分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 基础。 (二)发展目标 经过 5—10 年的努力,到 2010 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跟进全国先进 水平的区域创新体系。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与发 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形成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体系、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和服务于创新的 公共支撑体系;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新局面。区 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在科技与产业、金融、教育、文化等各系统之间建起互 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网络体系和与时俱进的运行机制。基本实现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 到 2020 年,建立起与甘肃小康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居 全国中上水平;部分优势领域的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中等水平, 科技竞争力居西部地区前列。 具体目标: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实施“11438 创新工程”,即创新一个机制,建立 一个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充实完善四个保障系统,建设三个(两带、一平台)产业化示范基 地和实现 8 个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 (1)创新、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作与分工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打破部门分割和封闭体制,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支撑甘肃国民经济可持续 发展能力和高效运行的科技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建设,激活省属科研院所 内部竞争机制,增强活力,提高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院所的科研水平。实现高校、科研院所、 企业、科技中介服务和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络化管理、市场化运行。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技工贸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效 益为动力的新产品、新产业开发链,以技术进步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效率, 力争使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高 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2005 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增 加值比重达到 10%左右(2001 年全国为 13.9%,甘肃仅为 6.75%),2010 年达到 16%左右;培育 20 个左右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经济规模的新兴产业;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逐年增加。 (3)建立功能齐全的创新保障支撑体系 ――建立多元化金融投融资保障系统。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科技投入,确保科技经费投入的 增长速度高于 GDP 的增长速度,全省 R&D 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5%(2002 年为 0.78%)以上, 2010 年达到 2.5%;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全省 R&D 的比重达到 50%以上;大中型企业 R&D 经费投入率占年销售收入的 1%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 5%以上。着 力培育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农业产 业化开发基金,为创新提供金融保障
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系统。各市州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属地生产力 促进中心、互联网的人才交流中心、信息咨询中心、资产评估中心、企业诊断决策策划中心、技 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引导中小企业成立中小企业协会,发展完善民间产业协会等,使各类农业经 济协会深入农户,使中介服务组织成为政府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营造刨新人才积聚的良好环境系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敢 攀高峰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在稳定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培养 和凝聚一批国家级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使甘肃及其中心城市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沃土。实施“555 创新人才工程”和“西部之光”人才工程。到2005年,全省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全时人数达到1.5万人年(2002年为10326人年);要特别重视具有风险投资意识、能够驾御市 场经济,懂管理、善创新的企业家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使他 们成为凝聚各类创新人才的中心,营造区域创新的人气环境 大力开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高起点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中科院兰州分 院、省级科硏院所等重点专业学科和实验室为基础的知识创新、传播与科技开发基地,整合科研 资源。充实完善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改造、新建20个左右具有学科特色和产业特色 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完成20个省级重点科研院所的能力建设。选择区位和 基础较好的城市或大学建立5-6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中心。 (4)建立“十区二带”和“院地合作平台”为骨干的产业化创新示范基地,着力提高核心 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西陇海一一兰新经济带和河西星火产业带为主轴,以中心城市为依 托,充实、完善现有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把“十区二带”和“院 地合作平台”发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使其成为知识、技术、观念、管理等的创新源地 和辐射中心。有重点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用高新技术盘活、改造 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尤其是兰州、白银、天水、金昌、临夏、张掖、平凉、嘉峪关等8个中心城 市,由于其较好的历史基础和特殊区域地位,加快建设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开发的核心区域。 (5)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工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 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提高计划生育、城乡医疗保健和公共防疫系统的科技水平,基本建立 覆盖全省的卫生、地质、气候、水文灾害检测预报和防治及生态恢复重建、污染整治的科技支撑 体系。培育一批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无污染食品基地,使它们成为甘肃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在贫困地区推广各类实用技术、生态技术、高效种植技术,促进农村区域的科技综合集成 创新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运行机制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创新和 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营造环境为保障,以社会支撑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提高甘肃的综合创 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 资源整合,推进科技与社会的多元互动,构建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设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 程。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效地推动知识生产、传播、转移和应用的体系。它是由政府和各部门组成 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活动的目的旨在推动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
6 ――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系统。各市州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属地生产力 促进中心、互联网的人才交流中心、信息咨询中心、资产评估中心、企业诊断决策策划中心、技 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引导中小企业成立中小企业协会,发展完善民间产业协会等,使各类农业经 济协会深入农户,使中介服务组织成为政府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营造创新人才积聚的良好环境系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敢 攀高峰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在稳定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培养 和凝聚一批国家级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使甘肃及其中心城市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沃土。实施“555 创新人才工程”和“西部之光”人才工程。到 2005 年,全省从事 R&D 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全时人数达到 1.5 万人年(2002 年为 10326 人年);要特别重视具有风险投资意识、能够驾御市 场经济,懂管理、善创新的企业家队伍的教育和培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使他 们成为凝聚各类创新人才的中心,营造区域创新的人气环境。 ――大力开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高起点建设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中科院兰州分 院、省级科研院所等重点专业学科和实验室为基础的知识创新、传播与科技开发基地,整合科研 资源。充实完善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改造、新建 20 个左右具有学科特色和产业特色 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完成 20 个省级重点科研院所的能力建设。选择区位和 基础较好的城市或大学建立 5—6 个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中心。 (4)建立“十区二带”和“院地合作平台”为骨干的产业化创新示范基地,着力提高核心 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河西星火产业带为主轴,以中心城市为依 托,充实、完善现有 10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把“十区二带”和“院 地合作平台”发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使其成为知识、技术、观念、管理等的创新源地 和辐射中心。有重点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用高新技术盘活、改造、 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尤其是兰州、白银、天水、金昌、临夏、张掖、平凉、嘉峪关等 8 个中心城 市,由于其较好的历史基础和特殊区域地位,加快建设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化开发的核心区域。 (5)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工作,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 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提高计划生育、城乡医疗保健和公共防疫系统的科技水平,基本建立 覆盖全省的卫生、地质、气候、水文灾害检测预报和防治及生态恢复重建、污染整治的科技支撑 体系。培育一批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无污染食品基地,使它们成为甘肃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在贫困地区推广各类实用技术、生态技术、高效种植技术,促进农村区域的科技综合集成 创新。 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甘肃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运行机制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创新和 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营造环境为保障,以社会支撑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提高甘肃的综合创 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 资源整合,推进科技与社会的多元互动,构建甘肃省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设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 程。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效地推动知识生产、传播、转移和应用的体系。它是由政府和各部门组成 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活动的目的旨在推动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
高校和、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枃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重视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要增强各执行 机构、执行单元之间广泛与密切联系,合理配置内部资源,提高效率。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推进 创新要素重组及知识资源和资本的合理有效运作,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和改 造传统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大学相互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创新体系建设要积 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科工贸、技工贸一体化,企业科技研发要吸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力 量参加,或合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机制,以增强企业的研究与发 展能力。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不断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要求。调动企业开展科 技研发和主动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项目,促进科研单位面向 市场,服务企业、农户和政府,加快形成企业、科研单位与社会的双向交流。支持和推动中小企 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政、产、学、研、介、融联合互动发展的步伐。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设高效率科技创新的协调管理体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综 合协调职能,建立政府决策执行及其反馈系统,完善市场体系,解决系统运作中的薄弱环节,促 进人才、知识流动和各类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政府调控功能,促进技术、经济、社会、教 育、生态环境等政策的制定工作,鼓励企业与农户的技术创新行为。引导创新科技活动运用财政、 信贷政策,保障和增加技术创新的微观经济效益,促使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从事技术创新。运用社 会公共政策,增加高科技人力资本,引导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 创新的外部推力。适时制定、更新高新技术发展领域和技术政策,强制淘汰落后技术,鼓励发展 先进技术,营造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 (四)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社会支撑系统。随着政府职能由直接管 理转为间接引导,由微观参与转为宏观调控,不断简化中间环节,强化服务意识,区域创新的社 会支撑体系应当把重点放在沟通创新主体与应用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 的高效运作环境。发展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风险资本市场、人才流 动为主要内容,以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的技术与产业、金融资本结合的市场体系。为 创新主体及其成果产业化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紧紧抓住科技中介这个重要环节,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健全功能,形成科技信息、孵化器 科学仪器和实验装备、信息咨询、培训、融资协作等网络,使原来处于分散、分离、分割状态下 的科技资源和基本要素集成起来,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要素供给与组合奠定基础。为此,发 展创新的社会支撑系统必须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综合协调全社会的力量,使区域创新体 系形成合力。 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应重视有潜在竞争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培育,通过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 的培育,形成有竞争力和规模经济的企业群,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应向这类企业倾斜,营造适应 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这一点对落后贫困地区和民族地 区更为重要。 (五)实现创新体系网络信息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合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加快创 新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更大范围、高 起点地建设创新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努
7 高校和、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重视多部门的协调配合,要增强各执行 机构、执行单元之间广泛与密切联系,合理配置内部资源,提高效率。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推进 创新要素重组及知识资源和资本的合理有效运作,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以信息技术提升和改 造传统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大学相互结合的科技研发体系。创新体系建设要积 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科工贸、技工贸一体化,企业科技研发要吸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力 量参加,或合建技术开发中心,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机制,以增强企业的研究与发 展能力。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不断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要求。调动企业开展科 技研发和主动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项目,促进科研单位面向 市场,服务企业、农户和政府,加快形成企业、科研单位与社会的双向交流。支持和推动中小企 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政、产、学、研、介、融联合互动发展的步伐。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设高效率科技创新的协调管理体系。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综 合协调职能,建立政府决策执行及其反馈系统,完善市场体系,解决系统运作中的薄弱环节,促 进人才、知识流动和各类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政府调控功能,促进技术、经济、社会、教 育、生态环境等政策的制定工作,鼓励企业与农户的技术创新行为。引导创新科技活动运用财政、 信贷政策,保障和增加技术创新的微观经济效益,促使经济行为主体积极从事技术创新。运用社 会公共政策,增加高科技人力资本,引导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 创新的外部推力。适时制定、更新高新技术发展领域和技术政策,强制淘汰落后技术,鼓励发展 先进技术,营造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 (四)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社会支撑系统。随着政府职能由直接管 理转为间接引导,由微观参与转为宏观调控,不断简化中间环节,强化服务意识,区域创新的社 会支撑体系应当把重点放在沟通创新主体与应用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 的高效运作环境。发展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风险资本市场、人才流 动为主要内容,以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的技术与产业、金融资本结合的市场体系。为 创新主体及其成果产业化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紧紧抓住科技中介这个重要环节,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健全功能,形成科技信息、孵化器、 科学仪器和实验装备、信息咨询、培训、融资协作等网络,使原来处于分散、分离、分割状态下 的科技资源和基本要素集成起来,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要素供给与组合奠定基础。为此,发 展创新的社会支撑系统必须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综合协调全社会的力量,使区域创新体 系形成合力。 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应重视有潜在竞争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培育,通过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 的培育,形成有竞争力和规模经济的企业群,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应向这类企业倾斜,营造适应 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公平竞争机会。这一点对落后贫困地区和民族地 区更为重要。 (五)实现创新体系网络信息化,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合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加快创 新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更大范围、高 起点地建设创新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积极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努
力提高政府和企业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全省科技创新 体系网络化、信息化。 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全省科技创新网络 甘肃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其集成度不高,科技工作对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 型产业的影响及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全社会科技力量的协调运作和有限科技资源整合利用有待 加强。因此,加强科技与社会互动机制的建设、调动和组织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建立协调有序 的全省科技创新网络是新时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任务。要在继续关注科研院所改革与发 展的同时,整合协调企业、高校、院所、政府、中介结构、社会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力量 使创新成为众多群体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取向。建设符合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 新网络 企业是实施创新的主体。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动企业 技术进步,全面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小型工业企业都应不断增强企业在 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围绕企业的自身发展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提高对多变市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 境里,要不断地增加髙新技术产品的份额;积极增加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聘请吸 纳高层次科技人员领衔组织产品研发: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力争科技投入达到 销售收入的1%以上,加大对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积极加入行业协会进行技术信息交流:广 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优势、特色技术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中 小企业群和星火企业群,逐步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星火企业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 态势,增强区域企业集群创新的能力。 独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部委、省属的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 等知识创新研究基地,要积极围绕国家和甘肃比较长远的任务,为国家和地方的长期发展提供 技术和知识支持。充分发挥中央在甘科研单位和大学的科技力量,以西部资环中心为依托,整 合科学研究资源,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包括兰大、中科院兰州分院、医学院、中医学院等)和新 建大学农业科技园(包括甘农大、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在兰单位等),在研究内容上除了安排 些有商业化前景的技术外,还要积极开展为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以及人民的健 康服务的研究任务。开发性研究机构集中面向市场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充分发挥他们对实现经 济目标有明确的目的、创新速度快、周期短的特色,充当市场经济技术开发的重要角色。重点 作好本行业和产业近期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高校始终是我省科技活动中很有活力的一支科技队伍,善拼搏、勇攀登,在区域创新 中既承担科研任务,又承担教学任务,具有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功能。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 和科研的人才优势,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努力培养一批具有 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和跨文化操作能力的人才,具有金融、证券 保险、会计、律师、外语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来促进区域创新和知识转移
8 力提高政府和企业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全省科技创新 体系网络化、信息化。 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全省科技创新网络 甘肃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其集成度不高,科技工作对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 型产业的影响及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全社会科技力量的协调运作和有限科技资源整合利用有待 加强。因此,加强科技与社会互动机制的建设、调动和组织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建立协调有序 的全省科技创新网络是新时期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任务。要在继续关注科研院所改革与发 展的同时,整合协调企业、高校、院所、政府、中介结构、社会团体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力量, 使创新成为众多群体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取向。建设符合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 新网络。 ――企业是实施创新的主体。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动企业 技术进步,全面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小型工业企业都应不断增强企业在 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围绕企业的自身发展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提高对多变市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 境里,要不断地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份额;积极增加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聘请吸 纳高层次科技人员领衔组织产品研发;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力争科技投入达到 销售收入的 1%以上,加大对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积极加入行业协会进行技术信息交流;广 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 竞争力,振兴老工业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优势、特色技术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中 小企业群和星火企业群,逐步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星火企业一体两翼的产业发展 态势,增强区域企业集群创新的能力。 ——独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部委、省属的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等知识创新研究基地,要积极围绕国家和甘肃比较长远的任务,为国家和地方的长期发展提供 技术和知识支持。充分发挥中央在甘科研单位和大学的科技力量,以西部资环中心为依托,整 合科学研究资源,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包括兰大、中科院兰州分院、医学院、中医学院等)和新 建大学农业科技园(包括甘农大、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在兰单位等),在研究内容上除了安排一 些有商业化前景的技术外,还要积极开展为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以及人民的健 康服务的研究任务。开发性研究机构集中面向市场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充分发挥他们对实现经 济目标有明确的目的、创新速度快、周期短的特色,充当市场经济技术开发的重要角色。重点 作好本行业和产业近期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高校始终是我省科技活动中很有活力的一支科技队伍,善拼搏、勇攀登,在区域创新 中既承担科研任务,又承担教学任务,具有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功能。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 和科研的人才优势,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努力培养一批具有 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和跨文化操作能力的人才,具有金融、证劵、 保险、会计、律师、外语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来促进区域创新和知识转移
科技中介机构,包括技术转让和扩散机构、咨询与评估机构、政策硏究机构(思想库)、 风险投资公司和股票市场等是创新体系中起桥梁和辅助作用的中介环节。从我省技术交易发育 程度看,机构较少、功能不强,创新体系建设在这方面将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科技管理部 门要下功夫将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相结合,加快科技中介机构的新建和已建机构充实人员、完 善机构、健全功能的工作 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创新体系建设的管理,制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并监督创新机构按机制规则运行。积极支持创新主体的科技研发,尤其是战略性技术硏发 (R&D),以规划和科技计划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科技中介机构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加快包括知识产权、法规和标准等在内的科技制度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功能的进 步完善,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的“大学科技园、推介与 孵化中心、二带一平台的产业基地和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网络化管理”的科技创新网络。 (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建设推进全省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科技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实现网络化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技术”这一贯穿于整个 体系的载体,围绕先导技术、主体技术和基础技术三大部分的创新合理安排科技资源。近期,继 续组织实施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行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生物技术开发 与应用、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等8个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先导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国民经济发展技术储备库,指技术发展的长远发展方向,关系 到国家和地区前途命运。积极组织大学科技园等科研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科、 技术和人员上的优势,根据企业发展的预测技术需求,开展涉及中长期目标的应用性课题研究, 不断增加技术储备。省科技计划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提高投资强度, 组织好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的预测、评估和立项,尽可能多的增加技 术储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蓄热积能。 大力发展支撑当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应用最为广泛、辐射和滲透力最强、经济效 益最为显著的主体技术,突出企业的核心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新知识的应用和新技术、新材料 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组织人力 开展二次创新,实现技术升级;企业要逐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研究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成果, 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创新能力。主体技术重点集中在信息、生物、能源、材 料四大领域产业化共性技术上开展科技攻关。在信息产业上,大幅度加强信息技术向各产业的辐 射渗透,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电子产品和网络服务项目,在移动通讯、光通讯、数字 音频等技术领域达到商用水平,拥有技术专利的产品比例不断得到提高。在生物产业上,集中优 势力量在试剂疫苗、防疫菌苗、动植物育种、生态恢复、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胚胎移植、 中医药资源、微生物发酵、酶工程应用等生物技术上进行自主创新,为行业发展作好技术准备。 在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上,要加速开发石油化工新技术,通过以催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建立油气 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作为化工原料的交叉利用, 重点改造提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工业和能源工业,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高值化和精细化。加 速洁净煤、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重点研发能量集取、转换、储存及
9 ――科技中介机构,包括技术转让和扩散机构、咨询与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思想库)、 风险投资公司和股票市场等是创新体系中起桥梁和辅助作用的中介环节。从我省技术交易发育 程度看,机构较少、功能不强,创新体系建设在这方面将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科技管理部 门要下功夫将政府行为和民间行为相结合,加快科技中介机构的新建和已建机构充实人员、完 善机构、健全功能的工作。 ――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创新体系建设的管理,制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并监督创新机构按机制规则运行。积极支持创新主体的科技研发,尤其是战略性技术研发 (R&D),以规划和科技计划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科技中介机构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加快包括知识产权、法规和标准等在内的科技制度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功能的进一 步完善,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的“大学科技园、推介与 孵化中心、二带一平台的产业基地和政府及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网络化管理”的科技创新网络。 (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组织建设推进全省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科技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实现网络化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技术”这一贯穿于整个 体系的载体,围绕先导技术、主体技术和基础技术三大部分的创新合理安排科技资源。近期,继 续组织实施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行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生物技术开发 与应用、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清洁能源等 8 个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先导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国民经济发展技术储备库,指技术发展的长远发展方向,关系 到国家和地区前途命运。积极组织大学科技园等科研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科、 技术和人员上的优势,根据企业发展的预测技术需求,开展涉及中长期目标的应用性课题研究, 不断增加技术储备。省科技计划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提高投资强度, 组织好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的预测、评估和立项,尽可能多的增加技 术储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蓄热积能。 ——大力发展支撑当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中应用最为广泛、辐射和渗透力最强、经济效 益最为显著的主体技术,突出企业的核心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新知识的应用和新技术、新材料、 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组织人力 开展二次创新,实现技术升级;企业要逐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研究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成果, 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创新能力。主体技术重点集中在信息、生物、能源、材 料四大领域产业化共性技术上开展科技攻关。在信息产业上,大幅度加强信息技术向各产业的辐 射渗透,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电子产品和网络服务项目,在移动通讯、光通讯、数字 音频等技术领域达到商用水平,拥有技术专利的产品比例不断得到提高。在生物产业上,集中优 势力量在试剂疫苗、防疫菌苗、动植物育种、生态恢复、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胚胎移植、 中医药资源、微生物发酵、酶工程应用等生物技术上进行自主创新,为行业发展作好技术准备。 在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上,要加速开发石油化工新技术,通过以催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建立油气 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石油、天然气、煤层气作为化工原料的交叉利用, 重点改造提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工业和能源工业,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高值化和精细化。加 速洁净煤、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重点研发能量集取、转换、储存及
节能等技术产品。在材料产业上,加快发展新兴材料、专用材料、功能材料、稀土材料、高分子 材料和建筑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加强以镍、铜、铝、锌、铅等为主的有色金属的深度开发和综合 利用研究,开发延长材料产业链的加工技术。关注西北冶金基地改造技术,注重矿物开采的新技 术与精炼工艺,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业。 一突出配套和服务的功能认真组织好基础技术开发。基础技术是其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 基础,具有明显的共用性、基础性、公益型和公正性,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非盈利性科技机 构要组织力量围绕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环境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医疗卫生技术、信息基础设 施技术、检测技术、质量标准技术等共性基础性技术进行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在政府的支持下, 要积极主动地向企业和广大农户推广和扩散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 一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高重点产业的科技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设计、生产过程、营销和管理等 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信息化建 设步伐。以网络计算机和网络软件为突破口,以数字甘肃、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建 设为契机,带动一批相关技术产业。把握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动向和发展重点,力争获得一批 具有商业价值的中(藏)药、生化药和其他创新药物,以保证未来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 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竞争,推进中(藏)药现代化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 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精、深加工的产业,突出畜牧业,特别是草产业、奶产业、果蔬业等种植、养 殖和深加工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提倡合作,突出集成,争取高效。调整科技创新模式, 在技术集成基础上形成具有经济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使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 成,推进产品或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增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保护。甘肃省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科技成果比较少,直接影响着全省产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将会使更多的 自主知识产权和成果不断产生,专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专利制 度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保障和激励作用,大力支持专利知识及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加强专利保 护工作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专利管理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结合我省 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企业优势,在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上,按照“统一规划、分层实施、 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有利于推进专利工作的有效举措和策略,建立和完善地 方性专利法规,提供法律保障,加强行政执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专利管理体系,提高专利 管理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相适应的专利管理和协调机制。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 把专利知识和有关法规作为各级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 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增强依法保护的意识,使自己的创新知识 产权专利化,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是当务之急 一要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一是要高度重视国际技术标准及技术壁垒的变化和发展趋 势,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行政策和潜在动态进行跟踪研究;二是要积极执行国家和世 界权威组织的有关技术标准;三是要针对甘肃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的发展,组织规划和协调包 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在内的全社会力量从事标准的开发、创新、应用等研究,使技术标准运 用成为甘肃产业和科技竞争力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节能等技术产品。在材料产业上,加快发展新兴材料、专用材料、功能材料、稀土材料、高分子 材料和建筑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加强以镍、铜、铝、锌、铅等为主的有色金属的深度开发和综合 利用研究,开发延长材料产业链的加工技术。关注西北冶金基地改造技术,注重矿物开采的新技 术与精炼工艺,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业。 ——突出配套和服务的功能认真组织好基础技术开发。基础技术是其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 基础,具有明显的共用性、基础性、公益型和公正性,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非盈利性科技机 构要组织力量围绕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环境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医疗卫生技术、信息基础设 施技术、检测技术、质量标准技术等共性基础性技术进行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在政府的支持下, 要积极主动地向企业和广大农户推广和扩散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高重点产业的科技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设计、生产过程、营销和管理等 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信息化建 设步伐。以网络计算机和网络软件为突破口,以数字甘肃、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建 设为契机,带动一批相关技术产业。把握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动向和发展重点,力争获得一批 具有商业价值的中(藏)药、生化药和其他创新药物,以保证未来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 同时,要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竞争,推进中(藏)药现代化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 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精、深加工的产业,突出畜牧业,特别是草产业、奶产业、果蔬业等种植、养 殖和深加工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提倡合作,突出集成,争取高效。调整科技创新模式, 在技术集成基础上形成具有经济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使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 成,推进产品或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增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保护。甘肃省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科技成果比较少,直接影响着全省产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将会使更多的 自主知识产权和成果不断产生,专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专利制 度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保障和激励作用,大力支持专利知识及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加强专利保 护工作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专利管理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结合我省 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企业优势,在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上,按照“统一规划、分层实施、 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有利于推进专利工作的有效举措和策略,建立和完善地 方性专利法规,提供法律保障,加强行政执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专利管理体系,提高专利 管理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相适应的专利管理和协调机制。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 把专利知识和有关法规作为各级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 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增强依法保护的意识,使自己的创新知识 产权专利化,不断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是当务之急。 ――要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一是要高度重视国际技术标准及技术壁垒的变化和发展趋 势,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行政策和潜在动态进行跟踪研究;二是要积极执行国家和世 界权威组织的有关技术标准;三是要针对甘肃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的发展,组织规划和协调包 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在内的全社会力量从事标准的开发、创新、应用等研究,使技术标准运 用成为甘肃产业和科技竞争力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