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多种学习理论的关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案例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第三部分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 多种学习理论的关系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案例 ◼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该如何施 行、推广? 口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 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 核心来进行整合 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 实现课程整全的必要前提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 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该如何施 行、推广? ◼ 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 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 核心来进行整合 ◼ 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 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 实现课程整全的必要前提 ◼ 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 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一节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第一节 建构主义 一、学习理论概述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思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各有什么优劣?有何启示? ■建构主义的评价方法有何特点? ■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区别、联系?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与经典教学设 计理论的关系?
思考: ◼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各有什么优劣?有何启示? ◼ 建构主义的评价方法有何特点? ◼ 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区别、联系? ◼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与经典教学设 计理论的关系?
2、客观主义
2、客观主义
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克服行为主义“机械论”、“还原论”的 弊端 ■认知结构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相对于客观主义 ■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鱼牛”)
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 克服行为主义“机械论” 、 “还原论”的 弊端 ◼ 认知结构 ◼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建构主义:相对于客观主义 ◼ 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鱼牛”)
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 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 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 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 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 还有…”。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 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 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 草, (见图)
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 ◼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 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 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 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 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 还有….. ”。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 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 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 草,……(见图)
图:“鱼牛”的童话 KOhe
图: “鱼牛”的童话
“鱼牛”形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 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 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知识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 中自行建构的 ■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 习的帮助者。因而“学习是意义建构的 过程
“鱼牛”形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 ◼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 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 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 知识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 中自行建构的 ◼ 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 习的帮助者。因而“学习是意义建构的 过程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 式、案例 ■1、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 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 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 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主动搜集、分析资料和问题 联系与思考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协作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 式、案例 ◼ 1、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 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 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 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 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 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 主动搜集、分析资料和问题 ◼ 联系与思考 ◼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