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教学活动” 的学习设计方索 这是本课程的第十一单元,按照第一、二节和第三、四节课分别设计。 、学习目标 1、识记概念:教学活动、教师角色、教师素养、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2、理解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3、结合当代社会特点,学习、思考现代教师素养结构 4、了解关于现代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主要不同观点并分析差异的根源。 5、在分析学校实际条件基础上,设计出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样式并加以论证。 7、进一步提高在小组中的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8、参与网络支撑的本单元过程性评价学生问卷 二、活动形式 (1)分组交流预习情况并提出疑问 (2)教师讲授。 (3)分组进行专题研讨。 (4)轮值组长汇报研讨情况。 (5)教师答疑。 三、活动技巧 (1)本章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过去学习经历相关,教师提示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注意 将本章内容与自己过去的学习感受相结合,形成个性化的发言 (2)认真听取其它小组的汇报,分析与本小组成员学习收获与疑问的异同。 (3)提示每个学生留意本次课上轮值小组组长的汇报表现,积极吸取他人长处,对 他人有所欠缺之处可于课后给予善意的提醒。 接受预习任务并积极完成 四、阅读资料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潘洪建、徐继存:《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硏究之透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版),1997年第4期。 4、项贤明:《试析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双重结构》,《教育研究》,1996年第9期
第十一单元“教学活动” 的学习设计方案 这是本课程的第十一单元,按照第一、二节和第三、四节课分别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概念:教学活动、教师角色、教师素养、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2、理解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3、结合当代社会特点,学习、思考现代教师素养结构。 4、了解关于现代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主要不同观点并分析差异的根源。 5、在分析学校实际条件基础上,设计出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样式并加以论证。 7、进一步提高在小组中的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8、参与网络支撑的本单元过程性评价学生问卷。 二、活动形式 (1) 分组交流预习情况并提出疑问。 (2) 教师讲授。 (3) 分组进行专题研讨。 (4) 轮值组长汇报研讨情况。 (5) 教师答疑。 三、活动技巧 (1) 本章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过去学习经历相关,教师提示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注意 将本章内容与自己过去的学习感受相结合,形成个性化的发言。 (2) 认真听取其它小组的汇报,分析与本小组成员学习收获与疑问的异同。 (3) 提示每个学生留意本次课上轮值小组组长的汇报表现,积极吸取他人长处,对 他人有所欠缺之处可于课后给予善意的提醒。 (4) 接受预习任务并积极完成。 四、阅读资料 1、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年版。 2、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3、潘洪建、徐继存:《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之透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版),1997 年第 4 期。 4、项贤明:《试析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双重结构》,《教育研究》,1996 年第 9 期
五、时间:160分钟。 六、第一、二节课——“在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教学活动’”——活动过程设计 (80分钟) 师生站立互相鞠躬开课 教师引入(4分钟)。教师提出询问上次课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引入第一节为“在 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教学活动’”。使学生准备好提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有关问题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提出疑问(10分钟) 要求:各位同学提出预习中认识较深的章节内容以及最感困惑的章节内容,并且每人提 出1到2个疑问。发言方式:每位成员依次轮流发言。时间:每人2分钟左右。轮值组长记 录(准备白纸供用)并整理,记录技巧:记关键词。 第二步:小组轮值组长在全班交流本组疑问和预习情况 第三步:教师随各个轮值组长提出的疑问答疑。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简要总结各小 组的表现情况以及轮值组长汇报时须注意的事项 (第二与第三步交叉,按时下课休息,按时上课继续答疑,并控制网络电脑,时间控制 0分钟。) 第四步:教师利用PPT“教学活动(一)”讲解(20分钟) (下课休息) 七、第三、四节课——“小组专题讨论与教师讲授”一活动过程设计(80分钟) 第一步:教师引入(4分钟)。教师说明本次课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小组专题讨 论“教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主客体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第二个环节是教师讲授 第二步:教师先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呈现2到3篇相关论文,供学生快速浏览。(6分钟) 第三步:小组内展开专题讨论。(30分钟) 要求:自由发言,但每位同学至少要发言一次。发言时注意将理论与自己的学习经历相 结合,也可以就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提供一些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将主客体关系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分成三轮讨论进行。 第四步:轮值组长稍作整理后,在小组简要汇报这一轮讨论的记录结果,小组成员可作 补充发言 (第三步与第四步交替进行,每轮讨论时间不超过10分钟。按时下课休息) (教师在每轮讨论中参与不同的小组的活动) 第五步:轮值组长在全班汇报小组学习心得并提出2个主要的疑问(每位时间不超过 1.5分钟)。 第六步:教师答疑 (第五步与第六步交替进行。时间25) 第七步:教师利用ppt“教学活动(二)”进行讲授。(时间8分钟) 第八步:评选本次课最佳表现小组一个,并记下轮值组长姓名。(3分钟) 第九步:布置作业和指导(4分钟)。要求学生 1、课外上网完成“第十一单元学习测试题〃。 2、第十二单元预习指导 3、填写本单元教学评价问卷。完成的同学交轮值组长,就可以离开课室:轮值组长收 齐后交教师
五、时间:160 分钟。 六、第一、二节课——“在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教学活动’”——活动过程设计 (80 分钟) 师生站立互相鞠躬开课。 教师引入(4 分钟)。教师提出询问上次课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引入第一节为“在 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教学活动’”。使学生准备好提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有关问题。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提出疑问(10 分钟) 要求:各位同学提出预习中认识较深的章节内容以及最感困惑的章节内容,并且每人提 出 1 到 2 个疑问。发言方式:每位成员依次轮流发言。时间:每人 2 分钟左右。轮值组长记 录(准备白纸供用)并整理,记录技巧:记关键词。 第二步:小组轮值组长在全班交流本组疑问和预习情况。 第三步:教师随各个轮值组长提出的疑问答疑。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简要总结各小 组的表现情况以及轮值组长汇报时须注意的事项。 (第二与第三步交叉,按时下课休息,按时上课继续答疑,并控制网络电脑,时间控制 50 分钟。) 第四步:教师利用 PPT“教学活动(一)”讲解(20 分钟) (下课休息) 七、第三、四节课——“小组专题讨论与教师讲授”——活动过程设计(80 分钟) 第一步:教师引入(4 分钟)。教师说明本次课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小组专题讨 论“教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主客体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第二个环节是教师讲授。 第二步:教师先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呈现 2 到 3 篇相关论文,供学生快速浏览。(6 分钟) 第三步:小组内展开专题讨论。(30 分钟) 要求:自由发言,但每位同学至少要发言一次。发言时注意将理论与自己的学习经历相 结合,也可以就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提供一些自己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将主客体关系、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分成三轮讨论进行。 第四步:轮值组长稍作整理后,在小组简要汇报这一轮讨论的记录结果,小组成员可作 补充发言。 (第三步与第四步交替进行,每轮讨论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按时下课休息) (教师在每轮讨论中参与不同的小组的活动) 第五步:轮值组长在全班汇报小组学习心得并提出 2 个主要的疑问(每位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 第六步:教师答疑。 (第五步与第六步交替进行。时间 25) 第七步:教师利用 ppt“教学活动(二)”进行讲授。(时间 8 分钟) 第八步:评选本次课最佳表现小组一个,并记下轮值组长姓名。(3 分钟) 第九步:布置作业和指导(4 分钟)。要求学生: 1、课外上网完成“第十一单元学习测试题”。 。 2、第十二单元预习指导。 3、填写本单元教学评价问卷。完成的同学交轮值组长,就可以离开课室;轮值组长收 齐后交教师
八、学习工具准备 两个PPT; 2、第十一单元学习调查问卷60份: 3、第十一单元学习测试题 4、第十二单元预习指导(WORD,PPT) 5、白纸一搭
八、学习工具准备 1、两个 PPT; 2、第十一单元学习调查问卷 60 份; 3、第十一单元学习测试题; 4、第十二单元预习指导(WORD,PPT); 5、白纸一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