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②烷烃能使酸性KMO4溶液褪色 ③分子通式为CH2+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④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⑤在光照条件下,将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A.①③⑤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桐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故所有的 化学键都是单键,①正确:烷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能使酸性KMO4溶液褪色,②不正确; 分子通式为CmH2m+2的烃一定是烷烃,③不正确;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④正确: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不能发生反应,故不能使溴水褪色,⑤不正确。综上所 述,C正确。 2.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不正确的是( )。 Q A.丙烷的球棍模型:6。 B.丙烯的结构简式:CH:CHCH2 C.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苯的分子式:C6H6 含案B 解析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CH一CH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小分子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纤维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答案c 解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小分子,A项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气基酸,B 项正确;纤维素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D项正确。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o A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 B.用米汤(含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C.用食用碱(主要成分为NaCO)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答案B 解析酒精溶液有杀菌消毒的功效,且75%的酒精溶液的消毒效果最好,故高浓度的白酒有较 好的杀菌消毒效果,故A项正确: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而遇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并不变蓝,故B项
第七章过关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 ②烷烃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③分子通式为 CnH2n+2 的烃不一定是烷烃 ④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⑤在光照条件下,将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 A.①③⑤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故所有的 化学键都是单键,①正确;烷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②不正确; 分子通式为 CnH2n+2 的烃一定是烷烃,③不正确;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④正确;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不能发生反应,故不能使溴水褪色,⑤不正确。综上所 述,C 正确。 2.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丙烷的球棍模型: B.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 C.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D.苯的分子式:C6H6 答案 B 解析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 CH3CH CH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小分子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纤维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小分子,A 项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 项正确;纤维素能发生水解反应,C 项错误;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D 项正确。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 A.用高度白酒进行皮肤消毒 B.用米汤(含淀粉)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主要成分为 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答案 B 解析酒精溶液有杀菌消毒的功效,且 75%的酒精溶液的消毒效果最好,故高浓度的白酒有较 好的杀菌消毒效果,故 A 项正确;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而遇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并不变蓝,故 B 项
错误;热的碳酸钠溶液能使油脂水解,故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故C项正确:纯毛织物的成分 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纯棉织物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 味故可以鉴别出来,故D项正确。 5.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 A.淀粉 B.葡萄糖 C.蔗糖 D.果糖 答案d 解析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C 项正确。 6.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反应,且显酸性的是()。 A.HO-CH—CHCH2—COOH B.HCI C.CH2CH-CH-OH D.乙醇 答案A 解桐根据乙酸的性质可知,分子中含有一COOH,则该化合物就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显酸性, 故A项特合题意。 7.1-丁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c 解析水浴温度不会超过100℃,A项正确;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项正确;羧酸与醇的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氢氧 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C项错误。 8.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mH2+1OH,4.6g某饱和一元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1.12L(标准状 况下)氢气。则该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为( )。 A.CH3OH B.C2HsOH C.C:H-OH D.C4H9OH 答案B 解析注意该反应的比例关系:2mol饱和一元醇与足量钠反应可得1molH2。 设该饱和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M。 2CH2+1OH+2Na 2CH2m+1ONa+H21
错误;热的碳酸钠溶液能使油脂水解,故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故 C 项正确;纯毛织物的成分 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纯棉织物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 味,故可以鉴别出来,故 D 项正确。 5.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 ( )。 A.淀粉 B.葡萄糖 C.蔗糖 D.果糖 答案 C 解析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C 项正确。 6.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反应,且显酸性的是( )。 A.HO—CH2—CH2—CH2—COOH B.HCl C.CH2 CH—CH2OH D.乙醇 答案 A 解析根据乙酸的性质可知,分子中含有—COOH,则该化合物就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显酸性, 故 A 项符合题意。 7.1-丁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 115~125 ℃,反应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 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 C 解析水浴温度不会超过 100 ℃,A 项正确;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 项正确;羧酸与醇的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 项正确;氢氧 化钠可以使乙酸丁酯水解,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C 项错误。 8.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 CnH2n+1OH,4.6 g 某饱和一元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 1.12 L(标准状 况下)氢气。则该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为( )。 A.CH3OH B.C2H5OH C.C3H7OH D.C4H9OH 答案 B 解析注意该反应的比例关系:2 mol 饱和一元醇与足量钠反应可得 1 mol H2。 设该饱和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 M。 2CnH2n+1OH+2Na 2CnH2n+1ONa+H2↑
2 mol 22.4L 4.6g M 1.12L 解得:M仁46gmo。该饱和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由该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mH+1OH, 得等式:12+2+1+16+1=46,n=2。故该醇为C2H50H。 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3CH2CH3+CI2CH:CH2CH2CI+HCI 一定条件 B.CH2CH2+HCI CHCH2CI Cu或Ag C.2(CH3)2CHOH+O2 △ 2CH,CCH,+2H2O 浓硫酸 -NO2 D +HO-NO260℃ +H2O 答案B 光 解析CH;CH2CH+Cl2→CH:CH2CH2CI+-HCI是取代反应,A项错误;CH一CH+HCI 0 Cu或Ag 一定条 →CH;CH2CI是加成反应,B项正确:2(CH)2CHOH+O2△ 2CH,CCH3+2H2O是 浓硫酸 NO 氧化反应,C项错误: +HO-NO260℃ +H2O是取代反应,D项错误。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进行洗气。若按题目叙述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2,不仅会 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消耗主要物质乙烷,因此①是错误的;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因为CO2会与碳酸钠溶液 反应CO2+HO+N2CO3一2 NaHCO,从而使主要物质CO2消耗,因此③是错误的;若乙醇中 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会与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反应,再利用蒸馏可以得 到纯净的乙醇所以④是正确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的体积为10L。其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再充分燃烧,将生成物 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减少15mL,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又减少20mL(气体体积均为同温 同压下测得)。混合烃的组成可能为 () A.C2H4和C2H B.C2H6和C2H4
2 mol 22.4 L 4.6 g 𝑀 1.12 L 解得:M=46 g·mol-1。该饱和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由该饱和一元醇的通式 CnH2n+1OH, 得等式:12n+2n+1+16+1=46,n=2。故该醇为 C2H5OH。 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3CH2CH3+Cl2 CH3CH2CH2Cl+HCl B.CH2 CH2+HCl CH3CH2Cl C.2(CH3)2CHOH+O2 +2H2O D. +HO—NO2 +H2O 答案 B 解析 CH3CH2CH3+Cl2 CH3CH2CH2Cl+HCl 是取代反应,A 项错误;CH2 CH2+HCl CH3CH2Cl 是加成反应,B 项正确;2(CH3)2CHOH+O2 +2H2O 是 氧化反应,C 项错误; +HO—NO2 +H2O 是取代反应,D 项错误。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在光照条件下通入 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③除去 CO2 中少量的 SO2: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进行洗气。若按题目叙述在光照条件下通入 Cl2,不仅会 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消耗主要物质乙烷,因此①是错误的;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因为 CO2 会与碳酸钠溶液 反应 CO2+H2O+Na2CO3 2NaHCO3,从而使主要物质 CO2 消耗,因此③是错误的;若乙醇中 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会与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反应,再利用蒸馏可以得 到纯净的乙醇,所以④是正确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的体积为 10 mL。其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再充分燃烧,将生成物 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减少 15 mL,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又减少 20 mL(气体体积均为同温 同压下测得)。混合烃的组成可能为 ( )。 A.C2H4 和 C2H2 B.C2H6 和 C2H4
C.CH和C3H4 D.C4H1o和C2H4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10mL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15mL,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20mL,则1mL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1.5mL。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mL,说 明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C2H。A项,C2H4和C2H的混合气体有可能,当两者体积比是 1:1时,平均分子式是C2H,正确:B项,C2H6和C2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H原子的个数 在平均分子式中应大于4小于6.与题意不符.错误:C项CH4和C3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 无论两者怎样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中的H原子数始终是4,与题意不符,错 误:D项,C4H10和C2H4的混合气体不可能,无论两者怎样混合,都不能使平均分子式中C原子 数是2,H原子数是3,错误。 1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 结论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 变为无色透明 氯化碳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 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 体 原子的活动性相同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答案AC 解桐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生成物溶于四氯化碳溶液 呈无色,A项正确;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但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动性小于水分 子中氢原子的活动性,B项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CO3和Mg(OH2,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 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项正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溶 于水具有酸性D项错误。 H H-C ③ 13.乙酸的结构式为 ,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1)乙酸电离时,①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②键断裂;(3)在红磷存在时,B2与 红磷 CH:COOH发生反应:CH:COOH+Br2 CH2BrCOOH+HBr,③键断裂;(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 反应:2 CH:COOH→ CH- C0CCH+H2O,①②键断裂。 A.(1)2)3) B.(1)2)(3)(4) C.(2)3)4) D.(1)(4) 含案B 解析乙酸电离出H时,断裂①镀: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镀;乙酸在红磷存在的条 件下与B2反应时,Br取代了甲基上的H,断裂③键;乙酸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中一分子乙酸断 裂①键,另一分子乙酸断裂②键。B项正确
C.CH4 和 C3H4 D.C4H10 和 C2H4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意,10 mL 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 15 mL,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20 mL,则 1 mL 的混合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水的体积是 1.5 mL。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2 mL,说 明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 C2H3。A 项,C2H4 和 C2H2 的混合气体有可能,当两者体积比是 1∶1 时,平均分子式是 C2H3,正确;B 项,C2H6 和 C2H4 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 H 原子的个数 在平均分子式中应大于 4 小于 6,与题意不符,错误;C 项,CH4 和 C3H4 的混合气体不可能,因为 无论两者怎样混合,得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中的 H 原子数始终是 4,与题意不符,错 误;D 项,C4H10 和 C2H4 的混合气体不可能,无论两者怎样混合,都不能使平均分子式中 C 原子 数是 2,H 原子数是 3,错误。 1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 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 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 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 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与水分子中的氢 原子的活动性相同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 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答案 AC 解析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生成物溶于四氯化碳溶液 呈无色,A 项正确;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但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动性小于水分 子中氢原子的活动性,B 项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和 Mg(OH)2,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 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 项正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溶 于水具有酸性,D 项错误。 13.乙酸的结构式为 ,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 (1)乙酸电离时,①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②键断裂;(3)在红磷存在时,Br2 与 CH3COOH 发生反应:CH3COOH+Br2 CH2BrCOOH+HBr,③键断裂;(4)乙酸变成乙酸酐的 反应:2CH3COOH +H2O,①②键断裂。 A.(1)(2)(3) B.(1)(2)(3)(4) C.(2)(3)(4) D.(1)(4) 答案 B 解析乙酸电离出 H+时,断裂①键;发生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断裂②键;乙酸在红磷存在的条 件下与 Br2 反应时,Br 取代了甲基上的 H,断裂③键;乙酸生成乙酸酐的反应中一分子乙酸断 裂①键,另一分子乙酸断裂②键。B 项正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z A.烃CH,CH:的分子式为C3H6,符合通式CmH2m,故该烃属于烯烃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共面 D.丁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D CH2 解析烯烃是指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CH:CH:不含碳碳双镀,不属于烯烃,为环烷烃,A项错 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B项错误;甲烷是正四面体 结构,正戊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C项正确:丁烷有正丁烷 和异丁烷两种结构,正丁烷结构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异丁烷的结构中含有2种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丁烷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D项正确。 HC—O H2N- CH-CH-COOH 15.己知某药物具有抗痉挛作用,制备该药物的其中一步反应为 a HC—O H2N +h一定条件 CH-CH-COOC,H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 B.生活中b可作燃料和溶剂 C.c极易溶于水 D.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昏案c 解析由a、c的结构简式可知a含有羧基,c含有酯基,a、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b为乙醇。a 与b反应生成的c含有酯基,则a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A项正确:b为乙醇,可作燃料 和溶剂,B项正确;C含有酯基,不溶于水,C项错误;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也为取代反应,D项正 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有下列各组物质:O。是C和:3C,②石墨和足球烯C,③漂白粉和漂白液的主要成分, Br Br H一CH H一C ④正丁烷和异庚烷:⑤乙烯和聚乙烯:⑥ Br 和 :⑦丙烷和环丙烷:⑧CH3一 CH2—CH2CH3和 CH一CH(CH)CH。请用序号填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烃 的分子式为 C3H6,符合通式 CnH2n,故该烃属于烯烃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共面 D.丁烷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答案 CD 解析烯烃是指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 不含碳碳双键,不属于烯烃,为环烷烃,A 项错 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B 项错误;甲烷是正四面体 结构,正戊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C 项正确;丁烷有正丁烷 和异丁烷两种结构,正丁烷结构中含有 2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异丁烷的结构中含有 2 种 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所以丁烷的一氯代物共有 4 种,D 项正确。 15.已知某药物具有抗痉挛作用,制备该药物的其中一步反应为 +b +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 B.生活中 b 可作燃料和溶剂 C.c 极易溶于水 D.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答案 C 解析由 a、c 的结构简式可知 a 含有羧基,c 含有酯基,a、b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c,b 为乙醇。a 与 b 反应生成的 c 含有酯基,则 a 中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A 项正确;b 为乙醇,可作燃料 和溶剂,B 项正确;c 含有酯基,不溶于水,C 项错误;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也为取代反应,D 项正 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0 分)有下列各组物质:①6 12 C 和 6 13C;②石墨和足球烯 C60;③漂白粉和漂白液的主要成分; ④正丁烷和异庚烷;⑤乙烯和聚乙烯;⑥ 和 ;⑦丙烷和环丙烷;⑧CH3— CH2—CH2—CH3 和 CH3—CH(CH3)CH3。请用序号填空:
(1) 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2) 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3) 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4) 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 组两者是同一物质。 答案1)①(2)②(3)④(4)⑧(5)© 解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千个CH原子团 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 同、结构也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种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1)℃和}℃是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2)石墨和足球烯C60是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3)正丁烷和异庚烷都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4)CH一CH2一CH2一CH和CH3一CH(CH)CH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Br H-C-H H-C-Br (5) Br H 是二溴甲烷在平面的两种表示,属于同一物质。 ③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而漂白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氯化钠,两者之间 无关系;⑤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即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两者间无题述任何关系;⑦ 丙烷属于烷烃,环丙烷属于环烷烃,两者之间无题述任何关系。 17.(12分)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学生进行如下实验,以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并探究其酯 化反应的性质。 实验I: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乙酸溶液 澄清石灰水 碳酸钠固体 (1)题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根据实验现象 确定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3)另一同学对实验装置提出质疑,其理由是 应如何改进 实验Ⅱ: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对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进行研究
(1) 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2) 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3) 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4) 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 组两者是同一物质。 答案(1)① (2)② (3)④ (4)⑧ (5)⑥ 解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 原子团 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 同、结构也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种物质,据此分析判断。 (1) 6 12C 和 6 13C 是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2)石墨和足球烯 C60 是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3)正丁烷和异庚烷都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 3 个 CH2 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4)CH3—CH2—CH2—CH3 和 CH3—CH(CH3)CH3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5) 和 是二溴甲烷在平面的两种表示,属于同一物质。 ③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而漂白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氯化钠,两者之间 无关系;⑤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即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两者间无题述任何关系;⑦ 丙烷属于烷烃,环丙烷属于环烷烃,两者之间无题述任何关系。 17.(12 分)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学生进行如下实验,以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并探究其酯 化反应的性质。 实验Ⅰ: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1)题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根据实验现象 ,确定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3)另一同学对实验装置提出质疑,其理由是 , 应如何改进: 。 实验Ⅱ: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对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进行研究
(4)装置甲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5)乙酸与乙醇(CHCH218OH田)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过程中选用的试剂有:浓硫酸、乙醇、乙酸、 (7)某同学用装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颈烧瓶接收乙酸乙酯,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请给予 合理的解释: 答1)C0g+2CH,C00H→2CHC00+C02↑+H0,C02+Ca2+20HCaC01+H0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乙酸具有挥发性,容易导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在两个装置中间接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4)冷凝回流 浓硫酸 (5)CH:COOH+CH:CH218OH A CH3CO1&OCH2CH+H2O (6)沸石(或碎瓷片)饱和NaCO,溶液 (T)NaOH溶液的碱性较强,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 解桐实验Ⅱ:乙醇和乙酸的沸点相对较低,易挥发,长导管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发生酯化反应 浓硫酸 时,乙酸脱去一OH,乙醇脱去羟基中的H原子,反应为CH:COOH+CHCH218OH△ CH3CO18OCH2CH3+H2O。 实验中应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应用饱和NCO3溶液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 醇,不能用NaOH溶液吸收,原因是NaOH溶液的碱性较强,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 解。 18.(12分)A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具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 反应。已知C中所含碳原子数是A中的2倍。 B 点燃② 可名内”一回 红热的铜丝④ D (1)A的分子式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反应④:
甲 乙 (4)装置甲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 (5)乙酸与乙醇(CH3CH2 18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实验过程中选用的试剂有:浓硫酸、乙醇、乙酸、 、 。 (7)某同学用装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颈烧瓶接收乙酸乙酯,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请给予 合理的解释: 。 答案(1)CO3 2-+2CH3COOH 2CH3COO-+CO2↑+H2O,CO2+Ca2++2OH- CaCO3↓+H2O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乙酸具有挥发性,容易导致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在两个装置中间接一个盛有饱和 NaHCO3 溶液的洗气瓶 (4)冷凝回流 (5)CH3COOH+CH3CH2 18OH CH3CO18OCH2CH3+H2O (6)沸石(或碎瓷片) 饱和 Na2CO3 溶液 (7)NaOH 溶液的碱性较强,乙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 解析实验Ⅱ:乙醇和乙酸的沸点相对较低,易挥发,长导管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发生酯化反应 时,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羟基中的 H 原子,反应为 CH3COOH+CH3CH2 18OH CH3CO18OCH2CH3+H2O。 实验中应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应用饱和 Na2CO3 溶液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 醇,不能用 NaOH 溶液吸收,原因是 NaOH 溶液的碱性较强,乙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发生水 解。 18.(12 分)A 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具有特殊香味,并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 反应。已知 C 中所含碳原子数是 A 中的 2 倍。 (1)A 的分子式为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反应④:
(3)比较反应①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答案1)CzH60 (2)2CH3CHOH+2Na→2 CH3CH2ONa+H↑ 浓硫酸 CH;COOH+C2HsOH A CH3COOC2Hs+H2O Cu 2CH3CH2OH+O2 A 2CH3CHO+2H2O (3)有无色气体产生,有热量放出乙醇与钠反应时,钠沉在容器底部,反应更平缓 19.(12分)1)观察下面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 Q9) B D ①与C互为同系物的是 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字母) ②在烷烃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满足 条件的烷烃常温下呈气态,随碳原子数 增加,其熔、沸点依次 液态时密度依次 (2)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其分子式是 若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 分子中有两个一CH、两个一CH一、一个一CH一和一个一CL,它们的可能结构分别 是 答案1)①ABD②小于或等于4升高增大 CH,CH-CH2CH2CI (2)C5H12 CH, CH,CH-CH2CH3 CH,-CH-CH2-CH2-CH3 CH2CI CI CH,-CH2-CH-CH2-CH3 C 20.(14分)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根据以下合成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H,C=CH,Br/CC②H,0 ① ANaOH.HOCH CH2OH- H,O催化剂 浓硫酸,E △⑥ Bc催化剂D △④ △⑤ (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 (2)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3)比较反应①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答案(1)C2H6O (2)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有无色气体产生,有热量放出 乙醇与钠反应时,钠沉在容器底部,反应更平缓 19.(12 分)(1)观察下面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 ①与 C 互为同系物的是 ,与 C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字母) ②在烷烃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数满足 条件的烷烃常温下呈气态,随碳原子数 增加,其熔、沸点依次 ,液态时密度依次 。 (2)相对分子质量为 72 的烷烃,其分子式是 。若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 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 和一个—Cl,它们的可能结构分别 是 、 、 、 。 答案(1)①AB D ②小于或等于 4 升高 增大 (2)C5H12 20.(14 分)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根据以下合成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 。 (2)B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3)写出指定反应的反应类型:③ ④ (4)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⑥ H'H 答案1)HC,CH (2)羟基 (3)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4)CH2-CH2+Br2CH2Br-CH2Br 浓硫酸 2CH3COOH+HOCH2CH2OH A CH:COOCH2CH2OOCCH3+2H2O H'H 解标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一CH,其电子式为H:C,CH。(2)反应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H3CH2OH,产物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3)反应③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发生氧化反应。 (4)CH3CH2OH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CHO,乙醛被进 浓硫酸 一步氧化生成乙酸,反应⑥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 CH;COOH+HOCH2CH2OH△ CH3COOCHzCH2OOCCH3+2H2O
(3)写出指定反应的反应类型:③ ,④ 。 (4)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⑥ 。 答案(1)H· ·C ·· H · · · · C ·· H · ·H (2)羟基 (3)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4)CH2 CH2+Br2 CH2Br—CH2Br 2CH3COOH+HOCH2CH2OH CH3COOCH2CH2OOCCH3+2H2O 解析(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 CH2,其电子式为H· ·C ·· H · · · · C ·· H · ·H。(2)反应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H3CH2OH,产物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3)反应③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发生氧化反应。 (4)CH3CH2OH 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CH3CHO,乙醛被进 一步氧化生成乙酸,反应⑥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CH3COOH+HOCH2CH2OH CH3COOCH2CH2OOCCH3+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