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的新内容,主要研究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市 场结构特征、企业行为策略选择和市场运作绩效,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实施。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分析网络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第二、第三节分析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两个重要的产 业组织问题:兼容性和标准竞争。 11.1网络经济的含义及其运行规律 网络经济的含义 对于网络经济这一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本章所指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信息和 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经济领域得到普遍运用为主要特征,以信息 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 两个角度。狭义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即网际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 电子 务,以及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其他网上经济活动。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主 要是因特网,但不限于因特网,如内联网、外联网等)为基础或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 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 对网络经济还可以从经济形式的不同层次来理解。从宏观层次看,它是不同于游牧经 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 种新的经济形态,与以往经济形态不同 它正在或将以智能 信息网络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并使信息成为同物质、能量相并列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 从中观层次看,网络经济是指发展到互联网阶段的信息产业,也就是网络产业。它又分基础 设施层、应用基础层、中间服务层和商务应用层四个层次。从微观层次看,网络经济就是新 兴的网络企业、网络市场,包括居民的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微观经济活动。 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主要有以下主要特征:(1)无时限经济,即不受时间因素的 制约,可以全天候连续运作的经济。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摆脱了全球时区别分的限制。(2)全 球化经济,即不受空间因素制约能够全球运行的经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资 源在全球实现配置和利用。(3)虚拟化经济。因特网为经济活动构筑了 一个虚拟世界即网 多间 使网络经济 得以在网上网下 实结合,同时并存 互为促进 。(4)速度型经济。借 助于信息的快速传输,经济活动的节奏大大加快,产品与技术更新周期缩短,创新速度加快, 速度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5)创新型经济。创新是网络经济的灵魂,是企 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 的创新,它是一种描向(相关的或互补的技术)峰聚式创新和纵向(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 层叠式创新相结合的综合集成式创新形式。除了技术创新 还包括 度创新 和观念创新。(6)竞合型经济。信息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应用,既扩大了企业间竞争与合 的范围,又加快了竞争与合作之间相互转化的速度,还改变了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方 式,使竞争合作成为企业间新的主导性关系形式。 网络经济的主要运行规律 网络经济的内涵在于社会经济运行的网络化。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渠道和 模式,而已成为一个吸纳和承载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新的平台,它是一种从根本上有别 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以机器的使用为中心,那么在网络经
11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的新内容,主要研究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市 场结构特征、企业行为策略选择和市场运作绩效,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实施。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分析网络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第二、第三节分析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两个重要的产 业组织问题:兼容性和标准竞争。 11.1 网络经济的含义及其运行规律 网络经济的含义 对于网络经济这一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本章所指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信息和 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经济领域得到普遍运用为主要特征,以信息 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可以从狭义和广义 两个角度。狭义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即网际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电子商 务,以及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其他网上经济活动。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主 要是因特网,但不限于因特网,如内联网、外联网等)为基础或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 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信息与知识起重大作用的经济活动。 对网络经济还可以从经济形式的不同层次来理解。从宏观层次看,它是不同于游牧经 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以往经济形态不同,它正在或将以智能化 信息网络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并使信息成为同物质、能量相并列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 从中观层次看,网络经济是指发展到互联网阶段的信息产业,也就是网络产业。它又分基础 设施层、应用基础层、中间服务层和商务应用层四个层次。从微观层次看,网络经济就是新 兴的网络企业、网络市场,包括居民的网络投资、网络消费等微观经济活动。 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主要有以下主要特征:(1)无时限经济,即不受时间因素的 制约,可以全天候连续运作的经济。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摆脱了全球时区划分的限制。(2)全 球化经济,即不受空间因素制约能够全球运行的经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资 源在全球实现配置和利用。(3)虚拟化经济。因特网为经济活动构筑了一个虚拟世界即网络 空间,使网络经济可得以在网上网下虚实结合,同时并存,互为促进。(4)速度型经济。借 助于信息的快速传输,经济活动的节奏大大加快,产品与技术更新周期缩短,创新速度加快, 速度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5)创新型经济。创新是网络经济的灵魂,是企 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包括网络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 的创新,它是一种横向(相关的或互补的技术)蜂聚式创新和纵向(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 层叠式创新相结合的综合集成式创新形式。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和观念创新。(6)竞合型经济。信息网络特别是因特网的应用,既扩大了企业间竞争与合作 的范围,又加快了竞争与合作之间相互转化的速度,还改变了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方 式,使竞争合作成为企业间新的主导性关系形式。 网络经济的主要运行规律 网络经济的内涵在于社会经济运行的网络化。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渠道和 模式,而已成为一个吸纳和承载人们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新的平台,它是一种从根本上有别 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以机器的使用为中心,那么在网络经
济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的使用成为中心:如果说物质、能源是传统的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核心资源,那么信息则成为网络经济时代最重要和最为核心的资源,它具有不同 于物质 、能量的 独特性质和作用形式。信息网络作为 个特殊的信息传输系统具有特殊 能,信息产品具有不同于传统物质产品的新的特征,由此导致网络经济出现许多新的不同于 以往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 网络外部性自从Shapiro、kat、Farrell和Saloner等人在网络外部性方面作出开拓性 的工作后,网络外部性己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所谓网络外部性是指,当 一产品对一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加时,就出现网络外 部性,也就是说,由于用户数量的增加,原来的用户免费得到了产品中所蕴含的新增价值 无需为这一部分价值提供相应的补偿,效用的增加是因为用户数目的增加而导致更多的互利 产品供给而实现的。可以把网络外部性理解为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不过这 种规模经济与产生于供给方面的传统规模经济是不同的,它产生于市场的需求方面,因而也 被称为需求方规棋经济 对网络外部性可以用梅特卡夫法则加以描述。该法则认为,网络价值是以用户数量的 方的速度增长的。如果一个网络中有个人,那么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 量成正比,这样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1)=n2-n成正比。如果一个网络对网络中 每个人的价值为1美元,那么想榄为10倍的网铭的总价值大约就等干100美元。相比之下 规模为100倍的网络的总价值大约就是10000美元 也就是说网络规模扩大10倍,其总的 值就增长100倍。 Katzt和shapiro早在1985年就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分类。他们将网络外部性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的网络外部性”,即“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的数最增加所导致的直接 物理效果”,典型例子是通讯网络,如电话、E-mail、传真等。另一种是“间接的网络外部 性”,即“随着某 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下降而带来的 价值”。典型的例子是计算机软件 一硬件模式。 当某种特定类型的计算机用户数最提高时 就会有更多的商生产该种计算机所使用的软件,这将导致这种计算机的用户得到的相关身 件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价格下降,因而获得了额外的利益。此时,某种商品带给消费者的 效用和使用这种商品的人数没有直接的关联。但随着使用该商品的消费者增多(网络增大), 由此可以派生出该产品的互补产品或服务,从而提高该商品的效用。例如,甲购买PC机的 效用和乙是否购 买PC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PC机电脑软件的供给量和种类却与PC机 的数量呈正相关。显然,可供使用的软件越多,清费者购买PC所得的效用越高 可见,间 接树络外部性的关键在于产品之间的强烈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树经 外部性是同时并存的,如互联网的发展、网站的发展和网站的建设。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越 多,互联网的价值越大,老用户得到的额外价值也域高,这是直接网路外部性:同时,连接 到互联网上的用户增多时,由于互联网价值的增大,会有更多的人到网上建设新的网站,提 高网站的质量,降低使用的价格。这样。 联网用 户在 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得到了新的价值。 这就是间接的网路外部性,在这里互联网和网站就成为互补品。 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收益递减是工业经济条件下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普遍现象,但在网 络经济条件下,这一规律不再适用,而表现为边际收益递增,主要原因是: 第一,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边际成本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信息或网络产 品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网络建设成本,表现为折旧,用C,表示:二是信息传递 成本,用C,表示:三是信息收集、处理和制作成本,用C,表示。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
济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的使用成为中心;如果说物质、能源是传统的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的核心资源,那么信息则成为网络经济时代最重要和最为核心的资源,它具有不同 于物质、能量的独特性质和作用形式。信息网络作为一个特殊的信息传输系统具有特殊的功 能,信息产品具有不同于传统物质产品的新的特征,由此导致网络经济出现许多新的不同于 以往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 网络外部性 自从 Shapiro、katz、Farrell 和 Saloner 等人在网络外部性方面作出开拓性 的工作后,网络外部性已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所谓网络外部性是指,当 一产品对一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加时,就出现网络外 部性,也就是说,由于用户数量的增加,原来的用户免费得到了产品中所蕴含的新增价值而 无需为这一部分价值提供相应的补偿。效用的增加是因为用户数目的增加而导致更多的互补 产品供给而实现的。可以把网络外部性理解为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不过这 种规模经济与产生于供给方面的传统规模经济是不同的,它产生于市场的需求方面,因而也 被称为需求方规模经济。 对网络外部性可以用梅特卡夫法则加以描述。该法则认为,网络价值是以用户数量的平 方的速度增长的。如果一个网络中有 n 个人,那么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 量成正比,这样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 n(n 1) = n n 2 成正比。如果一个网络对网络中 每个人的价值为 1 美元,那么规模为 10 倍的网络的总价值大约就等于 100 美元。相比之下, 规模为 100 倍的网络的总价值大约就是 10 000 美元,也就是说网络规模扩大 10 倍,其总价 值就增长 100 倍。 Katzt 和 shapiro 早在 1985 年就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分类。他们将网络外部性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的网络外部性”,即“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的数量增加所导致的直接 物理效果”,典型例子是通讯网络,如电话、E-mail、传真等。另一种是“间接的网络外部 性”,即“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下降而带来的 价值”。典型的例子是计算机软件—硬件模式。当某种特定类型的计算机用户数量提高时, 就会有更多的厂商生产该种计算机所使用的软件,这将导致这种计算机的用户得到的相关软 件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价格下降,因而获得了额外的利益。此时,某种商品带给消费者的 效用和使用这种商品的人数没有直接的关联。但随着使用该商品的消费者增多(网络增大), 由此可以派生出该产品的互补产品或服务,从而提高该商品的效用。例如,甲购买 PC 机的 效用和乙是否购买 PC 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 PC 机电脑软件的供给量和种类却与 PC 机 的数量呈正相关。显然,可供使用的软件越多,消费者购买 PC 所得的效用越高。可见,间 接网络外部性的关键在于产品之间的强烈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 外部性是同时并存的,如互联网的发展、网站的发展和网站的建设。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越 多,互联网的价值越大,老用户得到的额外价值也越高,这是直接网络外部性;同时,连接 到互联网上的用户增多时,由于互联网价值的增大,会有更多的人到网上建设新的网站,提 高网站的质量,降低使用的价格。这样,互联网用户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得到了新的价值。 这就是间接的网络外部性,在这里互联网和网站就成为互补品。 边际收益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是工业经济条件下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普遍现象,但在网 络经济条件下,这一规律不再适用,而表现为边际收益递增,主要原因是: 第一,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边际成本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信息或网络产 品的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网络建设成本,表现为折旧,用C1表示;二是信息传递 成本,用C2 表示;三是信息收集、处理和制作成本,用C3表示。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
用,并且其建设费用及信息传递成本与入网人数无关,因此,C,和C,的边际成本(MC, MC,)为零,平均成本(AC,、AC2)都呈明显递减趋势。只有C,与入网人数正相关, 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收集、处理和制作的信息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其平 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都呈下降趋势。将以上三部分成本综合起来可知,信 息网络的平均成本随若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品递减,试边际成本叫随之绥慢递减」 ,信息或网络产品较高的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信息或网络产品分为硬件 类产品和软件类产品。其中硬件类产品与传统产品较为相似,所以只分析软件类产品即可。 软件类产品的生产与传统产品极为不同。作为一种知识性产品,软件的生产要求有非常高的 初始投入:而一旦第一个单位的产品研制成功,以后各单位产品的生产只不过是对第一单位 。再如, 微软公司 为了代替DOS操作系统而开发Vindows95时,共投入约2亿美元以上的研究费用,即是说 为生产第一张Windows95光盘而支出2亿美元,但从第二张光盘开始,每张需要支付的成 本仅为50美分。互联网网站提供网铭信息服务的情况也是如此。企业在购买服务器、雇佣 技术人员、收集信息和制作网页之后,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了。当第 个用户访问网站时,】 个网站的产量为1,总成4 成本都 等于该项网站的所有投 成木。当第二个访同者到米时,产量增加到2,网站的再投入儿乎为零,也就是说第二单位 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只要在网络宽带和服务器设备承载能力范围内,网站可以几乎不 增加任何投入地对后来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箱二,网终经济中存在较福的学习效应。学习效应也称为“中学”( 或“用中学”( earning by using 学 效应所实现的收益递增主要来自 来自于工作中经验的积累: 是来自于信息知识的累积增值和传递效应。在信息经济条件下 信息知识不仅作为投入要素被更有效地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产生作为附加产品的 新的信息和知识,它们可以被再次作为投入来开发新的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从而产生新的 收益。正如阿罗所指出的,“信息的使用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报酬”。他还举例说明, 一条技术 信息能够以任意的规模在生产中加以运用,也就是在信息和知识成本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 信息知识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这种传递效应便使网络经 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 第四,网络经济中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连带外部正效应,即网络效应,从而导致边 际收益递增。W布莱恩·阿瑟(Ahu,1989)发现,以信息和知识为生产基础的产品,像 计算机、软件、光导纤维和通讯器材笔具有很强的连带外部正效成。这种连带效应主要来自 于消费品的互补性 当CPM 、DOs与Ma 在市场中竞争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市 份额时,DOS系统通过与IBM公司的联手而取得了竞争优势:装备了DOS系统的BM 算机的销售量的增加,使软件商品倾向于用DOS语言编写款件:DOS软件的流行使更多的 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装有D0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以方便软件的使用。在这一正反馈过程中, DOS操作系统的拥有者 一微软公司,获得了明显的收益递增效应 正反馈与需求方规模经济 正后的 含义是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从而引起极端的结 果,在市场上表现为一家公司或一种技术支配或主宰市场。与之相反的现象是负反馈,即 者变弱,弱者变强。在传统经济中,负反馈起支配作用。如在寡头行业中,行业领导者试图 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种企图通常会引起激烈的反应,小的竞争对手会设法防止生产能力
用,并且其建设费用及信息传递成本与入网人数无关,因此,C1 和C2 的边际成本( MC1、 MC2 )为零,平均成本( AC1、 AC2 )都呈明显递减趋势。只有C3与入网人数正相关, 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收集、处理和制作的信息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其平 均成本( AC3 )和边际成本( MC3 )都呈下降趋势。将以上三部分成本综合起来可知,信 息网络的平均成本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显递减,其边际成本则随之缓慢递减。 第二,信息或网络产品较高的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信息或网络产品分为硬件 类产品和软件类产品。其中硬件类产品与传统产品较为相似,所以只分析软件类产品即可。 软件类产品的生产与传统产品极为不同。作为一种知识性产品,软件的生产要求有非常高的 初始投入;而一旦第一个单位的产品研制成功,以后各单位产品的生产只不过是对第一单位 产品的简单复制而已。例如,网景(Netscape)公司生产第一套 Navigator 花了 3000 多万美 元,此后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简单复制所需的仅是载体的成本)只有 1 美元。因此,软 件产品的生产在成本分析上的直接表现是高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再如,当微软公司 为了代替 DOS 操作系统而开发 Windows95 时,共投入约 2 亿美元以上的研究费用,即是说 为生产第一张 Windows95 光盘而支出 2 亿美元,但从第二张光盘开始,每张需要支付的成 本仅为 50 美分。互联网网站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情况也是如此。企业在购买服务器、雇佣 技术人员、收集信息和制作网页之后,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了。当第 一个用户访问网站时,这个网站的产量为 1,总成本、平均成本都等于该项网站的所有投入 成本。当第二个访问者到来时,产量增加到 2,网站的再投入几乎为零,也就是说第二单位 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 0。只要在网络宽带和服务器设备承载能力范围内,网站可以几乎不 增加任何投入地对后来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第三,网络经济中存在较强的学习效应。学习效应也称为“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或“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学习效应所实现的收益递增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 来自于工作中经验的积累;二是来自于信息知识的累积增值和传递效应。在信息经济条件下, 信息知识不仅作为投入要素被更有效地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产生作为附加产品的 新的信息和知识,它们可以被再次作为投入来开发新的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从而产生新的 收益。正如阿罗所指出的,“信息的使用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报酬”。他还举例说明,一条技术 信息能够以任意的规模在生产中加以运用,也就是在信息和知识成本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 下,信息知识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这种传递效应便使网络经济 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 第四,网络经济中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连带外部正效应,即网络效应,从而导致边 际收益递增。W.布莱恩·阿瑟(Arthur,1989)发现,以信息和知识为生产基础的产品,像 计算机、软件、光导纤维和通讯器材等具有很强的连带外部正效应。这种连带效应主要来自 于消费品的互补性。当 CP/M、DOS 与 Macintosh 在市场中竞争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市场 份额时,DOS 系统通过与 IBM 公司的联手而取得了竞争优势:装备了 DOS 系统的 IBM 计 算机的销售量的增加,使软件商品倾向于用 DOS 语言编写软件;DOS 软件的流行使更多的 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装有 DO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以方便软件的使用。在这一正反馈过程中, DOS 操作系统的拥有者——微软公司,获得了明显的收益递增效应。 正反馈与需求方规模经济 正反馈的含义是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从而引起极端的结 果,在市场上表现为一家公司或一种技术支配或主宰市场。与之相反的现象是负反馈,即强 者变弱,弱者变强。在传统经济中,负反馈起支配作用。如在寡头行业中,行业领导者试图 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种企图通常会引起激烈的反应,小的竞争对手会设法防止生产能力
利用的下降。这种竞争性反应使领先公司无法获得主宰地位。另外,由于管理大企业的复杂 性,当超过一定的规模时,公司会发现成长变得越来越困难。随若大公司背上高成本的负担 更小、更灵敏的公 会发现更有利可图的市场份额。这种此消彼 长的趋势反映了负反馈的作 用:市场找到了 个平衡点,而不是走向单个公司主宰市场的极端状态。 当然 工业经济 代也存在正反馈效应。事实上,几乎每个产业在发展的早期都要经过一个正反馈阶段。通用 汽车公司比小的汽车公司更有效率,主要就是因为它的规模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刺激了通用 汽车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正反情来源于生产的规摸经济,大公司通常有更低的单位成本 (至少到某一点之前)。这种传统的规模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供应方规模经济。基于供应方规 模经济的正反馈有其自然限制,超过这一点,负反馈就起主导作用。这些限制通常来源于 理大组织的困难,使企业很难达到主宰市场的水平。这正是我们在工业经济时代所见到的多 数市场是寡占型市场而不是垄断市场的原因。 在网络经济时代,正反馈处于支配地位。当两家或更多家的公司争夺正反馈效应很强 的市场时,只有 一家成为家即“高者通吃”( -all)。经济学家一般称这种 市场是骨尖儿的,意思是只有 家公司可以出头,不太可能所有的公司都能生存下来。在极 瑞情况下,正反锁可以导致赢家通吃的市场。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正反馈相比,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是以一种新的、更强的形式表现 出来,并且它是一种需求方正反馈,而不是供应方正反馈。这种正反情来自于需求方规模经 济。微软公司在1998年5月,市值法到2100亿元。这种石大的市值并不是基于开发软件 的规横经济 在软件设计和任何其他的信息产品中都存在着规模经济。但是市场上有 好几种性能与之相似的操作系统,并且开发竞争操作系统的成本与微软的市值相比简直是微 不足道的。微软的关键应用软件也是一样。微软的市场统治地位是基于它的需求方规模经济。 微软的顾客认为,微软的操作系统有价值的原因是因为它被广泛应用,是事实上的产业标准, 那些与之竞争的操作系统达不到能对微软构成成胁的临界容量。与供应方想模经济不同。需 求方规模经济在市场足够大的时候不分散。因为如果所有人都使用某产品,你就没有理由不 使用它 可见,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虽然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不再明显,但需求方规模经济却明 显表现出来。这种规模经济是一种根本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由于产量增加导致成本降低而 形成的规模经济,它产生于网络技术的外部经济性,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接到一个较大 的网络墨优于连接到一个较小的烟络,是 一种需求方的规经济 联结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生产上呈现出明显的联结经济性 和范围经济性,规模经济则表现为需求方规模经济。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性主要 来自于资产专用性和不可分割性,那么,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联结经济性则主要来自于信息户 品的共享性。对于许多不同的生立村程。信息、技术等共官性生产要素,可以不费任何成太 地从一种生产过程转用于另一生产过程。信息产品的共享性必然要求信息的网络化,即通过 信自酒诺、信息接收 、电子计算机和传真机等信息装置,把有关组织和个人联结起来,形 成 一种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技术作为媒介彼此联系的复合体。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生 所追求的目标不再是规模经济性,而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复合效应基础上的联结经济效应。它 具体表现在:降低交易费用,主要表现为减少信息交换的成本,节约交易过程中结算的费用, 削减信息产品的库存费用:信息的系统性特征,使信息网络能够把具有互补性和依存关系的 分散于不同领域和由不同主体掌握和保存的信息联结起来,产生累积效应和互补效应,并创 造出更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信息的更新 加快 ,学习的重要性 越来越明显,相应地学习 工具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很方便、迅捷地获得所需的多方面信 息、知识和技术,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效应。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能够更有利地实现范围经济。单个企业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靠自
利用的下降。这种竞争性反应使领先公司无法获得主宰地位。另外,由于管理大企业的复杂 性,当超过一定的规模时,公司会发现成长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大公司背上高成本的负担, 更小、更灵敏的公司会发现更有利可图的市场份额。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反映了负反馈的作 用:市场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不是走向单个公司主宰市场的极端状态。当然,工业经济时 代也存在正反馈效应。事实上,几乎每个产业在发展的早期都要经过一个正反馈阶段。通用 汽车公司比小的汽车公司更有效率,主要就是因为它的规模经济效应,这种效应刺激了通用 汽车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正反馈来源于生产的规模经济,大公司通常有更低的单位成本 (至少到某一点之前)。这种传统的规模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供应方规模经济。基于供应方规 模经济的正反馈有其自然限制,超过这一点,负反馈就起主导作用。这些限制通常来源于管 理大组织的困难,使企业很难达到主宰市场的水平。这正是我们在工业经济时代所见到的多 数市场是寡占型市场而不是垄断市场的原因。 在网络经济时代,正反馈处于支配地位。当两家或更多家的公司争夺正反馈效应很强 的市场时,只有一家会成为赢家,即“赢者通吃”(winner-tack-all)。经济学家一般称这种 市场是冒尖儿的,意思是只有一家公司可以出头,不太可能所有的公司都能生存下来。在极 端情况下,正反馈可以导致赢家通吃的市场。 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正反馈相比,网络经济中的正反馈是以一种新的、更强的形式表现 出来,并且它是一种需求方正反馈,而不是供应方正反馈。这种正反馈来自于需求方规模经 济。微软公司在 1998 年 5 月,市值达到 2100 亿美元。这种巨大的市值并不是基于开发软件 的规模经济。当然,在软件设计和任何其他的信息产品中都存在着规模经济。但是市场上有 好几种性能与之相似的操作系统,并且开发竞争操作系统的成本与微软的市值相比简直是微 不足道的。微软的关键应用软件也是一样。微软的市场统治地位是基于它的需求方规模经济。 微软的顾客认为,微软的操作系统有价值的原因是因为它被广泛应用,是事实上的产业标准, 那些与之竞争的操作系统达不到能对微软构成威胁的临界容量。与供应方规模经济不同,需 求方规模经济在市场足够大的时候不分散,因为如果所有人都使用某产品,你就没有理由不 使用它。 可见,在网络经济条件下,虽然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不再明显,但需求方规模经济却明 显表现出来。这种规模经济是一种根本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由于产量增加导致成本降低而 形成的规模经济,它产生于网络技术的外部经济性,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接到一个较大 的网络要优于连接到一个较小的网络,是一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 联结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生产上呈现出明显的联结经济性 和范围经济性,规模经济则表现为需求方规模经济。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性主要 来自于资产专用性和不可分割性,那么,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联结经济性则主要来自于信息产 品的共享性。对于许多不同的生产过程,信息、技术等共享性生产要素,可以不费任何成本 地从一种生产过程转用于另一生产过程。信息产品的共享性必然要求信息的网络化,即通过 信息通道、信息接收器、电子计算机和传真机等信息装置,把有关组织和个人联结起来,形 成一种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技术作为媒介彼此联系的复合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生产 所追求的目标不再是规模经济性,而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复合效应基础上的联结经济效应。它 具体表现在:降低交易费用,主要表现为减少信息交换的成本,节约交易过程中结算的费用, 削减信息产品的库存费用;信息的系统性特征,使信息网络能够把具有互补性和依存关系的 分散于不同领域和由不同主体掌握和保存的信息联结起来,产生累积效应和互补效应,并创 造出更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信息的更新率加快,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相应地学习的 工具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很方便、迅捷地获得所需的多方面信 息、知识和技术,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效应。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能够更有利地实现范围经济。单个企业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靠自
身的力量拓展产品的生产经营范围,进行多样化和多角化经营,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范围经 济。同时,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小形化,企业通过名元化、多角化经营,可以更迅速地 实现与市场的对接,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这也促进了企业范围经济性 的实现 信息化程度越高 网络连接能力越强,信息知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比重越大 从而由此产生的范围经济性也就越明显
身的力量拓展产品的生产经营范围,进行多样化和多角化经营,从而能够有效地实现范围经 济。同时,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小型化,企业通过多元化、多角化经营,可以更迅速地 实现与市场的对接,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这也促进了企业范围经济性 的实现。信息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能力越强,信息知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比重越大, 从而由此产生的范围经济性也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