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三章 产业关联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104.2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13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考察国民经济各产业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 方法,即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比例关系,主要介绍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基本 工具和主要内容。要揭示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量化比例,就必须首先了解产业关联类型 以及产业关联分析的方法与原理。产业关联理论是借助投入产出表对产业之间生产、交换、 分配上发生的关联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实质上是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品惕夫开 拓的投入产出经济学。由于“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应用与推广,已不限于研 究经济部门间的联系,它扩展到部门内部或企业内部各部门生产及产品间数量联系的研究 不仅涉及宏观经济,而且涉及中观、微观经济。 本章主要讨论了产业关联的实质和内涵,总结了产业关联的表现形式。系统地介绍了产 业关联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通过运用投入产出经济学对产业关联进行分析。主要分 析了产业间的结构关系,产业间相互影响的中间和传导关系。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 产业间的波及效果是分析的重点,从基本的投入产出表中引申出了产业间波及效果的原理和 分析工具,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产业波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13.1产业关联的内涵 产业关联的实质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这里,各种投 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 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 系和联系方式。 由于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难以用计量方法准确衡量,而价值形态的联 系和联系方式可以从量化比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所以,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 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 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 产业关联的纽带 所谓产业关联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这些依托构成了产业 关联的内容。主要的依托方式有以下几种 1、产品、劳务联系。所谓产品、劳务联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一些产业部门为 另一些产业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产品、劳务联系是 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原因在于:第一,产业间其他方面的联系,如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 系、劳动就业联系等都是在产品、劳务联系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联系:第二,各产业部门间 协调发展本质的表现是产业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的数量比例要均衡:第 社会劳动生 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归纳为产业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质量提高和成本节约。 2、生产技术联系。不同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其产品结构的性能也不同。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个产业部门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产品或劳务,而是 依据本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结构特性,对所需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种工 艺、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特定要求,以保证本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 术性能。而这 一要求使 得产业之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地说,这种生产技术联系是 与各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供求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技术作为产业间联系的重要依 托,其发展变化不仅将直接影响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供求比例关系,而且还会使某一产业在

13 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考察国民经济各产业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 方法,即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比例关系,主要介绍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基本 工具和主要内容。要揭示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量化比例,就必须首先了解产业关联类型 以及产业关联分析的方法与原理。产业关联理论是借助投入产出表对产业之间生产、交换、 分配上发生的关联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实质上是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开 拓的投入产出经济学。由于“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应用与推广,已不限于研 究经济部门间的联系,它扩展到部门内部或企业内部各部门生产及产品间数量联系的研究, 不仅涉及宏观经济,而且涉及中观、微观经济。 本章主要讨论了产业关联的实质和内涵,总结了产业关联的表现形式。系统地介绍了产 业关联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通过运用投入产出经济学对产业关联进行分析。主要分 析了产业间的结构关系,产业间相互影响的中间和传导关系。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的 产业间的波及效果是分析的重点,从基本的投入产出表中引申出了产业间波及效果的原理和 分析工具,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产业波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13.1 产业关联的内涵 产业关联的实质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这里,各种投 入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 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 系和联系方式。由于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难以用计量方法准确衡量,而价值形态的联 系和联系方式可以从量化比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所以,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应用中使用 更多的是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 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 产业关联的纽带 所谓产业关联的纽带是指不同产业之间是以什么为依托连接起来,这些依托构成了产业 关联的内容。主要的依托方式有以下几种: 1、产品、劳务联系。所谓产品、劳务联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 另一些产业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产品、劳务联系是 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原因在于:第一,产业间其他方面的联系,如生产技术联系、价格联 系、劳动就业联系等都是在产品、劳务联系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联系;第二,各产业部门间 协调发展本质的表现是产业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的数量比例要均衡;第三,社会劳动生产 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归纳为产业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质量提高和成本节约。 2、生产技术联系。不同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其产品结构的性能也不同。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个产业部门不是被动地接受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产品或劳务,而是 依据本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特点、产品结构特性,对所需相关产业的产品和劳务提出各种工 艺、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特定要求,以保证本产业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而这一要求使 得产业之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地说,这种生产技术联系是 与各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供求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技术作为产业间联系的重要依 托,其发展变化不仅将直接影响产业间产品和劳务的供求比例关系,而且还会使某一产业在

生产过程中与其发生产品和劳务联系的产业发生变换,或者依存度发生变化。例如,在工业 化初期,纺织工业对棉花种植业的依艳程度很大,后者直接制约若前者的发展。随若技术进 步、化纤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纺织工业与其发生联系的产业中又加入了化纤业,自然使纺 织业的发展对棉花种植业的依存度减少了。因此 ,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联系方式,即产业结 构变动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3、价格联系。产业间的价格联系,实质上是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货币表现。产业 间产品与劳务的“投入”与“产出”联系,必然表现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换关系,即产 业间的价格联系。产业间的价格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价格联系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品劳 务关系可以用统 一的标准进行度量,投入产出的价值模型成为可行:其次,价格联系在替代 性产业之间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产业间的联系注入了竞争活力,从而有利于成本费用的节约 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以价格来度量产业间的联系,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产业 间比例关系分析等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手段。 、劳动就业联系。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产业间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虽然不同相 质的产业,其发展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制约程度不一样,但是一些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另 些产业的发展,或某一产业的发展可以导致另一些产业的发展 这种各产业发展的 天耳 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产业间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就有了必然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会 相应地增加一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而该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必然使这些相 关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产业间的这种劳动就业联系,在西方经济学中被描述为投资乘数 在就业中的作用。 5、 投资联系。社会再生产是在各产业产品或劳务按一定比例的供需关系为联系的基 上进行的。加快一国经济发展,不可能仅仅通过加快某产业部门的发展来实现,而是通过相 关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来实现。这种产业部门间的协调发展性,使得产业间必然存在着投资 联系。例如,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必须要一定量的投资,但由于该产业发展受到相关产业 的约,因而必块增加投资以保证相关立:业的发展。这种某一 产业的直接投资必然导致大量 的相关产 业的投资 ,即产业间投资联系的表现。产业间投资联系集中反映在 投资乘数效应” 上,即在增加的收人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大,投资引起的产业间的连锁反应就越大,总收 人增加就越多。 由于产业间存在若上述联系,因此某一产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涉及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产 业。 产业关联的方式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关联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内容。 1、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按照赫希曼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的解释,前向关联就是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 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当甲产业在经济活动中要吸收乙产业的产出时,对于乙产业来说,它与 甲产业的关联就是前向关联。如对石油开采业来说,它与炼油业的关联就是前向关联。后月 关联就是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按此定义,对于上例中的炼油业来说, 它与石油开采业的关联就是后向关联。 2、单向关联和环向关联 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 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这种产业间的联系是单向联系。例如棉花一棉纱 布一服装这一产业关联。 环向联系是指A、B、C、D等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 作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

生产过程中与其发生产品和劳务联系的产业发生变换,或者依存度发生变化。例如,在工业 化初期,纺织工业对棉花种植业的依赖程度很大,后者直接制约着前者的发展。随着技术进 步、化纤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纺织工业与其发生联系的产业中又加入了化纤业,自然使纺 织业的发展对棉花种植业的依存度减少了。因此,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联系方式,即产业结 构变动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3、价格联系。产业间的价格联系,实质上是产业间产品和劳务联系的货币表现。产业 间产品与劳务的“投入”与“产出”联系,必然表现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交换关系,即产 业间的价格联系。产业间的价格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价格联系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产品劳 务关系可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度量,投入产出的价值模型成为可行;其次,价格联系在替代 性产业之间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产业间的联系注入了竞争活力,从而有利于成本费用的节约 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以价格来度量产业间的联系,为产业结构变动分析、产业 间比例关系分析等提供了有效的计量手段。 4、劳动就业联系。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产业间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虽然不同性 质的产业,其发展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制约程度不一样,但是一些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另 一些产业的发展,或某一产业的发展可以导致另一些产业的发展,这种各产业发展的“关联 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产业间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就有了必然联系。某一产业的发展会 相应地增加一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而该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就必然使这些相 关产业增加劳动就业机会。产业间的这种劳动就业联系,在西方经济学中被描述为投资乘数 在就业中的作用。 5、投资联系。社会再生产是在各产业产品或劳务按一定比例的供需关系为联系的基础 上进行的。加快一国经济发展,不可能仅仅通过加快某产业部门的发展来实现,而是通过相 关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来实现。这种产业部门间的协调发展性,使得产业间必然存在着投资 联系。例如,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必须要一定量的投资,但由于该产业发展受到相关产业 的制约,因而必然增加投资以保证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某一产业的直接投资必然导致大量 的相关产业的投资,即产业间投资联系的表现。产业间投资联系集中反映在“投资乘数效应” 上,即在增加的收人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大,投资引起的产业间的连锁反应就越大,总收 人增加就越多。 由于产业间存在着上述联系,因此某一产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涉及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产 业。 产业关联的方式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关联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内容。 1、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按照赫希曼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的解释,前向关联就是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 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当甲产业在经济活动中要吸收乙产业的产出时,对于乙产业来说,它与 甲产业的关联就是前向关联。如对石油开采业来说,它与炼油业的关联就是前向关联。后向 关联就是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按此定义,对于上例中的炼油业来说, 它与石油开采业的关联就是后向关联。 2、单向关联和环向关联 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但后续产业部门的产 品不再返回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这种产业间的联系是单向联系。例如棉花—棉纱—色 布—服装这一产业关联。 环向联系是指 A、B、C、D 等产业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 作为后续产业部门的生产性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

产过程。比如煤炭一钢铁一山机械部件一煤炭,这是环向循环联系:又如煤炭一电力,即 煤炭产业部门为电力部门提供燃料,而电力部门也为煤炭部门的生产提供电力作为动力源, 这是产业部门间的双向联系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产业部门间的联系方式是很复杂的。在一些产业部门间单向与环 向关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一些单向联系产业部门间,同时存在部分产业间的环向联系, 有些产业部门间还形成蛛网式的联系。 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在现实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间存在着大量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所谓直接联系是 指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所谓间接联系,是指两个 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产业部门的中介才有联系。例如 汽车工业与采油设备制造业之间表面上并无直接联系。但他们实际上仍有一定的联系,这种 联系就是由于汽车需要汽油作燃料,而汽油与石油开采有关,石油开采又与石油采油设备制 造有关,这样汽车工业的发展就通过上述中介产业部门,最后影响到石油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这就是汽车工业与采油设备制造业之间的间接联系 国民经济运行中产业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一般可最终划分为上述几种类型的联系方式, 这样为产业间的关联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出发点。 产业关联理论 里昂惕夫是产业关联理论的杰出贡献者,其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 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因此,人们又把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投人产出法成 为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投入产出作为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在国内外有过各种名称,如投人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技术、产业关联分析方法、部门联系平衡法等。它是研究围民经济体系中或风域经 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 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 分析产业间联系,还可以利用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量比例去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方 面的问题。 投入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科、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与劳 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 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 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联系分析来说,是通过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 出表(详见第二节)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 产品的相互“流入”、“流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产业间的各种重 要比例关系 运用投入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 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因此,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 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型分析工具

产过程。比如煤炭—钢铁—矿山机械部件—煤炭,这是环向循环联系;又如煤炭—电力,即 煤炭产业部门为电力部门提供燃料,而电力部门也为煤炭部门的生产提供电力作为动力源, 这是产业部门间的双向联系。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产业部门间的联系方式是很复杂的。在一些产业部门间单向与环 向关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一些单向联系产业部门间,同时存在部分产业间的环向联系, 有些产业部门间还形成蛛网式的联系。 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在现实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间存在着大量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所谓直接联系是 指两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提供产品,提供技术的联系。所谓间接联系,是指两个产 业部门本身不发生直接的生产技术联系,而是通过其他一些产业部门的中介才有联系。例如 汽车工业与采油设备制造业之间表面上并无直接联系。但他们实际上仍有一定的联系,这种 联系就是由于汽车需要汽油作燃料,而汽油与石油开采有关,石油开采又与石油采油设备制 造有关,这样汽车工业的发展就通过上述中介产业部门,最后影响到石油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这就是汽车工业与采油设备制造业之间的间接联系。 国民经济运行中产业问错综复杂的联系,一般可最终划分为上述几种类型的联系方式, 这样为产业间的关联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出发点。 产业关联理论 里昂惕夫是产业关联理论的杰出贡献者,其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 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因此,人们又把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投人产出法成 为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投入产出作为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在国内外有过各种名称,如投人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技术、产业关联分析方法、部门联系平衡法等。它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 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 分析产业间联系,还可以利用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量比例去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方 面的问题。 投入产出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科、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与劳 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 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 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联系分析来说,是通过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 出表(详见第二节)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 产品的相互“流入”、“流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产业间的各种重 要比例关系。 运用投入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 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因此,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 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的是价值型分析工具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