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苏州最让人peng(▲)然心动之处,还在于当你走进这中国文化静mi(▲)的后花园时,才发现一直在心中 默念的很多诗词文章都与这里有关。读着苏东坡“且将薪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佳句时,抬头一看,原来“藕园” 的一座石门匾额上便he(▲)然写着“诗酒年华”这四个清新俊秀的字;再看《红楼梦》之大观园,一景一物, 草一木,又是与“拙政园”何其相似,走进园中,四十余处亭台楼阁,花草摇ye(▲),山石点缀,一步十景,光 色交相辉映,凡此种种,安躺在苏州城内的各处园林,在它们的身上,演ⅵ(▲)着多少故事,又继而激活了多少泛 黄的典j(▲)?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 (1)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2)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泥香带落花。(▲《迎燕》) (4)▲,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3.名著阅读《水浒传》(5分) (1)在《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他性格中既有粗鲁莽撞的一面,更 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请根据《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内容,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能体现他粗中有细的两处情节(2分) (2)根据《水浒传》的内容,下面说法哪一个不正确(▲)(3分) A.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劫 了生辰纲。 B.“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 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这位打虎的英雄正是武松。 C.“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白胜原先挑的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在另一桶酒里打了半瓢酒吃,故 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用瓢去打酒时,把药搅在酒里,假意打半瓢吃:最后,白胜 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D.林冲在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 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草料玚时,又遭髙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 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4.口语交际(3分) 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 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简明扼要的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0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 分) 苏州最让人 pēng(▲ )然心动之处,还在于当你走进这中国文化静 mì(▲ )的后花园时,才发现一直在心中 默念的很多诗词文章都与这里有关。读着苏东坡“且将薪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佳句时,抬头一看,原来“藕园” 的一座石门匾额上便 hè(▲ )然写着“诗酒年华”这四个清新俊秀的字;再看《红楼梦》之大观园,一景一物,一 草一木,又是与“拙政园”何其相似,走进园中,四十余处亭台楼阁,花草摇 yè( ▲ ),山石点缀,一步十景,光 色交相辉映,凡此种种,安躺在苏州城内的各处园林,在它们的身上,演 yì( ▲ )着多少故事,又继而激活了多少泛 黄的典 jí( ▲ )?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 分) (1)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2)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泥香带落花。(▲《迎燕 》) (4)▲,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3.名著阅读《水浒传》(5 分) (1)在《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他性格中既有粗鲁莽撞的一面,更 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请根据《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内容,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能体现他粗中有细的两处情节(2 分) ▲ (2)根据《水浒传》的内容,下面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 )(3 分) A.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劫 了生辰纲。 B. “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 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这位打虎的英雄正是武松。 C.“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中 白胜原先挑的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在另一桶酒里打了半瓢酒吃,故 意给军士等人看;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抖在瓢里,用瓢去打酒时,把药搅在酒里,假意打半瓢吃;最后,白胜 夺过吴用手里的瓢,将酒倒进桶里。 D.林冲在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 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 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 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4.口语交际(3 分) 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 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简明扼要的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5.古诗鉴赏(4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分析“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在诗歌中的作用?(2分)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 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1分)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 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 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 历数也。 6.选出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组(▲)(2分) A、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①同计一舟,为人五 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②石青糁之 D、①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其人视端容寂 7.选文详细介绍了窗上的小字: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什么作用?(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9题。 【乙】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而课经①者, 荷杖②者,入定③于龛中者,荫树趺坐④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⑤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 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⑥、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⑦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 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⑧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締褐⑨,而神情风致 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记桃核念珠》) 【注释】①课经:读经。②荷杖:背着杖。③入定:即入于禅定。④趺坐:盘膝交叠双腿,用足背放在股腿上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0 分) 5.古诗鉴赏(4 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分析“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在诗歌中的作用?(2 分) ▲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 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6—10 题。(11 分)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 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 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 历数也。 6.选出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组( ▲ )(2 分) A、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①同计一舟,为.人五 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②石青糁之. D、①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其人视端.容寂 7. 选文详细介绍了窗上的小字: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什么作用?(3 分)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8——9 题。 【乙】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而课经①者, 荷杖②者,入定③于龛中者,荫树趺坐④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⑤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 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⑥、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⑦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 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⑧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絺褐⑨,而神情风致, 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记桃核念珠》) 【注释】①课经:读经。②荷杖:背着杖。③入定:即入于禅定。④趺坐:盘膝交叠双腿,用足背放在股腿上
⑤袒跣:袒胸赤足。⑥奁(lian):盒子。⑦狻猊( suan n):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⑧梵相:罗汉的样子。⑨締褐:( chi he)麻布短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初视之,不甚了了。(2分) ②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2分) 9.为了表现雕刻者技艺高超,两文中运用了什么相同的写作手法?试结合甲乙两文具体语句简要说明。(2分) 阅读《白杨礼赞》的语段,完成10-11题(4分)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 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 轮一轮的绿波,一一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 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 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 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 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一—“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 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自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 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 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 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岀新中国历史的那种 精神和意志? 10.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②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第④段划线句说白杨树“极普通”,又说它“实在不平凡”是否矛盾?阅读语段,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2-—13题(5分)
⑤袒跣:袒胸赤足。⑥奁(lián):盒子。 ⑦狻猊(suān 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⑧梵相:罗汉的样子。⑨絺褐:(chī hè)麻布短衣。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初视之,不甚了了。 (2 分) ▲ ②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 2 分) ▲ 9. 为了表现雕刻者技艺高超,两文中运用了什么相同的写作手法?试结合甲乙两文具体语句简要说明。(2 分) ▲ 阅读《白杨礼赞》的语段,完成 10—11 题(4 分)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 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 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 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 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 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 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可不是, 单调,有一点儿罢?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 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 ⑤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 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 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 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 精神和意志? 10.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②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 11.第④段划线句说白杨树“极普通”,又说它“实在不平凡”是否矛盾?阅读语段,简要分析。(2 分)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 12——13 题 (5 分)
放低自己 ①春节联欢晩会后,宋丹丹谈了对她的老搭档赵本山的印象。她认为,赵本山“是一个能放低自己的人” ②放低自己,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调做人,就是不张扬、不炫耀、不卖弄,不随意抬高自己的价值,不像有些人那 样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放低自己,是个心态问题,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估量问题。自觉非同一般 高人一等,便会放不下架子,也夹不住尾巴。只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才会与人平等、看人 平视、待人平和。 ③放低自己的方法有很多。赵本山放低自己的方法,是在痛苦的时候,遇到想不开的事情的时候,就回农村老家 看看。当他看到很多同龄老乡显得比自己苍老,想到自己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文艺工作者能有今天,还有什么不 知足,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④航天英雄聂海胜更是如此。飞天成功归来后,本来为人一贯低调的他在鲜花与掌声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像从 前一样依然把自己看做鄂北岗地岀来的贫苦孩子,依然保持着农民子弟的淳朴与低调。他不仅严于律己,还要求家人 起保持低调,将社会各界捐赠的所有现金及日常生活用品转赠给小学校和福利院,全家人一如既往地过平常人的生 ⑤战斗英雄丁晓兵有一个习惯,就是常到烈士陵园看看。一想起长眠于烈士陵园里的战友、先烈,就会找到怎样 做人、怎样当官的答案。正因为这个习惯,使他能够一直以平常心做平常人,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⑥事实无数次地证明:低调做人与潜心做事是成正比的。钱钟书一生埋头于创作与研究,很少参加什么社会活动, 应酬性的活动中基本上找不到他的身影。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生活态度,使他能够专心在书海里畅游,从而写出《围城》、 《管锥篇》、《谈艺录》等极为优秀的作品。放低自己,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⑦放低自己,会不会真的使自己变矮?当然不会。放低不是降低,更不是贬低。相反,低调做人、潜心做事的人不但 不会降低他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反而会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承认和人们更普遍的尊重。因为,有一则谚语说得好: “口袋里装着麝香的人不会在街上大吵大嚷,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经说明了一切 12.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为什么应该“放低自己”。(3分) 13.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6分) 晒月亮(丁立梅) 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 始了月光洽。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 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人人手中一把蒲扇, 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凶”,一脸
放低自己 ①春节联欢晚会后,宋丹丹谈了对她的老搭档赵本山的印象。她认为,赵本山“是一个能放低自己的人”。 ②放低自己,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调做人,就是不张扬、不炫耀、不卖弄,不随意抬高自己的价值,不像有些人那 样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放低自己,是个心态问题,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估量问题。自觉非同一般、 高人一等,便会放不下架子,也夹不住尾巴。只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才会与人平等、看人 平视、待人平和。 ③放低自己的方法有很多。赵本山放低自己的方法,是在痛苦的时候,遇到想不开的事情的时候,就回农村老家 看看。当他看到很多同龄老乡显得比自己苍老,想到自己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文艺工作者能有今天,还有什么不 知足,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④航天英雄聂海胜更是如此。飞天成功归来后,本来为人一贯低调的他在鲜花与掌声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像从 前一样依然把自己看做鄂北岗地出来的贫苦孩子,依然保持着农民子弟的淳朴与低调。他不仅严于律己,还要求家人 一起保持低调,将社会各界捐赠的所有现金及日常生活用品转赠给小学校和福利院,全家人一如既往地过平常人的生 活。 ⑤战斗英雄丁晓兵有一个习惯,就是常到烈士陵园看看。一想起长眠于烈士陵园里的战友、先烈,就会找到怎样 做人、怎样当官的答案。正因为这个习惯,使他能够一直以平常心做平常人,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⑥事实无数次地证明:低调做人与潜心做事是成正比的。钱钟书一生埋头于创作与研究,很少参加什么社会活动, 应酬性的活动中基本上找不到他的身影。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生活态度,使他能够专心在书海里畅游,从而写出《围城》、 《管锥篇》、《谈艺录》等极为优秀的作品。放低自己,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⑦放低自己,会不会真的使自己变矮?当然不会。放低不是降低,更不是贬低。相反,低调做人、潜心做事的人不但 不会降低他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反而会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承认和人们更普遍的尊重。因为,有一则谚语说得好: “口袋里装着麝香的人不会在街上大吵大嚷,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经说明了一切。” 12.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为什么应该“放低自己”。(3 分) ▲ 13.选文第 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8 题。(16 分) 晒月亮(丁立梅) 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 始了月光浴。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 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人人手中一把蒲扇, 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凶”,一脸
麻子,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 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 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 ⑥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 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妤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 ⑦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 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 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 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结成了失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了状元。 ⑧故事说到这儿,很圆满了。我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 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 ⑨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 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拍我们,该回屋睡去啦。邻 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好听的。 ⑩我们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 入梦乡。梦里,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的 ①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晒 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 14.选文第一段说“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它的丰富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15.第二段中,哪个词最能突出景物的特点?结合下文,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 17.选文说“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对于 孩子的这种想象,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18.“晒”通常与太阳相联系,意思是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晒月亮”的理解。(3分) 第三部分作文(40分) 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麻子,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 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 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 ⑥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 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好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 ⑦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 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 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 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结成了失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了状元。 ⑧故事说到这儿,很圆满了。我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 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 ⑨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 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拍我们,该回屋睡去啦。邻 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好听的。 ⑩我们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 入梦乡。梦里,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的…… ⑪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晒 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 14.选文第一段说“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它的丰富体现在哪两个 ...方面。(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二段中,哪个词最能突出景物的特点?结合下文,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3 分) 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说“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对于 孩子的这种想象,你是如何理解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晒”通常与太阳相联系,意思是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晒月亮”的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40 分) 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 600 字; ④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答案】 3、粗中有细的一面:①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掇条凳子坐在店中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 远走他乡。②鲁智深发觉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以麻痹围观的 人,趁机脱身。(意对即可) 4示例:正方: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 裨益。 反方: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 (解答时,不论选择正方还是反方,立论还是驳论,个人的观点必须明确,选择的理由必须充分辩论的语言还要 注意逻辑性和严密性。) 5(1)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点明了塞北的环境恶劣),引出下文所展现出得一幅充满肃杀之 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2)C 7(1)说明雕刻者技艺高超(2)点明了核舟“大苏泛赤壁”的主题(3)使核舟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8(1)刚看它的时候,看不太清楚。 (2)静下心来仔细观看,上面所雕刻的罗汉,仅像一粒米那么大 9细节描写(1分),结合语句1分 10(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 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意对即可) l1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 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意对即可) 12.(1)放低自己,能让自己保持平常心态,与人平等、看人平视、待人平和。(2)能让自己低调做人、潜心做 事(3)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承认和更普遍的尊重 13.(2分)该句运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了本段的观点低调做人与潜心做事是成正比的。 14、(4分)乡村夏夜的月光是丰富的(1分),它一泻千里,漫山遍野,照耀着乡村的人和物:(1分) 乡村夏夜的生活是丰富的(1分),孩子们可以听二伯讲神奇的故事,做一个神奇的梦。(1分) 15、(4分)宁静。(1分)通过描写月光和月光下的乡村景物,渲染了宁静安闲的气氛:(1分)为下文写月下 乘凉、听故事和安闲地睡去做铺垫;(1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 16、(3分)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成深情款款、情深意长的女子,(1分)突出了月光的柔和,(1 分)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爱恋之情。(1分) 17、(2分)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8、(3分)“晒月亮”是“晒太阳”的巧妙化用,写出了孩子们在月光下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 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答案】 3、 粗中有细的一面: ①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掇条凳子坐在店中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 远走他乡。 ②鲁智深发觉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以麻痹围观的 人,趁机脱身。(意对即可) 4 示例:正方: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 裨益。 反方: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 响。 (解答时,不论选择正方还是反方,立论还是驳论,个人的观点必须明确,选择的理由必须充分 辩论的语言还要 注意逻辑性和严密性。) 5(1)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点明了塞北的环境恶劣),引出下文所展现出得一幅充满肃杀之 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2) C 6 B 7(1)说明雕刻者技艺高超(2)点明了核舟“大苏泛赤壁”的主题(3)使核舟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8 (1) 刚看它的时候,看不太清楚。 (2)静下心来仔细观看 ,上面所雕刻的罗汉,仅像一粒米那么大。 9 细节描写(1 分),结合语句 1 分 10(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 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意对即可) 11 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 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意对即可) 12.(1)放低自己,能让自己保持平常心态,与人平等、看人平视、待人平和。(2)能让自己低调做人、潜心做 事(3)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承认和更普遍的尊重。 13.(2 分)该句运用了举例论证, 证明了本段的观点低调做人与潜心做事是成正比的。 14、(4 分)乡村夏夜的月光是丰富的(1 分),它一泻千里,漫山遍野,照耀着乡村的人和物;(1 分) 乡村夏夜的生活是丰富的(1 分),孩子们可以听二伯讲神奇的故事,做一个神奇的梦。(1 分) 15、(4 分)宁静。(1 分)通过描写月光和月光下的乡村景物,渲染了宁静安闲的气氛;(1 分)为下文写月下 乘凉、听故事和安闲地睡去做铺垫;(1 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 分) 16、(3 分)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成深情款款、情深意长的女子,(1 分)突出了月光的柔和,(1 分)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爱恋之情。(1 分) 17、(2 分) 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8、(3 分)“晒月亮”是“晒太阳”的巧妙化用,写出了孩子们在月光下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 表现了作 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