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佔自评报告 2020年10月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2020 年 10 月
日录 1.办学基本信息 1.1学校基本情况… 1.2院系建设 1123 1.3办学基本条件保障 2.师资队伍建设 6 2.1生师比 2.2师资队伍总体情况 2.3师资队伍内涵建设 3.专业状况… 31专业建设背景 668990 3.2专业结构与规模 3重点建设专业 3.4专升本学生联合培养.13 3.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3 3.6专业点学生分布 3.7课程建设 4.学生发展… 17 4.1.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17 4.2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目 录 1.办学基本信息 .....................................................................................1 1.1 学校基本情况 ............................................................................1 1.2 院系建设 ....................................................................................2 1.3 办学基本条件保障.....................................................................3 2.师资队伍建设 .....................................................................................6 2.1 生师比........................................................................................6 2.2 师资队伍总体情况.....................................................................6 2.3 师资队伍内涵建设.....................................................................8 3.专业状况.............................................................................................9 3.1 专业建设背景 ............................................................................9 3.2 专业结构与规模.......................................................................10 3.3 重点建设专业 ..........................................................................11 3.4 专升本学生联合培养...............................................................13 3.5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3 3.6 专业点学生分布.......................................................................14 3.7 课程建设 ..................................................................................15 4.学生发展...........................................................................................17 4.1.招生计划完成情况..................................................................17 4.2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17
4.3毕业生就业情况 4.4学生资助.19 5.社会服务能力 21 6.办学特色与重要成效 23 6.1优化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 6.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24 6.3推进优质资源建设 6.4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26 6.5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28 6.6加强国际交流 6.7强化师资建设 7.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7.1存在的问题 .30 7.2整改措施
4.3 毕业生就业情况.......................................................................18 4.4 学生资助 ..................................................................................19 5.社会服务能力 ...................................................................................21 6.办学特色与重要成效 .......................................................................23 6.1 优化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23 6.2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24 6.3 推进优质资源建设...................................................................26 6.4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6 6.5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28 6.6 加强国际交流 ..........................................................................29 6.7 强化师资建设 ..........................................................................30 7.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30 7.1 存在的问题 ..............................................................................30 7.2 整改措施 ..................................................................................31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 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125号) 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教育 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 的通知》(皖教督函〔20205号)文件要求,我校于2020 年8月31日前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表》、《高等 职业院校师生情况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情况表》的网络 填报提交工作和问卷调查信息上报工作。现以学校在线填报 数据为基础开展自我评估,形成《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适 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1.办学基本信息 1.1学校基本情况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新校区 位于双凤开发区,占地总面积530多亩。学校前身为创办于 1980年的安徽省对外贸易学校,是一所行政上隶属于安徽省 商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 等学校。先后获评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省联合培 养普通专升本学生试点院校、省高职发展标杆校、省技能大 赛标杄校、省高职扩招标杄校、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 首批创业学院、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直文明单位 安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商科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级大学生
1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 2020 年 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0‟25 号) 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教育 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 2020 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 的通知》(皖教督函„2020‟5 号)文件要求,我校于 2020 年 8 月 31 日前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表》、《高等 职业院校师生情况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情况表》的网络 填报提交工作和问卷调查信息上报工作。现以学校在线填报 数据为基础开展自我评估,形成《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适 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1.办学基本信息 1.1 学校基本情况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新校区 位于双凤开发区,占地总面积 530 多亩。学校前身为创办于 1980 年的安徽省对外贸易学校,是一所行政上隶属于安徽省 商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 等学校。先后获评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省联合培 养普通专升本学生试点院校、省高职发展标杆校、省技能大 赛标杆校、省高职扩招标杆校、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 首批创业学院、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直文明单位、 安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商科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级大学生
创业孵化基地(A级)、省第二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奖、合 肥市花园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立足商务、注重实务、精准服务”的办学定 位,突出“外贸、外语、商务、服务”的办学特色,为安徽 商务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多数毕 业生已经成为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商务行业及相关企事 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为区域商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安徽分院,为广大 学生的成人成才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未来,学校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 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师生为本,坚持开拓创 新,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秉承“厚德、乐学、务实、强 商”校训,高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现 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贡献 1.2院系建设 学校现设有九院一系一一国际贸易学院、商贸流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文化旅游学 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 商务系;同时设置了服务学生学习生活的图文资源中心、国 际交流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就业创业中心、学生服务中心 师生活动中心共六个中心。共有7个专业大类41个符合安
2 创业孵化基地(AA 级)、省第二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奖、合 肥市花园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立足商务、注重实务、精准服务”的办学定 位,突出“外贸、外语、商务、服务”的办学特色,为安徽 商务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多数毕 业生已经成为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商务行业及相关企事 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为区域商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安徽分院,为广大 学生的成人成才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未来,学校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 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师生为本,坚持开拓创 新,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秉承“厚德、乐学、务实、强 商”校训,高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现 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贡献。 1.2 院系建设 学校现设有九院一系——国际贸易学院、商贸流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文化旅游学 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 商务系;同时设置了服务学生学习生活的图文资源中心、国 际交流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就业创业中心、学生服务中心、 师生活动中心共六个中心。共有 7 个专业大类 41 个符合安
徽省商务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需求的专科层次专业, 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 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1个教育部备 案的中外合作招生专业;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4个、省级特 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校级特色(含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 1.3办学基本条件保障 学校各项办学条件均符合财经类高职院校指标达标要 求。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具有高级 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百 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等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达标值 1.3.1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近年来,学校一方面通过开源节流,不断压缩公用经费 支出,坚持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优先安排并加大对日常教 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 等的投入,年度教学经费投入占学校事业总收入比例始终保 持在30%以上。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投入,争 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学校积极争取省级高等学校振兴计划、职业教育发 展专项资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质量工程建 设等项目经费支持,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内涵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上级主管部
3 徽省商务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需求的专科层次专业, 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3 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 专业 2 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1 个、1 个教育部备 案的中外合作招生专业;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 4 个、省级特 色专业 8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8 个;校级特色(含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6 个。 1.3 办学基本条件保障 学校各项办学条件均符合财经类高职院校指标达标要 求。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具有高级 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百 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等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达标值。 1.3.1 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近年来,学校一方面通过开源节流,不断压缩公用经费 支出,坚持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优先安排并加大对日常教 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 等的投入,年度教学经费投入占学校事业总收入比例始终保 持在 30%以上。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财政经费投入,争 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学校积极争取省级高等学校振兴计划、职业教育发 展专项资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质量工程建 设等项目经费支持,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内涵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上级主管部
门及安徽省财政厅大力支持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 收入、生均拨款稳步提高,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 大幅改善了教学条件,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详见表1 表1办学经费收入情况及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一览表 序号 年度(万元) 2017 2018 收入项目 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3675.815856.7612726.93 2事业收入 4067.042307.344263.09 3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10705.6914023.6717931.00 1.3.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积极利用中央财 政支持项目建设资金、安徽省财政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不 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加强教学设备购置和实训室建设,建立 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支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按照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以专业群的视角建设实训室。 校企合作建立外贸外语、连锁经营、淘宝电商、导游服务类 生产性实训室。围绕专业群核心专业,依据专业群面向的技 术或服务领域、职业岗位群,改造、升级各专业原有实训室, 建设以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专业实训室。已 经建成校内实践基地92个,其中国际商务实训基地被立为 教育部生产型实训基地,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0个,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7 个,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5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
4 门及安徽省财政厅大力支持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 收入、生均拨款稳步提高,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 大幅改善了教学条件,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详见表 1。 表 1 办学经费收入情况及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一览表 序号 年度(万元) 收入项目 2017 2018 2019 1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3675.8 15856.76 12726.93 2 事业收入 4067.04 2307.34 4263.09 3 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10705.69 14023.67 17931.00 1.3.2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积极利用中央财 政支持项目建设资金、安徽省财政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不 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加强教学设备购置和实训室建设,建立 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支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按照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以专业群的视角建设实训室。 校企合作建立外贸外语、连锁经营、淘宝电商、导游服务类 生产性实训室。围绕专业群核心专业,依据专业群面向的技 术或服务领域、职业岗位群,改造、升级各专业原有实训室, 建设以提升岗位职业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专业实训室。已 经建成校内实践基地 92 个,其中国际商务实训基地被立为 教育部生产型实训基地,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10 个,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 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7 个,校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5 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
11843.31元,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3979个,较好地满足了 全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学校加大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实现建设主体多 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依托学校老校区建立AS1980罍街 创客梦工厂、创客空间等校外实训基地,较好发挥了校外实 习基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 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表2实践教学条件一览表 年度 序号 2017 2018 2019 项目 1生均教学行政用房(m/生)8.6191.8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生)717.039913.2811843.31 1.3.3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络环境良好、数字资 源建设力度较大、校园智慧化程度较高,信息化教学条件较 为完善目前,全校信息点3100个,2000个无线AP覆盖校园 出口带宽42,500.00Mbps。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 纸质图书52.05万册,电子图书605,000册。近年来学校积 极引进数字资源,并自主开发微课、慕课等专业教学资源, 着力打造既有纸质图书又有各种网络、电子图书等立体化的 资源库。目前学校上网课程数227门,教学资源总量100G6B, 电子图书120GB。 学校拥有完善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 以校园网为依托,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电子图书期刊等
5 11843.31 元,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3979 个,较好地满足了 全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学校加大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实现建设主体多 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依托学校老校区建立 AS1980 罍街 创客梦工厂、创客空间等校外实训基地,较好发挥了校外实 习基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 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表 2 实践教学条件一览表 序号 年度 项目 2017 2018 2019 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 8.61 9 11.88 2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生) 7179.03 9913.28 11843.31 1.3.3 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络环境良好、数字资 源建设力度较大、校园智慧化程度较高,信息化教学条件较 为完善目前,全校信息点 3100 个,2000 个无线 AP 覆盖校园、 出口带宽 42,500.00Mbps。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 纸质图书 52.05 万册,电子图书 605,000 册。近年来学校积 极引进数字资源,并自主开发微课、慕课等专业教学资源, 着力打造既有纸质图书又有各种网络、电子图书等立体化的 资源库。目前学校上网课程数 227 门,教学资源总量 100GB, 电子图书 120GB。 学校拥有完善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 以校园网为依托,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电子图书期刊等
教育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 技术教学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的网络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教学信息 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 质量。 2.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是彰显职业教育 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 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师资队 伍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一支专兼职比例适中、 双师型结构合理、学历职称结构优良、骨干教师数量充足的 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学校成功创 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 2.1生师比 我校目前在校生10163人,含面向社会招生942人,校 内外专任教师521人,生师比19.5。 2.2师资队伍总体情况 近年来,学校推行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育并举,大力 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开 展对外交流推动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等举措,不断优化师 资队伍结构,深化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学校拥有省级教学名 师8名、省级教坛新秀9人、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
6 教育数字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 技术教学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的网络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教学信息 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加强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 质量。 2.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是彰显职业教育 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 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师资队 伍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一支专兼职比例适中、 双师型结构合理、学历职称结构优良、骨干教师数量充足的 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学校成功创 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 2.1 生师比 我校目前在校生 10163 人,含面向社会招生 942 人,校 内外专任教师 521 人,生师比 19.5。 2.2 师资队伍总体情况 近年来,学校推行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育并举,大力 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教师双师素质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开 展对外交流推动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等举措,不断优化师 资队伍结构,深化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学校拥有省级教学名 师 8 名、省级教坛新秀 9 人、省级名师工作室 3 个、省级技
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2个,高水平教学团队和教师教学创新 团队13个 学校积极营造教师成长环境,加强管理,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建立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学校人事部门统筹制定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合有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审定院系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协调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 题;各院系部根据专业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制定用人计 划,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协作配合。二是制定人才激励政 策。岀台《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并资助教 师参加培训进修;深化校内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以质量与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推进 绩效工资改革,加大绩效奖励力度,分配激励向业绩贡献大 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加强教师考评,建立学生、教研室同 行、院系部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参与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 价机制,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奖、职称评聘、岗 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教科研及技能竞赛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实施教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及 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修订《教 师参加及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和技能大赛工作管理规定》,大 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 竞赛。近年来,我校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8个,获国家 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个,省级赛项30个,学生获得“国
7 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 2 个,高水平教学团队和教师教学创新 团队 13 个。 学校积极营造教师成长环境,加强管理,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建立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学校人事部门统筹制定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有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审定院系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协调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 题;各院系部根据专业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制定用人计 划,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协作配合。二是制定人才激励政 策。出台《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并资助教 师参加培训进修;深化校内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以质量与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推进 绩效工资改革,加大绩效奖励力度,分配激励向业绩贡献大、 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加强教师考评,建立学生、教研室同 行、院系部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参与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 价机制,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奖、职称评聘、岗 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教科研及技能竞赛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实施教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及 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科研工作热情;修订《教 师参加及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和技能大赛工作管理规定》,大 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 竞赛。近年来,我校教师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38 个,获国家 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1 个,省级赛项 30 个,学生获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