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破解 根据大纲规定,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诵读古代诗歌”“学 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 价作了明确的界定: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看,古典诗词诵读的对象包括:唐、宋诗词,元曲小令 等艺术形式。 下面,我主要结合2005年诗歌鉴赏的命题特点对解题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高考原题] 2005年高考试卷全国共计有16个诗歌鉴赏题目,共计考查到10首唐诗、 8首宋诗、一阕宋词、一支元曲。与2004年的试题相比,有以下两点变化 1.鉴赏的内容有突破,除了唐诗、宋诗、宋词之外,首次出现以元曲为 鉴赏对象。 例一,2005湖北卷第16题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 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 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 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 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 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破解 根据大纲规定,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诵读古代诗歌”“学 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 价作了明确的界定: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看,古典诗词诵读的对象包括:唐、宋诗词,元曲小令 等艺术形式。 下面,我主要结合 2005 年诗歌鉴赏的命题特点对解题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高考原题] 2005 年高考试卷全国共计有 16 个诗歌鉴赏题目,共计考查到 10 首唐诗、 8 首宋诗、一阕宋词、一支元曲。与 2004 年的试题相比,有以下两点变化: 1.鉴赏的内容有突破,除了唐诗、宋诗、宋词之外,首次出现以元曲为 鉴赏对象。 例一,2005 湖北卷第 16 题: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 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 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 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 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 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 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 分)
答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 效果。(2分) 答 例一评析: 此题命题的材料虽新,但是考査的内容仍然不外乎“写了什么?”“用什么 手法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样写的妙处?” 上面的命题,题干中已经提示“所见、所想的两种情景”,答题时就要抓住 “两种”这个关键词,从两方面考虑。所见:“迥野悲凉”;所想:“夜生凉, 泣寒蜇”。答案中“景象”或“景况”二字必不可少,否则“悲凉”“凄凉”就 失去了着落。这恰是考生的“软肋”,答题时只说“半拉子”话,满足于“意思 大概都有了”。只有“意思”不行,“凄凉”是形容词,一般用来表“心境”; “凄凉的景况”是名词,一般用来表“环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答题时 表述一定要到位。 参考答案: (1)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 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 愁绪。 2.命题的形式有突破。上海、湖南、浙江、辽宁卷都是一题两诗进行比 较鉴赏,北京卷虽然只有一阕宋词,却把命题材料与陆游《书愤》进行了对比鉴 赏,天津卷则把宋诗与苏轼的《念奴娇》进行对比鉴赏。 例二,2005辽宁卷第17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答:_______________ _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 效果。(2 分) 答: _____________ _ 例一评析: 此题命题的材料虽新,但是考查的内容仍然不外乎“写了什么?”“用什么 手法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样写的妙处?” 上面的命题,题干中已经提示“所见、所想的两种情景”,答题时就要抓住 “两种”这个关键词,从两方面考虑。所见:“迥野悲凉”;所想:“夜生凉, 泣寒蜇”。答案中“景象”或“景况”二字必不可少,否则“悲凉”“凄凉”就 失去了着落。这恰是考生的“软肋”,答题时只说“半拉子”话,满足于“意思 大概都有了”。只有“意思”不行,“凄凉”是形容词,一般用来表“心境”; “凄凉的景况”是名词,一般用来表“环境”。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答题时 表述一定要到位。 参考答案: (1)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 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 愁绪。 2. 命题的形式有突破。上海、湖南、浙江、辽宁卷都是一题两诗进行比 较鉴赏,北京卷虽然只有一阕宋词,却把命题材料与陆游《书愤》进行了对比鉴 赏,天津卷则把宋诗与苏轼的《念奴娇》进行对比鉴赏。 例二,2005 辽宁卷第 17 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 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 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 简要赏析 例二评析: 此题是以比较鉴赏型设置的。此类试题的设置一般是要探寻两首诗歌在内 容、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审题时要看清是“求同”还是“求 异 这个命题考查了两个问题: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样写的。命题人用心总 是良苦的,怕考生有疏漏,所以在第一问的题干中问道:“两诗借此营造的是- 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提示考生两者少一不可;第二问虽 说有点设陷阱的意思,但是,如果能够自圆其说,哪种看法都得分,让学生有发 表自己观点的空间,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前一问是同中求异,后一问是异中求同。应对此类题目的原则是你有千变万 化,我有一定之规。只要自己的阵脚不乱,答案就不可能丢分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 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 简要赏析。 答: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 简要赏析。 答: 例二评析: 此题是以比较鉴赏型设置的。此类试题的设置一般是要探寻两首诗歌在内 容、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审题时要看清是“求同”还是“求 异”。 这个命题考查了两个问题: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样写的。命题人用心总 是良苦的,怕考生有疏漏,所以在第一问的题干中问道:“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 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提示考生两者少一不可;第二问虽 说有点设陷阱的意思,但是,如果能够自圆其说,哪种看法都得分,让学生有发 表自己观点的空间,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前一问是同中求异,后一问是异中求同。应对此类题目的原则是你有千变万 化,我有一定之规。只要自己的阵脚不乱,答案就不可能丢分
参考答案: (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 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 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 各2分)。 (2)可以有三种答案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 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 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 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 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考点指要] 鉴赏评价是阅读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 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仔细研读2005 年的诗歌鉴赏题目,考点的设置基本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诗歌所写内容的分析 全国16套题目,有11套的题目直接或间接涉及内容的分析。 如山东卷第16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注]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 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 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 各 2 分)。 (2)可以有三种答案: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 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 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 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 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考点指要] 鉴赏评价是阅读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 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仔细研读 2005 年的诗歌鉴赏题目,考点的设置基本包括三个方面: 1. 对诗歌所写内容的分析 全国 16 套题目,有 11 套的题目直接或间接涉及内容的分析。 如山东卷第 16 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注]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 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髙时 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 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解析]该答案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概括了全诗的内容“登江阴浮远堂遥望 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第二层解说第三句的内涵,回答了 愁”什么,为什么“愁”。答案如果不从内容开始分析,后面的“极度悲愤之 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对某首诗突出的艺术手法的分析 艺术手法的分析几乎是每卷必有。 如浙江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参考答案 (2)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 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 泼有趣
答: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 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 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 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解析]该答案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概括了全诗的内容“登江阴浮远堂遥望 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第二层解说第三句的内涵,回答了 “愁”什么,为什么“愁”。答案如果不从内容开始分析,后面的“极度悲愤之 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 对某首诗突出的艺术手法的分析 艺术手法的分析几乎是每卷必有。 如浙江卷第 16 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参考答案: (2)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 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 泼有趣
[解析] 同为拟人的手法,却因为诗人的感情不一样而塑造了不同的意象。艺术手法 的分析,不仅要分析用了什么手法,还要分析运用这种手法所起的作用。 3.对诗歌中某一个词或某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分析 2005年的16套题目中,有11套题目涉及到对字、词、句的分析。分析诗 歌的“炼字”俗称分析“诗眼”,是要体悟某一用字的妙处。由此扩展到词语和 句子,既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也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 如天津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解析] 分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一个句子在一首诗中的作用,无非有两个方面, 是看结构上的作用,二是看内容上的作用,思维到位,答案就一定不会出漏洞。 [备考对策] 2006年“考纲”对诗歌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根据20042005年命题的 发展趋势,我对2006年的诗歌鉴赏训练的答题方法再做两点补充。 (1)对内容的分析 内容的理解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分析写了哪些内容:二是分析写了几种 景物 ①分析写了哪些内容。在这个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概念不清楚,审 题的角度不对。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两句诗包括几个内容?
[解析] 同为拟人的手法,却因为诗人的感情不一样而塑造了不同的意象。艺术手法 的分析,不仅要分析用了什么手法,还要分析运用这种手法所起的作用。 3. 对诗歌中某一个词或某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分析 2005 年的 16 套题目中,有 11 套题目涉及到对字、词、句的分析。分析诗 歌的“炼字”俗称分析“诗眼”,是要体悟某一用字的妙处。由此扩展到词语和 句子,既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也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 如天津卷第 16 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 [解析] 分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一个句子在一首诗中的作用,无非有两个方面,一 是看结构上的作用,二是看内容上的作用,思维到位,答案就一定不会出漏洞。 [备考对策] 2006 年“考纲”对诗歌的要求基本没有变化,根据 2004~2005 年命题的 发展趋势,我对 2006 年的诗歌鉴赏训练的答题方法再做两点补充。 (1)对内容的分析 内容的理解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分析写了哪些内容;二是分析写了几种 景物。 ①分析写了哪些内容。在这个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概念不清楚,审 题的角度不对。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两句诗包括几个内容?
从叙事作品的角度思考,它的内容当然离不开记叙的要素。那么,这两 句诗你就应该想到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环境”。角度找对了,问题 就不难解决。 200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 “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 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 春、凄凉之情。 这个命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即对诗歌中意境的分析。具体说来, 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歌写到了哪些景,通过这些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答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诗中的“自”和“空”。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 用乐景写的是哀情。如果分析到这些,考生就不难作答了:这首诗写了“春行” 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草、水、树、花、山、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尾 联“花自落”“鸟空啼”中的“自”“空”字,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 ②分析写了几种景物。在这个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思考不全面或者 是无从下手。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 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上面诗句写了哪些景物?
从叙事作品的角度思考,它的内容当然离不开记叙的要素。那么,这两 句诗你就应该想到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环境”。角度找对了,问题 就不难解决。 2005 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 “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 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 春、凄凉之情。 这个命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即对诗歌中意境的分析。具体说来, 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歌写到了哪些景,通过这些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答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诗中的“自”和“空”。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 用乐景写的是哀情。如果分析到这些,考生就不难作答了:这首诗写了“春行” 时的所见所闻,一句一景,草、水、树、花、山、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尾 联“花自落”“鸟空啼”中的“自”“空”字,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 ②分析写了几种景物。在这个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思考不全面或者 是无从下手。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 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上面诗句写了哪些景物?
乍一看,似乎无法下手,可是,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写景的角度无非 有三种,那就是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声、形、色诸方面。明白了这个思路, 你就可以大胆分析: 写动景的: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写静景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写远景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写近景的:鱼翔浅底 写形的: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写色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Ⅲ) 雨后池上 刘攽 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 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 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 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 景图。 这个题目的设置实际就是考查分析这首诗从哪个角度来写景的。命题人 惟恐考生乱了章法,所以告诉你:要从“动”“静”的角度来分析。 (2)对艺术手法的分析 艺术手法的分析着重要注意两种情况: ①对“诗眼”的分析 近几年的试卷上频繁涉及到。不少老师作了总结,诗眼主要应该是动词 和形容词,这无疑是有道理的。如2004年全国卷Ⅱ第16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乍一看,似乎无法下手,可是,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写景的角度无非 有三种,那就是动景与静景;远景与近景;声、形、色诸方面。明白了这个思路, 你就可以大胆分析: 写动景的: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写静景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写远景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写近景的:鱼翔浅底。 写形的: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写色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 年全国卷Ⅲ)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 “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 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 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 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 景图。 这个题目的设置实际就是考查分析这首诗从哪个角度来写景的。命题人 惟恐考生乱了章法,所以告诉你:要从“动” “静”的角度来分析。 (2)对艺术手法的分析 艺术手法的分析着重要注意两种情况: ①对“诗眼”的分析 近几年的试卷上频繁涉及到。不少老师作了总结,诗眼主要应该是动词 和形容词,这无疑是有道理的。如 2004 年全国卷Ⅱ第 16 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觳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通感的手法,用写声的词语来写色,用听觉感受来表达 视觉的感受,这样更能表现百花争相开放的活泼景象。 对“诗眼”的鉴赏,重视动词、形容词固然不错,但是拘泥于一种“模 式”有时候会觉得“黔驴技穷”,只有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做具体分 析,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具体作品中的字词句含义和作用。下面不妨列举一例说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这首诗颔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哪个词用得好,为 什么? 参考答案: 枝”用得好。因为梅花在百花之前开放 枝”先于众梅开放 更显示与众不同,突出了诗题中的“早”字 在这首诗中,如果一味盯动词、形容词,就会被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所害。 ②对艺术手法的鉴赏,应该注意总结规律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通感的手法,用写声的词语来写色,用听觉感受来表达 视觉的感受,这样更能表现百花争相开放的活泼景象。 对“诗眼”的鉴赏,重视动词、形容词固然不错,但是拘泥于一种“模 式”有时候会觉得“黔驴技穷”,只有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做具体分 析,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具体作品中的字词句含义和作用。下面不妨列举一例说 明: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你认为这首诗颔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哪个词用得好,为 什么? 参考答案: “一枝”用得好。因为梅花在百花之前开放,“一枝”先于众梅开放, 更显示与众不同,突出了诗题中的“早”字。 在这首诗中,如果一味盯动词、形容词,就会被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所害。 ②对艺术手法的鉴赏,应该注意总结规律
古代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一些手法达 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后人所仿效。总结这些手法的表达思路,对我们的读与 写都是有意义的。 如:2005年全国卷Ⅱ第12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 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象1分,画面描绘2 分) 这里问的“怎样”,实际上就是这类诗歌突出的艺术特点。对于这一类 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我以为有几点必不可少:想象,换位思考,以虚衬实,虚 实结合。上面的答案分析,应该从内容写起,带出艺术特点:作者要表达自己的 思家之情,不是从自己写起,而是想象家人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 人的场面,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达到了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的效果,更能突出 作者的思家之情 再举一例说明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别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全篇写景,但惜别之 情充溢其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 何表现惜别之情的? 参考答案 诗人描写了柳条、藤蔓、黄莺等景物
古代诗歌在表现手法上,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一些手法达 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后人所仿效。总结这些手法的表达思路,对我们的读与 写都是有意义的。 如:2005 年全国卷Ⅱ第 12 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参考答案: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 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象 1 分,画面描绘 2 分) 这里问的“怎样”,实际上就是这类诗歌突出的艺术特点。对于这一类 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我以为有几点必不可少:想象,换位思考,以虚衬实,虚 实结合。上面的答案分析,应该从内容写起,带出艺术特点:作者要表达自己的 思家之情,不是从自己写起,而是想象家人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 人的场面,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达到了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的效果,更能突出 作者的思家之情。 再举一例说明: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别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全篇写景,但惜别之 情充溢其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 何表现惜别之情的? 参考答案: 诗人描写了柳条、藤蔓、黄莺等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