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誉恋着自己的祖国 “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是当年美国的海军次长对一位华人下的评语,他不是别人 正是本文的主人公一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优厚的待遇、先进的科研条件 甚至生命的威胁都没能阻止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学习目标 1.了解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二、学习要点 基础知识 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读音 庚(geng)遨(o)游眷( juan)恋拘(j)留触(chu)怒募(mu)捐 rhe恐吓 吓Lxi吓唬 2.把握下列词语的含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文中是拜师求学的意思。 营救:设法援救。营,谋求 3.写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 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 的巨大贡献。课文节选的就是记述钱学森无限热爱祖国的那部分文字。 4.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在美学习研 究期间,钱学森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 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四个月后,他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书》195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 会,钱学森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一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 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课文理解 分析本文的结构内容 课文共18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是当年美国的海军次长对一位华人下的评语,他不是别人, 正是本文的主人公――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优厚的待遇、先进的科研条件 甚至生命的威胁都没能阻止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 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 3. 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二、学习要点 基础知识 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读音 庚(gēng) 遨(ào)游 眷(juàn)恋 拘(jū)留 触(chù)怒 募(mù)捐 ┏ hè 恐吓 吓 ┗ xià 吓唬 2.把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文中是拜师求学的意思。 营救:设法援救。营,谋求。 3.写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 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 的巨大贡献。课文节选的就是记述钱学森无限热爱祖国的那部分文字。 4.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 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 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在美学习研 究期间,钱学森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 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5 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四个月后,他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书》1956 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 会,钱学森被任命为委员。1956 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 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课文理解 1.分析本文的结构内容 课文共 18 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第1-5段),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和他在美国期间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了他 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第6-14段),叙述钱学森为回到新中国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斗争,突出了他报效祖国 的坚如磐石之志。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1层(第6-14段),写钱学森夫妇决定返回并报效祖国,为此遭到美国当局的种种迫害,但这更 加坚定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 第2层(第15-18段),写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促成钱学森一家 胜利返回祖国 2.理清思路、明确主题 本文是按照“拜师求学一一创业辉煌一一决心回国,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一一饱受折磨一一胜利回来 的思路组织课文的。 主题可概括为: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 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3.文中是怎样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拜 读于”名师、“获博士学位”等,都说明了钱学森求学期间学习成绩的优异 4.在美国时,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作者写这些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钱学森的成就,文中既有正面叙述,也有侧面表现。正面说明有:“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 员之一”、“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 “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担任各种重要职务、“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与应用数学界的权威以 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 创始人” 侧面表现的有:美国空军的赞扬和专栏作家的评价,还有后来美国海军次长说的话。 这些都表明钱学森不仅是火箭技术的开创人,而且在更广泛的学术、科技研究领域所取得了辉煌成就, 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攀登科学高峰方面的勤奋、刻苦和卓尔不群 作者写这些内容正是为了和后面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5.文中第5自然段中的两个“不止一次”,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 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念。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 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 系,突出他对桑梓(注:故乡)的眷恋之情。 6.文中第7段美国海军次长的话和态度,表明了什么问题? 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 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7.为了回国,钱学森经历了来自美国的哪些阻力,他是怎样反映的 一是美国移民局的阻挠:不准他离开美国,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搜查他的书籍和笔记本,污蔑他
第一部分(第 1-5 段),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和他在美国期间学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了他 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第 6-14 段),叙述钱学森为回到新中国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艰苦斗争,突出了他报效祖国 的坚如磐石之志。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 1 层(第 6—14 段),写钱学森夫妇决定返回并报效祖国,为此遭到美国当局的种种迫害,但这更 加坚定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 第 2 层(第 15—18 段),写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 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促成钱学森一家 胜利返回祖国。 2.理清思路、明确主题 本文是按照“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饱受折磨――胜利回来” 的思路组织课文的。 主题可概括为: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 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3.文中是怎样叙述钱学森成才的简历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拜 读于”名师、“获博士学位”等,都说明了钱学森求学期间学习成绩的优异。 4.在美国时,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作者写这些内容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钱学森的成就,文中既有正面叙述,也有侧面表现。正面说明有:“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 员之一”、“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 “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担任各种重要职务、“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与应用数学界的权威以 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 创始人” 侧面表现的有:美国空军的赞扬和专栏作家的评价,还有后来美国海军次长说的话。 这些都表明钱学森不仅是火箭技术的开创人,而且在更广泛的学术、科技研究领域所取得了辉煌成就, 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攀登科学高峰方面的勤奋、刻苦和卓尔不群。 作者写这些内容正是为了和后面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 5.文中第 5 自然段中的两个“不止一次”,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 两个“不止一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念。前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 现有境况的感慨.突出他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后一个“不止一次”侧重于表现钱学森对童年时代生活的萦 系,突出他对桑梓(注:故乡)的眷恋之情。 6.文中第 7 段美国海军次长的话和态度,表明了什么问题? 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 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7.为了回国,钱学森经历了来自美国的哪些阻力,他是怎样反映的? 一是美国移民局的阻挠:不准他离开美国,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搜查他的书籍和笔记本,污蔑他
二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可见受折磨之大。 三是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每月报到一次,不准离开洛杉矾,监视,捣乱,检查他的信件和 电话等等 面对这一切,钱学森夫妇并没有改变回国的意志,作者选取了三件事:“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 时淮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和亲 人,以此表现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定意志 8.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这说明了什么? 钱学森在与世隔绝、饱受折磨而归国无期的情况下,想到了新生的祖国,于是,他写信给人大常委会 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周恩来总理“立即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表现了 周总理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对钱学森的高度关爱 6月写信,9月回国,表现了祖国母亲对著名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深入探究 简要分析本文的一些写作特点 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文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时间顺序,作者从钱学森出生的1911年写起,着重 记叙了从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20年间的经历: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 磨,胜利归来。文章运用了大量表示时间的词语,一类直接标明年、月、日,一类间接指明时间,如“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在这时”“那时”等。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第5段中“然 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是全文的关键句,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他事业、学术上的辉煌,才 萌发了他报效新生的祖国的强烈愿望,才最终战胜了美国当局强加给他的种种折磨。抓住这两根线索,就 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作者紧紧扣住他对祖国执著的爱来为这一中心选材。组织材 料又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如文章开头“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这一句看似简洁平常,实际上决 非闲笔,它既和第5段的关键句“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照应,与“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 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照应,也同第14段中教育孩子的话语照应。课文用较多篇幅详述了钱学森 为回到祖国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这些叙述简明扼要,其中不乏精彩的镜头,使人物形象显得比 较生动,增强了感染力。 「课外拓展 钱学森的八十寿 光明日报1991年12月14日 本报记者 刘敬智
二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15 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 30 磅”,可见受折磨之大。 三是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每月报到一次,不准离开洛杉矾,监视,捣乱,检查他的信件和 电话等等。 面对这一切,钱学森夫妇并没有改变回国的意志,作者选取了三件事:“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 时淮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和亲 人,以此表现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定意志。 8.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这说明了什么? 钱学森在与世隔绝、饱受折磨而归国无期的情况下,想到了新生的祖国,于是,他写信给人大常委会 求救,这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周恩来总理“立即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表现了 周总理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对钱学森的高度关爱。 6 月写信,9 月回国,表现了祖国母亲对著名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深入探究 简要分析本文的一些写作特点 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课文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时间顺序,作者从钱学森出生的 1911 年写起,着重 记叙了从 1935 年留学美国到 1955 年回归祖国这 20 年间的经历: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 磨,胜利归来。文章运用了大量表示时间的词语,一类直接标明年、月、日,一类间接指明时间,如“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在这时”“那时”等。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第 5 段中“然 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是全文的关键句,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他事业、学术上的辉煌,才 萌发了他报效新生的祖国的强烈愿望,才最终战胜了美国当局强加给他的种种折磨。抓住这两根线索,就 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作者紧紧扣住他对祖国执著的爱来为这一中心选材。组织材 料又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如文章开头“钱学森 1911 年生于上海”,这一句看似简洁平常,实际上决 非闲笔,它既和第 5 段的关键句“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照应,与“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 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照应,也同第 14 段中教育孩子的话语照应。课文用较多篇幅详述了钱学森 为回到祖国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这些叙述简明扼要,其中不乏精彩的镜头,使人物形象显得比 较生动,增强了感染力。 [课外拓展] 钱学森的八十寿 光明日报 1991 年 12 月 14 日 本报记者 刘敬智
我接到了一张听课证,时间是12月11日下午两点,内容是于景元等一批知名的系统工程学专家 绍钱学森和他创立的系统工程学说。那天,我骑上自行车,顶着凛冽的寒风,下午2点整赶到了中关村五 所的学术报告厅。 令我惊喜的是,钱老也来了。他穿着件颜色己褪得发黄的棉军大衣,戴着顶60年代流行的蓝色制服帽, 坐在第一排,静静地、认真地听着中青年专家们的讲解。 6位专家讲完之后,钱老也上了讲台 钱老有些兴奋,他说,系统工程学的创立和发展是集体工作的成果。我不是讲客套话,搞科技工作的 都清楚,没有单独一个人可以干出开天辟地的事,都是大家互相启发,才有新的概念和新的进步。当然, 这里面的功劳也有我钱学森一份,要说系统工程学的成就,是我们大家共同创造 在将近20分钟的发言中,钱老谈到了科学民主,谈到了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研究,尤其是系 统工程学的研究,也谈到了科学家应当爱国。钱老说,我这个人就是有那么点犟脾气,什么洋人不洋人 对的我接受,不对的照样批评。 此时的钱老格外容光焕发,嗓音洪亮 在钱老发言后,中国科协副主席高镇宁走上了讲台。他说:“今天是钱老的八十寿辰……” 人们愕然,脸上现出惊奇和喜悦。 高镇宁又说,钱老从不准我们为他祝寿,送蛋糕、水果也一律退回,还要批评……今天,是他的八十 大寿,我们只为他准备了半听茶叶,可是,还是被他退了回来 会场活跃起来,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接着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向上返回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 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摘要) (1999年9月18日) 在新中国50年的光辉历程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50年代 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 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 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 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
我接到了一张听课证,时间是 12 月 11 日下午两点,内容是于景元等一批知名的系统工程学专家,介 绍钱学森和他创立的系统工程学说。那天,我骑上自行车,顶着凛冽的寒风,下午 2 点整赶到了中关村五 所的学术报告厅。 令我惊喜的是,钱老也来了。他穿着件颜色已褪得发黄的棉军大衣,戴着顶 60 年代流行的蓝色制服帽, 坐在第一排,静静地、认真地听着中青年专家们的讲解。 6 位专家讲完之后,钱老也上了讲台。 钱老有些兴奋,他说,系统工程学的创立和发展是集体工作的成果。我不是讲客套话,搞科技工作的 都清楚,没有单独一个人可以干出开天辟地的事,都是大家互相启发,才有新的概念和新的进步。当然, 这里面的功劳也有我钱学森一份,要说系统工程学的成就,是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 在将近 20 分钟的发言中,钱老谈到了科学民主,谈到了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研究,尤其是系 统工程学的研究,也谈到了科学家应当爱国。钱老说,我这个人就是有那么点犟脾气,什么洋人不洋人, 对的我接受,不对的照样批评。 此时的钱老格外容光焕发,嗓音洪亮。 在钱老发言后,中国科协副主席高镇宁走上了讲台。他说:“今天是钱老的八十寿辰……” 人们愕然,脸上现出惊奇和喜悦。 高镇宁又说,钱老从不准我们为他祝寿,送蛋糕、水果也一律退回,还要批评……今天,是他的八十 大寿,我们只为他准备了半听茶叶,可是,还是被他退了回来。 会场活跃起来,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接着是经久不息的掌声…… 1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 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摘要) (1999 年 9 月 18 日) 在新中国 50 年的光辉历程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50 年代 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 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 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 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
15 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大力协同,无私奉 献,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 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有力地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促进了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 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队伍,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 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各个领域: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40多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从研制“两弹一星”开始创立起来的我 国高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世界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天下仍不太平,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依然仼重道远。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方兴未艾。这既给我们提供 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又带来了空前的严峻挑战。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 巨。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党、 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 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任新民、孙家栋、吴自良、杨嘉墀、陈芳允、 陈能宽、周光召、钱学森、黄纬禄、屠守锷、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 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这23 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向上返回 冯·卡门(1881-1963)简介 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理工综合大学毕业,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1930 年赴美,1936年入美国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古根海姆航空研究所所长。创建了美国航空科学院、 北大西洋条约国家航空研究和发展咨询部、冯·卡门流体动力学研究学院。以研究“卡门涡街”而著名, 对附面层、薄壳结构、跨音速和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及火箭喷气推进技术均有较大建树。著有《空气动力学 的发展》等论著。 请历史记住他们一 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张劲夫 新华社编者按: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1956年至1967年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 副院长,主持中国科学院的日常工作。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张劲夫同志组织中国科学 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参与“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为中华民族赢得国际地
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大力协同,无私奉 献,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 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有力地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促进了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 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培 养和造就了—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队伍,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 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各个领域;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40 多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从研制“两弹一星”开始创立起来的我 国高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世界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天下仍不太平,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方兴未艾。这既给我们提供 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又带来了空前的严峻挑战。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任务十分艰 巨。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党、 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50 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 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任新民、孙家栋、吴自良、杨嘉墀、陈芳允、 陈能宽、周光召、钱学森、黄纬禄、屠守锷、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 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这 23 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1111 冯·卡门(1881—1963)简介 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理工综合大学毕业,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1930 年赴美,1936 年入美国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古根海姆航空研究所所长。创建了美国航空科学院、 北大西洋条约国家航空研究和发展咨询部、冯·卡门流体动力学研究学院。以研究“卡门涡街”而著名, 对附面层、薄壳结构、跨音速和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及火箭喷气推进技术均有较大建树。著有《空气动力学 的发展》等论著。 请历史记住他们——— 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 张劲夫 新华社编者按: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同志,1956 年至 1967 年曾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 副院长,主持中国科学院的日常工作。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张劲夫同志组织中国科学院 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参与“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为中华民族赢得国际地
位做出了重要贡献。86岁的张劲夫同志最近郑重地将这段历史公之于世。在他的这篇回忆文章中,不但有 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的历 史场景,更有中国科学家的英雄群像,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杰出代表。请历史永远记住他们! 中国科学院与原子弹 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战略 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我在中国科学院任党组书记和副院长。早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 主席就作出了要硏制原子弹的决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 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这是毛主席一贯的战略思想。研制原子弹,当时 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要靠自己研制,同时,要争取外援。那时候中苏关系比较好, 我们想争取苏联给我们一些援助。但这是争取援助,而不是搞合作、搞共有。也就是说,搞原子弹的科研 单位、工厂、各种设备与技术都是中国自己的。我理解这就是中央当时搞原子弹的方针,是毛主席高瞻远 瞩确立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科学院接受党中央下达的任务 中央决定以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原子弹,这件事太重要了。后来又决定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导弹和自行研 制人造卫星,统称“两弹一星”。原子弹和氢弹是二机部负责,导弹是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负责。 毛主席对原子弹研制有一个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中国科学院就是按照中央确定的“大力 协同”和“三家拧成一股绳”的精神,主要承担原子弹和导弹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性的科学和技术任务,包 括理论分析、科学试验、方案设计、研制以至批量制造所需的各种特殊新型材料、元件、仪器、设备等 至于人造卫星,则从构思到建议,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先后两次上马(1958年、1965年)。经以周总 理为主任、罗瑞卿为秘书长,具体领导这项工作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后,在国防科委的统一组织下,由 中国科学院负责整个系统的技术抓总,并负责研制卫星本体,七机部负责运载工具,科学院和四机部共同 负责地面测控系统。科学院对党中央下达的“两弹一星”任务非常重视,党组决定由我负责,并由裴丽生 副院长具体抓“两弹一星”研究工作的安排落实。当时,中国科学院为了落实“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 把管理机构分为两个口:一个是计划局,管不承担国防任务的单位:一个是新技术局,管承担国防任务的 单位。参加“两弹一星”研制任务的科学研究人员占全院科研人员的2/3。谷羽是新技术局局长,宋政是 副局长,陆绶观是处长,帮助谷羽工作。那时,新技术局除了项目所需的经费、器材优先得到保证以外, 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可以安排到各产业部门协助加工制造。我们的研究室、实验基地用的非标准设备,由 科学院研究所设计,由各有关产业部门按时制成,保证质量。由国防科委统一管这方面的工作,派军代表 驻厂监督,提出设计的硏究所也可以派员驻厂监督 ▲向上返回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我们搞原子弹,怎样贯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自力更生为主,就是主要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开展科研。当时研究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 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还有一些分散在中国科学院的20多个研究所和其他部门的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
位做出了重要贡献。86 岁的张劲夫同志最近郑重地将这段历史公之于世。在他的这篇回忆文章中,不但有 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的历 史场景,更有中国科学家的英雄群像,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杰出代表。请历史永远记住他们! 中国科学院与原子弹 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战略 1956 年初至 1967 年 1 月,我在中国科学院任党组书记和副院长。早在 5 0 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 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 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这是毛主席一贯的战略思想。研制原子弹,当时 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要靠自己研制,同时,要争取外援。那时候中苏关系比较好, 我们想争取苏联给我们一些援助。但这是争取援助,而不是搞合作、搞共有。也就是说,搞原子弹的科研 单位、工厂、各种设备与技术都是中国自己的。我理解这就是中央当时搞原子弹的方针,是毛主席高瞻远 瞩确立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科学院接受党中央下达的任务 中央决定以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原子弹,这件事太重要了。后来又决定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导弹和自行研 制人造卫星,统称“两弹一星”。原子弹和氢弹是二机部负责,导弹是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负责。 毛主席对原子弹研制有一个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中国科学院就是按照中央确定的“大力 协同”和“三家拧成一股绳 ”的精神,主要承担原子弹和导弹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性的科学和技术任务,包 括理论分析、科学试验、方案设计、研制以至批量制造所需的各种特殊新型材料、元件、仪器、设备等。 至于人造卫星,则从构思到建议,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先后两次上马(1958 年、1965 年)。经以周总 理为主任、罗瑞卿为秘书长,具体领导这项工作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后,在国防科委的统一组织下,由 中国科学院负责整个系统的技术抓总,并负责研制卫星本体,七机部负责运载工具,科学院和四机部共同 负责地面测控系统。科学院对党中央下达的“两弹一星”任务非常重视,党组决定由我负责,并由裴丽生 副院长具体抓“两弹一星”研究工作的安排落实。当时,中国科学院为了落实“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 把管理机构分为两个口:一个是计划局,管不承担国防任务的单位;一个是新技术局,管承担国防任务的 单位。参加“两弹一星”研制任务的科学研究人员占全院科研人员的 2/3。谷羽是新技术局局长,宋政是 副局长,陆绶观是处长,帮助谷羽工作。那时,新技术局除了项目所需的经费、器材优先得到保证以外, 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可以安排到各产业部门协助加工制造。我们的研究室、实验基地用的非标准设备,由 科学院研究所设计,由各有关产业部门按时制成,保证质量。由国防科委统一管这方面的工作,派军代表 驻厂监督,提出设计的研究所也可以派员驻厂监督。 1111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我们搞原子弹,怎样贯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自力更生为主,就是主要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开展科研。当时研究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 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还有一些分散在中国科学院的 20 多个研究所和其他部门的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
争取外援为辅,主要是苏联答应帮助我们在北京建一个7000千瓦的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全部 归我们管。此外,在另一个地方建一个浓缩铀工厂。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235。一天,毛主席找到地质 学家李四光,他当时是地质部部长,也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毛主席问:“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用的铀矿 石?”李四光说:“有!但是,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份只含千分之几。”要从矿石 里把这千分之几的铀提出来,再浓缩成为原子弹的原料,最重要的是要搞浓缩铀工厂。 宋任穷到科学院搬兵 为了搞原子弹,中央专门成立了二机部,宋任穷任部长。我到科学院工作后的一天,宋大哥打电话说 要到我家拜访我。因为搞原子弹,主要靠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为了工作的方便,中央决定把这个所整建 制交给二机部,但是对外还叫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名义上由科学院和二机部双重领导。由于研制原 子弹的任务繁重,科研力量不够,于是对任务作了分解,除了原子能所承担较大一块任务外,很多重要任 务还要由科学院的各研究所来承担。原子能所整建制转到二机部后,骨干力量还不够,还要科学院支持, 我们又从其他所调给他们一批科技骨干。宋大哥光顾寒舍,就是要来谈科学院怎么支持二机部,帮助二机 部的。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劲夫,这个事太重要了,你要帮助哇!其他部门我也希望他们来支持,主 要靠科学院哪!”我说:没有问题。这是中央的任务,是国家的任务,也是科学院的任务。第一,我把原 子能研究所全部交给你。另外,科学院其他各研究所凡是能承担二机部的研究任务的,我们都无条件地承 担:如果骨干力量不够,还需要调一些人去,我们再想办法。譬如,邓稼先是学物理的,从美国留学回来 是科学院数理化学部的学术秘书。吴有训副院长兼数理化学部的主任,日常工作就靠邓稼先负责,这个同 志你要我也给你。 原子能所“出嫁”不离家 院原子能所1956年建在中关村,是当时中关村建筑最好的楼。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以后,由苏联 援助建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原子能所分为两部分,大部分人迁到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当时科学院 搞原子能的有两个姓杨的科学家:一个杨承宗,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一个杨澄中,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为 了区别,我们叫他们“法杨”、“英杨”。“法杨”是搞放射化学的,当时放射化学很关键。我们最重要 的措施是把杨承宗等一批科学家调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去。“英杨”杨澄中留在科学院兰州近代 物理所负责配合原子能所的工作。还有从大学调去的化学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机部。 ▲向上返回 支持钱三强点将调兵 宋任穷来访以后,钱三强从苏联访问回来了。三强没调二机部以前,当过科学院的学术秘书长。科学 院代表团第一次访问苏联,他是代表团团长。钱三强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他访问苏联回来很快就找到我。 他来的时候气鼓鼓的,说:“张副院长,我对你有意见!”我说:“什么意见?”他说:“对你们的科学 规划有意见,你们搞了一个‘四项紧急措施’,怎么没有原子能措施?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啊,你怎么没 有搞哇!”我说:“三强,原子能的事,是搞原子弹哪。这是国家最绝密的大事,是毛主席过问的大事啊! 另外要搞绝密的单独规划。”他当时最关心的是想从科学院调些人去,怕我们不重视,不愿意给人。我说: “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尽量支持你,你这个原子能研究是中央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比‘四项紧急措施 还重要。‘四项紧急措施’是为你服务的啊!”我这一讲,他说:“我懂了,我懂了。”钱三强说:“我 还想从科学院调几个人。”我问:“哪几个人?”他说,我还要更多的人。因为还要成立核武器研究所(后 来的九院)搞设计。另外,还要搞电子显微镜的人,仪器要大大加强,才能承担原子弹研制任务。当时
争取外援为辅,主要是苏联答应帮助我们在北京建一个 7000 千瓦的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全部 归我们管。此外,在另一个地方建一个浓缩铀工厂。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 235。一天,毛主席找到地质 学家李四光,他当时是地质部部长,也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毛主席问:“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用的铀矿 石?”李四光说:“有!但是,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份只含千分之几。”要从矿石 里把这千分之几的铀提出来,再浓缩成为原子弹的原料,最重要的是要搞浓缩铀工厂。 宋任穷到科学院搬兵 为了搞原子弹,中央专门成立了二机部,宋任穷任部长。我到科学院工作后的一天,宋大哥打电话说 要到我家拜访我。因为搞原子弹,主要靠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为了工作的方便,中央决定把这个所整建 制交给二机部,但是对外还叫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名义上由科学院和二机部双重领导。由于研制原 子弹的任务繁重,科研力量不够,于是对任务作了分解,除了原子能所承担较大一块任务外,很多重要任 务还要由科学院的各研究所来承担。原子能所整建制转到二机部后,骨干力量还不够,还要科学院支持, 我们又从其他所调给他们一批科技骨干。宋大哥光顾寒舍,就是要来谈科学院怎么支持二机部,帮助二机 部的。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劲夫,这个事太重要了,你要帮助哇!其他部门我也希望他们来支持,主 要靠科学院哪!”我说:没有问题。这是中央的任务,是国家的任务,也是科学院的任务。第一,我把原 子能研究所全部交给你。另外,科学院其他各研究所凡是能承担二机部的研究任务的,我们都无条件地承 担;如果骨干力量不够,还需要调一些人去,我们再想办法。譬如,邓稼先是学物理的,从美国留学回来, 是科学院数理化学部的学术秘书。吴有训副院长兼数理化学部的主任,日常工作就靠邓稼先负责,这个同 志你要我也给你。 原子能所“出嫁”不离家 科学院原子能所 1956 年建在中关村,是当时中关村建筑最好的楼。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以后,由苏联 援助建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原子能所分为两部分,大部分人迁到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当时科学院 搞原子能的有两个姓杨的科学家:一个杨承宗,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一个杨澄中,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为 了区别,我们叫他们“法杨”、 “英杨”。“法杨”是搞放射化学的,当时放射化学很关键。我们最重要 的措施是把杨承宗等一批科学家调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去。“英杨”杨澄中留在科学院兰州近代 物理所负责配合原子能所的工作。还有从大学调去的化学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机部。 1111 支持钱三强点将调兵 宋任穷来访以后,钱三强从苏联访问回来了。三强没调二机部以前,当过科学院的学术秘书长。科学 院代表团第一次访问苏联,他是代表团团长。钱三强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他访问苏联回来很快就找到我。 他来的时候气鼓鼓的,说:“张副院长,我对你有意见!”我说:“ 什么意见?”他说:“对你们的科学 规划有意见,你们搞了一个‘四项紧急措施’,怎么没有原子能措施?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啊,你怎么没 有搞哇!”我说:“三强,原子能的事,是搞原子弹哪。这是国家最绝密的大事,是毛主席过问的大事啊! 另外要搞绝密的单独规划。”他当时最关心的是想从科学院调些人去,怕我们不重视,不愿意给人。我说: “ 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尽量支持你,你这个原子能研究是中央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比‘四项紧急措施’ 还重要。‘四项紧急措施’是为你服务的啊!”我这一讲,他说:“我懂了,我懂了。”钱三强说:“我 还想从科学院调几个人。”我问:“哪几个人?”他说,我还要更多的人。因为还要成立核武器研究所(后 来的九院)搞设计。另外,还要搞电子显微镜的人,仪器要大大加强,才能承担原子弹研制任务。当时
搞电子显微镜的,科学院只有李四光的女儿李林。三强说:“我想调李林。”李林当时在上海冶金陶瓷所, 掌握一台电子显微镜。我说李林我可以给你,我另外培养搞电子显微镜的,先为你服务。问题是我还要把 她的家庭工作做好,不然夫妻俩分开,不好嘛。三强又要求调科学院的学术秘书邓稼先同志去,后来,稼 先同志在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中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科学院的院刊编辑汪容到原子能所理论组彭桓武那 里,搞核物理理论研究,又将王承书调到二机部,她工作很出色,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三强说,我还 想要些人,最重要的是要沈阳金属所的副所长张沛霖,我也同意他带一批人去了。张沛霖的功劳是把铀变 成金属。氟化铀原来是气体。要把它变成反应堆元件需做大量的工作,这是沈阳金属所承担的:张沛霖对 金属锆有研究,他后来当了总工程师。我当时对三强说, 你有任务尽量让我们各所承担。这之后的第二年、第三年,我都请三强同志和副院长裴丽生同志,专 门到各个所一项一项地检查二机部研究工作的落实情况。三强后来又找我说,科研任务还需要很多仪器 特别是光学仪器,例如高速摄影,还要调科学院的一些人去。我说这个问题要和长春光机所王大珩先生商 量,他是所长。后来决定让副所长龚祖同带一批科技人员到西安建立西安光机分所,主要为二机部的工 服务。因为二机部好多工作单位在西北一带,要什么仪器,提出来让西安光机所研究制造,比较方便。后 来在全国成立了好几个光机分所,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起的作用很大。三强提出的要求,我们科学 院几乎全部答应了 攻克“三大技术难关 搞原子弹,最重要的问题是浓缩铀的提炼问题,矿石里能提出的天然铀同位素235含量只有千分之几 此外,铀的提炼也很重要。所以,化学方面的科研任务很重。当时科学院有四个最知名的化学研究所都由 优秀科学家担任所长,号称“四大家族”:一个是上海有机所庄长恭老先生:一个是长春应化所的吴学 先生;还有北京化学所的柳大纲先生。此外,大连化学物理所也是非常强的,那里有张大煜先生。我对三 强说,科学院几个化学所承担你的任务,让哪个所承担什么任务你提出来,我们都选最好的人为你做工作 当时上海有机所只有研究力量没有生产力量,不能够提供产品。我到科学院以后,让各所建立小工厂,上 海市委还送给我们若干小厂,给研究所当实验工厂。而且,还选最好的老师傅。我从铁道部吕正操部长那 里请来了许多老工人,很不错。我们需要的仪器设备不自己搞不行。要建立研究室,要研制设备。另外, 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科研人员设计图纸,让工厂做才行。我在北京中关村专门召开老工人会,我说你们 是金手艺,手是金的,能做出好多好东西!老工人听了非常高兴。另外,从部队技术兵种的复员兵中,挑 选了数千名有技术的战士当工人,他们起了很大作用。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退专家。当时受影 响最大的是浓缩铀厂,关键材料苏联不给了,整个厂就停顿了。最紧迫的关键技术问题有三个:第一是氟 油。科学院以上海有机化学所为主,其它所配合,终于研究出来自己的氟油,并把上海一个小厂要了过来。 这个厂有个工人当厂长叫杨庆年,很能干。他不但配合研究室把氟油研制出来了,而且在他的厂生产 证了供应。这个厂的总工程师顾子恺也有贡献。当时,石油部还不能生产一些特种油品和石化产品,就靠 上海有机所生产。氟油我们自己能够供应,浓缩铀厂的机器就又能运转了。当时边伯明当所党委书记,人 不错,很开明。第二是“真空阀门”。没有“真空阀门”,原子弹的气体原料就不能一步一步浓缩,然后 把铀235浓缩起来。“真空阀门”的外援也断了。科学院的上海冶金陶瓷所,当时已经分成两个所:一个 是冶金所,吴自良任副所长:一个是把陶瓷研究部分改为硅酸盐所,严东生任所长。还有沈阳金属研究所 最强的科学家李薰、师昌绪,再有张沛霖副所长。我们科学院主要依靠上海冶金所、沈阳金属所已经先开 展研究。在上海冶金所集中力量攻这个关,搞“真空阀门”。结果这个关攻破了!攻克这个项目,除科学 院金属所、冶金所外,还有复旦大学、上海有条件的工厂等。这样,我们的浓缩铀厂才能生产。这时宋任 穷调走了,刘杰同志当二机部部长。他一见我的面,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感谢你呀!我的工厂能 生产了!”这项成果在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得了特等奖。所幸的是,这些我们早就开展了研究,是钱三
搞电子显微镜的,科学院只有李四光的女儿李林。三强说:“我想调李林。”李林当时在上海冶金陶瓷所, 掌握一台电子显微镜。我说李林我可以给你,我另外培养搞电子显微镜的,先为你服务。问题是我还要把 她的家庭工作做好,不然夫妻俩分开,不好嘛。三强又要求调科学院的学术秘书邓稼先同志去,后来,稼 先同志在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中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科学院的院刊编辑汪容到原子能所理论组彭桓武那 里,搞核物理理论研究,又将王承书调到二机部,她工作很出色,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三强说,我还 想要些人,最重要的是要沈阳金属所的副所长张沛霖,我也同意他带一批人去了。张沛霖的功劳是把铀变 成金属。氟化铀原来是气体。要把它变成反应堆元件需做大量的工作,这是沈阳金属所承担的;张沛霖对 金属锆有研究,他后来当了总工程师。我当时对三强说, 你有任务尽量让我们各所承担。这之后的第二年、第三年,我都请三强同志和副院长裴丽生同志,专 门到各个所一项一项地检查二机部研究工作的落实情况。三强后来又找我说,科研任务还需要很多仪器, 特别是光学仪器,例如高速摄影,还要调科学院的一些人去。我说这个问题要和长春光机所王大珩先生商 量,他是所长。后来决定让副所长龚祖同带一批科技人员到西安建立西安光机分所,主要为二机部的工作 服务。因为二机部好多工作单位在西北一带,要什么仪器,提出来让西安光机所研究制造,比较方便。后 来在全国成立了好几个光机分所,对“两弹一星 ”的研制成功起的作用很大。三强提出的要求,我们科学 院几乎全部答应了。 攻克“三大技术难关” 搞原子弹,最重要的问题是浓缩铀的提炼问题,矿石里能提出的天然铀同位素 235 含量只有千分之几。 此外,铀的提炼也很重要。所以,化学方面的科研任务很重。当时科学院有四个最知名的化学研究所都由 优秀科学家担任所长,号称“四大家族”:一个是上海有机所庄长恭老先生;一个是长春应化所的吴学周 先生;还有北京化学所的柳大纲先生。此外,大连化学物理所也是非常强的,那里有张大煜先生。我对三 强说,科学院几个化学所承担你的任务,让哪个所承担什么任务你提出来,我们都选最好的人为你做工作。 当时上海有机所只有研究力量没有生产力量,不能够提供产品。我到科学院以后,让各所建立小工厂,上 海市委还送给我们若干小厂,给研究所当实验工厂。而且,还选最好的老师傅。我从铁道部吕正操部长那 里请来了许多老工人,很不错。我们需要的仪器设备不自己搞不行。要建立研究室,要研制设备。另外, 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科研人员设计图纸,让工厂做才行。我在北京中关村专门召开老工人会,我说你们 是金手艺,手是金的,能做出好多好东西!老工人听了非常高兴。另外,从部队技术兵种的复员兵中,挑 选了数千名有技术的战士当工人,他们起了很大作用。1960 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退专家。当时受影 响最大的是浓缩铀厂,关键材料苏联不给了,整个厂就停顿了。最紧迫的关键技术问题有三个:第一是氟 油。科学院以上海有机化学所为主,其它所配合,终于研究出来自己的氟油,并把上海一个小厂要了过来。 这个厂有个工人当厂长叫杨庆年,很能干。他不但配合研究室把氟油研制出来了,而且在他的厂生产,保 证了供应。这个厂的总工程师顾子恺也有贡献。当时,石油部还不能生产一些特种油品和石化产品,就靠 上海有机所生产。氟油我们自己能够供应,浓缩铀厂的机器就又能运转了。当时边伯明当所党委书记,人 不错,很开明。第二是“真空阀门”。没有“真空阀门”,原子弹的气体原料就不能一步一步浓缩,然后 把铀 235 浓缩起来。“真空阀门”的外援也断了。科学院的上海冶金陶瓷所,当时已经分成两个所:一个 是冶金所,吴自良任副所长;一个是把陶瓷研究部分改为硅酸盐所,严东生任所长。还有沈阳金属研究所 最强的科学家李薰、师昌绪,再有张沛霖副所长。我们科学院主要依靠上海冶金所、沈阳金属所已经先开 展研究。在上海冶金所集中力量攻这个关,搞“真空阀门”。结果这个关攻破了!攻克这个项目,除科学 院金属所、冶金所外,还有复旦大学、上海有条件的工厂等。这样,我们的浓缩铀厂才能生产。这时宋任 穷调走了,刘杰同志当二机部部长。他一见我的面,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感谢你呀!我的工厂能 生产了!”这项成果在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得了特等奖。所幸的是,这些我们早就开展了研究,是钱三强
出的题目,出题目很重要。第三是高能炸药。原子弹怎么引爆?需要引爆装置。普通炸药不行,要高能炸 药。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到甘肃建立一个分所,主要搞高能炸药,专家主要有于永忠等。有了高 能炸药,才能做高能的引爆。上海有机化学所的黄耀曾带着一些人支援。还有五机部的一个所,也去人参 加。他们合作又把高能炸药硏制出来了。最后,是我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现场观测,主要是科学院 地球物理研究所、力学所、物理所、声学所、光机所等承担的任务,与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共同商定各个类 型的15项测量技术方案,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仪器,各所派技术骨干到现场参加核爆试验,全部按时完成 了任务。还有其他所,在现场做了很多试验,当时其他部门也参加做试验,但大部分现场实验和观测是科 学院完成的 ▲向上返回 钱三强功不可没 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三强起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早在1960年,原子能 所就成立了“中子物理领导小组”,由所长钱三强主持,组织黄祖洽、于敏等开始做 基础研究,为后来的氢弹研制作准备。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他们做的,方案是于 敏提的,也得过大奖,但题目是刘杰与三强商量后提出的。原子弹爆炸以后还要搞氢 弹,而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只有两年零八个月。1964年爆炸了原子弹,1967年就爆 炸了氢弹。有人总认为三强自己没参加具体的研究工作,我则认为如果没有他做学术 组织工作,如果不是他十分内行地及早提出这些方案与课题,你怎么赶上和超过别人 当然,原子弹和氢弹的设计主要靠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的出色工作,使我们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过程, 在全世界来讲,也是时间最短的。二机部是制造核武器的主管部门,除从科学院调去原子能所和提到的几 位专家外,还有从高等院校调去的朱光亚、周光召等专家,他们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 强最感谢的就是科学院提供的计算机,对二机部帮助很大。所以,我当时说如果没有“四项紧急措施” 没有那几项最重要的技术配合,单独搞原子弹是不行的。我们科学院早在1958年8月1日就研制成功第 一台计算机。要我去讲话,我给它一个提法,叫做“有了” “中国有了计算机了!”第一台计算机 是电子管的,是最低级最原始的,一秒钟才运算几十次,但总算有了嘛。接着,我们研制第二台,1959年 9月,104机出来了,也是电子管的,每秒一万次,当时就起了很大作用,主要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服务 这个所即后来的九院是搞设计的,那个计算量太大了,没有这个计算机,几年也算不出来。再过一段,第 代计算机出来了,晶体管的,科学院半导体所搞的。从美国回来搞半导体材料的林兰英,和科学家王守 武、工程师王守觉两兄弟,是他们做的工作。第二代计算机,每秒数十万次,为氢弹的研制做了贡献。 强去世后我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他,特别怀念他做了许多学术组织工作,比如说要科学院各个所来配合承担 任务,你选什么任务,他能提出题目来,请你承担,他懂,他在法国跟着约里奥·居里做研究工作,发现 过原子核三分裂现象,组织能力也比较强。他人很直爽,有意见就提。此外,原子弹爆炸试验数据的采集, 科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个试验主要是在空旷无人的地方进行,可以试验它的破坏力。中国科学院有好 多所,都派人参加试验了。 中国科学院与导弹 钱学森为国獻宏就 钱学森是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最好的学生,还有郭永怀、林家翘都是冯·卡门最优秀的学生。 我国火箭喷气技术即导弹技术的建立,是钱学森先生首先提出来的。我们成立力学所,请他当所长,后来 我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他参加了12年科学规划工作,担任综合组组长,作过一个很精彩的关于核聚变问题
出的题目,出题目很重要。第三是高能炸药。原子弹怎么引爆?需要引爆装置。普通炸药不行,要高能炸 药。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到甘肃建立一个分所,主要搞高能炸药,专家主要有于永忠等。有了高 能炸药,才能做高能的引爆。上海有机化学所的黄耀曾带着一些人支援。还有五机部的一个所,也去人参 加。他们合作又把高能炸药研制出来了。最后,是我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现场观测,主要是科学院 地球物理研究所、力学所、物理所、声学所、光机所等承担的任务,与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共同商定各个类 型的 15 项测量技术方案,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仪器,各所派技术骨干到现场参加核爆试验,全部按时完成 了任务。还有其他所,在现场做了很多试验,当时其他部门也参加做试验,但大部分现场实验和观测是科 学院完成的。 1111 钱三强功不可没 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三强起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早在 1960 年,原子能 所就成立了“中子物理领导小组”,由所长钱三强主持,组织黄祖洽、于敏等开始做 基础研究,为后来的氢弹研制作准备。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他们做的,方案是于 敏提的,也得过大奖,但题目是刘杰与三强商量后提出的。原子弹爆炸以后还要搞氢 弹,而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只有两年零八个月。1964 年爆炸了原子弹,1967 年就爆 炸了氢弹。有人总认为三强自己没参加具体的研究工作,我则认为如果没有他做学术 组织工作,如果不是他十分内行地及早提出这些方案与课题,你怎么赶上和超过别人。 当然,原子弹和氢弹的设计主要靠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的出色工作,使我们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过程, 在全世界来讲,也是时间最短的。二机部是制造核武器的主管部门,除从科学院调去原子能所和提到的几 位专家外,还有从高等院校调去的朱光亚、周光召等专家,他们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 三强最感谢的就是科学院提供的计算机,对二机部帮助很大。所以,我当时说如果没有“四项紧急措施”、 没有那几项最重要的技术配合,单独搞原子弹是不行的。我们科学院早在 1958 年 8 月 1 日就研制成功第 一台计算机。要我去讲话,我给它一个提法,叫做“有了”———“中国有了计算机了!”第一台计算机 是电子管的,是最低级最原始的,一秒钟才运算几十次,但总算有了嘛。接着,我们研制第二台,1959 年 9 月,104 机出来了,也是电子管的,每秒一万次,当时就起了很大作用,主要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服务。 这个所即后来的九院是搞设计的,那个计算量太大了,没有这个计算机,几年也算不出来。再过一段,第 二代计算机出来了,晶体管的,科学院半导体所搞的。从美国回来搞半导体材料的林兰英,和科学家王守 武、工程师王守觉两兄弟,是他们做的工作。第二代计算机,每秒数十万次,为氢弹的研制做了贡献。三 强去世后我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他,特别怀念他做了许多学术组织工作,比如说要科学院各个所来配合承担 任务,你选什么任务,他能提出题目来,请你承担,他懂,他在法国跟着约里奥·居里做研究工作,发现 过原子核三分裂现象,组织能力也比较强。他人很直爽,有意见就提。此外,原子弹爆炸试验数据的采集, 科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个试验主要是在空旷无人的地方进行,可以试验它的破坏力。中国科学院有好 多所,都派人参加试验了。 中国科学院与导弹 钱学森为国献宏猷 钱学森是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最好的学生,还有郭永怀、林家翘都是冯·卡门最优秀的学生。 我国火箭喷气技术即导弹技术的建立,是钱学森先生首先提出来的。我们成立力学所,请他当所长,后来 我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他参加了 12 年科学规划工作,担任综合组组长,作过一个很精彩的关于核聚变问题
的学术报告,为科学规划的制定出了许多好主意,特别是他亲自起草和制定的关于火箭喷气 技术的建立,实际就是导弹技术的发展计划,我看了很受鼓舞。郭沫若院长看后更是诗兴大 发,欣然挥毫,题诗一首:“赠钱学森———大火无心天外流,望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 湖畔数风流。冲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天际游。”钱学森任科学院 新成立的力学所所长以后,迅速聚集了好多优秀科学家。我们在中关村建起了力学所大楼。因为空气动力 学要搞风洞实验,中央拨出500吨钢板供力学所建风洞。当时,陈赓大将担任哈尔滨军工学院院长,专门 向钱学森请教关于导弹问题。钱学森说:“我是要建议我们国家搞导弹,这是很重要的军事武器,将来一 定要大发展!”这个建议送到中央以后,周总理很重视。当时,彭德怀当国防部长,周总理让他邀请在北 京的几位元帅,对钱学森搞导弹的建议进行讨论。周总理的工作方法很好,请元帅们提意见,所有参加讨 论的元帅都赞成。很快,中央决定我们国家要搞导弹。这时就正式在国防部下面成立第五院,把钱学森调 去当国防部五院院长。另外做组织工作的,再调总参通讯部部长王诤同志当副院长,调刘有光当政委 ▲向上返回 科学院请缨探路 中央决定由国防部五院负责研制导弹。从各方面调人,主要是从科学院调,许多重要研制任务也要科 学院来承担。当时,导弹研制也是按照中央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办。我们一方面尽可能争 取得到苏联的一些援助,但另一方面,立脚点还是我们自己干。那时,搞导弹是以五院为主负责研制。他 们建立了若干相应研制机构。要从各方面调人,主要从科学院调一批科学家去。当时,我建议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我们参与五院搞:另一方面,科学院自己也搞。我们科学院搞探路工作,先走一步,为五院服务。 我这个建议聂帅同意了。科学院自己也搞导弹研究,因为当时人才主要的在科学院,我们除了调走一些骨 干到五院以外,科学院在这方面的研究所很多,综合能力很强。因此,中国决定搞导弹是两条腿:一个 五院,这是主管部门专门干这个事,国家大力支持;一个是科学院,也搞研究,搞探索工作,也有实验基 郭永怀雪中送炭 在中央决定搞导弹之后,钱学森的师弟郭永怀,在面对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与祖国需要何去何从的 时候,他选择了祖国的需要。为了避免遇到美国当局制造的麻烦,他在和学生们聚会的篝火旁,掏出十几 年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的书稿,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烧成灰烬,令在场的学生惊呆了。他的夫人李佩教 授当时也感到可惜。郭永怀教授带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也带着非凡的力学和应用数学的复合智慧,携全 家回到了祖国。中央很重视,毛主席亲自接见他。科学院安排他和钱学森一起工作,任力学所副所长。发 射导弹,需要有发射基地。钱学森提出,搞导弹主要看你火箭用什么燃料,火箭的燃料很重要。钱学森说 定要搞新的高能燃料。科学院要把科研重点放在开发自己的高能燃料上,这样火箭才能做得大,射得远。 每一种高能燃料研制出来后都要试烧,要试车,火箭的发动机、尾巴的喷管均要试验。我和钱学森商定, 让科学院力学所承担这个任务,需要选一个实验基地,当时民航局给了我们一架专机,在北京上空转了几 圈,我和钱学森坐在飞机上往下看,看了几遍就选定京郊山区的一片林地里面,成立力 部,由林鸿 荪负责。林鸿荪是钱学森在美国大学教书时的学生,也回国到力学所工作。另外,让化学所与他们配套, 也成立了化学所二部,主要硏制高能燃料。同时科学院还有好几个研究所也研究高能燃料,特别是大连化 学物理所,是搞石油煤炭研究的,业务上比较接近,过去叫石油研究所。另外,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上 海有机化学所,这些所都接受了任务,方面的专长,实验基地的主要实验方向是先试验液氧,要把氧气变 成液体,它需要低温。科学院在中关村建立了一座气体站,可以集中相当数量的氧气、氢气。既供应民用 也供应科硏使用。科学院物理所洪朝生负责的低温实验室,专门硏究低温,把温度降低,氧气就变成液体
的学术报告,为科学规划的制定出了许多好主意,特别是他亲自起草和制定的关于火箭喷气 技术的建立,实际就是导弹技术的发展计划,我看了很受鼓舞。郭沫若院长看后更是诗兴大 发,欣然挥毫,题诗一首:“赠钱学森———大火无心天外流,望楼几见月当头。太平洋上风涛险,西子 湖畔数风流。冲破藩篱归故国,参加规划献宏猷。从兹十二年间事,跨箭相期天际游。 ”钱学森任科学院 新成立的力学所所长以后,迅速聚集了好多优秀科学家。我们在中关村建起了力学所大楼。因为空气动力 学要搞风洞实验,中央拨出 500 吨钢板供力学所建风洞。当时,陈赓大将担任哈尔滨军工学院院长,专门 向钱学森请教关于导弹问题。钱学森说:“我是要建议我们国家搞导弹,这是很重要的军事武器,将来一 定要大发展!”这个建议送到中央以后,周总理很重视。当时,彭德怀当国防部长,周总理让他邀请在北 京的几位元帅,对钱学森搞导弹的建议进行讨论。周总理的工作方法很好,请元帅们提意见,所有参加讨 论的元帅都赞成。很快,中央决定我们国家要搞导弹。这时就正式在国防部下面成立第五院,把钱学森调 去当国防部五院院长。另外做组织工作的,再调总参通讯部部长王诤同志当副院长,调刘有光当政委。 1111 科学院请缨探路 中央决定由国防部五院负责研制导弹。从各方面调人,主要是从科学院调,许多重要研制任务也要科 学院来承担。当时,导弹研制也是按照中央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办。我们一方面尽可能争 取得到苏联的一些援助,但另一方面,立脚点还是我们自己干。那时,搞导弹是以五院为主负责研制。他 们建立了若干相应研制机构。要从各方面调人,主要从科学院调一批科学家去。当时,我建议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我们参与五院搞;另一方面,科学院自己也搞。我们科学院搞探路工作,先走一步,为五院服务。 我这个建议聂帅同意了。科学院自己也搞导弹研究,因为当时人才主要的在科学院,我们除了调走一些骨 干到五院以外,科学院在这方面的研究所很多,综合能力很强。因此,中国决定搞导弹是两条腿:一个是 五院,这是主管部门专门干这个事,国家大力支持;一个是科学院,也搞研究,搞探索工作,也有实验基 地。 郭永怀雪中送炭 在中央决定搞导弹之后,钱学森的师弟郭永怀,在面对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与祖国需要何去何从的 时候,他选择了祖国的需要。为了避免遇到美国当局制造的麻烦,他在和学生们聚会的篝火旁,掏出十几 年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的书稿,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烧成灰烬,令在场的学生惊呆了。他的夫人李佩教 授当时也感到可惜。郭永怀教授带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也带着非凡的力学和应用数学的复合智慧,携全 家回到了祖国。中央很重视,毛主席亲自接见他。科学院安排他和钱学森一起工作,任力学所副所长。发 射导弹,需要有发射基地。钱学森提出,搞导弹主要看你火箭用什么燃料,火箭的燃料很重要。钱学森说 一定要搞新的高能燃料。科学院要把科研重点放在开发自己的高能燃料上,这样火箭才能做得大,射得远。 每一种高能燃料研制出来后都要试烧,要试车,火箭的发动机、尾巴的喷管均要试验。我和钱学森商定, 让科学院力学所承担这个任务,需要选一个实验基地,当时民航局给了我们一架专机,在北京上空转了几 圈,我和钱学森坐在飞机上往下看,看了几遍就选定京郊山区的一片林地里面,成立力学所二部,由林鸿 荪负责。林鸿荪是钱学森在美国大学教书时的学生,也回国到力学所工作。另外,让化学所与他们配套, 也成立了化学所二部,主要研制高能燃料。同时科学院还有好几个研究所也研究高能燃料,特别是大连化 学物理所,是搞石油煤炭研究的,业务上比较接近,过去叫石油研究所。另外,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上 海有机化学所,这些所都接受了任务,方面的专长,实验基地的主要实验方向是先试验液氧,要把氧气变 成液体,它需要低温。科学院在中关村建立了一座气体站,可以集中相当数量的氧气、氢气。既供应民用, 也供应科研使用。科学院物理所洪朝生负责的低温实验室,专门研究低温,把温度降低,氧气就变成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