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教案 、实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丁肇中 教学目标: 借助了解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及“奇”人“怪”事,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材料见后附。 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写法,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真正认识实验精神对中国学生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 3、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跟青年朋友们谈谈学习自然科学 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请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请用一段话概括什么是“实验精神”?它和实验有什么区别? (4)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对中国学生提出“实验精神”这个话题?(请指出具体 段落并加以概括:在中国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 书人的头脑:以自身的经验为例,死用功,一切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5)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的和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 个适当的目标。) (6)作者说,不管是研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 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 的?能举出科学探求的例子来印证就更好 (7)“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意义有两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 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像力、有计划的探索。) 4、让我们来听听丁肇中人生经历及科学研究的故事吧 附一: “奇”“怪”的丁肇中 一提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人们都会说:那是一个奇人, 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他祖籍山东日照,祖父曾追随孙 中山革命,后牺牲。他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由于早产,他于1936年2月4日出生 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两个月后父母回国。经过一番颠沛流浪,20岁的丁肇中从台湾到父 母的母校一一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仅用了5年多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 士和物理学博士,一些美国同学都称他为“奇人”。尔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 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如此算来,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 时间,而他只用了6年
九上语教案 3-------------1 三、实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丁肇中 教学目标: 1、 借助了解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及“奇”人“怪”事,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材料见后附。 2、 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写法,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3、 真正认识实验精神对中国学生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2、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 3、 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 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跟青年朋友们谈谈学习自然科学 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 (2) 请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 请用一段话概括什么是“实验精神”?它和实验有什么区别? (4) 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对中国学生提出“实验精神”这个话题?(请指出具体 段落并加以概括:在中国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 书人的头脑;以自身的经验为例,死用功,一切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5) 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的和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 一个适当的目标。) (6) 作者说,不管是研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 一个怀疑求真 ....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 的?能举出科学探求的例子来印证就更好。 (7)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意义有两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 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像力、有计划的探索。) 4、让我们来听听丁肇中人生经历及科学研究的故事吧 附一: “奇”“怪”的丁肇中 一提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人们都会说:那是一个奇人, 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他祖籍山东日照,祖父曾追随孙 中山革命,后牺牲。他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由于早产,他于 1936 年 2 月 4 日出生 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两个月后父母回国。经过一番颠沛流浪,20 岁的丁肇中从台湾到父 母的母校――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仅用了 5 年多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 士和物理学博士,一些美国同学都称他为“奇人”。尔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 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如此算来,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 时间,而他只用了 6 年
九上语教案 在1974年8月,他经过10年矢量介子实验,发现被称为“物理学十一月革命”的新粒 子一一J粒子。他告诉人们:“我做了10年矢量介子实验,才从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粒子中 找到了一个J粒子。这就好象在北方地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从无数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 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不能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由于这一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意义 的新发现,1974年10月18日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以后,第三 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华人学者。在颁奖典礼上,他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一一汉语发言。 这种奇人奇事,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 提到丁肇中的“怪”,比他的“奇”更令人叹为观止。突出表现为两个“不”: 一是“不合群”。美国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顶刮刮,就是不合群。从学习到工作, 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一实验室一食堂一宿舍。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可他几乎是什么都不参加。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走上社会后,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 有时是两天两夜,三天三夜,甚至五六天五六夜不回家。孩子都抱怨老见不到爸爸。在各种 社交场合,几乎就不会见到他的身影。据说这么多年来,除了没有到任何一个教授家里吃过 饭外,他没给包括他故乡日照在内的任何学校或科研单位题过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愿 让那些无益的社交活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科研活动,另一方面竟是对书法艺术的 特别敬重。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书法艺术比物理学更加神秘。他说:“世界上各个国家 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唯有中华民族的文字在书法上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 艺术,给人以各种美的享受。”为此,他绝不给人题字。在新疆大学给师生演讲时,校长 再请他题写校名,他断然谢绝,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会损害书法艺术。后来,他的老家山东 日照大学、曲阜大学恳请他题写校名,都被他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不少人对他不干这样一 举手又可扬名又能得利的雅事感到不可理解,说他是个傻气十足的怪人。 二是“不知道”。这一点,更是人所共知的“怪脾气”。前些日子,他来南京给南航师生 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坦然回答:“不知道。 又一个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说:“不知道。”另一个 学生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说:“不知道。”对此,很多 人感到大惑不解。在他们看来,南航学生所提的问题极为普通,绝对算不上刁钻古怪,不用 说像他这样的大师,就是一般人也能敷衍搪塞过去。他即使真的不想说假话,也要顾及自己 的面子和影响啊!怎么能“三问三不知”呢? 据知情人介绍,对丁肇中来说,“不知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他在接受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采访时,对记者的提问,就一连说过几个“不知道”。 在其它重要场合包括级别很高的学术交流会,他对自己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的问题,都很坦 然地回答“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 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那就是超凡的人格力量。事实上, 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试想 个人特别是像丁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果在学术上没有严肃的科学 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乱表态,或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和所谓影响,不懂装懂, 用一些模棱两可甚至玄而又玄的含糊答案去糊弄人,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 的。那样,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面子了,还有更可贵的品质和人格,还要给人类科学事业带来 无可挽救求的损失。丁肇中的可贵可敬之处也在这里。难怪他在南航面对师生的提问连说三 个“不知道”,会场沉寂几分钟后,爆发出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这不是对这位大师人品 和学问的肯定和崇敬吗?他们能零距离地从大师身上感受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其效 果并不会比听一次学术讲座差吧! 附二
九上语教案 3-------------2 在 1974 年 8 月,他经过 10 年矢量介子实验,发现被称为“物理学十一月革命”的新粒 子――J 粒子。他告诉人们:“我做了 10 年矢量介子实验,才从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粒子中 找到了一个 J 粒子。这就好象在北方地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从无数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 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不能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由于这一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意义 的新发现,1974 年 10 月 18 日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以后,第三 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华人学者。在颁奖典礼上,他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这种奇人奇事,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 提到丁肇中的“怪”,比他的“奇”更令人叹为观止。突出表现为两个“不”: 一是“不合群”。美国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顶刮刮,就是不合群。从学习到工作, 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可他几乎是什么都不参加。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走上社会后,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 有时是两天两夜,三天三夜,甚至五六天五六夜不回家。孩子都抱怨老见不到爸爸。在各种 社交场合,几乎就不会见到他的身影。据说这么多年来,除了没有到任何一个教授家里吃过 饭外,他没给包括他故乡日照在内的任何学校或科研单位题过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愿 让那些无益的社交活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科研活动,另一方面竟是对书法艺术的 特别敬重。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书法艺术比物理学更加神秘。他说:“世界上各个国家、 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唯有中华民族的文字在书法上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 艺术,给人以各种美的享受。”为此,他绝不给人题字。在新疆大学给师生演讲时,校长一 再请他题写校名,他断然谢绝,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会损害书法艺术。后来,他的老家山东 日照大学、曲阜大学恳请他题写校名,都被他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不少人对他不干这样一 举手又可扬名又能得利的雅事感到不可理解,说他是个傻气十足的怪人。 二是“不知道”。这一点,更是人所共知的“怪脾气”。前些日子,他来南京给南航师生 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坦然回答:“不知道。” 又一个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说:“不知道。”另一个 学生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 20 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说:“不知道。”对此,很多 人感到大惑不解。在他们看来,南航学生所提的问题极为普通,绝对算不上刁钻古怪,不用 说像他这样的大师,就是一般人也能敷衍搪塞过去。他即使真的不想说假话,也要顾及自己 的面子和影响啊!怎么能“三问三不知”呢? 据知情人介绍,对丁肇中来说,“不知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一直牢记“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这条古训,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事情,绝不“强不知以为知”。他在接受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主持人采访时,对记者的提问,就一连说过几个“不知道”。 在其它重要场合包括级别很高的学术交流会,他对自己不清楚或不十分清楚的问题,都很坦 然地回答“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它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 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那就是超凡的人格力量。事实上, 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试想, 一个人特别是像丁肇中这样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果在学术上没有严肃的科学 态度,对一些问题凭“想当然”乱表态,或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和所谓影响,不懂装懂, 用一些模棱两可甚至玄而又玄的含糊答案去糊弄人,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是可想而知 的。那样,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面子了,还有更可贵的品质和人格,还要给人类科学事业带来 无可挽救求的损失。丁肇中的可贵可敬之处也在这里。难怪他在南航面对师生的提问连说三 个“不知道”,会场沉寂几分钟后,爆发出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这不是对这位大师人品 和学问的肯定和崇敬吗?他们能零距离地从大师身上感受大师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其效 果并不会比听一次学术讲座差吧! 附二:
九上语教案 丁肇中教授中文发言反击华人物理大会中文禁令 民族感情被异邦人伤害的结果是愤怒,而被本是同根生的同族人伤害的结果是什么?是 莫名的羞愧和难言的痛楚。 刚刚在上海落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让敏感的国人扎扎实实地体验了一回 这种羞愧和痛楚。500多名学界精英,尽管都是黄皮肤黑头发,但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 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一一这倒无可厚非,也许许多海外华人更习 惯于英文交流,可这种“习惯”发展到完全排斥中文的地步就让人难以接受了:部分海外华 裔学者采用中英文双语的要求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遭到拒绝。(7月4日《新民晚报》) 有与会学者认为,大多数报告用中文完全可以讲清楚,而且更容易被听众理解一一凭什 么在自己的家门口不能说自家话?中文怎么就丢你的脸了?既然前缀上挂着“华人”的名义, 又是在华人的乡土上举行的会议,不提用中文交流这个要求,最起码得让中文有一席之地吧 以一种共通的语言在共同乡情的基础上凝聚起来,是“华人”这个词汇的内涵。共通的 语言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音与形,不仅仅是实用层面的沟通方式,它还饱蘸着一种同根同 源的情感认同,是一种骨肉相连的文化符号。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基础。正是这个文化符号的 凝聚力,民族国家以及疆域之外的华人社会得以形成并且在心灵上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交织 在一起。可我不明白为什么,竞然有人在自己的国土上,通过语言使用上的歧视,来断裂这 份高尚的情感。 略感欣慰的是,也许是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的“腕儿”比较大吧,他没有理会组织 者的“禁令”,坚持以中文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正如采写这条新闻的记者所评: 丁教授的英语能力毋庸置疑,但不知他经过怎样的思考和争议,才发出了母语的声音。丁肇 中教授在表达学术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超越物理意义的文化情感。 附三: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九上语教案 3-------------3 丁肇中教授中文发言 反击华人物理大会中文禁令 民族感情被异邦人伤害的结果是愤怒,而被本是同根生的同族人伤害的结果是什么?是 莫名的羞愧和难言的痛楚。 刚刚在上海落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让敏感的国人扎扎实实地体验了一回 这种羞愧和痛楚。500 多名学界精英,尽管都是黄皮肤黑头发,但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 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这倒无可厚非,也许许多海外华人更习 惯于英文交流,可这种“习惯”发展到完全排斥中文的地步就让人难以接受了:部分海外华 裔学者采用中英文双语的要求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遭到拒绝。(7 月 4 日《新民晚报》) 有与会学者认为,大多数报告用中文完全可以讲清楚,而且更容易被听众理解——凭什 么在自己的家门口不能说自家话?中文怎么就丢你的脸了?既然前缀上挂着“华人”的名义, 又是在华人的乡土上举行的会议,不提用中文交流这个要求,最起码得让中文有一席之地吧。 以一种共通的语言在共同乡情的基础上凝聚起来,是“华人”这个词汇的内涵。共通的 语言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音与形,不仅仅是实用层面的沟通方式,它还饱蘸着一种同根同 源的情感认同,是一种骨肉相连的文化符号。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基础。正是这个文化符号的 凝聚力,民族国家以及疆域之外的华人社会得以形成并且在心灵上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交织 在一起。可我不明白为什么,竟然有人在自己的国土上,通过语言使用上的歧视,来断裂这 份高尚的情感。 略感欣慰的是,也许是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的“腕儿”比较大吧,他没有理会组织 者的“禁令”,坚持以中文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正如采写这条新闻的记者所评: 丁教授的英语能力毋庸置疑,但不知他经过怎样的思考和争议,才发出了母语的声音。丁肇 中教授在表达学术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超越物理意义的文化情感。 附三: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