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学案一体化 学习目标 1、体会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进一步体会孟子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化解 1、背景知识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 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 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 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 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 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 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 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 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 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 主张仁政灬王道"的一贯思想 2、名家评点 清代刘熙载:“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 屈。”(《艺概·文概》) 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十批判书》:“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 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3、犀利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 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 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 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亳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 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 犀利了 4、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 梁襄王的话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 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自己面临的 矛盾,步步追问的都是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以严密的逻辑联系,用启发与阐释相结
1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学案一体化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进一步体会孟子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化解 1、背景知识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 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 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 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 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 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 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 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 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 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 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2、名家评点 清代刘熙载:“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 屈。”(《艺概·文概》) 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十批判书》:“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 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3、犀利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 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 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 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 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 犀利了。 4、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 梁襄王的话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 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自己面临的 矛盾,步步追问的都是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以严密的逻辑联系,用启发与阐释相结
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 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 逐步提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 种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5、一组相互关联的比喻 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久旱,苗“槁”将枯死 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作雨”,那么,禾苗自然“浡然兴之”。这个比喻还暗含了对 比,苗的“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了人民对明君与暴 君的态度 孟子形容天下人民归附不嗜杀者,用“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作比,真是貌合神契 另外,两个比喻相互照应,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互关联, 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 、相关知识补充 关于“七八月之间旱”:这里的七八月,用的是周历。周朝历法,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 所以周历的七八月,即夏历的五六月 四、基础要点扫描 1、一词多义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接近,走近 就由水之就下 趋向 乃谢客就车 孰能御之 阻止 梁弘御戎,莱驹为右驾御车马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驾着,乘着 御振长策而御宇内 控制,统治 以御于家邦 治理 腥臊并御 用,使用 入则御前 侍奉,侍侯] 御花园 皇帝所使用的 莫之能御也 抵御,抵挡 2、通假字 卒然问曰 卒:通“猝”。 浡然兴之 浡:通“勃”,奋发,振作。 由水之就下 由:通“犹
2 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 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 逐步提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 种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5、一组相互关联的比喻 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久旱,苗“槁”将枯死, 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作雨”,那么,禾苗自然“浡然兴之”。这个比喻还暗含了对 比,苗的“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了人民对明君与暴 君的态度。 孟子形容天下人民归附不嗜杀者,用“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作比,真是貌合神契。 另外,两个比喻相互照应,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互关联, 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 三、相关知识补充 关于“七八月之间旱”:这里的七八月,用的是周历。周朝历法,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 所以周历的七八月,即夏历的五六月。 四、基础要点扫描 1、一词多义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接近,走近 就 由水之就下 趋向 乃谢客就车 登,上 孰能御之 阻止 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驾御车马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驾着,乘着 御 振长策而御宇内 控制,统治 以御于家邦 治理 腥臊并御 用,使用 入则御前 侍奉,侍侯] 御花园 皇帝所使用的 莫之能御也 抵御,抵挡 2、通假字 卒然问曰 卒:通“猝”。 浡然兴之 浡:通“勃”,奋发,振作。 由水之就下 由:通“犹
3、常用虚词 其如是,孰能御 助词 必先苦其心志 他的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它 亦各言其志也 自己的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你的 其其巫,老女子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的 则齐国其庶几乎 语气词,表示推测,大概,也许 吾其还也 语气词,表祈使,还是 其真无马邪 语气词,表示反诘,难道 五、随堂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苗浡然兴之矣 兴:生长 B.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嗜:爱好 C.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拉 D.沛然孰能御之 御:阻挡 2.比较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苗浡然兴之矣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③诚如是,民归之④由水之就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猝然:突然) B.天油然作云(自然而然地) C.沛然下雨(水势很大的样子) D.则苗浡然兴之矣(奋发振作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其如是,孰能御之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C.孰能与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孰能一之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 3、常用虚词 其如是,孰能御之 助词 必先苦其心志 他的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它 亦各言其志也 自己的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你的 其 其巫,老女子也 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则齐国其庶几乎 语气词,表示推测,大概,也许 吾其还也 语气词,表祈使,还是 其真无马邪 语气词,表示反诘,难道 五、随堂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苗浡然兴.之矣 兴:生长 B.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嗜:爱好 C.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拉 D.沛然孰能御.之 御:阻挡 2.比较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苗浡然兴之矣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③诚如是,民归之 ④由水之就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猝然:突然) B.天油然..作云(自然而然地) C.沛然..下雨 (水势很大的样子) D.则苗浡然..兴之矣 (奋发振作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其如是,孰能御.之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C.孰能与.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5.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孰能一.之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函梁君臣之首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 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文 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9题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 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 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 御之? 7.下列加黑的词语古今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C.及凯旋而纳之 D.余稍为修葺 8.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B.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9.文中“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有何比喻意义 参考答案 1.C2.D3.B4.D5.D 6.①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②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呢? ③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9.统治者对人民应当多施恩惠,施行仁政
4 C.函.梁君臣之首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 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文: 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7-9 题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 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 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 御之?’” 7.下列加黑的词语古今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C.及凯旋..而纳之 D.余稍为修.葺. 8.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B.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9.文中“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有何比喻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D 6. ①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②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呢?” ③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7.B 8.B 9.统治者对人民应当多施恩惠,施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