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练习)动物药复习要点(含习题、模拟试题、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0,文件大小:641.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三章动物药类 一、要求掌握的内容 石决明Concha Haliotidis 【来源】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皱纹盘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鲍Haliotis ovina Gmelin、澳洲鲍Haliotis ruber(Leach)、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或白鲍Haliotis laevigata(Donovan)的贝壳。 【产地】杂色鲍主产于福建以南沿海,皱纹盘鲍主产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沿海,羊 鲍主产于台湾、海南等地沿海,澳洲鲍和耳鲍主产于澳洲、新西兰,白鲍多混在澳洲鲍中。 【化学成分】碳酸钙,氨基酸,壳角质,胆素及无机元素。 【性状鉴别】 1杂色鲍药材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 细密生长线,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 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味微咸。 2.皱纹盘鲍 药材呈长椭圆形。表面灰棕色,粗糙,生长线明显:疣状突起只有末端 的4~5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3.羊鲍药材呈近圆形。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疣状突起只有末端的45个开孔, 呈管状。 4.澳洲鲍 药材呈扁平卵圆形。表面砖红色,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 30余个,末端7~9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5.耳鲍 药材狭长耳状,略扭曲。表面光滑,具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疣状突起只有 末端的5~7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6.白鲍 药材呈卵圆形。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疣状 突起30余个,末端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 【理化鉴别】 1.杂色鲍粉末显苔绿色荧光,皱纹盘鲍粉末显橙黄色荧光。 255

255 第三章 动物药类 一、要求掌握的内容 石决明 Concha Haliotidis 【来源】软体动物门鲍科动物杂色鲍(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皱纹盘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鲍 Haliotis ovina Gmelin、澳洲鲍 Haliotis ruber (Leach)、耳鲍 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或白鲍 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的贝壳。 【产地】杂色鲍主产于福建以南沿海,皱纹盘鲍主产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沿海,羊 鲍主产于台湾、海南等地沿海,澳洲鲍和耳鲍主产于澳洲、新西兰,白鲍多混在澳洲鲍中。 【化学成分】 碳酸钙,氨基酸,壳角质,胆素及无机元素。 【性状鉴别】 1.杂色鲍 药材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表面暗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螺肋和 细密生长线,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 20 余个疣状突起,末端 6~9 个开孔,孔口与壳 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味微咸 。 2.皱纹盘鲍 药材呈长椭圆形。表面灰棕色,粗糙,生长线明显;疣状突起只有末端 的 4~5 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壳较薄。 3.羊鲍 药材呈近圆形。壳顶位于近中部而高于壳面,疣状突起只有末端的 4~5 个开孔, 呈管状 。 4. 澳洲鲍 药材呈扁平卵圆形。表面砖红色,螺肋和生长线呈波状隆起,疣状突起 30 余个,末端 7~9 个开孔,孔口突出壳面 。 5.耳鲍 药材狭长耳状,略扭曲。表面光滑,具多种颜色形成的斑纹,疣状突起只有 末端的 5~7 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 6.白鲍 药材呈卵圆形。表面砖红色,光滑,壳顶高于壳面,生长线颇为明显,疣状 突起 30 余个,末端 9 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 。 【理化鉴别】 1.杂色鲍粉末显苔绿色荧光,皱纹盘鲍粉末显橙黄色荧光

2.本品粉末(过40目筛)的5%蒸馏水浸出液1ml,加醋酸锌酒精饱和液2~3滴置紫 外光灯下观察,杂色鲍显苔绿色荧光,皱纹盘鲍显黄绿色荧光。 珍珠Margarita 【来源】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蚌科 (Unionidae)动物三角帆蚌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双壳 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产地】海水珍珠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等地。淡水养殖珍珠主产于安徽、黑龙江等 地。 【化学成分】碳酸钙(海水珍珠95.66%,淡水珍珠94.45%),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牛磺酸(taurine)等。 【性状鉴别】药材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 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 【显微鉴别】 1.磨片特征可见粗细2种类型的同心环状层纹,粗层纹较明显,连续成环,层间距 离在60~500μm之间:细层纹有些部位明显,多不甚明显,层间距不足32μm。置暗视野显微 镜下观察,可见珍珠特有的彩虹般光彩环,又称“彩光”。 2.粉末特征为不规则碎块,半透明,有彩虹样光泽:表面显颗粒性,有的可见细密波 状纹理。 【理化鉴别】 1.取本品横剖面置荧光灯下观察,天然珍珠显浅蓝色荧光,养殖珍珠显亮黄绿色荧光, 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2.将珍珠自60cm高处落下至玻璃板上,海水珍珠弹跳高度15~75cm,淡水珍珠弹跳高 度为5~10cm。 3取本品火烧,表面变黑色,有爆裂声,并可见层层剥落的银灰色小片。 【附注】养殖方法天然珍珠:当珍珠贝和蚌在水中生长时,在一定的刺激下,刺激点附近的外套 膜上分泌珍珠质的外套膜上皮组织急剧裂殖,逐渐包围刺激原,然后形成完整的珍珠囊,以刺激为中心, 外套膜不断分泌珍珠质,渐次一层层地包围,逐渐形成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根据珍珠自然形成的原理,我国先后在海水、淡水中养珠获得成功,其养殖方法分殖 256

256 2.本品粉末(过 40 目筛)的 5%蒸馏水浸出液 1ml,加醋酸锌酒精饱和液 2~3 滴置紫 外光灯下观察,杂色鲍显苔绿色荧光,皱纹盘鲍显黄绿色荧光。 珍珠 Margarita 【来源】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 Pteria martensii (Dunker) 、蚌科 (Unionidae)动物三角帆蚌 Hyriopsis cumingii (Lea)或褶纹冠蚌 Cristaria plicata (Leach)等双壳 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产地】 海水珍珠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等地。淡水养殖珍珠主产于安徽、黑龙江等 地。 【化学成分】 碳酸钙(海水珍珠 95.66%,淡水珍珠 94.45%),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牛磺酸(taurine)等。 【性状鉴别】 药材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棒形。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 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 【显微鉴别】 1. 磨片特征 可见粗细 2 种类型的同心环状层纹,粗层纹较明显,连续成环,层间距 离在 60~500m 之间;细层纹有些部位明显,多不甚明显,层间距不足 32m。置暗视野显微 镜下观察,可见珍珠特有的彩虹般光彩环,又称“彩光”。 2.粉末特征 为不规则碎块,半透明,有彩虹样光泽;表面显颗粒性,有的可见细密波 状纹理。 【理化鉴别】 1.取本品横剖面置荧光灯下观察,天然珍珠显浅蓝色荧光,养殖珍珠显亮黄绿色荧光, 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2. 将珍珠自 60cm 高处落下至玻璃板上,海水珍珠弹跳高度 15~75cm,淡水珍珠弹跳高 度为 5~10cm。 3.取本品火烧,表面变黑色,有爆裂声,并可见层层剥落的银灰色小片。 【附注】 养殖方法 天然珍珠:当珍珠贝和蚌在水中生长时,在一定的刺激下,刺激点附近的外套 膜上分泌珍珠质的外套膜上皮组织急剧裂殖,逐渐包围刺激原,然后形成完整的珍珠囊,以刺激为中心, 外套膜不断分泌珍珠质,渐次一层层地包围,逐渐形成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根据珍珠自然形成的原理,我国先后在海水、淡水中养珠获得成功,其养殖方法分殖

核法和殖皮法2种。殖核法:将蚌壳的珍珠层磨成小核,用专门的器械插入蚌的外套膜内,即可培养出核 珍珠。殖皮法:即将外套膜小片殖入另一蚌的外套膜内,可形成无核珍珠。 水蛭Hirudo 【来源】环节动物门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柳叶蚂蟥 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或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的干燥体。 【化学成分】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肝素(heparin),抗凝血酶(antithrombin)。新鲜水蛭 唾液中含水蛭素(hirudin),属于多肽,一级结构由65个氨基酸组成。 【性状鉴别】 1.蚂蟥药材呈扁平纺锤形,长4~10cm,宽0.5~2cm。背部稍隆起,黑棕色,有许多 黑色斑点排成纵线5条,腹面平坦,体的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断面胶质样,有光泽。气 微腥。 2.柳叶蚂蟥 药材呈长条形,体长5~12cm,宽1~5mm。两端稍细,背腹面均呈黑棕 色。断面无光泽。 3.水蛭药材呈扁长圆柱形,体长2~5cm,宽2~3mm。体多弯曲扭转,黑棕色。断 面无光泽。 全蝎Scorpio 【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地。 【化学成分】牛磺酸,蝎毒素(buthoxin)等。 【性状鉴别】药材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 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长大的钳状脚须,形如蟹螯, 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 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后体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气微腥,味咸。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体壁碎片棕黄色、绿黄色或绿色,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 格样纹理,表面密布小圆孔眼,可见凸起的圆形毛窝。横纹肌纤维较多,无色或淡黄色,由 波状的明暗带相间组成。刚毛先端锐尖或钝圆,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有脂肪油滴。 257

257 核法和殖皮法 2 种。殖核法:将蚌壳的珍珠层磨成小核,用专门的器械插入蚌的外套膜内,即可培养出核 珍珠。殖皮法:即将外套膜小片殖入另一蚌的外套膜内,可形成无核珍珠。 水蛭 Hirudo 【来源】环节动物门水蛭科动物蚂蟥 Whitmania pigra Whitman 、柳叶蚂蟥 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 或水蛭 Hirudo nipponica Whitman 的干燥体。 【化学成分】 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肝素(heparin),抗凝血酶(antithrombin)。新鲜水蛭 唾液中含水蛭素(hirudin),属于多肽,一级结构由 65 个氨基酸组成。 【性状鉴别】 1.蚂蟥 药材呈扁平纺锤形,长 4~10cm,宽 0.5~2 cm。背部稍隆起,黑棕色,有许多 黑色斑点排成纵线 5 条,腹面平坦,体的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断面胶质样,有光泽。气 微腥。 2.柳叶蚂蟥 药材呈长条形,体长 5~12cm,宽 1~5 mm。两端稍细,背腹面均呈黑棕 色。断面无光泽。 3.水蛭 药材呈扁长圆柱形,体长 2~5 cm,宽 2~3 mm。体多弯曲扭转,黑棕色。断 面无光泽。 全蝎 Scorpio 【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地。 【化学成分】 牛磺酸,蝎毒素(buthoxin)等。 【性状鉴别】 药材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 者体长约 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 1 对短小的螯肢及 1 对长大的钳状脚须,形如蟹螯, 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 4 对,均为 7 节,末端各具 2 爪钩。前腹部由 7 节组成,第 7 节色深,背甲上有 5 条隆脊线。后体部棕黄色,6 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气微腥,味咸。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体壁碎片棕黄色、绿黄色或绿色,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 格样纹理,表面密布小圆孔眼,可见凸起的圆形毛窝。横纹肌纤维较多,无色或淡黄色,由 波状的明暗带相间组成。刚毛先端锐尖或钝圆,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有脂肪油滴

斑蝥ylabris 【来源】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 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河南、安徽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群集于大豆、花生、茄子、 棉花及瓜类植物上,危害植物的叶、花、芽等。 【采收加工】在5~10月均可捕捉,以6~8月最盛。多在清晨露水未干,斑蝥翅湿不易 起飞时捕捉,捕捉时应戴手套,以免刺激皮肤和黏膜,引起炎症:日出后可用纱兜捕捉。将 捕到后的斑蝥用沸水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分】斑蝥素(cantharidin),脂肪油l2%,树脂,蚁酸(formic acid)等。 【性状鉴别】 1.南方大斑蝥药材呈长圆形,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 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 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步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2.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1)南方大斑蝥:体表刚毛极多,棕褐色,细刺状。体表碎片棱角明显,棕色,表 面平或具小瘤突。板状肌纤维易见。气管壁组织具整齐条状增厚,壁白色,其下有透明膜状 物衬托。翅碎块可见黄白色及黑褐色相间的斑纹,在黑褐色部分具交错排列微突起的纽扣状 圆环,有刚毛。 (2)黄黑小斑蝥:肌纤维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半透明,表面具细密的网状小方格 或仅见密集整齐的顺纹。 【理化鉴别】 1.本品微量升华物白色,镜检可见柱形、棱形结晶。 2.本品升华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相对密度1.77)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 试管内,再继续用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溶 液显樱红色或紫红色:加入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变红色,显绿色荧光。 4.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斑蝥酸钡盐的针晶束。 【含量测定】斑蝥素的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 258

258 斑蝥 Mylabris 【来源】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 蝥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河南、安徽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群集于大豆、花生、茄子、 棉花及瓜类植物上,危害植物的叶、花、芽等。 【采收加工】 在 5~10 月均可捕捉,以 6~8 月最盛。多在清晨露水未干,斑蝥翅湿不易 起飞时捕捉,捕捉时应戴手套,以免刺激皮肤和黏膜,引起炎症;日出后可用纱兜捕捉。将 捕到后的斑蝥用沸水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分】 斑蝥素(cantharidin),脂肪油 12%,树脂,蚁酸(formic acid )等。 【性状鉴别】 1.南方大斑蝥 药材呈长圆形,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 1 对,触角 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 1 对,黑色,有 3 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 膜状透明的内翅 2 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步足 3 对。有特殊的臭气。 2. 黄黑小斑蝥 体型较小,长 1~1.5cm。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1)南方大斑蝥:体表刚毛极多,棕褐色,细刺状。体表碎片棱角明显,棕色,表 面平或具小瘤突。板状肌纤维易见。气管壁组织具整齐条状增厚,壁白色,其下有透明膜状 物衬托。翅碎块可见黄白色及黑褐色相间的斑纹,在黑褐色部分具交错排列微突起的纽扣状 圆环,有刚毛。 (2)黄黑小斑蝥:肌纤维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半透明,表面具细密的网状小方格 或仅见密集整齐的顺纹。 【理化鉴别】 1.本品微量升华物白色,镜检可见柱形、棱形结晶。 2.本品升华物用石油醚洗 2~3 次,加硫酸(相对密度 1.77)2~3 滴,微热,溶解后转入 试管内,再继续用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 1 滴,溶 液显樱红色或紫红色;加入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变红色,显绿色荧光。 4. 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斑蝥酸钡盐的针晶束。 【含量测定】 斑蝥素的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

0.35%。 蜂蜜Mel 【来源】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酿的蜜。 【化学成分】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约70%,蔗糖,糊精,有机酸,蛋白质,挥发油, 蜡,多种维生素(B,B2,B,A,D,E,K),酶类(淀粉酶、转化酶、过氧化酶、脂酶等),生长 刺激素,乙酰胆碱等。 【性状鉴别】药材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 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气芳香,味极甜。 一 般以水分小、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挑起时蜜丝不断并流成折叠状、味甜而纯正、 有蜜香、不发酸、清洁无杂质者为佳。 【理化鉴别】 1.本品的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 2.将烧红的光滑铁丝插入蜜中即拿起,铁丝上不得有附着物。本品加水稀释,搅匀静置, 不得有浮杂物或下沉物。 3.本品1份,加水4份,再缓慢加入95%乙醇,不得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本品10g,加新沸过后冷水50ml,混匀,加酚酞指示剂2滴与0.1mol/L氢氧化钠液, 应显粉红色,10s内不消失。 本品2.0g,加水10ml,加热煮沸,放冷,加碘试液1滴,不得显蓝色、绿色、红褐色。 4.取本品约5.0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约25ml溶解,加15%亚铁氰化钾溶 液及30%醋酸锌溶液各0.5ml,加水稀释至刻度(必要时加乙醇1滴消除泡沫),摇匀,用 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各5.0ml,分别置于甲、乙2个具塞试管中, 甲管加水5.0ml,乙管加新制的0.2%的亚硫酸氢钠5.0ml作空白,混匀,在284nm和33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其吸收度差不得大于0.34。 【检查】酸度取本品10g,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混匀,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 化钠滴定液)0.1mol/L)4ml,应显粉红色,10秒钟内不消失。 淀粉和糊精取本品2g,加水10ml,加热煮沸,放冷,加碘试液1滴,不得显蓝 色、绿色或红褐色。 259

259 0.35%。 蜂蜜 Mel 【来源】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 或意大利蜂 Apis mellifera Linnaeus 所酿的蜜。 【化学成分】 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约 70%,蔗糖,糊精,有机酸,蛋白质,挥发油, 蜡,多种维生素(B1,B2,B6,A,D,E,K),酶类(淀粉酶、转化酶、过氧化酶、脂酶等),生长 刺激素,乙酰胆碱等。 【性状鉴别】 药材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 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气芳香,味极甜。 一般以水分小、有油性、稠如凝脂、用木棒挑起时蜜丝不断并流成折叠状、味甜而纯正、 有蜜香、不发酸、清洁无杂质者为佳。 【理化鉴别】 1.本品的相对密度应在 1.349 以上。 2.将烧红的光滑铁丝插入蜜中即拿起,铁丝上不得有附着物。本品加水稀释,搅匀静置, 不得有浮杂物或下沉物。 3.本品 1 份,加水 4 份,再缓慢加入 95%乙醇,不得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本品 10g, 加新沸过后冷水 50ml ,混匀,加酚酞指示剂 2 滴与 0.1mol/L 氢氧化钠液, 应显粉红色,10s 内不消失。 本品 2.0g,加水 10ml,加热煮沸,放冷,加碘试液 1 滴,不得显蓝色、绿色、红褐色。 4.取本品约 5.0g,精密称定,置 50ml 量瓶中,加水约 25ml 溶解,加 15%亚铁氰化钾溶 液及 30%醋酸锌溶液各 0.5ml,加水稀释至刻度(必要时加乙醇 1 滴消除泡沫),摇匀,用 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各 5.0ml,分别置于甲、乙 2 个具塞试管中, 甲管加水 5.0ml,乙管加新制的 0.2%的亚硫酸氢钠 5.0ml 作空白,混匀,在 284nm 和 336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其吸收度差不得大于 0.34。 【检查】酸度 取本品 10g,加新沸过的冷水 50ml,混匀,加酚酞指示液 2 滴与氢氧 化钠滴定液)0.1mol/L)4ml,应显粉红色,10 秒钟内不消失。 淀粉和糊精 取本品 2g,加水 10ml,加热煮沸,放冷,加碘试液 1 滴,不得显蓝 色、绿色或红褐色

5-羟甲基糠醛取蜂蜜约5.0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水约25ml溶解,加 15%亚铁氰化钾溶液及30%醋酸锌溶液各0.5ml,加水至刻度(必要时加乙醇1滴消除泡 沫),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各5l,分别置于甲、乙两个具塞试管中, 甲管加水5.0ml,乙管加新制的0.2%亚硫酸氢钠溶液5.0ml作空白,混匀,在284rn和 336nrn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在284nrn与336nrn波长处的吸收度差不得大于0.34。 【含量测定】还原糖的含量测定本品的还原糖含量不得少于64.0%。 【附注】①检查蜂蜜中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如发现乌头、雷公藤、羊踯躅或烟草等有毒 植物的花粉粒存在,为避免人食中毒,应作蜂蜜毒性试验。这类蜂蜜大多有苦、麻、涩的异 味,不可药用。据分析,在有毒蜂蜜中,有的含雷公藤碱(wilforine)。 ②蜂乳,又称“王浆',系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白色胶状物。含蛋白质45%、转化糖约20%, 脂肪约14%,以及B族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多种酶、促性腺神物质和抗菌素类物质等。 己分析出60多种成分。确定C8和C1o饱和与不饱和的单羟基脂肪酸为蜂王浆的主要成分, 其中10一羟基癸烯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三分之一,按原料计算为1.5%~2%,具多种生理 活性,为主要的有效成分。为滋补剂,能作为神经官能症、心血管机能不全、关节炎等慢性 疾病的辅助治疗剂。 ③蜂胶,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粘性物质。旱黄褐色或黑褐色胶状物,气味芳香。 成分含树脂50%~55%、蜂蜡30%、挥发油8%~10%。有软化及溶解角质、促进伤曰愈合 及杀菌作用。 ④蜂房,为昆虫纲蜂科昆虫大黄蜂Polistes mandarinus Saussure等的巢。呈莲房状或圆 盘状,直径4~20cm。背面灰棕色,隆起处有一房柄,或连有小段树枝:腹面淡灰白色,有 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体轻,有韧性。含挥发油(蜂房油),为一种有毒成分。功能法风, 攻毒。 蟾酥Venenum Bufonis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 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操分泌物。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泥土,用铜或铝制盒式夹钳(或指甲套)捏 取耳后腺或皮肤腺分泌液,使白色浆液流于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忌用铁器,以免变黑),滤 去杂质,取纯浆放入圆模型中晒干,即为团蟾酥:如将鲜浆均匀涂于玻璃板上,晒干,即为 260

260 5-羟甲基糠醛 取蜂蜜约 5.0g,精密称定,置 50ml 量瓶中,加水约 25ml 溶解,加 15%亚铁氰化钾溶液及 30%醋酸锌溶液各 0.5ml,加水至刻度(必要时加乙醇 1 滴消除泡 沫),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各 5ml,分别置于甲、乙两个具塞试管中, 甲管加水 5.0ml,乙管加新制的 0.2%亚硫酸氢钠溶液 5.0ml 作空白,混匀,在 284nrn 和 336nrn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在 284nrn 与 336nrn 波长处的吸收度差不得大于 0.34。 【含量测定】还原糖的含量测定 本品的还原糖含量不得少于 64.0%。 【附注】①检查蜂蜜中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如发现乌头、雷公藤、羊踯躅或烟草等有毒 植物的花粉粒存在,为避免人食中毒,应作蜂蜜毒性试验。这类蜂蜜大多有苦、麻、涩的异 味,不可药用。据分析,在有毒蜂蜜中,有的含雷公藤碱(wilforine)。 ②蜂乳,又称“王浆’,系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白色胶状物。含蛋白质 45%、转化糖约 20%, 脂肪约 14%,以及 B 族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多种酶、促性腺神物质和抗菌素类物质等。 已分析出 60 多种成分。确定 C8和 C10 饱和与不饱和的单羟基脂肪酸为蜂王浆的主要成分, 其中 10 一羟基癸烯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三分之一,按原料计算为 1.5%~2%,具多种生理 活性,为主要的有效成分。为滋补剂,能作为神经官能症、心血管机能不全、关节炎等慢性 疾病的辅助治疗剂。 ③蜂胶,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粘性物质。旱黄褐色或黑褐色胶状物,气味芳香。 成分含树脂 50%~55%、蜂蜡 30%、挥发油 8%~10%。有软化及溶解角质、促进伤曰愈合 及杀菌作用。 ④蜂房,为昆虫纲蜂科昆虫大黄蜂 Polistes mandarinus Saussure 等的巢。呈莲房状或圆 盘状,直径 4~20cm。背面灰棕色,隆起处有一房柄,或连有小段树枝;腹面淡灰白色,有 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体轻,有韧性。含挥发油(蜂房油),为一种有毒成分。功能法风, 攻毒。 蟾酥 Venenum Bufonis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 蜍 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干燥分泌物。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泥土,用铜或铝制盒式夹钳(或指甲套)捏 取耳后腺或皮肤腺分泌液,使白色浆液流于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忌用铁器,以免变黑),滤 去杂质,取纯浆放入圆模型中晒干,即为团蟾酥;如将鲜浆均匀涂于玻璃板上,晒干,即为

片蟾酥。 【化学成分】 华蟾毒基(cinobufagin,约5%,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约3.4%), 蟾毒灵(bufalin,约l.8%),羟基华蟾毒基(cinobufaginol),蟾毒配基(bufotalin),远华蟾毒基, 洋地黄毒苷元,肾上腺素等。 【性状鉴别】药材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 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 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用甘油水溶液装片,呈半透明不规则形碎块。用水合氯醛溶 液装片并加热,则碎块透明并溶化。用浓硫酸装片,则显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四周逐渐溶 解缩小,呈透明类圆形小块,显龟裂斑纹,放置后逐渐溶解消失。 【理化鉴别】 1.本品药材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本品氯仿提取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 绿色。 本品甲醇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本品1%的氯仿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在波长300m附近有最大吸收。 【含量测定】华蟾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品按干燥品计 算,含华蟾毒基(C26H340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04)的总量不得少于6.0%。 蛤蚧Gecko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每年5~9月捕捉,捕后将其击昏,剖腹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胸腹壁,用 纱布擦干血液(不可水洗),然后用两条扁竹条将四肢平行撑起,再用长于蛤蚧1/2的扁竹 条将头尾轻轻撑直,用文火烘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1对,用线扎好。 【化学成分】肌肽(carnosine),胆碱,肉毒碱,鸟嘌呤,蛋白质,磷质,脂肪酸, 甘氨酸等。 【性状鉴别】药材呈扁平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 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 261

261 片蟾酥。 【化学成分】 华蟾毒基(cinobufagin,约 5%),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约 3.4%), 蟾毒灵(bufalin,约 1.8%),羟基华蟾毒基(cinobufaginol),蟾毒配基(bufotalin),远华蟾毒基, 洋地黄毒苷元,肾上腺素等。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 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 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用甘油水溶液装片,呈半透明不规则形碎块。用水合氯醛溶 液装片并加热,则碎块透明并溶化。用浓硫酸装片,则显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四周逐渐溶 解缩小,呈透明类圆形小块,显龟裂斑纹,放置后逐渐溶解消失。 【理化鉴别】 1.本品药材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本品氯仿提取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 绿色。 本品甲醇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本品 1%的氯仿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在波长 300nm 附近有最大吸收。 【含量测定】华蟾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品按干燥品计 算,含华蟾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 6.0%。 蛤蚧 Gecko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壁虎科动物蛤蚧 Gekko gecko Linnaeus 的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 每年 5~9 月捕捉,捕后将其击昏,剖腹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胸腹壁,用 纱布擦干血液(不可水洗),然后用两条扁竹条将四肢平行撑起,再用长于蛤蚧 1/2 的扁竹 条将头尾轻轻撑直,用文火烘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 1 对,用线扎好。 【化学成分】 肌肽(carnosine),胆碱,肉毒碱,鸟嘌呤,蛋白质,磷质,脂肪酸, 甘氨酸等。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平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 9~18cm,头颈部约占 1/3,腹背部宽 6~11cm,尾长 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

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 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 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 仅具璞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 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鳞片近无色,表面可见半圆形、类圆形隆起,略作覆瓦状 排列,分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的可见圆形孔洞(鳞片基部边缘处)。皮肤碎片淡黄色或 黄色,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布有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聚集成星芒状。横纹肌纤维 较多,近无色或淡黄色、黄绿色、淡棕色:侧面观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呈平行的波峰状 或微波状:横断面常呈三角形、类圆形、类方形。骨碎片近无色或淡黄色,呈不规则形碎块, 骨陷窝呈裂缝状、长条形、类长圆形,边缘骨小管隐约可见。 【理化鉴别】 1.本品粉末的乙醇提取液或酸水提取液,加生物碱沉淀试剂硅钨酸、碘化秘钾、碘化汞 钾等,均有沉淀反应。 2.凝胶蛋白电泳试验本品有7条谱带:A区具有1条一级宽带:B区具6条谱带,4条 一级带,2条三级带。 3.蛋白黏度试验本品的蛋白黏度为1.40。 【含量测定】总磷脂的含量测定钼蓝比色法。本品总磷脂含量一般为1.286%。 【附注】商品中发现有他种动物体充蛤抓入药,应注意鉴别。主要有: ①壁虎科动物多疣壁虎Gekka japonicus Dumeril et Bibron去内脏的干燥体,俗 称小蛤蚧。全长在20℃m以下,无眼睑,吻鳞切鼻孔,鳞片细小,体背具多数不规则疣 鳞,生活时尾易断。本品在多数省区均有发现。 ②壁虎科动物壁虎Gekko chinensis Gray的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小蛤蚧。形似 蛤蚧但体小,呈扁片状,头及躯干长7~9cm,尾长5~8cm。吻鳞切鼻孔。背部褐 色,粒鳞微小,散有细小疣鳞。 ③鬣蜥科动物蜡皮蜥Leiolepis belliana rubritaeniata Mertens去内脏的干燥体, 俗称红点蛤阶。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区。全长约40c,尾长近体长两倍,有眼脸, 鳞片细小,无疣鳞。体背灰黑色,密布橘红色圆形斑点,体两侧有条形横向的橘红色 斑纹。指、趾狭长而细,均具爪。生活时尾不易断。 ④鬣蜥科动物喜山鬣蜥Agama himalayana(Steindachner)去内脏的干燥体,俗 262

262 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 1 片,上唇鳞 12~14 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 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 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 5 趾;趾间 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 6~7 个明显的银灰 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鳞片近无色,表面可见半圆形、类圆形隆起,略作覆瓦状 排列,分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的可见圆形孔洞(鳞片基部边缘处)。皮肤碎片淡黄色或 黄色,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布有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聚集成星芒状。横纹肌纤维 较多,近无色或淡黄色、黄绿色、淡棕色;侧面观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呈平行的波峰状 或微波状;横断面常呈三角形、类圆形、类方形。骨碎片近无色或淡黄色,呈不规则形碎块, 骨陷窝呈裂缝状、长条形、类长圆形,边缘骨小管隐约可见。 【理化鉴别】 1.本品粉末的乙醇提取液或酸水提取液,加生物碱沉淀试剂硅钨酸、碘化铋钾、碘化汞 钾等,均有沉淀反应。 2. 凝胶蛋白电泳试验本品有 7 条谱带:A 区具有 1 条一级宽带;B 区具 6 条谱带,4 条 一级带,2 条三级带。 3.蛋白黏度试验本品的蛋白黏度为 1.40。 【含量测定】总磷脂的含量测定 钼蓝比色法。本品总磷脂含量一般为 1.286%。 【附注】商品中发现有他种动物体充蛤抓入药,应注意鉴别。主要有: ① 壁虎科动物多疣壁虎 Gekka japonicus Dumeril et Bibron 去内脏的干燥体,俗 称小蛤蚧。全长在 20cm 以下,无眼睑,吻鳞切鼻孔,鳞片细小,体背具多数不规则疣 鳞,生活时尾易断。本品在多数省区均有发现。 ② 壁虎科动物壁虎 Gekko chinensis Gray 的去内脏的干燥体,俗称小蛤蚧。形似 蛤蚧但体小,呈扁片状,头及躯干长 7~9 cm,尾长 5~8 cm。吻鳞切鼻孔。背部褐 色,粒鳞微小,散有细小疣鳞。 ③ 鬣蜥科动物蜡皮蜥 Leiolepis belliana rubritaeniata Mertens 去内脏的干燥体, 俗称红点蛤阶。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区。全长约 40 cm,尾长近体长两倍,有眼睑, 鳞片细小,无疣鳞。体背灰黑色,密布橘红色圆形斑点,体两侧有条形横向的橘红色 斑纹。指、趾狭长而细,均具爪。生活时尾不易断。 ④鬣蜥科动物喜山鬣蜥 Agama himalayana(Steindachner)去内脏的干燥体,俗

称西藏蛤蚧。主产于西藏和新疆自治区,是一种地方性使用药材。全长34~36cm, 尾长超过体长,有眼睑,吻鳞不切鼻孔,脊背有几行大鳞,四肢及尾背鳞具棱,指趾 狭长,圆柱形,均具爪。生活时尾不易断。 ⑤蝾螈科动物红瘰疣螈)ylototriton vorrucosus Anderson去或未去内脏的干燥体。 全体呈条形,长13~19cm,其中尾长达7cm。头近圆形,较大而扁,头顶部有倒U 字形棱,中间陷下,无吻鳞。体表无鳞片,体侧有瘰疣,密生疣粒。足具4指5趾, 尾侧扁而弯曲。 乌梢蛇Zaocys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苏等地。 【性状鉴别】药材呈圆盘状,盘径13~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 背鳞行数为偶数,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扁圆形。脊部高 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 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 【显微鉴别】组织特征背鳞片外表面具纵直条纹,条纹间距13.~27.4μm,沿鳞片基 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内含色素斑。 【理化鉴别】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一级带3条、二级带和三级带各2条、扩散带1条。 2.本品的石油醚浸出液在215.0nm、240.0nm、246.0nm处有吸收峰:乙醇浸出液在 210.0nm处有吸收峰。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 【附注】据报道,当前充乌梢蛇的伪品主要是同科动物十余种,其中主要的有锦蛇属王 锦蛇Elaphe carinata(Guenther)、红点锦蛇Elaphe rufodorsata(Cantor)、黑眉锦蛇Elaphe laeniurus Cope、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 Schmidt;鼠蛇属滑鼠蛇Ptyas muco.ss (Linnaeus)、灰鼠蛇P)as koros(Schlegel):连蛇属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1atum (Cantor)。游蛇属草游蛇Natrix stolata(Linnaeus)等。这些伪品蛇与乌梢蛇的主要区别点 在于背鳞行列都是奇数,而乌梢蛇背部鳞片为偶数列。背鳞也可进行显微鉴别。在无背鳞时 可用头骨、躯椎骨比较,或用蛋白电泳以及薄层分析,紫外光谱来鉴别。 263

263 称西藏蛤蚧。主产于西藏和新疆自治区,是一种地方性使用药材。全长 34~36 cm, 尾长超过体长,有眼睑,吻鳞不切鼻孔,脊背有几行大鳞,四肢及尾背鳞具棱,指趾 狭长,圆柱形,均具爪。生活时尾不易断。 ⑤蝾螈科动物红瘰疣螈 Tylototriton vorrucosus Anderson 去或未去内脏的干燥体。 全体呈条形,长 13~19 cm,其中尾长达 7 cm。头近圆形,较大而扁,头顶部有倒“U” 字形棱,中间陷下,无吻鳞。体表无鳞片,体侧有瘰疣,密生疣粒。足具 4 指 5 趾, 尾侧扁而弯曲。 乌梢蛇 Zaocys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游蛇科动物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苏等地。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盘状,盘径 13~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 背鳞行数为偶数,中央 2~4 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扁圆形。脊部高 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 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 【显微鉴别】 组织特征 背鳞片外表面具纵直条纹,条纹间距 13.7~27.4m,沿鳞片基 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内含色素斑。 【理化鉴别】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一级带 3 条、二级带和三级带各 2 条、扩散带 1 条。 2.本品的石油醚浸出液在 215.0nm、240.0nm、246.0nm 处有吸收峰;乙醇浸出液在 210.0nm 处有吸收峰。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 12%。 【附注】据报道,当前充乌梢蛇的伪品主要是同科动物十余种,其中主要的有锦蛇属王 锦蛇 Elaphe carinata(Guenther)、红点锦蛇 Elaphe rufodorsata(Cantor)、黑眉锦蛇 Elaphe laeniurus Cope、双斑锦蛇 Elaphe bimaculata Schmidt;鼠蛇属滑鼠蛇 Ptyas mucosus (Linnaeus)、灰鼠蛇 Ptyas korros(Schlegel);连蛇属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atum (Cantor)。游蛇属草游蛇 Natrix stolata(Linnaeus)等。这些伪品蛇与乌梢蛇的主要区别点 在于背鳞行列都是奇数,而乌梢蛇背部鳞片为偶数列。背鳞也可进行显微鉴别。在无背鳞时 可用头骨、躯椎骨比较,或用蛋白电泳以及薄层分析,紫外光谱来鉴别

金钱白花蛇Bungarus Parvus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th 的幼蛇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肪,鸟嘌呤核苷,头部蛇毒中含多种酶如三磷酸腺苷酶、磷 脂酶等,另含-环蛇毒、阝-环蛇毒、Y-环蛇毒(为强烈的神经性毒)及神经生长因子等。 【性状鉴别】药材呈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约2~4mm,头盘在中间,尾细, 常纳于口内。口腔内上颌骨有毒沟牙1对,鼻间鳞2片,无颊鳞,上下唇鳞通常各为7片: 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腹 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1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 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显微鉴别】组织特征 背鳞片外表面具众多纵直条纹,条纹间距1.1~1.7um,沿鳞 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 【理化鉴别】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一级带2条、二级带4条、三级带2条。 2.本品石油醚浸出液在220.6nm、240.0nm、246.0nm处有吸收峰:乙醇浸出液在207.6nm、 220.4nm处有吸收峰。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 【附注】 (1)在广东、广西以白花锦蛇Elaphe moellendorff i(Boettger)作白花蛇(金钱白花蛇) 用,使用时间己有百年之久。这味地区习用药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头背呈赭红色、似梨形,体 背灰绿色,具30余个排成三行略呈六角形的红褐色斑块,尾部有黑红相间的环纹。 (2)近年来全国不少省区出现伪品金钱白花蛇多种,其充伪方式可分为: ①由其它种幼蛇加工而成。主要的有游蛇抖动物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Gray.、 铅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Boic)、渔游蛇Ntrix piscator(Schneider)、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Cantor)地。水赤链游蛇Natrix annutaris(Mallowell)、黑背白环蛇Lycodon uhstrati(Fiscller))和眼镜蛇科动物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Schneider)。其中尤以黑背白环 蛇外形极似,充伪品甚多。眼镜蛇科的金钱白花蛇不同于游蛇科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是,无 颊鳞,背鳞扩大至六角形,尾下鳞平行,后者具颊鳞互个,背鳞不扩大,尾下鳞双行:不同 264

264 金钱白花蛇 Bungarus Parvus 【来源】脊索动物门爬行纲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th 的幼蛇干燥体。 【产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蛋白质,脂肪,鸟嘌呤核苷,头部蛇毒中含多种酶如三磷酸腺苷酶、磷 脂酶等,另含 α-环蛇毒、-环蛇毒、 -环蛇毒(为强烈的神经性毒)及神经生长因子等。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盘状,盘径 3~6cm,蛇体直径约 2~4mm,头盘在中间,尾细, 常纳于口内。口腔内上颌骨有毒沟牙 1 对,鼻间鳞 2 片,无颊鳞,上下唇鳞通常各为 7 片; 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 45~58 个,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 1~2 行鳞片,向腹 面渐增宽,黑环纹宽 3~5 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 1 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 通身 15 行,尾下鳞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显微鉴别】组织特征 背鳞片外表面具众多纵直条纹,条纹间距 1.1~1.7m,沿鳞 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 【理化鉴别】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一级带 2 条、二级带 4 条、三级带 2 条。 2.本品石油醚浸出液在 220.6nm、240.0nm、246.0nm 处有吸收峰;乙醇浸出液在 207.6nm、 220.4nm 处有吸收峰。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 15%。 【附注】 (1)在广东、广西以白花锦蛇 Elaphe moellendorff i (Boettger)作白花蛇(金钱白花蛇) 用,使用时间己有百年之久。这味地区习用药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头背呈赭红色、似梨形,体 背灰绿色,具 30 余个排成三行略呈六角形的红褐色斑块,尾部有黑红相间的环纹。 (2)近年来全国不少省区出现伪品金钱白花蛇多种,其充伪方式可分为: ①由其它种幼蛇加工而成。主要的有游蛇抖动物中国水蛇 Enhydris chinensis (Gray).、 铅色水蛇 Enhydris Plumbea (Boic)、渔游蛇 Ntrix piscator (Schneider)、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um (Cantor)地。水赤链游蛇 Natrix annutaris (Mallowell)、黑背白环蛇 Lycodon ruhstrati (Fiscller)和眼镜蛇科动物金环蛇 Bungarus fasciatus (Schneider)。其中尤以黑背白环 蛇外形极似,充伪品甚多。眼镜蛇科的金钱白花蛇不同于游蛇科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是,无 颊鳞,背鳞扩大至六角形,尾下鳞平行,后者具颊鳞互个,背鳞不扩大,尾下鳞双行;不同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80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