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风筝》复习提纲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代伟大的家、家、家。原名 江绍兴人。他的小说集有 散文集有_,散文诗集有 ,杂文 集有 等。 2.抄写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画线词解释∶伶仃丫叉瑟缩虐杀造诣不堪荡漾嫌恶傲 然肃杀苦心孤诣恍然大悟笑柄 3.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2)我是向来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 (3)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里拾枯竹。()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可怜模样。() (2)而我的心也仿佛几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3)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4)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阅读第一部分(1、2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部分大意。 2.第一段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在肃杀的严冬,见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本应感到春的暖意,而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 4.“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是指什么? 5.选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6.写记叙文景和情是不可缺少的,选文就是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 引出了对故乡的 的描写。 7.“悲哀”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第二部分(3-11),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选文大意。 2.“我”对“放风筝”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小兄弟又是怎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第三段中对小兄弟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5、第四段对“我”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我 对小兄弟用了 描写,写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6.用自己的话概括第四段的事件。 7.第四段中表现小兄弟情态的两个词是 表现我的情态的两个词是 8.联系上下文回答,弟弟为什么要“偷着做”风筝?这说明了什么? 9、“"我”损坏了弟弟的风筝,表现“我”什么特点?弟弟对于这一幕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心理? 10、“然而惩罚终于轮到我了”中“惩罚”指什么? 11.“我”知道对不起弟弟时,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弟弟的态度怎样?“我”的心情如何? 12、从选文看,“我”是怎样一个人?表达的感情是怎样的? 13.“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应该怎样理解?
《04、风筝》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 代伟大的 家、 家、 家。原名 ,浙 江绍兴人。他的小说集有 、 、 。散文集有 ,散文诗集有 ,杂文 集有 等。 2.抄写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画线词解释:伶仃.. 丫叉.. 瑟缩.. 虐.杀 造诣. 不堪. 荡漾. 嫌恶. 傲 然 肃杀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笑柄 3.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 (2)我是向来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 ) (3)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里拾枯竹。()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可怜模样。( ) (2)而我的心也仿佛几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 (3)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 (4)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 阅读第一部分(1、2 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部分大意。 2.第一段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在肃杀的严冬,见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本应感到春的暖意,而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 4.“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是指什么? 5.选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6.写记叙文景和情是不可缺少的,选文就是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 引出了对故乡的 的描写。 7.“悲哀”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第二部分(3-11),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选文大意。 2.“我”对“放风筝”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小兄弟又是怎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第三段中对小兄弟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5、第四段对“我”运用了 、 描写,表现了我 。对小兄弟用了 、 描写,写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 6.用自己的话概括第四段的事件。 7.第四段中表现小兄弟情态的两个词是 、 ;表现我的情态的两个词是 、 。 8.联系上下文回答,弟弟为什么要“偷着做”风筝?这说明了什么? 9、“我”损坏了弟弟的风筝,表现“我”什么特点?弟弟对于这一幕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心理? 10、“然而惩罚终于轮到我了”中“惩罚”指什么? 11.“我”知道对不起弟弟时,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弟弟的态度怎样?“我”的心情如何? 12、从选文看,“我”是怎样一个人?表达的感情是怎样的? 13.“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应该怎样理解?
14.第11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第三部分(12),回答: 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2.如何理解“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泠气″? 阅读全文后,思考并回答 1.冰心读书的感受是快乐的,而“我”读完书和冰心有什么不同感受?是什么原因呢? 2.本文是散文诗集 中的一篇,你还知道这部诗集中的哪些篇目? 3.风筝与线的关系你是怎样的认识的?你能从其他角度思考风筝的含义吗?哥哥的行为你又如何认识? 4.文中除了表达对弟弟的感情外,还发出了什么呼吁? 5.课后练习一 6.课后练习二 7.课后练习三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由景入题,即由北京冬天的风筝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引出作者回忆“风 筝事件"。2、环境描写渲染肃杀气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3、惊异的是故乡的春天似乎在 这异地的冬天重现了,悲哀的是记忆里发生在风筝上对小兄弟精神虐杀这件事构成了悲剧。4、风筝 5、描写6、冬天的风筝春天7、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1、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2、不爱放,嫌恶我以为这是没岀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受封 建思想影响,误认为放风筝是玩物丧志,是可鄙的,受封建长幼有序礼教的毒害,误认为“我”不让小兄 弟放风筝是天经地义的)最喜欢风筝儿童天真好玩的心理3、神态、动作突出了小兄弟对风筝 的入迷4、时间:有一天地点:堆积杂物的小屋人物:“我”和弟弟事件:“我”发现弟弟偷偷制 作风筝,“我”毁坏风筝(起因: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我恍然大悟…….经过:“我”发现弟弟在专心 致志地制作风筝,粗暴地拆毁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结果:得到完全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 站在小屋里)5、动作心理粗暴神态动作聪明、动手能力强6、风筝事件7、惊惶、 绝望愤怒、傲然8、弟弟知道“我”不会同音他做风筝,同时他自己也认为行为不当,所以只能偷 着做。这说明儿童有天真好玩的心理,这是他们的天性。9、粗鲁、蛮橫;苍白脸色悲伤、失 望等。10、暗示此时我已为少年时的浍受到心灵的惩罚。11、“我”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全然忘 却,“我”心理更加悲哀、沉重。12、作者是严于解剖自己,为人严肃认真,知错就改的人;对冷酷现实 的憎恶。13、写出了“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 是儿童的天使”,对当年自己毁掉弟弟未完成的风筝感到深深的懊悔。14、自己对弟弟的管束简直是 精神虐杀,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无从求得心情轻松,所以只得沉重,表达了悲哀的心情。 阅读第三部分 1、“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存疑)2、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忆全 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应该也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军阀统治下政治气候的感受 阅读全文 1、“我”读完书后感到一种不幸,因为我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虐 杀了弟弟的风筝梦。2、《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 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 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3、开放题4、重视儿童的教
14.第 11 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第三部分(12),回答: 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2.如何理解“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阅读全文后,思考并回答: 1.冰心读书的感受是快乐的,而“我”读完书和冰心有什么不同感受?是什么原因呢? 2.本文是散文诗集 中的一篇,你还知道这部诗集中的哪些篇目? 3.风筝与线的关系你是怎样的认识的?你能从其他角度思考风筝的含义吗?哥哥的行为你又如何认识? 4.文中除了表达对弟弟的感情外,还发出了什么呼吁? 5.课后练习一 6.课后练习二 7.课后练习三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由景入题,即由北京冬天的风筝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引出作者回忆“风 筝事件”。 2、环境描写 渲染肃杀气氛,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3、惊异的是故乡的春天似乎在 这异地的冬天重现了,悲哀的是记忆里发生在风筝上对小兄弟精神虐杀这件事构成了悲剧。 4、风筝 5、描写 6、冬天的风筝 春天 7、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1、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2、不爱放,嫌恶 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受封 建思想影响,误认为放风筝是玩物丧志,是可鄙的,受封建长幼有序礼教的毒害,误认为“我”不让小兄 弟放风筝是天经地义的)。 最喜欢风筝 儿童天真好玩的心理 3、神态、动作 突出了小兄弟对风筝 的入迷 4、时间:有一天 地点:堆积杂物的小屋 人物:“我”和弟弟 事件:“我”发现弟弟偷偷制 作风筝,“我”毁坏风筝(起因: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我恍然大悟…… 经过:“我”发现弟弟在专心 致志地制作风筝,粗暴地拆毁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 结果:得到完全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 站在小屋里)。 5、动作 心理 粗暴 神态 动作 聪明、动手能力强 6、风筝事件 7、惊惶、 绝望 愤怒、傲然 8、弟弟知道“我”不会同音他做风筝,同时他自己也认为行为不当,所以只能偷 着做。 这说明儿童有天真好玩的心理,这是他们的天性。 9、粗鲁、蛮横;苍白脸色 悲伤、失 望等。 10、暗示此时我已为少年时的浍受到心灵的惩罚。 11、“我”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全然忘 却,“我”心理更加悲哀、沉重。12、作者是严于解剖自己,为人严肃认真,知错就改的人;对冷酷现实 的憎恶。 13、写出了“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 是儿童的天使”,对当年自己毁掉弟弟未完成的风筝感到深深的懊悔。 14、自己对弟弟的管束简直是 精神虐杀,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无从求得心情轻松,所以只得沉重,表达了悲哀的心情。 阅读第三部分: 1、“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存疑) 2、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忆全 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应该也暗示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军阀统治下政治气候的感受) 阅读全文: 1、“我”读完书后感到一种不幸,因为我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虐 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2、《野草》 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 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 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3、开放题 4、重视儿童的教
567见《教师用书》。 清高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育。 567 见《教师用书》。 清·高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