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六) 题号 三总分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一)根据课文原句填空(7分) ①《与朱元思书》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山势的句子是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 父母岁 有 ,无冻馁之患矣。(宋濂《送东阳 马生序》) ③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诗经· 关雎》) 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诗经 ·蒹葭》 (二)古诗赏读(13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些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去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将该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虽写乡愁,却愁而不怨。请写出其它描写乡愁又充满了哀怨的相 关诗句 3、你所知的哪位诗人的哪首诗与黄鹤楼有关?请写出这位诗人的姓名和 诗的题目。如能把这首诗写出来更好。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
1 九年级(下)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六)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 分) (一)根据课文原句填空(7 分) ①《与朱元思书》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山势的句子是“ , 。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 ,父母岁 有 ,无冻馁之患矣。(宋濂《送东阳 马生序》) ③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诗经• 关雎》) 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诗经 •蒹葭 》 (二)古诗赏读(13 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些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去千载空悠悠。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将该诗补充完整。 2、 这首诗虽写乡愁,却愁而不怨。请写出其它描写乡愁又充满了哀怨的相 关诗句。 3、 你所知的哪位诗人的哪首诗与黄鹤楼有关?请写出这位诗人的姓名和 诗的题目。如能把这首诗写出来更好。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 ,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点明是在早春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其它关于“花”或“草”的描绘早春的完整诗句“ 6、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7、将这道词补充完整 8、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析之 9、你最欣赏哪句词?为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 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这首诗的题目是 ll、太守出猎声势浩大的句子是“ 12、哪句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13、冯唐生活在哪个朝代?作者为什么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阅读(40分) (一)(10分)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兴茂才,四迁荆州剌史、东莱太守。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 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诼郡太守。性公廉,不受 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 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4、从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来说,文章第一句话属于 写,作用是突出杨震的 。(2分) 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句话突出了杨震的什么品质? 我们现在有时也用这句话,但说法已有改变,现在怎么说?(2分)
2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点明是在早春,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其它关于“花”或“草”的描绘早春的完整诗句“ ” 6、 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7、 将这道词补充完整。 8、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析之。 9、 你最欣赏哪句词?为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 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 这首诗的题目是 11、太守出猎声势浩大的句子是“ ” 12、哪句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13、冯唐生活在哪个朝代?作者为什么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二、 阅读(40 分) (一)(10 分)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兴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 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 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诼郡太守。性公廉,不受 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 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4、从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来说,文章第一句话属于 描 写,作用是突出杨震的 。(2 分) 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句话突出了杨震的什么品质? 我们现在有时也用这句话,但说法已有改变,现在怎么说?(2 分)
16、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课文并未交代他这样做的原因,你想他 会无缘无故给杨震送礼吗?为什么?(3分) 17杨震不为子孙“开产业”,并且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这一点与我们曾学过的哪篇短文里的哪个历史人物相似(3分)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 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 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 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 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18、第五伦的无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9、“时人”为什么将第五伦比作“前朝贡禹”?(3分) 20、第五伦认为自己有私心,你也这样认为吗?为什么?(3分) 21、你认为第五伦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一点?(3分) (18分)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 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 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①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 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 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 并肩携手,低低切切,②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 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 醉!③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3 16、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课文并未交代他这样做的原因,你想他 会无缘无故给杨震送礼吗?为什么?(3 分) 17.杨震不为子孙“开产业”,并且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这一点与我们曾学过的哪篇短文里的哪个历史人物相似(3 分) (二)(12 分)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 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 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 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 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18、第五伦的无私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19、“时人”为什么将第五伦比作“前朝贡禹”?(3 分) 20、第五伦认为自己有私心,你也这样认为吗?为什么?(3 分) 21、你认为第五伦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一点?(3 分) (三)(18 分)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 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 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①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 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 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 并肩携手,低低切切,②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 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 醉!③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2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①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②吾亦既许汝矣 23、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回忆的都是什么时候的往事?(2分) 24、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作者回忆了哪三方面的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4分) 25、画线的三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任选两句作简 要分析。(4分) 26、如果林觉民事先将自己的行动告诉妻子,你觉得结果会怎样呢?请结合 课文做合理想象。(4分) 写作: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4 2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 分) ①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② 吾亦既许汝矣。 23、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回忆的都是什么时候的往事?(2 分) 24、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作者回忆了哪三方面的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4 分) 25、画线的三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任选两句作简 要分析。(4 分) 26、如果林觉民事先将自己的行动告诉妻子,你觉得结果会怎样呢?请结合 课文做合理想象。(4 分) 三、写作: 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
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略(二)1、略2、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李白《送 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际流。4、孤山寺 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5、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西湖的喜爱之情。7、略8、抒发了作者强 烈的亡国之感。作者是亡国之君,对故国有强烈的思念,文中“剪不断,理 还乱,是离愁”强烈突出了这种感情。9、言之有理(最好找比喻句或使用 动词的句子)略10、密州出猎11、千骑卷平冈1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13、冯唐生活在西汉。作者这样说是以魏尚自许,希望有像冯 唐那样为自己请命的人,使自己受到朝廷重用。 二、14、侧面贤明15、突出了杨震的廉洁现在常说的“天知,地知,你 知,我知”。16、不会。王密这么做不是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就是为了升官。 17、《包拯》里的包拯。(或《董宣执法》里的董宣)18、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19、 因为第五伦“在位以贞白称”20、不是。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一个正 常人所具有的感情,即人之常情,与“私心”无关。21、略22、(1)与其让 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2)我也已经答应了你。23、四五年前某夕;初 婚三四个月:六七年前:前十余日。24、①难舍难分②深深的爱恋③内心的 矛盾痛苦之情25、担心自己死后妻子受不了:夫妻间的亲密情谊;离别时 的内心痛苦26略
5 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一)略(二)1、略 2、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李白《送 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际流。4、孤山寺 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5、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西湖的喜爱之情。7、略 8、抒发了作者强 烈的亡国之感。作者是亡国之君,对故国有强烈的思念,文中“剪不断,理 还乱,是离愁”强烈突出了这种感情。9、言之有理(最好找比喻句或使用 动词的句子)略 10、密州出猎 11、千骑卷平冈 1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13、冯唐生活在西汉。作者这样说是以魏尚自许,希望有像冯 唐那样为自己请命的人,使自己受到朝廷重用。 二、14、侧面 贤明 15、突出了杨震的廉洁现在常说的“天知,地知,你 知,我知”。16、不会。王密这么做不是为获得更多的利益,就是为了升官。 17、《包拯》里的包拯。(或《董宣执法》里的董宣)18、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19、 因为第五伦“在位以贞白称”20、不是。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一个正 常人所具有的感情,即人之常情,与“私心”无关。21、略 22、⑴与其让 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⑵ 我也已经答应了你。23、四五年前某夕;初 婚三四个月;六七年前;前十余日。24、①难舍难分②深深的爱恋③内心的 矛盾痛苦之情 25、担心自己死后妻子受不了;夫妻间的亲密情谊;离别时 的内心痛苦 26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