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 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 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调查指标的制作程序和规则 2.有礼貌地走访有关人员。 3.调查的结论要建立在对事实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 4.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 实施步骤 1.将班上同学按语、数、外、政、史、地、物、化、体分组,确定组长。然后抽签落 实调查的学科老师 2.根据调查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查阅有关调査方法的文献,学习调查的有关步骤和技巧。 4.拟订调查计划,制订有关调查指标。 5.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6.组长代表小组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 7.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成果。 、有关资料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它是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调查 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再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得出某种结论,说明某个观点,以及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调査、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便是调查报告。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正文是核心。它 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项。开头部分要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目的等内容。主体部 分要交代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经过,尤其要详写调查的内容,要提练出观点,总结出实质性、 规律性的东西。结尾要归纳出结论 调査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①制定调査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 间,预先设计调査表)②按调査计划进行调查,做好调査记录③对调査记录进行分类、统 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④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⑤以版报的形 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⑥写活动总结, 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写调查报告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收集材料,二是要善于分析材料 调查指标和量表法见教师用书P36-40 (二)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礼物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 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 个教师节。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明确规定:“第六条每 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歌咏老师的诗句、对联、成语、歌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唐·韩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
语文版九年级(上)综合性学习 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 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调查指标的制作程序和规则。 2.有礼貌地走访有关人员。 3.调查的结论要建立在对事实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 4.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将班上同学按语、数、外、政、史、地、物、化、体分组,确定组长。然后抽签落 实调查的学科老师。 2.根据调查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查阅有关调查方法的文献,学习调查的有关步骤和技巧。 4.拟订调查计划,制订有关调查指标。 5.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6.组长代表小组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 7.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成果。 二、有关资料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它是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调查 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再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得出某种结论,说明某个观点,以及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调查、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便是调查报告。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正文是核心。它 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项。开头部分要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目的等内容。主体部 分要交代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经过,尤其要详写调查的内容,要提练出观点,总结出实质性、 规律性的东西。结尾要归纳出结论。 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①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 间,预先设计调查表) ②按调查计划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 ③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统 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④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 ⑤以版报的形 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 ⑥写活动总结, 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写调查报告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收集材料,二是要善于分析材料。 调查指标和量表法见教师用书 P36-40。 (二)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礼物 1.1985 年 1 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 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1985 年 9 月 10 日为新中国的第一 个教师节。1993 年 10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明确规定:“第六条 每 年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 2.歌咏老师的诗句、对联、成语、歌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唐•韩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
桃李满天下(成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郭沫若写对联颂陶行知)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对联)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对联) 教师—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指引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航标灯 我们是美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好大一颗树》 3.古今中外名师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 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 《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 Plato,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 个奴隶主贵族家庭。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 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 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 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他提倡 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 应以游戏为主。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 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 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 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 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晚年,为抗日救亡事 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 5日在香港病逝。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 任等。“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 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 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 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 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 行民主教育。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 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中国近 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调查结果(生活、工作、期望、烦恼、困惑等) 1.教师们最大的烦恼是:工作压力很大且多,多数人身体普遍偏差,多处于亚健康状态, 作忙碌而操心,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其他行业。 2.老师们最大的困惑是:媒体对老师们非常苛刻,要求之高令人生畏,好像老师是神
桃李满天下(成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郭沫若写对联颂陶行知)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对联)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对联)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指引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航标灯。 我们是美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好大一颗树》 3.古今中外名师 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 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 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 《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 (Plato,前 427—前 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 个奴隶主贵族家庭。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 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 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 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他提倡 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 应以游戏为主。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 七日(1868 年 1 月 11 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 授编修。1898 年,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 总教习;1902 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 1904 年组织光复会,1905 年参加同盟会。1907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 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 年 1 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晚年,为抗日救亡事 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 年,被推为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 年 3 月 5 日在香港病逝。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 年 10 月 18 日生于安徽歙县。 1914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 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 任等。“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 年主编《生活教育》 半月刊。7 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1938 年 8 月,陶氏回国路过 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1939 年 7 月,在四川重庆 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 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 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 年 1 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 行民主教育。1946 年 7 月 25 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 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中国近 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三、调查结果(生活、工作、期望、烦恼、困惑等) 1.教师们最大的烦恼是:工作压力很大且多,多数人身体普遍偏差,多处于亚健康状态, 工作忙碌而操心,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其他行业。 2.老师们最大的困惑是:媒体对老师们非常苛刻,要求之高令人生畏,好像老师是神
样,只要学生有一点差错,便非要找出老师的一些不足,千绕万绕总要给老师找出点毛病 结论:多关心一下老师吧,他们也是人! 四、试题样式: 探究“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后做题 1.教师节的时间是 2.写出著名教育家两位: 3.写出歌颂教师的诗句或对联: 4.教师节来临,班长就目前教师的状况,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调查。 (1)请你按顺序列出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2)在调查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制成下表: 调查对象工作量(年级、周〕备课情况|上课情况批改作业情况|辅导情况 语文教师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数学教师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外语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体育教师 周周 历史教师 周 周改 不上自习 (3)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分析图表得出的结论: (答案:1每年9月10日2.孔子、陶行知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 (1)①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间,预先设计调查表)②按调 查计划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③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④小 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⑤以版报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 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⑥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3)语数外教师辛苦,工作量大。) 中考连接 [05海南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题 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队伍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 张张小脸洋溢 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一一周边很 粗糙;图是自己画的一——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一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 的鞋吗 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一这个 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 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和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 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
一样,只要学生有一点差错,便非要找出老师的一些不足,千绕万绕总要给老师找出点毛病。 结论:多关心一下老师吧,他们也是人! 四、试题样式: 探究“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后做题。 1.教师节的时间是 。 2.写出著名教育家两位: 、 。 3.写出歌颂教师的诗句或对联: 。 4.教师节来临,班长就目前教师的状况,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调查。 (1)请你按顺序列出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2)在调查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制成下表: 调查对象 工作量(年级、周) 备课情况 上课情况 批改作业情况 辅导情况 语文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数学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外语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体育教师 4 周 周 2 无 不上自习 历史教师 4 周 周 2 周改 不上自习 (3)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分析图表得出的结论: (答案:1.每年 9 月 10 日 2. 孔子、陶行知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 (1)①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间,预先设计调查表) ②按调 查计划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 ③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④小 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 ⑤以版报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 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 ⑥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3)语数外教师辛苦,工作量大。) 中考连接: [05 海南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 题。 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队伍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 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 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 的鞋吗? 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 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 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和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 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
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 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的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 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不鞋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他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 高兴,你高兴吗?” 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 妈妈花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 因为自己的爷爷权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 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 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 答: 2.作者用“很明净”来修饰“女孩子”,有用“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来描写女孩子的眼睛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简述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 (2)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 4.假如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标题,你准备拟怎样的标题? 答 5.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十年后,这个女孩再回母校见它当年的老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简 要描述,不超过80字) 1因为这件礼物是在硬纸板上画的、周边很粗糙、图形很不规则、花花绿绿的一双皮鞋。 本题3分。答岀“硬纸板做出(画)的皮鞋”即可得满分。只答-双鞋″不衙分,答“用
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 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的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 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不鞋 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他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 高兴,你高兴吗?” 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 妈妈花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 因为自己的爷爷权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 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 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 答: 。 2.作者用“很明净”来修饰“女孩子”,有用“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来描写女孩子的眼睛,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 3.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简述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 答: 。 (2)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 。 4.假如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标题,你准备拟怎样的标题? 答: 。 5.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十年后,这个女孩再回母校见它当年的老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简 要描述,不超过 80 字) 答: 。 1.因为这件礼物是在硬纸板上画的、周边很粗糙、图形很不规则、花花绿绿的一双皮鞋。 本题 3 分。答出“硬纸板做出(画)的皮鞋”即可得满分。只答“一双鞋”不得分,答“用
硬纸做成的礼物”的1分。2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女孩子的心灵纯洁和对事物的观察、判断 很单纯、很纯真。本题3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视语言表达分别给3分、2分、1 分、0分。3.二题选-。(1)老师这样做意在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贫穷和富有,特别是能 让女孩确认自己不贫穷。本题2分。前后2个要点各占1分。(2)关注学生成长,工作细 致,善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注重教育方法。本题2分4示例:《特别的礼物》、《鞋》 《一双纸皮鞋》、《教师节的礼物》、《贫穷与富有》等。本题2分。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5示例:“老师,您好!他抬起头,只见-位穿着端庄朴素、满脸洋溢幸福笑容的姑娘占 在他面前。她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只礼盒,真诚地说:“老师,教师节快乐!这是我当年想送 而没有能力送的一双皮鞋,请收下吧。″本题4分。情景设想合理即可,视语言表达分别 计4分、3分、2分、1分、0分。 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外戏剧基本知识,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 2.学会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并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内容 有关资料 1.戏剧和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文学、表演、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 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是剧本的泛称,用角色对话直接表现矛盾冲突过程的文体。其基本特征是:(1) 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 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2.戏剧语言 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人物语言包括对话(对唱)、独 白(独唱)、旁白(旁唱)等。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 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等。它具有増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3.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4戏剧的划分 (1)按篇幅规模分:有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和小品。 (2)按艺术形式分:有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 子军》)、诗剧、戏曲等
硬纸做成的礼物”的 1 分。2.这样写,形象地表现女孩子的心灵纯洁和对事物的观察、判断 很单纯、很纯真。本题 3 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视语言表达分别给 3 分、2 分、1 分、0 分。3.二题选一。(1)老师这样做意在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贫穷和富有,特别是能 让女孩确认自己不贫穷。本题 2 分。前后 2 个要点各占 1 分。(2)关注学生成长,工作细 致,善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注重教育方法。本题 2 分 4.示例:《特别的礼物》、《鞋》、 《一双纸皮鞋》、《教师节的礼物》、《贫穷与富有》等。本题 2 分。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5.示例:“老师,您好!”他抬起头,只见一位穿着端庄朴素、满脸洋溢幸福笑容的姑娘占 在他面前。她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只礼盒,真诚地说:“老师,教师节快乐!这是我当年想送 而没有能力送的一双皮鞋,请收下吧。”本题 4 分。情景设想合理即可,视语言表达分别 计 4 分、3 分、2 分、1 分、0 分。 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外戏剧基本知识,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 2.学会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并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 教学内容: 一、有关资料 1.戏剧和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文学、表演、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 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是剧本的泛称,用角色对话直接表现矛盾冲突过程的文体。其基本特征是:(1) 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 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2.戏剧语言 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人物语言包括对话(对唱)、独 白(独唱)、旁白(旁唱)等。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 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 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3.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4.戏剧的划分 (1)按篇幅规模分:有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和小品。 (2)按艺术形式分:有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 子军》)、诗剧、戏曲等
(3)按题材反映的年代分:有历史剧(如《王昭君》)、现代剧(如《雷雨》)。 (4)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 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等。 5)按内容性质分:有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 毛女》)。 5.戏剧种类: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剧、河北梆子、汉剧等 6.戏剧简史 先秦到宋金是戏曲的形成时期。先秦的“尤孟衣冠”表演,汉代百戏的“东海黄公”表 演,南北朝的拨头、踏摇娘、歌舞戏,唐代的参军戏,宋金的诸宫调等,已具备了戏曲的基 本要素:故事情节、角色、代言体说白、服饰化装,甚至舞台布置等。从元到明清是戏曲的 成熟时期。宋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剧,昆曲,京剧,花部戏步步紧承,名家名作层出不 穷,在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形成了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局面。民国以来是戏曲作为非主导戏 剧形式继续发展的时期。京剧与花部戏同步发展,特别是在救亡图存的文化运动中发挥了应 有的作用。解放后,党和政府依据延安时期京剧改良经验对地方剧种加以扶植和改造,使之 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戏剧的发展:1899一1918,文明戏出现;1918-1929,现代戏剧观念 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阶段:1930-1937,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1937-1949,现代戏剧的黄 金时代;1949-2000,现代戏剧的多元化发展 7.剧作家与作品 中国:梁伯龙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叶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 花扇》、关汉卿的《窦娥冤》、洪深的《五奎桥》、曹禺的《雷雨》、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 田汉的《回春之曲》、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郭沫若的《屈原》、《虎符》、《蔡文姬》、阳翰 笙的《天国春秋》、于伶的《夜上海》、宋之的的《雾重庆》、曹禺的《北京人》、田汉的《秋 声赋》、夏衍的《芳草天涯》、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白尘的《升官图》沙梅的《红梅 阁》、欧阳予倩的《木兰从军》、贺敬之、丁毅的新歌剧《白毛女》、刘穿川的《第二个春天》、 胡万春的《激流勇进》、老舍的《茶馆》、张仲朋的《青松岭》、江文等的《龙江颂》、蓝澄的 《丰收之后》、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王树元的《杜鹃山》、葛翠林的《草原小姐妹》 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曹禺的《王昭君》、丁毅的《傲雷 白尘的《大风歌》、魏明伦的《四姑娘》、《潘金莲》、马中俊等的《屋外有热流》《街上流行 红裙子》、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高行健的《绝对信号》 外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马雅可夫 斯基的《臭虫》、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8.其他 (1)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四大须生”(余叔岩 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 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2)“八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智取威虎山》、 《龙江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3)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 (元)关汉卿《赵氏孤儿》 (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一—(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 (明)高则诚 《娇红记》一—(明)孟称舜 《长生殿》 (清)洪升《雷锋塔》——(清)芳成培 (4)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3)按题材反映的年代分:有历史剧(如《王昭君》)、现代剧(如《雷雨》)。 (4)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 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等。 (5)按内容性质分:有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 毛女》)。 5.戏剧种类: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剧、河北梆子、汉剧等。 6.戏剧简史 先秦到宋金是戏曲的形成时期。先秦的“尤孟衣冠”表演,汉代百戏的“东海黄公”表 演,南北朝的拨头、踏摇娘、歌舞戏,唐代的参军戏,宋金的诸宫调等,已具备了戏曲的基 本要素:故事情节、角色、代言体说白、服饰化装,甚至舞台布置等。从元到明清是戏曲的 成熟时期。宋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剧,昆曲,京剧,花部戏步步紧承,名家名作层出不 穷,在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形成了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局面。民国以来是戏曲作为非主导戏 剧形式继续发展的时期。京剧与花部戏同步发展,特别是在救亡图存的文化运动中发挥了应 有的作用。解放后,党和政府依据延安时期京剧改良经验对地方剧种加以扶植和改造,使之 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戏剧的发展:1899 一 1918,文明戏出现;1918-1929,现代戏剧观念 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阶段;1930-1937,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1937-1949,现代戏剧的黄 金时代;1949-2000,现代戏剧的多元化发展。 7.剧作家与作品 中国:梁伯龙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叶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 花扇》、关汉卿的《窦娥冤》、洪深的《五奎桥》、曹禺的《雷雨》、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 田汉的《回春之曲》、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郭沫若的《屈原》、《虎符》、《蔡文姬》、阳翰 笙的《天国春秋》、于伶的《夜上海》、宋之的的《雾重庆》、曹禺的《北京人》、田汉的《秋 声赋》、夏衍的《芳草天涯》、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白尘的《升官图》沙梅的《红梅 阁》、欧阳予倩的《木兰从军》、贺敬之、丁毅的新歌剧《白毛女》、刘穿川的《第二个春天》、 胡万春的《激流勇进》、老舍的《茶馆》、张仲朋的《青松岭》、江文等的《龙江颂》、蓝澄的 《丰收之后》、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王树元的《杜鹃山》、葛翠林的《草原小姐妹》、 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曹禺的《王昭君》、丁毅的《傲雷·一兰》、陈 白尘的《大风歌》、魏明伦的《四姑娘》、《潘金莲》、马中俊等的《屋外有热流》、《街上流行 红裙子》、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高行健的《绝对信号》 外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马雅可夫 斯基的《臭虫》、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8.其他 (1)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四大须生”(余叔岩、 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 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2)“八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智取威虎山》、 《龙江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3)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升 《雷锋塔》——(清)芳成培 (4)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一—(元)关汉卿 《西厢记》 (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 (明)康海 《墙头马上》 (元)白朴 《李逵负荆》一—(元)康进云 《幽闺记》 (元)施君美 《绿牡丹》 (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一—(清)李渔 竞赛题例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 表演 绘画、 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戏剧文学的特征是:(1) ;(3) 3.戏剧语言包括 4.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 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 尾声 5.戏剧按篇幅规模分有 6.戏剧按艺术形式分有 7.戏剧按内容性质分有 8.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有 等。 9.戏剧种类有 10.“东海黄公”表演属 11.元明清是戏曲的成熟时期。宋元有 ,明清有 12.请举出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戏剧作品两部 13.《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的作者分别是 14.京剧“四大名旦”是 15.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有 16.田汉在解放后写的一部历史题材的话剧是 两部京剧是: 17.《茶馆》、《白毛女》、《陈毅市长》的作者分别是 18.代表我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准的奖项是: 19.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剧作家是 写出“八大样板戏”中的五部 21.英国的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请说出他的四大悲 22.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 23.著名的古代希腊喜剧作家 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 24.古代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 25.《臭虫》、《巴黎圣母院》的作者分别是: 26 是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 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 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剧中的 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 28.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当过海船上的水手的是 29.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在剧院里打过杂的是 30.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当过药店的学徒的是 (参考答案:1.文学、雕塑、音乐2.(1)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云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清)李渔 二、竞赛题例 1.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 、表演、 、绘画、 、 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 戏剧文学的特征是:(1) ; (2) ;(3) 。 3. 戏剧语言包括 和 。 4.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 、 、 、 ,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 尾声。 5. 戏剧按篇幅规模分有 、 和 。 6. 戏剧按艺术形式分有 、 、 、 、 等。 7. 戏剧按内容性质分有 、 、 。 8. 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有 、 、 、 等。 9. 戏剧种类有 、 、 、 、 、 等。 10. “东海黄公”表演属 。 11. 元明清是戏曲的成熟时期。宋元有 、 ,明清有 。 12.请举出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戏剧作品两部: 、 。 13.《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的作者分别是 、 、 。 14.京剧“四大名旦”是: 、 、 、 。 15.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有: 、 、 。 16.田汉在解放后写的一部历史题材的话剧是 ,两部京剧是: 、 。 17. 《茶馆》、《白毛女》、《陈毅市长》的作者分别是 、 、 。 18.代表我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准的奖项是: 。 19.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剧作家是 。 20.写出“八大样板戏”中的五部: 、 、 、 、 。 21.英国的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请说出他的四大悲剧: 、 、 、 。 22.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 。 23.著名的古代希腊喜剧作家 ,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 24.古代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 、 、 。 25.《臭虫》、《巴黎圣母院》的作者分别是: 、 。 26. 、 、 ,是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 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 27. 19 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剧中的 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 28.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当过海船上的水手的是 。 29. 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在剧院里打过杂的是 。 30. 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当过药店的学徒的是 。 (参考答案:1. 文学、雕塑、音乐 2. (1)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
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 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3.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 舞台提示)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5.有独幕剧、多幕剧和小品。6.有话剧、歌剧 舞剧诗剧、戏曲等。7.有悲剧、喜剧、正剧8.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 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9.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 剧、河北梆子、汉剧10.汉代百戏11.杂剧、南戏,传奇剧12.《窦娥冤》《救风尘》13.汤 显祖、孔尚任、王实甫14.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15.《屈原》、《虎符》、《蔡 文姬》16.《关汉卿》、《白蛇传》、《谢瑶环》17.老舍贺敬之、丁毅沙叶新18.曹禺戏 剧文学奖19.老舍20.《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智取威虎山》 21.《李尔王》《奧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22.夏洛克23阿里斯托芬24埃斯库罗 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25.马雅可夫斯基、雨果26.《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 十二夜》27.《玩偶之家》娜拉28奥尼尔29.易卜生30.莎士比亚) 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教学要求: 1.了解神话的起源和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积累中外神话故事及相关知识 3.培养通过工具书和互联网络收集资料的能力。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同学间交流,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内容: 、探究准备 自己读过的中国神话故事、外国神话故事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中外神话故事的评论和介 绍 二、阅读材料 第一,关于创世,主要了解神话里天和地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第二,关 于人与自然,主要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表现人类怎样把自己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 三、推荐网址 I.http://www.chinavista.com/experience/myth/b5myth.html 2.http://www.aaa1026.8u8.com/jj.htm 3.http://www.pangushan.com/whyja.htm 4.http://www.chinesefore.com/9mjwx.files/menu.htm 四、探究活动
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 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3. 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 舞台提示)4.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 有独幕剧、多幕剧和小品。6. 有话剧、歌剧、 舞剧诗剧、戏曲等。7. 有悲剧、喜剧、正剧 8. 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 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 9. 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 剧、河北梆子、汉剧 10. 汉代百戏 11. 杂剧、南戏,传奇剧 12. 《窦娥冤》《救风尘》13. 汤 显祖、孔尚任、王实甫 14.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 15. 《屈原》、《虎符》、《蔡 文姬》16.《关汉卿》、《白蛇传》、《谢瑶环》17. 老舍 贺敬之、丁毅 沙叶新 18. 曹禺戏 剧文学奖 19. 老舍 20. 《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智取威虎山》 21.《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22.夏洛克 23.阿里斯托芬 24.埃斯库罗 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5. 马雅可夫斯基、雨果 26.《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 十二夜》27.《玩偶之家》娜拉 28.奥尼尔 29. 易卜生 30. 莎士比亚) 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教学要求: 1.了解神话的起源和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2.积累中外神话故事及相关知识。 3.培养通过工具书和互联网络收集资料的能力。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同学间交流,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内容: 一、探究准备 自己读过的中国神话故事、外国神话故事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中外神话故事的评论和介 绍。 二、阅读材料 第一,关于创世,主要了解神话里天和地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第二,关 于人与自然,主要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表现人类怎样把自己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 三、推荐网址 1.http//www.chinavista.com/experience/myth/b5myth.html 2.http//www.aaa1026.8u8.com/jj.htm 3.http//www.pangushan.com/whyja.htm 4.http//www.chinesefore.com/9mjwx.files/menu.htm 四、探究活动
1.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探究一个问题 2.下面六个题,每组探究一个问题 (1)从女娲造人到《圣经》神话故事的耶和华上帝造人、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 造人,中国和西方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有哪些地方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说明了什么 (提示:此题要求了解《圣经》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类起源的内容,和中国女 娲造人进行比较,探讨神话故事在反映人类刚刚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时候,认识方面的相同 之处。) (2)我们祖先对于宇宙的起源的设想与西方广为流传的创世设想有什么不同? (提示此题要了解西方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和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进行比较, 探讨两种设想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 (3)我们今天是如何解释宇宙和人类起源的? (提示此题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是如何解释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先搜集资料,再作 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 (4)精卫、夸父、后羿、鲧、禹以及普罗米修斯这些神话人物具有怎样的英雄气概? 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和命运? (提示此题主要在了解古代神话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概括他们怎样同自然灾害作斗争 揭示古人图生存、图发展的奋斗历程。) (5)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认识、对待日月山川的?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给我们哪些 启示? (提示:主要探讨人类如何处理好和自然的关系,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 (6)神话不同于迷信。神话往往是表现人们不肯屈服于命运:迷信恰恰宣传宿命论, 宣传因果报应,让人们在命运面前低头。科学已经很发达,现代人对自然、对生活的认识早 已远远超过了古人,为什么社会上仍然存在迷信现象?结合现实事例,探讨、分析迷信对现 代人的危害 (提示:首先区别神话和迷信;其次调查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迷信现象;最后利用调 查成果,探讨、分析迷信对现代人的危害。) 五、有关资料 (一)神话是什么? 神话最初的产生来看,它是人类童年的产物。神话就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及 其他神化了的人物的故事。它产生于古代先民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天真理解和美好向往。 特点:大胆丰富的想象,对人和自然、生活、宇宙的认识理解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它寄托着原始人类对宇宙奥秘的大胆猜测与理解,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执著追求。)
1.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探究一个问题。 2.下面六个题,每组探究一个问题。 (1)从女娲造人到《圣经》神话故事的耶和华上帝造人、希腊神话故事的普罗米修斯 造人,中国和西方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有哪些地方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说明了什么? (提示:此题要求了解《圣经》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类起源的内容,和中国女 娲造人进行比较,探讨神话故事在反映人类刚刚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时候,认识方面的相同 之处。) (2)我们祖先对于宇宙的起源的设想与西方广为流传的创世设想有什么不同? (提示:此题要了解西方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和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进行比较, 探讨两种设想的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 (3)我们今天是如何解释宇宙和人类起源的? (提示:此题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是如何解释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先搜集资料,再作 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 (4)精卫、夸父、后羿、鲧、禹以及普罗米修斯这些神话人物具有怎样的英雄气概? 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和命运? (提示:此题主要在了解古代神话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概括他们怎样同自然灾害作斗争, 揭示古人图生存、图发展的奋斗历程。) (5)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认识、对待日月山川的?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给我们哪些 启示? (提示:主要探讨人类如何处理好和自然的关系,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 (6)神话不同于迷信。神话往往是表现人们不肯屈服于命运;迷信恰恰宣传宿命论, 宣传因果报应,让人们在命运面前低头。科学已经很发达,现代人对自然、对生活的认识早 已远远超过了古人,为什么社会上仍然存在迷信现象?结合现实事例,探讨、分析迷信对现 代人的危害。 (提示:首先区别神话和迷信;其次调查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迷信现象;最后利用调 查成果,探讨、分析迷信对现代人的危害。) 五、有关资料 (一)神话是什么? 神话最初的产生来看,它是人类童年的产物。神话就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及 其他神化了的人物的故事。它产生于古代先民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天真理解和美好向往。 特点:大胆丰富的想象,对人和自然、生活、宇宙的认识理解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它寄托着原始人类对宇宙奥秘的大胆猜测与理解,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执著追求。)
探究结果(重要) 1.神话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古代人民不怕艰难困苦,对美好生活的 追求。(感受神话雄奇瑰丽的想像和英雄开创世界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和不屈意志) 2.神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人们希望人间多一些善良与美好,少一些邪恶与丑恶。 神话反映了人们在远古时期,科学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人类、自然、社会的探索, 具有进步意义。(从神话中可以研究人类的历史足迹) 4.神话具有教育意义,教育人们要好好做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相朴素的观 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向更文明的层次发展。 (二)神话故事 A.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1.盘古氏开天辟地化万物—一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 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开创世界的博大胸怀,无私献身精神) 2.女娲造人、炼石补天——女娲造出人类的善良,制服自然灾害,不辞辛劳,为人谋福 也可看出:原始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艰苦斗争。 3.后羿射日一一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为民除害、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类征服自然的决 心和愿望) 4.鲧禹治水—一向自然作斗争、为民除害、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类征服自然的决心和 愿望) 5.共工怒触不周山——敢于改造自然、改造会的英雄。 6.精卫填海一一向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气魄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7.夸父逐日一一为民除害、向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气魄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8.牛郎织女—一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著追求 9.嫦娥奔月—一人类飞天的美好愿望:也在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相朴素的 观念 10.吴刚伐桂一—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相朴素的观念。 B.希腊神话故事 在西方,对希腊神话了解的多寡,一向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希腊神话早已成为整个西方文化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并不断影响着西方的社会文化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希腊神话中的许多情节如今已演变为西方文化中 些最基本结构。通过希腊神话所阐释的人性的紧张,则为今天西方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希腊人在奥林匹斯神的天堂里塑造了十二位主神。除了众神之父宙斯和王后赫拉以外, 有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和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爱情与美貌女神阿佛洛狄忒,太阳神阿波 罗,战神阿瑞斯,神的使者以及亡灵接引神赫耳墨斯,宙斯和赫拉的儿子赫淮斯托斯,宙斯 的兄弟波塞冬海神,宙斯的另一位兄弟哈得斯,主管阴司鬼魂,是冥王谷物女神得墨忒耳, 灶神和家室女神赫斯提 故事有:《忒修斯的故事》《俄狄甫斯的故事》《七英雄远征底比斯》《特洛伊的故事》《奥 德修斯的故事》等。 C.一千零一夜故事集 故事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巴士拉银匠哈桑的 故事》《智者盲老人的故事》《瞎眼僧人的故事》《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 事》《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D.《圣经的故事》 几千年前,一支在阿拉伯沙漠中流浪的游牧部落决定离开荒凉的故土,去寻找更加肥沃 的田园。他们流浪了许多个世纪,很想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是极其普通的人,但 却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执着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着世界,并为我们留下
探究结果(重要) 1.神话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古代人民不怕艰难困苦,对美好生活的 追求。(感受神话雄奇瑰丽的想像和英雄开创世界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和不屈意志) 2.神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人们希望人间多一些善良与美好,少一些邪恶与丑恶。 3.神话反映了人们在远古时期,科学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人类、自然、社会的探索, 具有进步意义。(从神话中可以研究人类的历史足迹) 4.神话具有教育意义,教育人们要好好做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相朴素的观 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向更文明的层次发展。 (二)神话故事 A.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1.盘古氏开天辟地化万物——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 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开创世界的博大胸怀,无私献身精神) 2.女娲造人、炼石补天——女娲造出人类的善良,制服自然灾害,不辞辛劳,为人谋福; 也可看出:原始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艰苦斗争。 3.后羿射日——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为民除害、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类征服自然的决 心和愿望) 4.鲧禹治水——向自然作斗争、为民除害、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类征服自然的决心和 愿望) 5.共工怒触不周山——敢于改造自然、改造会的英雄。 6.精卫填海——向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气魄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7.夸父逐日——为民除害、向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气魄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8.牛郎织女——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著追求。 9.嫦娥奔月——人类飞天的美好愿望; 也在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相朴素的 观念。 10.吴刚伐桂——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最相朴素的观念。 B.希腊神话故事 在西方,对希腊神话了解的多寡,一向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希腊神话早已成为整个西方文化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并不断影响着西方的社会文化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希腊神话中的许多情节如今已演变为西方文化中 一些最基本结构。通过希腊神话所阐释的人性的紧张,则为今天西方社会的道德和伦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希腊人在奥林匹斯神的天堂里塑造了十二位主神。除了众神之父宙斯和王后赫拉以外, 有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和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爱情与美貌女神阿佛洛狄忒,太阳神阿波 罗,战神阿瑞斯,神的使者以及亡灵接引神赫耳墨斯,宙斯和赫拉的儿子赫淮斯托斯,宙斯 的兄弟波塞冬海神,宙斯的另一位兄弟哈得斯,主管阴司鬼魂,是冥王,谷物女神得墨忒耳, 灶神和家室女神赫斯提。 故事有:《忒修斯的故事》《俄狄甫斯的故事》《七英雄远征底比斯》《特洛伊的故事》《奥 德修斯的故事》等。 C.一千零一夜故事集 故事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海姑娘和她儿子的故事》《巴士拉银匠哈桑的 故事》《智者盲老人的故事》《瞎眼僧人的故事》《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 事》《渔夫和雄人鱼的故事》《麦仑·沙迈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D.《圣经的故事》 几千年前,一支在阿拉伯沙漠中流浪的游牧部落决定离开荒凉的故土,去寻找更加肥沃 的田园。他们流浪了许多个世纪,很想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是极其普通的人,但 却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执着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着世界,并为我们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