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阅读 、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舂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中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此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加以 张仲素《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A.常年客居他乡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D.自身困苦多病 2.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四、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 1、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五、新柳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六、[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八、泛吴淞江[宋]王禹偁
课外古诗阅读 一、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诗中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此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加以 二、张仲素《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 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 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2.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 ( ) 四、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 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 分) 五、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 分)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 分) 六、[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 分)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 分) 七、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 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八、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诗中一词写出了天色己晚,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九、晓过鸳湖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2)岸欲平, 长水塘(3)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査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③长水搪:原嘉兴城外 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2、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十、春日(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释】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这首诗通过描绘、细雨翻萍、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分) 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十一、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十二、钟山①即事②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十三、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r):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十四、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十五、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诗中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 分) 九、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⑵岸欲平。 长水塘⑶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③长水搪:原嘉兴城外 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2、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十、春日(宋)晃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 桃花。 【注释】 ① 阴阴:草木阴阴。② 趁:追逐。 1.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 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 分) 2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十一、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 分) 十二、钟山①即事②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十三、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ī):水岸。 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十四、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 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 分) 十五、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十六、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 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 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十七、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糝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十八、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十九、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二十、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二十一 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十二、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二十三、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 十四、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十六、浪淘沙?怀旧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 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 春去也, 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十七、梅花绝句 (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十八、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十九、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二十、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二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二十二、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二十三、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二十四、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十五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鬟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y“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 简要分析 十六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二十七、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十八、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二十九、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十、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十一、秋江(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三十二、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 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二十五.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 简要分析。 二十六.从军行(王昌龄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二十七、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二十八、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二十九、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三十、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十一、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三十二、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 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 。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3y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十三、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三十四、早梅(张谓 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 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三十五、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 三十六、夜望月【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1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睛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 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糝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十三、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三十四、早梅(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 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三十五、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 三十六、夜望月 【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1.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浪淘沙?怀旧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 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梅花绝句 (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5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y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9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 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5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分 16.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 [答案]15悠悠飘荡的小船波光粼粼的溪水掩着的柴门 16.热情淳朴天真可爱 [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 古诗文阅读(一)(4分) 从军行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5.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9.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10.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5—16 题。4 分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15.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 分 16.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 分 [答案]15.悠悠飘荡的小船 波光粼粼的溪水 掩着的柴门 16.热情淳朴 天真可爱 [2007 年浙江省温州市] 古诗文阅读(一) (4 分) 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5.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分) 16.“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 [答案]15.裂折 16.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元前的精神。 [2007年四川省安岳县] 5.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1.(2011·义乌市)阅读上面这首古诗,按央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伴”,行使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喜欢的小生物营建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 和睦的空气里。(2)膽仰农村天然景色,追求自在、悠闲、协和的田园生活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憨厚、自在、精美的农村田园景色。其诗清新喜欢,蕴藉隽永。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功夫了。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 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仆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 上居然还有一只支顽皮奸滑的绿螳螂 字词分析题的命题大局是: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以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哪一句中能够找出最能体 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央求: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央求咀嚼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复时不能就字论字,应 放回句中,贯串全诗中心、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解 答题举措:①必然“好”或必然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③展开遐想和联想, 把你以为好的字复原到句中,听说沙龙国际代理。再现诗人所描写的情景。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 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为什么? 示例一:“阔”字更好。来由:①“阔”是空阔、宽阔之意:②“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融化, 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特地宽阔:③“阔”字,间接表达了诗人视野尤其宽阔的猛烈感受。④“阔 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腔调似也更为清脆 示例二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春阅读题答案阅读题解析【上】(包含答案)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5.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 分) 16.“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 分) [答案]15.裂 折 16.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元前的精神。 [2007 年四川省安岳县] 5.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 分) 答: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 分) 1.(2011·义乌市)阅读上面这首古诗,按央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伴”,行使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喜欢的小生物营建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 和睦的空气里。 (2)瞻仰农村天然景色,追求自在、悠闲、协和的田园生活。 【解析】这首诗描写了憨厚、自在、精美的农村田园景色。其诗清新喜欢,蕴藉隽永。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功夫了。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 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仆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 上居然还有一只支顽皮奸滑的绿螳螂。 字词分析题的命题大局是: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以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哪一句中能够找出最能体 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央求: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央求咀嚼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复时不能就字论字,应 放回句中,贯串全诗中心、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解。 答题举措:①必然“好”或必然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③展开遐想和联想, 把你以为好的字复原到句中,听说沙龙国际代理。再现诗人所描写的情景。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 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为什么? 示例一:“阔”字更好。来由:①“阔”是空阔、宽阔之意;②“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融化, 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特地宽阔;③“阔”字,间接表达了诗人视野尤其宽阔的猛烈感受。④“阔” 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腔调似也更为清脆。 示例二: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春阅读题答案 阅读题解析【上】(包含答案)
失”字更好。来由:①“失”字更好地发扬了春回大地,冰雪融化,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 不见了行踪:②“失”字圆活地描写出江岸因春朝飞腾而与水立体平齐,似乎消灭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2.(201·湖州市)阅读上面这首诗,按央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动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性的两个字是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举行描述 【答案】(1)逐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夷愉的情景:鹤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喜上眉梢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浮现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诗句近乎俗语,但道理兼备,意境精致,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宛若正在赏玩一幅天然协和、悠 闲痛快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鹤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场地,家就安在哪里。刚刚他钓 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打算在荻花中生火打算煮鱼吃 3.(2011金华)阅读上面一首诗,回复问题。 访城西伙伴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近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Ⅱ)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神志? (2).这首诗只写村野景色,没有具体写伙伴和别墅,这样写适合题意吗?为什么? 【答案】(1)写出了诗人会友殷切的神志。(2)适合题意。这首诗美妙地行使了烘托手法,议定对天然则精美 的村野景色的描写,让读者遐想到伙伴别墅的幽雅和伙伴的风采。 【解析】此诗是唐代诗人雍陶所做的七言绝句。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人从日常 的题材中,发现出不寻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发扬了村园春景特有的美。作品自己就像诗中写到的枳 树花,颜色淡素而又幽香袭人,是一篇别具风姿的佳作 4.(201·温州市)阅读上面的古诗文,回复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系”一啼”别居心味,宛若是 它们之情的天然走漏 (2).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由于 【答案】(1)依恋(不舍、挽留)2)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2: 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到达了物我相通的境界,故 能心照不宣
。“失”字更好。来由:①“失”字更好地发扬了春回大地,冰雪融化,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 不见了行踪;②“失”字圆活地描写出江岸因春朝飞腾而与水立体平齐,似乎消灭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2.(2011·湖州市)阅读上面这首诗,按央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动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性的两个字是 、 。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举行描述。 【答案】(1)逐 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夷愉的情景:鹤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喜上眉梢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浮现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诗句近乎俗语,但道理兼备,意境精致,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宛若正在赏玩一幅天然协和、悠 闲痛快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鹤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场地,家就安在哪里。刚刚他钓 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打算在荻花中生火打算煮鱼吃。 3.(2011·金华)阅读上面一首诗,回复问题。 访城西伙伴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近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神志?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景色,没有具体写伙伴和别墅,这样写适合题意吗?为什么? 【答案】⑴写出了诗人会友殷切的神志。⑵适合题意。这首诗美妙地行使了烘托手法,议定对天然则精美 的村野景色的描写,让读者遐想到伙伴别墅的幽雅和伙伴的风采。 【解析】此诗是唐代诗人雍陶所做的七言绝句。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人从日常 的题材中,发现出不寻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发扬了村园春景特有的美。作品自己就像诗中写到的枳 树花,颜色淡素而又幽香袭人,是一篇别具风姿的佳作。 4.(2011·温州市)阅读上面的古诗文,回复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居心味,宛若是 它们 之情的天然走漏。 ⑵.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由于 。 【答案】(1)依恋(不舍、挽留)(2)示例 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 2: 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 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到达了物我相通的境界,故 能心照不宣
《移家别湖上亭》,唐代诗人戎昱于搬家时所作。诗人采用拟人化的发扬手法,设立全诗如童话般的意境。 抒写了诗人对故园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分别曩昔最喜好的湖上亭。轻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巧招展,宛若是伸出有 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依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 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行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 平静 2011玉溪)阅读上面一首唐诗,按央求回复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牵连。②浑:准确其实。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的神志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末了一句诗的妙处 【答案】①依依难舍(或依恋 ②这句诗用拟人(或烘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尤其长远 5.(2011嘉兴)阅读上面的古诗文,回复问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性。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2)表达了作者对二小松的怜爱、赞颂之情。(走 漏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好之情。) 【解析】李群玉的这首诗,却独出心裁,第一句是行使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标题标本意说起,不旁逸 斜出而直入本题。句中的“一双”,点明标题中的“二小松”。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 第二句就是写意,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特别新 颖而传神的: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新鲜。在诗人们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 (2011·义乌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 融洽的氛围里。(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田园风光。其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 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主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 上竟然还有一只支淘气的绿螳螂
《移家别湖上亭》,唐代诗人戎昱于搬家时所作。诗人采用拟人化的发扬手法,设立全诗如童话般的意境。 抒写了诗人对故园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分别曩昔最喜好的湖上亭。轻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巧招展,宛若是伸出有 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依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 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行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 平静。 (2011·玉溪)阅读上面一首唐诗,按央求回复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②浑:准确其实。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 的神志。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末了一句诗的妙处。 【答案】①依依难舍(或依恋) ②这句诗用拟人(或烘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尤其长远。 5.(2011·嘉兴)阅读上面的古诗文,回复问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⑴.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性。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⑴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⑵表达了作者对二小松的怜爱、赞颂之情。(走 漏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好之情。) 【解析】李群玉的这首诗,却独出心裁,第一句是行使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标题标本意说起,不旁逸 斜出而直入本题。句中的“一双”,点明标题中的“二小松”。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 第二句就是写意,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特别新 颖而传神的;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新鲜。在诗人们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 .(2011·义乌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 融洽的氛围里。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田园风光。其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 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主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 上竟然还有一只支淘气的绿螳螂
字词赏析题的命题形式是: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 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要求: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 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步骤: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③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 【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为什么? 示例一:“阔字更好。原因:①“阔”是空阔、开阔之意:②“阔ˆ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 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③“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④“阔 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失”字更好。原因:①“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 岸都看不见了踪影:②“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2.(20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答案】(1)逐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 适安逸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 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I)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答案】(1)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2)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 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解析】此诗是唐代诗人雍陶所做的七言绝句。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人从日常 的题材中,挖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表现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像诗中写到的枳 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是一篇别具风姿的佳作。 4.(2011·温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字词赏析题的命题形式是: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 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要求: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 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步骤: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③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 【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为什么? 示例一:“阔”字更好。原因:①“阔”是空阔、开阔之意;②“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 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③“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④“阔” 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失”字更好。原因:①“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 岸都看不见了踪影;②“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答案】(1)逐 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 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 适安逸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 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答案】⑴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⑵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 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解析】此诗是唐代诗人雍陶所做的七言绝句。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人从日常 的题材中,挖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表现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像诗中写到的枳 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是一篇别具风姿的佳作。 4.(2011·温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