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5 学校 年级姓名_ 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僧敲月下门”作者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说说为什么要改为“敲”字? (2分 1.“敲”字形象地写出了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 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2.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尾联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意翻译:李凝幽居处邻居极少,通向“幽居”的小路野草丛生。月夜来访,到门之时, 池边树上的鸟儿已入梦乡,我(僧)而于万籁俱寂之时来“敲”月下之门。进门游园,“荒园” 内一片“野色”,月下“过桥”,将“野色”“分”向两边。漫步园内石山,月光下浮起蒙 蒙夜雾。来访李凝,游览了他的“幽居”,我很喜欢这里;告别时说:暂时离去,以后还要 来,绝不负约。 二)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夲于雒观兵于圊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①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②。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 天休③。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④,虽小,重也 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⑤。成王定鼎于郏酈,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选自《左传》) 【注释】①鼎: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 之宝,也是王权的象征。②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的东西。逢,遇。若,顺,顺从。③休: 荫庇,保佑。④休明:美善光明。⑤止:限度,极限 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划两处,2分)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 于周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派(2远方图物(画) (3)故民入川泽、山林(因此) (4)世三十(占卜)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可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2分) 周大夫王孙满由楚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了楚王吞并天下的野心,就以享有天下“在德 不在鼎”的妙论摧毁打击了楚王的嚣张气焰。 参考译文】 楚王攻打陆浑之地的戎人,于是到了雒河那里,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 满慰劳楚王。楚王问王孙满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与轻重
1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5 学校 年级 姓名 一.古诗文阅读(25 分) (一)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僧敲月下门”作者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说说为什么要改为“敲”字? (2 分) 1.“敲”字形象地写出了轻轻的敲门声,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 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2.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 尾联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意翻译:李凝幽居处邻居极少,通向“幽居”的小路野草丛生。月夜来访,到门之时, 池边树上的鸟儿已入梦乡,我(僧)而于万籁俱寂之时来“敲”月下之门。进门游园,“荒园” 内一片“野色”,月下“过桥”,将“野色”“分” 向两边。漫步园内石山,月光下浮起蒙 蒙夜雾。来访李凝,游览了他的“幽居”, 我很喜欢这里;告别时说:暂时离去,以后还要 来,绝不负约。 (二)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①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②。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 天休③。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④,虽小,重也。 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⑤。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选自《左传》) 【注释】①鼎: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 之宝,也是王权的象征。②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的东西。逢,遇。若,顺,顺从。③休: 荫庇,保佑。④休明:美善光明。⑤止:限度,极限。 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划两处,2 分) 楚 子 伐 陆 浑 之 戎/ 遂 至 于 雒/ 观 兵 于 周 疆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 于周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 分) 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派 ) ⑵远方图.物(画 ) ⑶故.民入川泽、山林( 因此 ) ⑷卜.世三十( 占卜 )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 分)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可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2 分) 周大夫王孙满由楚王问鼎敏感地意识到了楚王吞并天下的野心,就以享有天下“ 在德 不在鼎” 的妙论摧毁打击了楚王的嚣张气焰。 【参考译文】 楚王攻打陆浑之地的戎人,于是到了雒河那里,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 满慰劳楚王。楚王问王孙满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与轻重
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君王的德行。从前夏朝开始实行德政 的时候,远方各地把各种奇异东西都画成图像,九州的长官贡献出青铜,铸成九鼎,把画下 来的各种东西的图像铸在鼎上,鼎上面有各种东西的图像,教人民知道神物和怪异。所以人 民进入川泽山林,不会碰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魑魅魍魎这些妖魔鬼怪都不会遇到。因此能 够上下和谐,受到上天的保佑。夏桀昏乱,鼎迁到商朝,前后长达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 迁到周朝。如果天子德行美善光明,即使鼎很小,也是重的。如果奷邪昏乱,即使鼎很大 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有美德的人,是有一定限度的。成王把九鼎放在郏郈,曾经占卜过, 得知周朝可以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命所定的。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 可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武技 李超字魁吾,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甚得。曰:“师所能者,我已尽能 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髙低。”李即交臂作势,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以掌致地,惭 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遨游南北,无有其对。偶至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众多。李在侧 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尊师何人? 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 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 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 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幸勿罪!”李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鲁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 股已断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托钵:托着碗化缘。②感荷:感动。③历下:地名,今济南历下区。④骈:并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李乃解衣唾手 (于是,就)②尼笑谢曰:“幸勿罪!”(道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姑坚持(执意、坚决)问他,(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了她。 ②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然而因为她(看上去)文弱的缘故,轻视她。 3.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2分) A.李超遇到一位化缘的僧人,给他饭吃,僧人非常感动,主动要传他武术。 B.李超自以为学艺成功,没想到被僧人轻易击倒,感到非常惭愧沮丧
2 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君王的德行。从前夏朝开始实行德政 的时候,远方各地把各种奇异东西都画成图像,九州的长官贡献出青铜,铸成九鼎,把画下 来的各种东西的图像铸在鼎上,鼎上面有各种东西的图像,教人民知道神物和怪异。所以人 民进入川泽山林,不会碰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魑魅魍魉这些妖魔鬼怪都不会遇到。因此能 够上下和谐,受到上天的保佑。夏桀昏乱,鼎迁到商朝,前后长达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 迁到周朝。如果天子德行美善光明,即使鼎很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即使鼎很大, 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有美德的人,是有一定限度的。成王把九鼎放在郏鄏,曾经占卜过, 得知周朝可以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命所定的。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 可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能过问的。 二.古诗文阅读(25 分) 武 技 李超字魁吾,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①,李饱啖之。僧甚感荷②,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甚得。曰:“师所能者,我已尽能 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高低。”李即交臂作势,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以掌致地,惭 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遨游南北,无有其对。偶至历下③,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众多。李在侧, 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尊师何人?” 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 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 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④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 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幸勿罪!”李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鲁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 股已断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托钵:托着碗化缘。②感荷:感动。③历下:地名,今济南历下区。④骈:并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李乃.解衣唾手 (于是,就 ) ②尼笑谢.曰:“幸勿罪!” (道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姑坚持(执意、坚决)问他,(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了她。 ②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然而因为她(看上去)文弱的缘故,轻视她。 3. 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2 分) A.李超遇到一位化缘的僧人,给他饭吃,僧人非常感动,主动要传他武术。 B.李超自以为学艺成功,没想到被僧人轻易击倒,感到非常惭愧沮丧
C.尼姑与李强交手,听说李强师父的名字,非常害怕,赶紧拱手施礼。 D.僧人一年多后又来到李强家,听说他曾与尼姑交手很吃惊,责怪他太鲁莽 三.古诗文阅读 (一)长安九日诗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 心已经跟南云走了,身体却随着北飞的大雁而来。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身不由已、无可 奈何、形单只影的境地。 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四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实景虚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 牵挂亲人的思想感情,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也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二)阅读选文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 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u),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③虢(guo)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 ⑥取,攻占。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假道于虞(借) (2)还反灭虞(通“返”,返回)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假道于虞而伐虢 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2)晋已取虢,还反灭。 晋国攻下虞国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唇寒齿亡。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 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4分) 偶题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2.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 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3 C.尼姑与李强交手,听说李强师父的名字,非常害怕,赶紧拱手施礼。 D.僧人一年多后又来到李强家,听说他曾与尼姑交手很吃惊,责怪他太鲁莽。 三.古诗文阅读 (一)长安九日诗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结合诗句分析。(2 分) 心已经跟南云走了,身体却随着北飞的大雁而来。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身不由己、无可 奈何、形单只影的境地。 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三、四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实景虚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 牵挂亲人的思想感情,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也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二)阅读选文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 虞、虢相救, 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注: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 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 ⑥取,攻占。 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假.道于虞(借) (2)还反.灭虞 (通“返”,返回)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假道于虞而伐虢。 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2)晋已取虢,还反灭。 晋国攻下虞国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 5.唇寒齿亡。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 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四.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8-19 题。(4 分) 偶 题 朱 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 (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2.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2 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 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 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 思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称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 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 取其二,断齑数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 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 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腌菜或酱菜。④啖: 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 (2)礼愈至周到或周全 (3)日煮粥一釜每天 (4)馈以佳肴赠送或馈赠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C)。(2分)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遗以食物(把)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辍耕之垄上(去)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所以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2)我现在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 6.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3分)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限8个字) (1)宋濂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家贫苦读 范仲淹 (2)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唤二粥), 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 7.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1)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 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 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与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 (2)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的,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份好意
4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 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 思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6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称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 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 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 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 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 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 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心 (2)礼愈至. 周到或周全 (3)日.煮粥一釜 每天 (4)馈.以佳肴 赠送或馈赠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C)。(2 分)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⑴所以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 (2)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⑵我现在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 6.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3 分) 选 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内容(限8个字) 共 同 甲 点 文 (1)宋濂 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家贫苦读 乙 文 范仲淹 ⑵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唤二粥), 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 7.从下列(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 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 (1)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 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 不赞同。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疑问或想法,与老师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 (2)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 ⑵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的,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份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