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 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 故事?(4分) )(12分) 东坡食汤饼①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 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 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 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 鬻:卖。⑥恶(cu):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 莫管它的味道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少游闻之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辍耕之垄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答案:16.(1)盛怒、愤怒(2)曾经(③3)屈服(4)道歉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 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 底的决心。19.(1)吃(2)告诉、对……说(3)听说、听见20.A21.黄门公(苏辙) 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豁达(乐观、洒脱)
2008 年浙江省温州市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 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秦王怫.然怒 ▲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3)秦王色挠. ▲ (4)长跪而谢.之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 故事?(4 分) (三)(12 分)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 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 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 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 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 莫管它的味道。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恶.不可食 ▲ (2)徐谓.黄门曰 ▲ (3)秦 少游闻.之 ▲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 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 的人。 答案: 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 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 底的决心。19.(1)吃(2)告诉、对……说(3)听说、听见 20.A 21.黄门公(苏辙) 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豁达(乐观、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