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4303 课程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英文名称:Lab0 ur Law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32 分:2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 先修课程:法律基础 二、课程简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20世纪初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法律部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颁布了大量劳动法规、政策、文件等。1994年颁布了《劳 动法》,2008年颁布了《劳动合同法》,从此,中国劳动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 新的历程。该课程主要讲授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 带动与社会保暗法的基木理论、基本法律制度和相关的实条规则,其内容主要句 括: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体系、地位、宗旨和原则,劳动关系的 认定标准、劳动合同制度、工时与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法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基本法律制度,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本课程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就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关系的认定、劳动 合同的成立、劳动合同的期限和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非典型劳动合同、劳动 合同的解除及经济补偿、工时与休息休假、工资、社会保险等专题作为切入口 以党和国家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为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以 法律条文为线索,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重点问题,进行详 尽的闸述,使学生能够提纲携领,有重点的把握和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论把握。尤其是,使学生了 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 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文化和法治素养、劳动情感和劳动精 神、职业道德与和谐劳动关系等理念,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和运用劳动与 社会保障法
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4303 课程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英文名称:Labour Law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 先修课程:法律基础 二、课程简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 20 世纪初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法律部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颁布了大量劳动法规、政策、文件等。1994 年颁布了《劳 动法》,2008 年颁布了《劳动合同法》,从此,中国劳动法制建设走上了一个 新的历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和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法律制度和相关的实务规则,其内容主要包 括: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体系、地位、宗旨和原则,劳动关系的 认定标准、劳动合同制度、工时与工资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法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基本法律制度,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能够熟练地运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本课程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就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关系的认定、劳动 合同的成立、劳动合同的期限和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非典型劳动合同、劳动 合同的解除及经济补偿、工时与休息休假、工资、社会保险等专题作为切入口, 以党和国家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为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以 法律条文为线索,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重点问题,进行详 尽的阐述,使学生能够提纲携领,有重点的把握和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论把握。尤其是,使学生了 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 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文化和法治素养、劳动情感和劳动精 神、职业道德与和谐劳动关系等理念,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和运用劳动与 社会保障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本部分内容是本教材的基础,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本部分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学生应重点掌握劳动 与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基本理念,了解本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学习研究方法, 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联系与区别 劳动法的研究对象 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研究对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1.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社会主义人权思想 和谐社会与劳动关系 实质正义 社会本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劳动关系理念,人权,正义,社会本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能够在今后学习中自觉运用这些基 本理念。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和谐劳动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2
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本部分内容是本教材的基础,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本部分 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学生应重点掌握劳动 与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基本理念,了解本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学习研究方法, 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联系与区别 劳动法的研究对象 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研究对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1.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 社会主义人权思想 和谐社会与劳动关系 实质正义 社会本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劳动关系理念,人权,正义,社会本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能够在今后学习中自觉运用这些基 本理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和谐劳动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指导作用 (三)课后练习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哪些法律制度上? 2.马克思主义原理如何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进行指导? 3.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课题讨论、多媒体等方法和手段。 第一章劳动法基础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是劳动法的基础理论,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之 学生应重点掌握劳动法的概念和特点、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认识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涵义、主体及权利义务,也了解劳 动法的产生和发展,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认识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制 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动法概述 1,主要内容 (1)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 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 他关系。 (3)劳动法的地位及与其他部门的区别 (4)劳动法及劳动法学的体系(劳动法体系及劳动法学体系的概念) (5)我国劳动法的适应范围(劳动法对空间、时间、人的法律适用,《劳 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6)加强与完善劳动法制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 关系的变化,劳动法制对市场经济体制有序运行的意义) (7)符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公民有劳动权利 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 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 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 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
3 熟悉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指导作用 (三)课后练习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哪些法律制度上? 2.马克思主义原理如何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进行指导? 3.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讲授、课题讨论、多媒体等方法和手段。 第一章 劳动法基础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是劳动法的基础理论,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学生应重点掌握劳动法的概念和特点、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认识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涵义、主体及权利义务,也了解劳 动法的产生和发展,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认识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制 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1.主要内容 (1)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 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 他关系。 (3)劳动法的地位及与其他部门的区别 (4)劳动法及劳动法学的体系 (劳动法体系及劳动法学体系的概念) (5)我国劳动法的适应范围(劳动法对空间、时间、人的法律适用,《劳 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6)加强与完善劳动法制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 关系的变化,劳动法制对市场经济体制有序运行的意义) (7)符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公民有劳动权利 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劳动者 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 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 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认识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制的重要 性。能运用基本原则分析认识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1.主要内容 (1)劳动法律关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涵义)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 (3)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 (5)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6)劳动法律关系要素概念 (7)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3)劳动者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8)用人单位的权利能力及行为能力的特征 (9)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主 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0)劳动法律关系客体(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客 体及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法律关系的涵义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3)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4)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5)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6)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节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法律关系。 第三节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1.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 (2)19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立法”,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 《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 (3)社会主义国因家的劳动法。1922年前苏联的《苏俄劳动法典》 (4)旧中国时期的劳动立法运动。历次全国劳动大会为争取劳动立法 的斗争 (5)旧中用改府而布的主要劳动法规 (6)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 法》。 (7)抗日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的劳动立法
4 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认识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制的重要 性。能运用基本原则分析认识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关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1.主要内容 (1)劳动法律关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涵义)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 (3)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5)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6)劳动法律关系要素概念 (7)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3)劳动者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8)用人单位的权利能力及行为能力的特征 (9)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劳动法律关系主 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0)劳动法律关系客体(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概念,劳动法律关系的客 体及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法律关系的涵义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3)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4)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5)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6)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节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法律关系。 第三节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1.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 (2)19 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立法”,1802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 《学徒的健康与道德法》 (3)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法。1922 年前苏联的《苏俄劳动法典》 (4)旧中国时期的劳动立法运动。历次全国劳动大会为争取劳动立法 的斗争 (5)旧中国政府颁布的主要劳动法规 (6)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1931 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 法》。 (7)抗日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的劳动立法
(8)新中国成立后的劳动立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因劳动立法的 发展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颁布。 (9)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0)国际劳动立法形式和内容 (11)中国与因际劳工组织的关系及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劳工组织概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中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国际劳工组织概况 (三)课后练习 1.劳动法的原则 2.劳动法的概念 3.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4.劳动法律关系概念 5.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6.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7.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8.中国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9,国标劳工组织概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等方法和手段。 第二章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系统介绍了就业促进的各项法律制度,应重点掌握国家就业政策与目 标、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就业歧视的认定、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就业服务和 管理,了解相关制度的主要规定,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就业促进在芳动法中的重要 地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就业促进概述 1.主要内容 (1)劳动就业的概念和形式 (2)就业改策与目标 (3)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贵(我国保护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战略举措)
5 (8)新中国成立后的劳动立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劳动立法的 发展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颁布。 (9)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0)国际劳动立法形式和内容 (11)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关系及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劳工组织概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中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国际劳工组织概况 (三)课后练习 1.劳动法的原则 2.劳动法的概念 3.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4.劳动法律关系概念 5.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6.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7.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8.中国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9.国际劳工组织概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等方法和手段。 第二章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系统介绍了就业促进的各项法律制度,应重点掌握国家就业政策与目 标、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就业歧视的认定、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就业服务和 管理,了解相关制度的主要规定,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就业促进在劳动法中的重要 地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就业促进概述 1.主要内容 (1)劳动就业的概念和形式 (2)就业政策与目标 (3)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我国保护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战略举措)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就业促进的概念及目标 (2)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 第二节反就业歧视 1.主要内容 (1)就业歧视的认定 (2)就业歧视的类型 (3)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就业歧视 (2)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如何反就业歧视。 第三节就业服务和管理 1.主要内容 (1)公共就业服务 (2)经营性就业服穿 (3)就业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公共就业服务的概念 (2)经营性就业服务的概念 (3)就业管理法律制度各项规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就业服务与管理制度概况 (三)课后练习 1.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有哪些 2.如何反就业歧视? 3.就业服务与管理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和手段 第三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这是劳动法的重点内容。学生 需重点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 终止的概念及条件。了解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及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程序。运用 6
6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就业促进的概念及目标 (2)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 第二节 反就业歧视 1.主要内容 (1)就业歧视的认定 (2)就业歧视的类型 (3)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就业歧视 (2)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如何反就业歧视。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 1.主要内容 (1)公共就业服务 (2)经营性就业服务 (3)就业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公共就业服务的概念 (2)经营性就业服务的概念 (3)就业管理法律制度各项规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就业服务与管理制度概况。 (三)课后练习 1.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有哪些? 2.如何反就业歧视? 3. 就业服务与管理制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和手段。 第三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这是劳动法的重点内容。学生 需重点掌握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 终止的概念及条件。了解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及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程序。运用
劳动合同的基本知识分析我国劳动制度法制化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劳动合同的概念 (2)劳动合同的特征 (3)劳动合的订立 (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原则:当事人资格合法:合同内容合法:订立程序及形式合法。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双方法律地位平等:自愿与协商一致。 (5)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6)劳动合同的种类 (7)劳动合同的内容 (8)劳动合同的形式 (9)劳动合同的效力 劳动合同的成立与劳动合同的生效的区别。 劳动合同的概念】 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 无效劳动合同的标准及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 劳动合同的鉴证机关及鉴证审查内容。 (10)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公德与诚信教育 劳动合同履行的概念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劳动合同履行行为: (11)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变更的概念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12)劳动合同的解除 商定解除法定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解除芳 动合同的条件: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自行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13)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14)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7 劳动合同的基本知识分析我国劳动制度法制化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劳动合同的概念 (2)劳动合同的特征 (3)劳动合的订立 (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原则:当事人资格合法;合同内容合法;订立程序及形式合法。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双方法律地位平等;自愿与协商一致。 (5) 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6)劳动合同的种类 (7)劳动合同的内容 (8)劳动合同的形式 (9)劳动合同的效力 劳动合同的成立与劳动合同的生效的区别。 劳动合同的概念。 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 无效劳动合同的标准及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 劳动合同的鉴证机关及鉴证审查内容。 (10)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公德与诚信教育 劳动合同履行的概念。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劳动合同履行行为。 (11)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变更的概念。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12)劳动合同的解除 商定解除;法定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解除劳 动合同的条件;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自行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13)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14)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5)实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劳动合的订立 (3)劳动合同的种类 (4)劳动合同的内容 (5)劳动合同的形式 (6)劳动合同的效力 (7)劳动合同的履行 (8)劳动合同的变生 (9)劳动合同的解除 (10)劳动合同的终 (11)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2)实行劳动合同法律制府的重要意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节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合同关系。 (三)课后练习 1.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问题? 2.劳动合同必备条款问题? 3.劳动合同变更问题? 4.劳动合同单方解除? 5.劳动合同协商解除? 6.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和手段。 第四章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通知》为指导,本章全面系统地介绍 了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学生需重点掌握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特征,掌握 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的的概念及程序,了解工会与职工民主参与的相关制度。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讲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通知》 (2)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3)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意义 (4)三方协商机制 (5)工会体制
8 (15)实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2)劳动合的订立 (3)劳动合同的种类 (4)劳动合同的内容 (5)劳动合同的形式 (6)劳动合同的效力 (7)劳动合同的履行 (8)劳动合同的变更 (9)劳动合同的解除 (10)劳动合同的终止 (11)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2)实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本节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合同关系。 (三)课后练习 1.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问题? 2.劳动合同必备条款问题? 3.劳动合同变更问题? 4.劳动合同单方解除? 5.劳动合同协商解除? 6.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和手段。 第四章 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通知》为指导,本章全面系统地介绍 了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学生需重点掌握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特征,掌握 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的的概念及程序,了解工会与职工民主参与的相关制度。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讲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通知》 (2)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3)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意义 (4)三方协商机制 (5)工会体制
(6)工会及会员的保护 (7)工会与集体劳动关系 (8)集体协商的概念 (9)集体协商的原则 (10)集体协商的程序 (11)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12)集体合同的类型 (13)集体合同的内容 (14)集体合同的效力 (15)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16)职工民主参与的概念和意义 (17)职工民主参与的方式 (18)我国的职工民主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集体协商的概念和特点 (2)集体合同的概念 (2)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及程序 (3)二方协商机制 (4)工会体制 (5)我国的职工民主参与机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我国集体劳动关系 了解集体协商概祝 了解我国工会体制 熟悉我国的职工民主参与机制 (三)课后练习 1.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界定问题? 2.工会体制问题? 3.三方机制问题? 4.集体合同的签订? 5.集体协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和手段。 第五章劳动基准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劳动基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学生应重点掌握劳动基准的基本 概念、特征,了解工时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职业安全健康制度,熟
9 (6)工会及会员的保护 (7)工会与集体劳动关系 (8)集体协商的概念 (9)集体协商的原则 (10)集体协商的程序 (11)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12)集体合同的类型 (13)集体合同的内容 (14)集体合同的效力 (15)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16)职工民主参与的概念和意义 (17)职工民主参与的方式 (18)我国的职工民主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集体协商的概念和特点 (2)集体合同的概念 (2)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及程序 (3)三方协商机制 (4)工会体制 (5)我国的职工民主参与机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我国集体劳动关系 了解集体协商概况 了解我国工会体制 熟悉我国的职工民主参与机制 (三)课后练习 1.集体劳动关系的概念界定问题? 2.工会体制问题? 3.三方机制问题? 4.集体合同的签订? 5.集体协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和手段。 第五章 劳动基准法律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劳动基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学生应重点掌握劳动基准的基本 概念、特征,了解工时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职业安全健康制度,熟
悉相关规定。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劳动基准的概念和特点 (2)劳动基准的功能 (3)标准工时制 (4)非标准工时制 (5)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6)休息时间制度 (7)工资的概念和特点 (8)工资构成与形式 (9)最低工资 (10)工资支付保 (11)职业安全制度 (12)职业健康制度 (13)与国外劳动基准对比,强化爱国情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加班 (2)工资支付保障 (2)休息休假 (3)非标准工时制度 (4)职业安全与健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所学解决实际劳动基准问题 第六章工资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工资法的主要内容。学生应重点掌握工资法的基本概念、工资的 原则,了解工资法的主要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资概述 1.主要内容 1)工资的概念 2)工资立法的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工资的概念 2)工资立法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0 悉相关规定。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劳动基准的概念和特点 (2)劳动基准的功能 (3)标准工时制 (4)非标准工时制 (5)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6)休息时间制度 (7)工资的概念和特点 (8)工资构成与形式 (9)最低工资 (10)工资支付保障 (11)职业安全制度 (12)职业健康制度 (13)与国外劳动基准对比,强化爱国情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加班 (2)工资支付保障 (2)休息休假 (3)非标准工时制度 (4)职业安全与健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所学解决实际劳动基准问题 第六章 工资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了工资法的主要内容。学生应重点掌握工资法的基本概念、工资的 原则,了解工资法的主要规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资概述 1.主要内容 1)工资的概念 2)工资立法的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工资的概念 2)工资立法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