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3204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 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64(其中实验16学时) 学 分:4 适用对象:法学专业本科生 老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和刑事诉 讼基本的操作实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刑事诉讼概述;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刑 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刑事诉讼管 辖: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证据的基本原理:刑事诉讼的立案程 序、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刑事审判的特殊程序。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及法意,在此基 础上,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践状况,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刑事诉讼的 模式、理论和刑事诉讼立法等基本情况,达到培养公正意识、具有坚实的诉讼理论基 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目的。 2.英文简介 This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fourteen core curriculum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the contents and the basic practice of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law.namely.the introduction.develop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aims and task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the party to the legal rela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jurisdiction,fundamental systems of criminal justice,incidental civil action,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vidence in criminal action,filing case procedure,investigation,prosecution,trial,enforcement and special procedur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By learning the course,students can master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conten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13204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 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64(其中实验 16 学时) 学 分:4 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二、课程简介 1.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和刑事诉 讼基本的操作实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刑事诉讼概述;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刑 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刑事诉讼管 辖;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证据的基本原理;刑事诉讼的立案程 序、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刑事审判的特殊程序。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及法意,在此基 础上,了解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过程和实践状况,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刑事诉讼的 模式、理论和刑事诉讼立法等基本情况,达到培养公正意识、具有坚实的诉讼理论基 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目的。 2.英文简介 This curriculum is one of the fourteen core curriculum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the contents and the basic practice of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namely, the int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ims and task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e party to the legal rela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jurisdiction, fundamental systems of criminal justice, incidental civil action,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vidence in criminal action, filing case procedure, investigation, prosecution, trial, enforcement and special procedur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By learning the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contents of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On such basis,they can comprehend the practice and the actuality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s well as acquaint themselves with the modes of criminal procedure,theory,and legislation of the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in order to gain the sense of justice,have a good mastery of civil procedure law,form the habit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legal problems by the means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is our aim of educ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刑事诉讼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 业的一门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 的专业基础课。《刑事诉讼法学》课程致力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帮助 学生树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加深对习 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 其他法学中有关刑事程序规定,研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 机关)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刑 事诉讼法学》有别于《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更有别于其他法学专业 课程。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诉讼程序 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问题的 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刑事司法实际工作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诉讼、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熟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目的 3,了解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法的概令及其法律渊源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1.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original inten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n such basis, they can comprehend the practice and the actuality of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s well as acquaint themselves with the mod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theory, and legislation of the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ain the sense of justice, have a good mastery of civil procedure law, form the habit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legal problems by the means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is our aim of educat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刑事诉讼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 业的一门必考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 的专业基础课。《刑事诉讼法学》课程致力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帮助 学生树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理念,加深对习 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 其他法学中有关刑事程序规定,研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 机关)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刑 事诉讼法学》有别于《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更有别于其他法学专业 课程。 2.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诉讼程序 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刑事诉讼问题的 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刑事司法实际工作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诉讼、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熟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目的 3.了解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的概念 2.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及其法律渊源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1.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2.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 2.刑事诉讼法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况 2.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刑事诉讼? 2.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有哪些? 3.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 4.中国古代刑事司法制度有哪些特点? 5.制定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思考与讨论。 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2.掌握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 3.熟悉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4.明确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5.了解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1.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程序法为实体法服务 3,程序法具有独立价值 第二节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 1.任何人不受非法速捕和羁押 2.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审判 3.应当给羁押中的被告人以人道待遇 第三节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1.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2.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 2.刑事诉讼法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况 2.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 (三)课后练习 1. 什么是刑事诉讼? 2. 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有哪些? 3.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什么? 4. 中国古代刑事司法制度有哪些特点? 5. 制定 1979 年《刑事诉讼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思考与讨论。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2.掌握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 3.熟悉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4. 明确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5. 了解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程序法与刑事实体法的关系 1.程序法与实体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程序法为实体法服务 3.程序法具有独立价值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障 1.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和羁押 2.被告人有权获得迅速审判 3. 应当给羁押中的被告人以人道待遇 第三节 刑事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1.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2.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
第四节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1.民众通过陪审制参与司法 2.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司法的权利 第五节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1.只能由依法设立的法庭行使审判权 2.法官不能与自己处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 3.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诉讼 (三)课后练习 1,马克思主义关于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国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 何指导意义? 2.如何理解刑事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功能? 3.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刑事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基本立场? 4.谈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二章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 2。明确刑事诉讼构造 3.熟悉刑事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诉讼构造 1.概述 2.职权主义诉讼 3.当事人主义诉讼 4.混合式诉讼 5.我国刑事诉讼构造及其特征 第二节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 1.审判机关的性质与职权 2.审判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3.审判组织 4。人民赔审制府 第三节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 1.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 2.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第四节 刑事司法的民众参与 1. 民众通过陪审制参与司法 2. 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参与司法的权利 第五节 刑事诉讼的程序公正要求 1. 只能由依法设立的法庭行使审判权 2. 法官不能与自己处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 3.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诉讼 (三)课后练习 1. 马克思主义关于程序法与实体法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国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 何指导意义? 2. 如何理解刑事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功能? 3. 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刑事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基本立场? 4. 谈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二章 刑事诉讼构造与刑事诉讼主体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查机关 2.明确刑事诉讼构造 3.熟悉刑事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诉讼构造 1.概述 2.职权主义诉讼 3.当事人主义诉讼 4.混合式诉讼 5.我国刑事诉讼构造及其特征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审判机关 1.审判机关的性质与职权 2.审判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3.审判组织 4.人民陪审制度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的检察机关 1.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地位 2.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3.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 1.侦查机关的类型 2.公安机关 3.其他侦查机关 第五节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 1.当事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 (三)课后练习 1,中国刑事诉论构造如何贯彻和体现“中国之治”? 2.如何看待人民检察院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职权? 3.如何理解被害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4.如何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5.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有何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三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掌握我国刑事诉讼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4.依靠群众原则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6.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7.审判公开原则 8.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9.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三)课后练习
3.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及其上下级关系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 1.侦查机关的类型 2.公安机关 3.其他侦查机关 第五节 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 1.当事人 2.其他诉讼参与人 (三)课后练习 1. 中国刑事诉讼构造如何贯彻和体现“中国之治”? 2. 如何看待人民检察院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职权? 3. 如何理解被害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4. 如何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5.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有何区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掌握我国刑事诉讼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3.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4.依靠群众原则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6.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7.审判公开原则 8.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9.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三)课后练习
1.结合依靠群众原则,谈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解? 2.如何全面理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3.如何理解以审判为中心? 4。如何保障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5.如何理解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四章管辖 (一)目的与要求 1.明确管辖的含义和意义 2.掌握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辖制度 1.管辖的概念 2.管辖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管辖类型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3.并案管辖 (三)课后练习 1.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2.如何确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地? 3.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析案例的方法 第五章回避 (一)目的与要求 1.明确回辟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回避适用的人员和情形 3。熟悉回避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同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2.回避的方式 第二节回避的适用
1. 结合依靠群众原则,谈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解? 2. 如何全面理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3. 如何理解以审判为中心? 4. 如何保障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5. 如何理解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课堂分组讨论。 第四章 管辖 (一)目的与要求 1.明确管辖的含义和意义 2.掌握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辖制度 1.管辖的概念 2.管辖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管辖类型 1.立案管辖 2.审判管辖 3.并案管辖 (三)课后练习 1.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2.如何确定刑事案件的犯罪地? 3.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析案例的方法 第五章 回避 (一)目的与要求 1.明确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回避适用的人员和情形 3.熟悉回避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回避制度 1.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2.回避的方式 第二节 回避的适用
1.回避的适用人员 2.回避的理由 3.回避的程序 (三)课后练习 1.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2.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申请回避之事由,由谁负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到何种 程度? 3.有学者建议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公安司法机关整体回避制度,其意义何在? 有无可行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案例分析讨论。 第六章辩护与代理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2.明确刑事代理的种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辩护 1.刑事辩护的概念与特征 2.刑事辩护的历史发展 3.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刑事代理 1.刑事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刑事代理的种类 (三)课后练习 1.指定辩护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2.如何理解辩护人的法律地位? 3.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4.我国刑事代理有哪些种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案例分析讨论。 第七章证据与证明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2.熟悉证据规则 3.明确证明的要素
1.回避的适用人员 2.回避的理由 3.回避的程序 (三)课后练习 1.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2.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申请回避之事由,由谁负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到何种 程度? 3.有学者建议我国刑事诉讼中建立公安司法机关整体回避制度,其意义何在? 有无可行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案例分析讨论。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2.明确刑事代理的种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辩护 1.刑事辩护的概念与特征 2.刑事辩护的历史发展 3.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刑事代理 1.刑事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刑事代理的种类 (三)课后练习 1.指定辩护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2.如何理解辩护人的法律地位? 3.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4.我国刑事代理有哪些种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案例分析讨论。 第七章 证据与证明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2.熟悉证据规则 3.明确证明的要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据制度概述 1.证据的概念与要求 2.证据的理论基础 3.证据裁判原则 第二节 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1.证据的种类 2.证据的分类 第三节证据规 1.相关性规则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最佳证据规则 4.意见证据规则 5.补强证据规则 第四节 证明的概念与分类 1,证明概念 2.证明的分类 第五节证明的要素 1.证明对象 2.证明责任 3.证明标准 4.证明程序 (三)课后练习 1.我国刑事证明责任是如何划分的? 2.证明对象的范围有哪些? 3.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什么? 4.证据转化为定案的根据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5.试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基点及适用范围。 6。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是什么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析案例的方法 第八章强制措施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点 2.明确强制措施与与其他法律措施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据制度概述 1.证据的概念与要求 2.证据的理论基础 3.证据裁判原则 第二节 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1.证据的种类 2.证据的分类 第三节 证据规则 1.相关性规则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最佳证据规则 4.意见证据规则 5.补强证据规则 第四节 证明的概念与分类 1.证明概念 2.证明的分类 第五节 证明的要素 1.证明对象 2.证明责任 3.证明标准 4.证明程序 (三)课后练习 1.我国刑事证明责任是如何划分的? 2.证明对象的范围有哪些? 3.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什么? 4.证据转化为定案的根据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5.试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基点及适用范围。 6.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是什么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分析案例的方法 第八章 强制措施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点 2.明确强制措施与与其他法律措施的区别
3.掌握各种强制措施的的适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强制措施概述 1.概述 2.强制措施与其他法律措施的区别 3.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第二节拘传 1.拘传的概念和特点 2.拘传的适用程序 第三节 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2.取保候审的方式 3.被取保人的义务 4.取保候审的程序 笋四节 监视居住 1.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2.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3.监视居住的程序 第五节 拘留 1.拘留的概述 2.拘留的适用条件 3.刑事拘留的程序 第六节 速捕 1.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2.逮捕的权限 3.速捕的程序 4.速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三)课后练习 1.强制措施和刑罚有哪些区别 2.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3.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4.逮捕与拘留的区别有哪些? 5.试分析我国刑事侦查实践中“羁押为原则、非羁押为例外”现象的制度原 因和破解思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3.掌握各种强制措施的的适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1.概述 2.强制措施与其他法律措施的区别 3.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第二节 拘传 1.拘传的概念和特点 2.拘传的适用程序 第三节 取保候审 1.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2.取保候审的方式 3.被取保人的义务 4.取保候审的程序 第四节 监视居住 1.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2.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3.监视居住的程序 第五节 拘留 1.拘留的概述 2.拘留的适用条件 3.刑事拘留的程序 第六节 逮捕 1.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2.逮捕的权限 3.逮捕的程序 4. 逮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三)课后练习 1.强制措施和刑罚有哪些区别? 2.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有哪些? 3.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4.逮捕与拘留的区别有哪些? 5. 试分析我国刑事侦查实践中“羁押为原则、非羁押为例外”现象的制度原 因和破解思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附带民事诉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2.明确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 3.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1.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2.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第三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四节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1.审判原则 2.财产保全 3.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和裁判 (三)课后练习 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有哪些? 2.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哪些? 3.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案例分析讨论 第十章期间和送达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诉讼期间 2.熟悉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刑事诉讼活动的期间 1.期间的概念与确定的依据 2.期间的计算 3.期间的耽误与恢复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2.明确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范围 3.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1.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2.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1.审判原则 2.财产保全 3.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和裁判 (三)课后练习 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有哪些? 2.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哪些? 3.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辅以案例分析讨论。 第十章 期间和送达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刑事诉讼期间 2.熟悉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刑事诉讼活动的期间 1.期间的概念与确定的依据 2.期间的计算 3.期间的耽误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