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 第一节世界广播电视体制的三种理论模式 本章内容处理的是电视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前几章都是讲电视本身的技 术特征和发展状况。 从整体上看,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一样,广播电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不仅受到社会系统中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对社会系统发生作用。在 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国家体制和政策的不同,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不 尽相同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形态。 在管理体制上一度被认为可以分成以下三种。 1、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传播内容、经费 开支、人事安排、服务宗旨、传播导向、财政支持和商业活动等都由政府有关 部门直接负责,统一管理。 2、公共制度型电台、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财团或私人所有, 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来进行管理和经营(由因 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 3、商业制度型。广电媒介通过向政府申请获得营业执照,由财团、私营 组织或个人来管理和经营,经费来源和财政支出完全自行承担,政府只是进行 宏观的调控。 电视台一一播出机构,自己制作电视新闻节目。 节目制作公司一一受电视台或电视辛迪加的委托制作除新闻以外的电视节 目产品 辛迪加 一电视节目销售的中介渠道,“零售商贩” 由于纯粹以迎合受众为目的,美国电视文化的特色:主题上越来越关心刺激 性强的事件和人物,电视屏幕上表现了越来越多的性、暴力、心理问题、冲突的 人际关系、明星隐私等。表现手段越来越强调视听的冲击力,努力展现事件和人 物内心的激烈矛盾和戏剧化冲突。新闻报道时效性强。 以上三种类型的传播制度在经费来源、人员任命、资金控股等方面虽然各有 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在政府的控制下,只是控制的程度不同而已。 如美国,战时审查制度在任何制度和形式的广播电视机构都必须在相应的法规管 理下开展传播活动,完全脱离政府或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干预的媒介机构是不存
第四章 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 第一节 世界广播电视体制的三种理论模式 本章内容处理的是电视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前几章都是讲电视本身的技 术特征和发展状况。 从整体上看,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一样,广播电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不仅受到社会系统中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也对社会系统发生作用。在 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国家体制和政策的不同,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不 尽相同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形态。 在管理体制上一度被认为可以分成以下三种。 1、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传播内容、经费 开支、人事安排、服务宗旨、传播导向、财政支持和商业活动等都由政府有关 部门直接负责,统一管理。 2、公共制度型 电台、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财团或私人所有, 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来进行管理和经营(由国 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 3、商业制度型。 广电媒介通过向政府申请获得营业执照,由财团、私营 组织 或个人来管理和经营,经费来源和财政支出完全自行承担,政府只是进行 宏观的调控。 电视台——播出机构,自己制作电视新闻节目。 节目制作公司——受电视台或电视辛迪加的委托制作除新闻以外的电视节 目产品。 辛迪加——电视节目销售的中介渠道,“零售商贩” 由于纯粹以迎合受众为目的,美国电视文化的特色:主题上越来越关心刺激 性强的事件和人物,电视屏幕上表现了越来越多的性、暴力、心理问题、冲突的 人际关系、明星隐私等。表现手段越来越强调视听的冲击力,努力展现事件和人 物内心的激烈矛盾和戏剧化冲突。新闻报道时效性强。 以上三种类型的传播制度在经费来源、人员任命、资金控股等方面虽然各有 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在政府的控制下,只是控制的程度不同而已。 如美国,战时审查制度在任何制度和形式的广播电视机构都必须在相应的法规管 理下开展传播活动,完全脱离政府或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干预的媒介机构是不存
在的。 第二节美国模式 广播事业是具有全球性质的事业,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技术的全球共享,而且 表现在内容的相互交流方面(这是报纸等其他媒介不易达到的),卫星广播的发展 又为这种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自广播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发展了 广播事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域等多方面的影响,各国的广播新闻事亚 发展各具特点,彼此又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下面将重点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国 家予以介绍,以利于进行比较研究。 一、美国广播的发展 1.概况 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正式开播,成为世界上无线电广播史的 开端。此后,美国各大公司相继成立电台,开始了垄断和竞争的历史。 1932年至1935年是美国广播同报纸角逐的三年,最后广播界以及时、准确 和听众量大获得了胜利。 二战期间,出于对战争信息的需求,广播被充分运用,而美国的广播事业也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后,广播一直以强劲的势头担负着传播新闻的任务。1976 年,美国国内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国内卫星广播网建成。80年代,美国又开始 了它的卫星直播业务。1983年,美国有12个大型广播网在特定时间或一天24 小时通过卫星广播。 2美国主要的广播机构 1)全国广播公司NBC) 2).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3).美国广播公司ABC). 4).“美国之音”(VOA) 二、美国电视的发展 美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历史,穿插着竞争和演变的历史,他们各具特色,不断 完善,以各自的形式承担着传播新闻、服务大众的任务。 1、大广播公司结合附属台构成网络结构是美国电视机制的重要特征
在的。 第二节 美国模式 广播事业是具有全球性质的事业,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技术的全球共享,而且 表现在内容的相互交流方面(这是报纸等其他媒介不易达到的),卫星广播的发展 又为这种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自广播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发展了 广播事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域等多方面的影响,各国的广播新闻事业 发展各具特点,彼此又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下面将重点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国 家予以介绍,以利于进行比较研究。 一、美国广播的发展 1.概况 1920 年 11 月 2 日美国 KDKA 电台正式开播,成为世界上无线电广播史的 开端。此后,美国各大公司相继成立电台,开始了垄断和竞争的历史。 1932 年至 1935 年是美国广播同报纸角逐的三年,最后广播界以及时、准确 和听众量大获得了胜利。 二战期间,出于对战争信息的需求,广播被充分运用,而美国的广播事业也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后,广播一直以强劲的势头担负着传播新闻的任务。 1976 年,美国国内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国内卫星广播网建成。80 年代,美国又开始 了它的卫星直播业务。1983 年,美国有 12 个大型广播网在特定时间或一天 24 小时通过卫星广播。 2.美国主要的广播机构 1)全国广播公司(NBC) 2).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3).美国广播公司(ABC)。 4).“美国之音”(VOA) 二、 美国电视的发展 美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历史,穿插着竞争和演变的历史,他们各具特色,不断 完善,以各自的形式承担着传播新闻、服务大众的任务。 1、大广播公司结合附属台构成网络结构是美国电视机制的重要特征
2、美国的主要电视机构:NBC(1926)、CBS(1927)、ABC(由NBC分 裂而来)CNN(1980) 3、当代美国电视市场:扩大的市场与激烈的竞争 1)来自其他媒介的竞争(报纸、电影、互联网) 2)来自电视业内的竞争,这是最主要的竞争。 3)除了上述电视业市场竞争的一般情况外,电视业的竞争具体体现在:、 市场兼并,组合成更大的集团:b、市场细分,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专 业化、本土化):c、市场推广,以增加市场占有,扩大市场影响(推广节目 和自己):d、开发电视的辅助市场等(光碟、书.)。 4、电视节目 美国的电视台有两大类型: 一是专业台、绝大多数有线电视台是专业化的,即以某一类型和主题的节目 作为该频道的主体节目 一是综合台。少部分独立电视台和传统的三大广播公司所属的无线电视台属 于综合台。 电视台的节目有很大的计划周期,即播出季(头年9月一一次年3月、5月),.90年代 以来,发展最快的电视节目是谈话节目:1)满足交流需要:2)制作成本低。 三、美国模式 1、管理原则 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广播电视的管理原则 1)反垄断原则 2)公正原则 2、去规制化:反媒介集中与垄断的措施逐步放宽 ·《1996年电信法》: >每家财团或公司的全国受众不超过30%即可,对其拥有电台电视台的数量基 本没有限制。 >打破传媒业、电信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壁垒,允许产业间互相渗透。 结果:商业广播电视兼并案频现,国际化的超级媒体王国出现
2、 美国的主要电视机构:NBC(1926)、CBS(1927)、 ABC(由 NBC 分 裂而来) CNN(1980) 3、 当代美国电视市场:扩大的市场与激烈的竞争 1)来自其他媒介的竞争(报纸、电影、互联网). 2)来自电视业内的竞争,这是最主要的竞争。 3)除了上述电视业市场竞争的一般情况外,电视业的竞争具体体现在:a、 市场兼并,组合成更大的集团;b、市场细分,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专 业化、本土化);c、市场推广,以增加市场占有,扩大市场影响(推广节目 和自己);d、开发电视的辅助市场等(光碟、书.)。 4、 电视节目 美国的电视台有两大类型: 一是专业台、绝大多数有线电视台是专业化的,即以某一类型和主题的节目 作为该频道的主体节目 一是综合台。少部分独立电视台和传统的三大广播公司所属的无线电视台属 于综合台。 电视台的节目有很大的计划周期,即播出季(头年 9 月——次年 3 月、5 月),.90 年代 以来,发展最快的电视节目是谈话节目:1)满足交流需要;2)制作成本低。 三、美国模式 1、管理原则 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广播电视的管理原则: 1)反垄断原则 2)公正原则 •2、去规制化:反媒介集中与垄断的措施逐步放宽 •《1996 年电信法》: ➢每家财团或公司的全国受众不超过 30%即可,对其拥有电台电视台的数量基 本没有限制。 ➢打破传媒业、电信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壁垒,允许产业间互相渗透。 •结果:商业广播电视兼并案频现,国际化的超级媒体王国出现
3、美国模式:商业型为主,其他形式补充 ·商业电视体制运营的内部机制: 电视台、节目制作者、广告商 第三节英国/旧本模式 一、英国/旧本主要广播电视机构 1、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国家之一。1920年英国的马可尼 开始了实验性广播。1922年英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27年,英国广 播公司成立。1929年第一家地方广播电台成立。1959年国内共有广播电台78 家,普及率几乎达100%。 1955年政府批准建立私人广播电台,作为原有广播电视体制的一种补充。 90年代以后,英国的广播电视网开始了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大陆的网络覆 盖,并不断通过数字、卫星传送信息,扩大信息传递范围。 2.英国主要的广播机构 1)、英国广播公司 ·2八、独立电视局(T4),1954年,公共机构,管理独立(商业性质)电视广 播。 3、日本主要广播电视机构 NHK:日本广播放松协会,1926年,公营性质。 私营广电机构:东京广播公司(TBS)、日本电视网(NTV)、富 士电视公司(Fui)、和朝日电视台(TVASahi)。 ·二、广播电视遭遇市场化与商业化的冲击(1980年之后) 广电体制政策的改变: >自由化 >商业化 >去规制化 ·三、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平衡与互补
•3、美国模式:商业型为主,其他形式补充 •商业电视体制运营的内部机制: 电视台、节目制作者、广告商。 第三节 英国/日本模式 一、英国/日本主要广播电视机构 1、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国家之一。1920 年英国的马可尼 开始了实验性广播。1922 年英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27 年,英国广 播公司成立。1929 年第一家地方广播电台成立。1959 年国内共有广播电台 78 家,普及率几乎达 100%。 1955 年政府批准建立私人广播电台,作为原有广播电视体制的一种补充。 90 年代以后,英国的广播电视网开始了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大陆的网络覆 盖,并不断通过数字、卫星传送信息,扩大信息传递范围。 2.英国主要的广播机构 1)、英国广播公司 • 2)、独立电视局(ITA),1954 年,公共机构,管理独立(商业性质)电视广 播。 3、日本主要广播电视机构 NHK:日本广播放松协会,1926 年,公营性质。 私营广电机构:东京广播公司(TBS)、 日本电视网(NTV)、富 士电视公司(Fuji)、和朝日电视台(TVASahi)。 •二、广播电视遭遇市场化与商业化的冲击(1980 年之后) •广电体制政策的改变: ➢ 自由化 ➢商业化 ➢去规制化 •三、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平衡与互补
·公共广播电视:教有性和非商业性。 ·商业广播电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更多受众。 第四节中国模式 一、国有属性不变,引入商业运营机制 ·1、广告、节目出售等商业经营收入在广播电视业中可是占据重要地位。 2、节目的制作部分以市场导向来执行,但仍主要承担着党和国家的宜传喉 舌作用。 3、广电机构之间出现激烈竞争,但“优胜劣汰情况尚不可能出现 二、“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 三位一体: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为一体。 ·双重属性: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 ·如何平衡广电媒体的喉舌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1、加强新闻节目,强化喉舌功能,树立奥论导向。(新闻立台、黄金时间对 新闻节目的规定) 2、改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3、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4、遵循广播电视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公共广播电视:教育性和非商业性。 •商业广播电视: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更多受众。 第四节 中国模式 一、国有属性不变,引入商业运营机制 •1、广告、节目出售等商业经营收入在广播电视业中可是占据重要地位。 •2、节目的制作部分以市场导向来执行,但仍主要承担着党和国家的宣传喉 舌作用。 •3、广电机构之间出现激烈竞争,但“优胜劣汰”情况尚不可能出现。 二、“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 •三位一体: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为一体。 •双重属性: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 •如何平衡广电媒体的喉舌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1、加强新闻节目,强化喉舌功能,树立舆论导向。(新闻立台、黄金时间对 新闻节目的规定) 2、改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3、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4、遵循广播电视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