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 一、写出下列参考值: 1.成年男性血红细胞参考值。 2.新生儿血红蛋白参考值。 3.成人血白细胞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数的参考值。 4.成人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参考值。 6.出血时间参考值。 7.小儿血尿素氮参考值。 8.血清白蛋白参考值。 9.血糖参考值。 10.成人血清钾参考值。 二、写出下列符号(缩写)的含义: 1.Rct、2.BT、3.FDP、4.HCG、5.ALT、6.LDH、7.ELISA、8.RF、9.CH、 10.VMA 三、解释下列概念 1.呼吸性酸中毒2.Howel1-Jol1y小体 3.Doh1e小体4.平均红细胞容积 5.Coombs试验6.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7.凝血酶(凝固)时间8.胆红素尿 9.混合性蛋白尿10.血糖正常性糖尿 四、回答下列问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相对增多有哪些因素?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有何临床意义 3.单核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4.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指标是什么 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征是什么?6.DIC的过筛试验和确定试验包括哪 些? 7.肝脏病与心肌病血清酶学有何异同?8.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是什么? 9.非特异免疫检查项目包括哪些?10.血钾降低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试题一 一 、写出下列参考值: 1. 成年男性血红细胞参考值。 2. 新生儿血红蛋白参考值。 3. 成人血白细胞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数的参考值。 4. 成人网织红细胞参考值。 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参考值。 6. 出血时间参考值。 7. 小儿血尿素氮参考值。 8. 血清白蛋白参考值。 9. 血糖参考值。 10.成人血清钾参考值。 二、 写出下列符号(缩写)的含义: 1. Rct、 2. BT、 3. FDP、 4. HCG 、 5. ALT、 6. LDH、 7. ELISA、 8. RF、 9. CH 、 10. VMA 三、 解释下列概念 1. 呼吸性酸中毒 2. Howell-Jolly 小体 3. Dohle 小体 4. 平均红细胞容积 5. Coombs 试验 6.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7. 凝血酶(凝固)时间 8. 胆红素尿 9. 混合性蛋白尿 10.血糖正常性糖尿 四 、回答下列问题 1. 红细胞、血红蛋白相对增多有哪些因素? 2.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有何临床意义 3. 单核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4.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指标是什么 5.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征是什么? 6. DIC 的过筛试验和确定试验包括哪 些? 7. 肝脏病与心肌病血清酶学有何异同? 8.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是什么? 9. 非特异免疫检查项目包括哪些? 10.血钾降低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参考值 1、(4.0~5.5)×1012/L(400~550万/mm3) 2、170~200g/L 3、50%~70% 4、0.005-0.015(0.5%1.5%,平均1%) 5、27~31pg 6、Duke法:1~3min,>4min为异常。Ivy法:26min,>7为异常。 7、1.86.5mmol/L 8、40~55g/L 9、3.9~6.4mmol/L 10、4.1-5.6mmo1/L(4.1-5.6mEq/L) 二、符号(缩写)含义 1.网织红细胞 2.出血时间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4.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乳酸脱氢酶 7.酶联免疫 8.类风湿因子 9.总胆固醇 10.3-甲氨基-4-羟苦杏仁酸: 三、概念 1.各种原因所致肺泡通气不足,机体代产生的C02不能全部排出,致PaC02升高。 2.为紫红色圆形小体,大约1~2m,位于成熟红细胞或晚幼红细胞胞浆中,可1个或 多个。此小体可能是幼红细胞在核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染色质,或是核染色质的残留 部分。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后,也可见于红白血病或其他增生性贫 血
参考答案 一、参考值 1、(4.0~5.5)×1012/L (400~550 万/mm3) 2、 170~200g/L 3、 50%~70% 4、 0.005~0.015(0.5%~1.5%,平均 1%) 5、 27~31pg 6、 Duke 法:1~3min,>4min 为异常。Ivy 法:2~6min,>7 为异常。 7、 1.8~6.5mmol/L 8、 40~55g/L 9、 3.9~6.4mmol/L 10、4.1~5.6mmol/L(4.l~5.6mEq/L) 二、符号(缩写)含义 1. 网织红细胞 2. 出血时间 3.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4.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 乳酸脱氢酶 7. 酶联免疫 8. 类风湿因子 9. 总胆固醇 10.3-甲氨基-4-羟苦杏仁酸; 三、概念 1. 各种原因所致肺泡通气不足,机体代产生的 CO2 不能全部排出,致 PaCO2 升高。 2. 为紫红色圆形小体,大约 1~2µm,位于成熟红细胞或晚幼红细胞胞浆中,可 1 个或 多个。此小体可能是幼红细胞在核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染色质,或是核染色质的残留 部分。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后,也可见于红白血病或其他增生性贫 血
3.在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局部嗜碱性着色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直径 1-2m,天蓝色或灰蓝色。是核浆发育不平衡,局部胞浆不成熟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如 猩红热、白喉、肺炎、麻疹、败血症、烧伤等。 4.系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5.本试验是检查温反应性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方法,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血(AIHA)的重要试验。在AIHA病人的血清中,常含有抗自身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且多己 与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使之成为致敏红细胞,致敏红细胞的盐水悬液中,加入 用人血清球蛋白免疫家兔所获得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不 完全抗体相结合,将己致敏的红细胞相互联接起来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6.在肘窝正中下4cm处划一直径2.5cm圆圈,记数圈中出血点数目。用血压计袖带系 于上臂,测得血压,然后将压力维持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5分钟,解除压力,2分钟后记 圈内新的出血点数目。 7.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时间即凝血酶凝固时间。 8.尿内含大量结合胆红素,外观呈豆油色,震荡后有泡漠。 9.肾脏病变累及肾小管及肾小球而产生的蛋白尿。 10.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或肾域值降低所至的糖尿。 四、回答问题 1、包括: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 2)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A.反应性增多可见于: 1)急性感染或炎症。 2)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溶血。 4)急性出血。 5)急性中毒。 6)恶性肿瘤。 B.异常增生性增多多见于粒细胞白血病,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 1)粒细胞白血病
3. 在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的局部嗜碱性着色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直径 1-2µm,天蓝色或灰蓝色。是核浆发育不平衡,局部胞浆不成熟的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如 猩红热、白喉、肺炎、麻疹、败血症、烧伤等。 4. 系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5. 本试验是检查温反应性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方法,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血(AIHA)的重要试验。在 AIHA 病人的血清中,常含有抗自身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且多已 与表面附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结合。使之成为致敏红细胞,致敏红细胞的盐水悬液中,加入 用人血清球蛋白免疫家兔所获得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抗人球蛋白抗体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不 完全抗体相结合,将已致敏的红细胞相互联接起来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6. 在肘窝正中下 4cm 处划一直径 2.5cm 圆圈,记数圈中出血点数目。用血压计袖带系 于上臂,测得血压,然后将压力维持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 5 分钟,解除压力,2 分钟后记 圈内新的出血点数目。 7.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凝血酶溶液,测定其凝固时间即凝血酶凝固时间。 8. 尿内含大量结合胆红素,外观呈豆油色,震荡后有泡漠。 9. 肾脏病变累及肾小管及肾小球而产生的蛋白尿。 10.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或肾域值降低所至的糖尿。 四、回答问题 1、包括: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 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 2)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A.反应性增多可见于: 1) 急性感染或炎症。 2)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3) 急性溶血。 4) 急性出血。 5) 急性中毒。 6) 恶性肿瘤。 B.异常增生性增多多见于粒细胞白血病,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 1) 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可包括在此类疾病的范畴中。 3、1)某些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结核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3)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4、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 5、[血象]显示全血细胞减少。 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多显著减少,两者呈平行性下降。 2)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多<0.005,甚至为0。 3)白细胞明显减少,多数病例在(1.0~2.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淋 巴细胞相对增多,多在0.60以上,有时可高达0.90以上。 4)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10~20)×109/L,严重病例常<10×109/L。 [骨髓象]红髓病变广泛,多部位穿刺显示下列变化。 1)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2)粒、红两系细胞均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达0.80以上。 3)粒细胞系中以成熟粒细胞最多见,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4)红细胞系中以晚幼红细胞最多见,成熟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5)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除个别病例外,多不见巨核细胞。 6)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6、过筛试验 (1)血小板记数<100×109/L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较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 (3)纤维蛋白原定量<2g/L 确证试验 (1)3P试验阳性 (2)凝血酶凝固时间测定较正常延长3s以上 (3)纤溶酶原活性增强 7、 ALT AST ASTs LD5 ASTm LD1 LD2 CK CKMB 肝脏病:增高增高增高增高,心肌病:增高增高增高增高增高
2) 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可包括在此类疾病的范畴中。 3、1) 某些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结核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 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3)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4、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 5、 [血象] 显示全血细胞减少。 1)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多显著减少,两者呈平行性下降。 2) 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多<0.005,甚至为 0。 3) 白细胞明显减少,多数病例在(1.0~2.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淋 巴细胞相对增多,多在 0.60 以上,有时可高达 0.90 以上。 4)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10~20)×109/L,严重病例常<10×109/L。 [骨髓象] 红髓病变广泛,多部位穿刺显示下列变化。 1) 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2) 粒、红两系细胞均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达 0.80 以上。 3) 粒细胞系中以成熟粒细胞最多见,细胞形态大致正常。 4) 红细胞系中以晚幼红细胞最多见,成熟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5)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除个别病例外,多不见巨核细胞。 6) 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6、过筛试验 (1)血小板记数 <100×109/L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较正常对照延长 3s 以上 (3)纤维蛋白原定量 <2g/L 确证试验 (1)3P 试验 阳性 (2)凝血酶凝固时间测定较正常延长 3s 以上 (3)纤溶酶原活性增强 7、 ALT AST ASTs LD5 ASTm LD1 LD2 CK CKMB 肝脏病: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心肌病: 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增高
8、外观清亮透明,蛋白(+)~(±),蛋白定量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细胞数稍 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9、补体活性测定(总补体、C3、C4),免疫复合物测定,N细胞计数。 10、血清钾降低血清钾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hypokaemia)。其原因如下: (1)钾盐摄入不足: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等。 (2)钾丢失过多:常见于: ①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 ②大量应用排钾利尿剂(如有机汞或氯喷嚏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醛固酮增多症: ④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由于细胞分解过多,大量钾从尿液排出: ⑤谢性碱中毒时肾排钾增多: ⑥大量出汗也可经皮肤丢钾,较血清钾降低。 (3)钾在体内分布异常:有时体内并非真正缺钾,只是分布异常而使血清钾降低。例 如: ①心力衰竭、肾性水肿或大量输入无钾盐液体,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清钾降低: ②大量应用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被利用或形成糖原时,细胞外钾大量移入细胞内以保持 细胞内、外的相对平衡,结果使血清钾降低: ③急性碱中毒时细胞外液的钾急剧转入细胞内引起低钾血症: ④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时细胞外钾可转入细胞内,发生低钾血症。 (4)棉籽油性低钾麻痹症:近年来发现一种低血钾麻痹症,在产棉区较多见,且在同 一地区多人同时发病。其特点是血清钾明显
8、外观清亮透明,蛋白(+)~(±),蛋白定量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细胞数稍 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9、补体活性测定(总补体、C3、C4),免疫复合物测定,NK 细胞计数。 10、血清钾降低血清钾低于 3.5mmol/L 称为低钾血症(hypokaemia)。其原因如下: (1)钾盐摄入不足: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等。 (2)钾丢失过多:常见于: ① 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 ② 大量应用排钾利尿剂(如有机汞或氯喷嚏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醛固酮增多症; ④ 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由于细胞分解过多,大量钾从尿液排出; ⑤ 谢性碱中毒时肾排钾增多; ⑥ 大量出汗也可经皮肤丢钾,较血清钾降低。 (3)钾在体内分布异常:有时体内并非真正缺钾,只是分布异常而使血清钾降低。例 如: ① 心力衰竭、肾性水肿或大量输入无钾盐液体,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清钾降低; ② 大量应用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被利用或形成糖原时,细胞外钾大量移入细胞内以保持 细胞内、外的相对平衡,结果使血清钾降低; ③ 急性碱中毒时细胞外液的钾急剧转入细胞内引起低钾血症; ④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时细胞外钾可转入细胞内,发生低钾血症。 (4)棉籽油性低钾麻痹症:近年来发现一种低血钾麻痹症,在产棉区较多见,且在同 一地区多人同时发病。其特点是血清钾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