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教案 课程名称 《卫生统计学》 授课题目 第一讲绪论 教师姓名 潘发明 职称 副教授 所属 公卫学院 院部系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教学层次 口研究生 √口本科生☐专科 成教(口本科 口☐专科) 学时 3 授课对象 25-26小班 11203教室 授课时间 06年2月14日下午6-8节 主要内容: 1、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内容; 2、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3、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4、统计学几个基本概念:变量、变异、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误差、概率、抽样研究 5、学习《卫生统计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与要求: 掌握卫生统计学的概念、学习目的;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常见资料类型; 熟悉《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内容、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变量、总体、样本、抽样研究的含义和常见统计资料类型。 难点:变量、总体、样本含义的理解。 媒体与教具:课件、粉笔、教案 第1页总3页 (首页)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教案 第 1 页 总 3 页 (首页) 课程名称 《卫生统计学》 授课题目 第一讲 绪论 教师姓名 潘发明 职称 副教授 所属 院部系 公卫学院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教学层次 □研究生 √□本科生□专科 成教(□本科 □专科) 学时 3 授课对象 25-26 小班 11203 教室 授课时间 06 年 2 月 14 日下午 6-8 节 主要内容: 1、 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内容; 2、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3、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4、 统计学几个基本概念:变量、变异、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误差、概率、抽样研究 5、 学习《卫生统计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与要求: 掌握卫生统计学的概念、学习目的;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常见资料类型; 熟悉《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内容、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变量、总体、样本、抽样研究的含义和常见统计资料类型。 难点:变量、总体、样本含义的理解。 媒体与教具:课件、粉笔、教案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教学内容 与方法 时间 分配 1、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内容; 20分 2、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10分 3、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即8个字---一设计、收集、整理和分析 30分 (1)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关键一步; (2)收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医院常规记录、各种报表、专题调查; (3)整理:对原始资料按质按量分组,揭示事物内部特征: (4)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 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变异、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误差、概率、抽样研究 80分 学习《卫生统计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讲解概念的同时举例说明)* (1)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的观察单位的全体; (2) 样本:在总体里随机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有代表性的)所组成的结合,称为样本; (3) 变异:同质观察单位之间的个体差异; (4)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或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值; (5) 概率(P):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单位。 (6) 变量:用数字、字母或其它符号代表观察单位(对象)的某一项特征,以便存储和分析。观 察结果即为变量值。 (7) 统计资料的几种类型:(要求同学掌握资料分类的方法及识别资料的类型)* 变量类型 变量值表现 实例 资料类型 数量变量 定量(具体数值) 身高(cm) 计量资料 二分类 对立的两类属性 性别(男,女) 分 无 计数资料 类 序 多分类 不相容的多类属性 血型(A,B.0) (包括等级 变 量 有 类间有程度差异的属 文化程度(初中、 资料) 多分类 序 性(又称等级资料) 高中、大学.) **学习卫生统计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首先,一定要掌握好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其次,要逐步培养统计的思维方法,始终牢记概率、抽样和变异的存在。 (3)最后,要注意掌握每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应用条件。 (4)最关键的,还是要训练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培养实际处理各类资料的能力。 5、卫生统计学在医学科研中的地位和意义。 20 第2页总3页 (续页)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教 学 内 容 与 方 法 时间 分配 1、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内容; 2、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3、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即 8 个字------设计、收集、整理和分析 (1) 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关键一步; (2) 收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医院常规记录、各种报表、专题调查; (3) 整理:对原始资料按质按量分组,揭示事物内部特征; (4) 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 4、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变异、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误差、概率、抽样研究 学习《卫生统计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讲解概念的同时举例说明)** (1)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的观察单位的全体; (2) 样本:在总体里随机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有代表性的)所组成的结合,称为样本; (3) 变异:同质观察单位之间的个体差异; (4)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或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值; (5) 概率(P):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单位。 (6) 变量:用数字、字母或其它符号代表观察单位(对象)的某一项特征,以便存储和分析。观 察结果即为变量值。 (7) 统计资料的几种类型:(要求同学掌握资料分类的方法及识别资料的类型)** 变量类型 变量值表现 实例 资料类型 数量变量 定量(具体数值) 身高(cm) 计量资料 分 类 变 量 无 序 二分类 对立的两类属性 性别(男,女) 计数资料 (包括等级 资料) 多分类 不相容的多类属性 血型(A,B,O) 有 序 多分类 类间有程度差异的属 性(又称等级资料) 文化程度(初中、 高中、大学...) **学习卫生统计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首先,一定要掌握好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其次,要逐步培养统计的思维方法,始终牢记概率、抽样和变异的存在。 (3)最后,要注意掌握每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应用条件。 (4)最关键的,还是要训练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培养实际处理各类资料的能力。 5、卫生统计学在医学科研中的地位和意义。 20 分 10 分 30 分 80 分 20 第 2 页 总 3 页 (续页)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课堂设问: 举例说明三种类型的资料:例如调查100人的血红蛋白质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如何在计量、计数及等级 资料间相互转化。 课堂教学小结: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概率与频数与何不同? 教材及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方积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卫生统计学》第四版.杨树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研室 (科室) 同意按此教案执行 主任 意见 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叶冬青04年9月5日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第3页总3页 (尾页)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课堂设问: 举例说明三种类型的资料:例如调查 100 人的血红蛋白质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如何在计量、计数及等级 资料间相互转化。 课堂教学小结: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概率与频数与何不同? 教材及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 方积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卫生统计学》第四版. 杨树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教研室 (科室) 主 任 意 见 同意按此教案执行 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 叶冬青 04 年 9 月 5 日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第 3 页 总 3 页 (尾页)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课程 卫生统计学 授课 题目 第二讲集中趋势指标 名称 教师 潘发明 职称 副教授 所属 公共卫生学院 姓名 院部系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教学 层次 √口研究生 √口本科生口专科 成教(口本科 口专科) 学时 2 授课 预防、妇幼、七年制临床医学 授课时间 对象 07.3.9(1-2节), 主要内容: 1、 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1)频数分布表 (2)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 2、集中趋势的描述 (1)算术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 (3)中位数; (4)其他集中趋势指标 3、频数分布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计算及适用范围。 2、 熟悉频数分布的用途。 3、了解统计描述的基本概念,频数分布表的编制、类型及用途,连续型变量频数分布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类指标的含义、用途;频数分布的类型。 难点:几何均数的计算、方差的计算; 媒体与教具: 教案、粉笔、参考书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课程 名称 卫生统计学 授课 题目 第二讲 集中趋势指标 教师 姓名 潘发明 职称 副教授 所属 院部系 公共卫生学院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教学 层次 √□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 成教(□本科 □专科) 学时 2 授课 对象 预防、妇幼、七年制临床医学 授课时间 07.3.9(1-2 节), 主要内容: 1、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1)频数分布表 (2)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 2、集中趋势的描述 (1)算术平均数; (2)几何平均数; (3)中位数; (4)其他集中趋势指标 3、频数分布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计算及适用范围。 2、熟悉频数分布的用途。 3、了解统计描述的基本概念,频数分布表的编制、类型及用途,连续型变量频数分布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类指标的含义、用途;频数分布的类型。 难点:几何均数的计算、方差的计算; 媒体与教具: 教案、粉笔、参考书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教学内 容与方法 时间 分配 1、定量资料、统计描述的概念 10 2、定量资料频数分布表的种类、编制方法* 20 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的编制方法: (I)找出观察值中的最大值(largest value)、最小值(smal lest value))和极差(range)。 (2)据极差大小确定组段和组距(class interval),将其分为10个左右的组段。 (3)列表划记落在各组段内的观察值个数即可得频数表。 3、频数分布的两个基本特征和分布类型* 20 (1)两个特征: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和离散趋势(tendency of dispersion) (2)两种类型:对称分布(symmetric distribution)和偏态分布(skewed distribution).,偏 态分布又有正偏态(positively skewed)和负偏态(negatively skewed)之分。 4、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含义、计算、特点、用途 30 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 简称均数(mean),有总体均数和样本均数之分,分别用希腊字母miu(音)和英文字母xbar(音) 表示。 (1)计算方法 不分组资料用直接法。即所有观察值的累积和除以观察值个数,相同观察值较多或分组资料常 用加权法(weighting method)。 (2)均数的应用 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资料,不适用于偏态分布的资料。如有数据3、4、5、6、 17,可见数据多在3-6之间,但均数为7,显然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中心位置,此时应用几何均数 或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G) 适用于呈倍数关系的等比资料或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应用中应注意观察值不能同时有正有负, 同一资料算得的几何均数小于算术均数 5.中位数(M)把一组观察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叫中位数,主要适合 10 于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但在不同的样本量中,其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常于百分位数结合使 用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教 学 内 容 与 方 法 时间 分配 1、定量资料、统计描述的概念 2、定量资料频数分布表的种类、编制方法* 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的编制方法: (1)找出观察值中的最大值(largest value)、最小值(smallest value)和极差(range)。 (2)据极差大小确定组段和组距(class interval),将其分为 10 个左右的组段。 (3)列表划记落在各组段内的观察值个数即可得频数表。 3、频数分布的两个基本特征和分布类型* (1)两个特征:集中趋势(central tendency)和离散趋势(tendency of dispersion) (2)两种类型:对称分布(symmetric distribution)和偏态分布(skewed distribution),偏 态分布又有正偏态(positively skewed)和负偏态(negatively skewed)之分。 4、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含义、计算、特点、用途 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 简称均数(mean),有总体均数和样本均数之分,分别用希腊字母 miu(音)和英文字母 x bar(音) 表示。 (1)计算方法 不分组资料用直接法。即所有观察值的累积和除以观察值个数, 相同观察值较多或分组资料常 用加权法(weighting method)。 (2)均数的应用 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资料,不适用于偏态分布的资料。如有数据 3、4、5、6、 17,可见数据多在 3-6 之间,但均数为 7,显然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中心位置,此时应用几何均数 或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G) 适用于呈倍数关系的等比资料或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应用中应注意观察值不能同时有正有负, 同一资料算得的几何均数小于算术均数 5.中位数(M) 把一组观察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叫中位数,主要适合 于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但在不同的样本量中,其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常于百分位数结合使 用。 10 20 20 30 10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课堂设问: 1、为什么要学习集中趋势指标,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和意思? 2、列举集中趋势指标的主要用途? 课堂教学小结: 1、描述统计资料需从集中位置与离散程度两个方面考虑 2、不同的分布类型资料其集中位置指标有所不同 3、描述对称分布资料集中位置的指标是算术平均数;偏态分布资料集中位置的指标是中 位数;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为什么偏态分布资料一般宜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方积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教研室 (科室) 同意按此教案执行 主任 意见 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叶冬青 2004年9月5日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第页总页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课堂设问: 1、为什么要学习集中趋势指标,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和意思? 2、 列举集中趋势指标的主要用途? 课堂教学小结: 1、描述统计资料需从集中位置与离散程度两个方面考虑 2、不同的分布类型资料其集中位置指标有所不同 3、 描述对称分布资料集中位置的指标是算术平均数;偏态分布资料集中位置的指标是中 位数;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为什么偏态分布资料一般宜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 方积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教研室 (科室) 主 任 意 见 同意按此教案执行 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叶冬青 2004 年 9 月 5 日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第 页 总 页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03级药学专科《卫生统计学》教案 课程 卫生统计学 授课 第三讲 正态分布和显著性检验 名称 题目 教师 潘发明 所属 姓名 职称 讲师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院部系 公共卫生学院 教学 口研究生 √口本科生 口专科 成教(☐本科 口专科) 学时 4 层次 授课 03级药学专科68、69、70级 授课 04年12月6日上午1-4节 对象 时间 主要内容: 1、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1)正态分布 (2)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3)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2、标准正态分布(1)标准正态分布与标准化变换;(2)标准正态分布表 3、正态分布的应用(1)估计频数分布;(2)制定参考值范围;(3)质量控制;(4)统 计处理方法的基础 4.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5.常用显著性检验的方法(一般性了解)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标准正态分布表的查找及正态分布的应用。 2、熟悉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 3、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4、掌握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5、了解显著性检验的几种方法(一般性了解、只记住公式,其他了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显著性检验步骤: 难点: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曲线与标准正态曲线面积的对应关系、显著性检验方法应用。 媒体与教具: 教案、参考书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 03 级药学专科《卫生统计学》教案 课程 名称 卫生统计学 授课 题目 第三讲 正态分布和显著性检验 教师 姓名 潘发明 职称 讲师 所属 院部系 公共卫生学院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教学 层次 □研究生 √ □本科生 □专科 成教(□本科 □专科) 学时 4 授课 对象 03 级药学专科 68、69、70 级 授课 时间 04 年 12 月 6 日 上午 1-4 节 主要内容: 1、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1)正态分布 (2)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3)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2、标准正态分布 (1)标准正态分布与标准化变换;(2)标准正态分布表 3、正态分布的应用 (1)估计频数分布;(2)制定参考值范围;(3)质量控制;(4)统 计处理方法的基础 4.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5.常用显著性检验的方法(一般性了解)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标准正态分布表的查找及正态分布的应用。 2、熟悉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 3、了解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4、 掌握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5、 了解显著性检验的几种方法(一般性了解、只记住公式,其他了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显著性检验步骤。 难点: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曲线与标准正态曲线面积的对应关系、显著性检验方法应用。 媒体与教具: 教案、参考书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03级药学专科《卫生统计学》教案 教学内容 与方法 时间 分配 1、 直方图与频率曲线 2、正态分布的概念和两个参数 3、标准正态分布及标准正态变量 4、正态曲线与标准正态曲线面积的对应关系 5、正态分布的应用(重点是医学参考值范围) 5500000 6、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7、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一般性了解) 0 8、了解显著性检验的注意事项 1、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 2、t分布 (1)t分布的概念;(2)t分布的图形和特征 3、总体均数的估计 (1)可信区间的概念 (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 20 (3)均数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4、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5、t检验和u检验 (1)单样本t检验 (2)配对t检验 (3)两样本t检验 (4)u检验 6、【型错误和川型错误 7、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8、可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 03 级药学专科《卫生统计学》教案 教 学 内 容 与 方 法 时间 分配 1、直方图与频率曲线 2、正态分布的概念和两个参数 3、标准正态分布及标准正态变量 4、正态曲线与标准正态曲线面积的对应关系 5、正态分布的应用(重点是医学参考值范围) 6、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7、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方法(一般性了解) 8、了解显著性检验的注意事项 1、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 2、t 分布 (1)t 分布的概念;(2)t 分布的图形和特征 3、总体均数的估计 (1)可信区间的概念 (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 (3)均数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4、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5、t 检验和 u 检验 (1)单样本 t 检验 (2)配对 t 检验 (3)两样本 t 检验 (4)u 检验 6、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 7、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8、可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15 25 10 30 30 10 10 10 20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03级药学专科《卫生统计学》教案 课堂设问: 对称分布就是正态分布?为什么?请说明理由或者举例说明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 课堂教学小结: 1.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2.正态分布的应用以及正态分布是显著性检验的基础 3.显著性检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了解计量资料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5.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念要掌握,如何减少这些错误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医学参考值为什么不是一个点值,而应是一个范围。 教材及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教研室 (科室) 同意按此教案执行 主任 意见 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叶冬青 2004年9月5日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第页总页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 03 级药学专科《卫生统计学》教案 课堂设问: 对称分布就是正态分布?为什么?请说明理由或者举例说明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 课堂教学小结: 1. 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2. 正态分布的应用以及正态分布是显著性检验的基础 3. 显著性检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 了解计量资料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5. 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概念要掌握,如何减少这些错误 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 医学参考值为什么不是一个点值,而应是一个范围。 教材及参考书: 《卫生统计学》第五版. 方积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教研室 (科室) 主 任 意 见 同意按此教案执行 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叶冬青 2004 年 9 月 5 日 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第 页 总 页
安徽医科大学2006-2007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课程 卫生统计学 授课 第四讲相对数(Statistica/description 名称 题目 of categorical data) 教师 潘发明 职称 讲师 所属 公共卫生学院 姓名 院部系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教学 层次 口研究生 口本科生 √口专科 成教(口本科 口专科) 学时 4 授课 授课 03级药学专科68、69、70级 2004年12月13日上午1-4节 对象 时间 主要内容: 1.常用的相对数 2.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3.标准化法 4.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概念、计算及用途,率和构成比的区别。 2.熟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率的标准化法。 3.了解卫生工作中常用相对数指标,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意义及用途,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熟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率的标准化法。 媒体与教具: 粉笔、参考书、教案
安徽医科大学 2006-2007 第二学期 《卫生统计学》教案 潘发明 课程 名称 卫生统计学 授课 题目 第四讲 相对数(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categorical data) 教师 姓名 潘发明 职称 讲师 所属 院部系 公共卫生学院 教研室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教学 层次 □研究生 □本科生 √ □专科 成教(□本科 □专科) 学时 4 授课 对象 03 级药学专科 68、69、70 级 授课 时间 2004 年 12 月 13 日 上午 1-4 节 主要内容: 1.常用的相对数 2.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3.标准化法 4.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概念、计算及用途,率和构成比的区别。 2.熟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率的标准化法。 3.了解卫生工作中常用相对数指标,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重点与难点: 重点: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意义及用途,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熟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率的标准化法。 媒体与教具: 粉笔、参考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