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 运动训练学 YUNDONG XUNLIANXUE XUEXI ZHIDAO 学习指导 田晓玉编著 不 ©老秋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运动训练学学习指导》是与普通高等教育运动训练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运动训练 学》(第二版)相配套的学习指导书。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理论学习指导,第二篇为实践学习指导,第三篇为复习题与参考 答案,第四篇为知识与能力测试。在理论学习指导篇中,按章提出学习目标,指出学习重点与 难点,并对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解析与阐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 的主要内容。在实践学习指导篇中,共设置15个实践教学。每个实践教学从应用理论知识 的目的、实践原理、实践运用器材、实践能力操作环节与方法及要求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注重 学生理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在复习题与参考答案篇中,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各章知识,按章 设置复习题与参考答案。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分析及简述和实践应用等七种题 型。通过多种类型习题的练习,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率。在知识与能力测试篇中,共设有五套模拟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以供学生检验自己对 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便于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明确考试具体要求。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及其他专业学生使用,也 可作为运动训练学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参考书
前言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训练活动的行为科学,是源自于运动训练 实践的学科,是体育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核心学科之一。《运动训练学》是运动训练、民族传 统、体育数育、社会体育等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运动训练学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中, 有着重要的学科价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 学习的兴趣与效率,根据国家教育部2004年10月颁发的教体艺厅(2004)9号文件附件《普通 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运动训练学教学指导纲要的要 求,以人民体育出版杜2010年8月出版的《运动训练学》(第二版)教材为蓝本,根据我们多年 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各章知识点为核心编写了这 本学习指导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本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且 深度与广度恰当,编排合理。其中突出实用性,以简洁的语言,深人浅出地阐述《运动训练》中 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使之不但符合专业建设需要,而且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书是海南师范 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成果之一,是海南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刘大庆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悉心指导,出版事宜得 到了各位同行的帮助与赐教。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编者 2010年11月
目录 第一篇 理论学习指导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3)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8)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11)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21) 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 (32) 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44) 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46) 第九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47) 第十章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49) 第十一章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51) 第十二章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53) 第十三章运动队伍的管理… (58) 第二篇 实践学习指导 第一部分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案设计… (60) 实践1匀速跑训练… (60) 实践2越野跑训练… (61) 实践3变速跑训练… (62) 实践4间歌跑训练 (63)》 实践5法特莱克训练 (64)
实践6高原训练法训练 (65) 第二部分无氧耐力训练的方案设计… (67) 实践7固定间歌时间训练 (67) 实践8逐级缩短间歇时间训练 (68) 实践9短段落间歇跑训练…。 (69) 实践10长段落间歌跑训练… (70) 第三部分有氧和无氧混合耐力训练的方案设计… (72) 实践11反复跑训练… (72) 实践12间歌快跑训练… (73) 实践13力竭重复跑训练… (74) 实践14俄式间歇跑训练… (75) 实践15短距离重复跑训练… (76) 第三篇 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77) 第二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84) 第三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91) 第四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98) 第五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05) 第六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12) 第七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18) 第八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26) 第九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32) 第十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38) 第十一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44) 第十二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50) 第十三章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56) 2
第四篇 知识与能力测试 第一部分模拟测试题 (159)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一) (159)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二) (162)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三) (165)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四) (168)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五) (171) 第二部分模拟测试题参考答案 (174)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174)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175)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三)参考答案 (176)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四)参考答案 (178) 《运动训练学》模拟测试题(五)参考答案… (179) 【附录】运动训练专业《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182) 参考文献 (189) 3
第一篇 理论学习指导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学习目标】 了解竞技体育的概念,掌握运动训练的概念、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明确竞技体育的 基本特点。 【本章重点】 运动训练的概念,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本章难点】 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内容概要】 一、竞技体育的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概念与构成 1.竞技体育的概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 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的构成 (1)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 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 (2)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3)运动竞赛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 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杜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4)竞技体育管理 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及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才能得以实施并 得到理想的效果。因而,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竞技体育具有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的基本特点。 1
(三)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 生活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 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二、运动训练概述 (一)运动训练的概念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 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 性;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现代科技支持 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三)运动训练目的与任务 1.运动训练的目的 运动训练目的是指运动训练所要达到的总目标或要争取达到的最终结果。 2.运动训练的任务 (1)根据专项需要,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增进运动员的 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运动员的伤病。 (2)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能、战术水平,并使之达到高度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提 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和对各种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3)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调 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4)掌握专项运动医务监督、运动营养等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运动员自我训练和自我保健 的能力。 (5)对运动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运动员的爱国热情、努力进取的精神、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规范,促使其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运动道德作风。 三、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一)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 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便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竞技体育 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原理和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身 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智能训练;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项群 训练理论:训练控制理论等。 2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体系的构成。 【本节重点】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本节难点】 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 【内容概要】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依据 运动训练的理论源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在专项运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了各个专 项的训练理论,继而以其为基础,又发展和建立了一般训练理论。通常认为,自1964年民主傅 国哈雷博士等人的《训练学》(Trainingslehre)一书作为莱比锡育学院函授教材问世以来,运动 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 2.一般与专项的训练理论困惑 (1)一般训练理论在概括训练专项、训练实践和指导专项训练实践方面存在模糊性、间接 性、非针对性; (2)专项训练学的视野局限,因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入化和提高: (3)两个层次中间出现明显断裂,需要从更高层次进行理论概括。 3.由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异同点划分项目类属的基本依据 人们在认真探求项目间的共同点的同时,还需要对不同项目间的差异进行准确的解析。 例如:长距离竞速项目期望运动员肌肉组织中含较高比例的红肌纤维;而短距离竞速项目 期望运动员肌肉组织中含较高比例的白肌纤维。 又例如:对田径、游泳、举重运动员来说,只需熟练掌握一个或几个动作,并在完成这一个 或几个动作时,力求表现出最大的体能:而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运动员则必须不断发展新的 技术动作,在比赛中又要努力按照稳定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去完成这些动作。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即训练目标、训练内 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这样四个问题而进行。而不同层次的训练理论都担负着在各自层 次上回答上述问题的任务,为此,将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各个项群的 3
形成与发展;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 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现了 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二、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一)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标准的择定 竞技运动项目的多方面属性为人们提供了多个可供选择的分类标准。如: 按运动项目的主导素质; 按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 按动作技术的确定性特点; 按人与器械的关系; 按比赛场地的不同特点; 按参赛人数的多少: 按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等等。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 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见表2-1) 表2一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 大类 亚类 主要项目 快速力量性 跳氏、投掷、举重 短距离跑(100、200、400米) 短距离游泳(50、100米) 体能主导类 速度性 短距离速度滑冰(500米) 短距离赛场自行车(200、1000米) 中长、超长距离走、跑、滑冰 耐力性 中长、超长距离游泳;越野滑雪 中长、超长距离公路自行车:划船 准备性 射击、射箭、弓弩 表现 体操、艺术体操、技巧、跳水、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冰舞、武术(套 难美性 技能主导类 路)、自由式滑雪、划水 隔网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 对抗 同场 足球、手球、冰球、水球、曲棍球、篮球 格斗 摔跤、柔道、拳击、击剑、武术(散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