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课型:新授备课:崔玉新审核:八年级教研组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M"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 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课前预习 ◎导读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 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都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 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Q作者 梁启超(19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乐新会人。中国近 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和文学家。中国近代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早年受康有为影响而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 梁”。参加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回国后曾组织进 步党争取党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担任教授,并专心著 述。梁启超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 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注音并解释加粗字 (1)心无旁骛( (2)狗偻丈人承蜩() (3)强聒不舍()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2、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断:截取。章:篇章 4、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5、言不及义:说不上正经事上 6、亵渎:轻慢,不敬。7、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结构 (一)跳读课文理结构 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 和的重要。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 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可见全 文的总体结构是 式。通过几个词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体部分采用了 结构,这几个词语分别是 (二)、研读课文知写法
6《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课型:新授 备课:崔玉新 审核:八年级教研组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 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课前预习 ◎导读 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 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近代学都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 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作者 梁启超(19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乐新会人。中国近 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和文学家。中国近代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他早年受康有为影响而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 梁”。参加了 1898 年的“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回国后曾组织进 步党争取党政。1920 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担 任 教授,并专心著 述。梁启超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 卷,1000 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 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注音并解释加粗字。 (1)心无旁骛( )________(2)痀偻丈人承蜩( )________ (3)强聒不舍( )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 ◎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2、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断:截取。章:篇章。 4、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言不及义:说不上正经事上。 6、亵渎:轻慢,不敬。7、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结构 (一)跳读课文理结构 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 和 的重要。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 “ ”, 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可见全 文的总体结构是 式。通过几个词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体部分采用了 结构,这几个词语分别是 、 、 。 (二)、研读课文知写法
课文是怎样论述敬业的?试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并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导入:《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 讲。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 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让我们 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理文脉 本文紧扣中心“敬业乐业”展开论述。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接着 论述有业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收 束全文,得出结论。全文脉胳清晰,极富有层次感。 ◎探意旨 本文观点非常鲜明,在对待事业的问题倡导敬业和乐业,但细究起来,本文 旨趣非常丰富,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可以发现 1、弘扬传统精神,倡导东方文明。作者观点的阐述和论证,直接援引文化 典籍和文化名人作例证。 2、在传统中溶进现代意识,民本思想比较突出。作者提出“凡职业没有不 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是对中国传统等级色彩的文化的否定 3、将事业与人生有机联系起来,由对事业的态度反映人生的态度,由对事 业幸福感来实现人生的幸福。正如作者提到的“责任心”与“趣味”有机结合起 来,这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这篇讲演是梁启超丰富的人生历练和丰厚文化学养的结晶,是深刻的人生反 思和宏大的文化视野的结晶,是指导我们立身处世的珍贵的箴言。 ◎议问题 1、作者提出“业”的含义是不是局限于人们常说的“职业”? 2、作者在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如何看待这种 说法? 3、作者在文中提到“合理生活”应如何理解? 课外阅读 (一)①蚕食桑吐者丝,蜂采花酿者蜜,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三者 的共同点是善于创造。这里面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善于读书,既要善于吸 取精华,又要勇于创新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吃桑而吐丝正是春蚕的可贵之处。蜜蜂终生酿蜜忙 整日累月不辞辛劳地采花酿蜜,则是蜜蜂的可爱之处。倘若失掉了“吐丝”和“酿 蜜”这一基本点,春蚕和蜜蜂的形象就会黯然失色,不值一谈;如同吃饭一样 读书也有个“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掉以 轻心
课文是怎样论述敬业的?试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并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导入:《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 1922 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 讲。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 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让我们一 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理文脉 本文紧扣中心 “敬业乐业”展开论述。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接着 论述有业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收 束全文,得出结论。全文脉胳清晰,极富有层次感。 ◎探意旨 本文观点非常鲜明,在对待事业的问题倡导敬业和乐业,但细究起来,本文 旨趣非常丰富,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可以发现。 1、弘扬传统精神,倡导东方文明。作者观点的阐述和论证,直接援引文化 典籍和文化名人作例证。 2、在传统中溶进现代意识,民本思想比较突出。作者提出“凡职业没有不 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是对中国传统等级色彩的文化的否定。 3、将事业与人生有机联系起来,由对事业的态度反映人生的态度,由对事 业幸福感来实现人生的幸福。正如作者提到的“责任心”与“趣味”有机结合起 来,这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这篇讲演是梁启超丰富的人生历练和丰厚文化学养的结晶,是深刻的人生反 思和宏大的文化视野的结晶,是指导我们立身处世的珍贵的箴言。 ◎议问题 1、作者提出“业”的含义是不是局限于人们常说的“职业”? 2、作者在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如何看待这种 说法? 3、作者在文中提到“合理生活”应如何理解? 课外阅读 (一)①蚕食桑吐者丝,蜂采花酿者蜜,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三者 的共同点是善于创造。这里面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善于读书,既要善于吸 取精华,又要勇于创新。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吃桑而吐丝正是春蚕的可贵之处。蜜蜂终生酿蜜忙, 整日累月不辞辛劳地采花酿蜜,则是蜜蜂的可爱之处。倘若失掉了“吐丝”和“酿 蜜”这一基本点,春蚕和蜜蜂的形象就会黯然失色,不值一谈;如同吃饭一样, 读书也有个“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掉以 轻心
③汉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 于读书,巧运心思,把书读活,才能不为书奴仆,才能真正领略“斗亩方塘一鉴 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景,做到“汤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 化为血与肉”。否则,充其量只能变成一个书橱,更有甚者会害己害人害革命。 在我党历史上,王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他不顾中国国情,一味教条地读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机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期 间,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大搞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结果,使党领 导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 终叛国投敌,成为历史罪人。 ④在读书方面,毛泽东堪称我们的楷模。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死书”, 提倡创新。他读马列的书,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的革 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驱虎豹、惩腐恶、追穷 寇、缚苍龙,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学习前人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读 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 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可见,读书只有善于创造,才能将获得的精 华化为己有,真正像蚕那样吐出鲜亮的丝,像蜜蜂那样酿出甘醇的蜜 ⑤善于读书,既吸收又创造,才能增智慧,长才干,获得成功。 1、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泥沙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 化为血与肉”的理解。 2、文章第③段举王明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第④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毛泽东同志善于读书的?试加以分析。 4、请你为第③段从正面或从反面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进一步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 (二)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 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 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 死,乃人生难负的事,达观的人看来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 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 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 要逃躲也没法逃躲啊!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 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 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 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 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
③汉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 于读书,巧运心思,把书读活,才能不为书奴仆,才能真正领略“斗亩方塘一鉴 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景,做到“汤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 化为血与肉”。否则,充其量只能变成一个书橱,更有甚者会害己害人害革命。 在我党历史上,王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他不顾中国国情,一味教条地读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机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期 间,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大搞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结果,使党领 导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 终叛国投敌,成为历史罪人。 ④在读书方面,毛泽东堪称我们的楷模。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死书”, 提倡创新。他读马列的书,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的革 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驱虎豹、惩腐恶、追穷 寇、缚苍龙,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学习前人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读 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 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可见,读书只有善于创造,才能将获得的精 华化为己有,真正像蚕那样吐出鲜亮的丝,像蜜蜂那样酿出甘醇的蜜。 ⑤善于读书,既吸收又创造,才能增智慧,长才干,获得成功。 1、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泥沙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 化为血与肉”的理解。 2、文章第③段举王明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第④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毛泽东同志善于读书的?试加以分析。 4、请你为第③段从正面或从反面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进一步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 (二)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 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 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 死,乃人生难负的事,达观的人看来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 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 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 要逃躲也没法逃躲啊!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 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 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 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 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
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 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 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 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 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 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灾、病、老、死, 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 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 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 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负责 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 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 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 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 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躲避?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 倒是自投苦海,就永远不能解除了 1.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2.请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口口,失意不苦的原因是口口,老 病、死不苦的原因是口口。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口口口口口囗口口。 3.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一致的 句。 4.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 任有什么不同?(分别用10个字以内回答) (1)“卸却”责任指 (2)“解除”责任指 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试找出一处,并体会它的好处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理解的?
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 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 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 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 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 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灾、病、老、死, 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 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 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 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负责 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 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 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 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 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躲避?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 倒是自投苦海,就永远不能解除了。 1.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 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请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不苦的原因是□□,老、 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3.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一致的一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 任有什么不同?(分别用 10 个字以内回答) (1)“卸却”责任指________。 (2)“解除”责任指_______ _。 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试找出一处,并体会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